2025-03-11 本刊综合报道
长沙,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繁华都市,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商代青铜重器惊艳世人,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美绝伦,这座城市的文明,如火一般延续不熄。今天,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流线型穹顶下,交响乐与花鼓戏同台上演;坡子街的老茶楼里,年轻人用手机直播湘剧选段—传统与创新的边界,在长沙的街头悄然消融。
从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的豪情,湘江之畔始终激荡着敢为人先的精神血脉。近代百年的峥嵘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此,燃烧如星火般的生命,点燃革命的燎原烈焰。
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米粉、口味虾、臭豆腐,长沙用热辣鲜香的口味,征服人们的味蕾;五一广场人潮涌动,娱乐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星城的夜生活热闹非凡。
这座千年古城像一座立体博物馆,橘子洲头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千年文脉,置身长沙国际金融中心(IFS)的云端观景台,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它更似一座永不打烊的剧场,凌晨三点的解放西路飘着小龙虾的香气,岳麓书院晨光中传来穿越时空的诵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让每处街角都藏着故事,每次重访都有新发现。
当网红城市的流量泡沫褪去,长沙依然用街巷深处的烟火温度、文化根脉的蓬勃生机和永远在创新的城市灵魂,让每个离开的人心里都埋下了一颗“再来”的种子。
古往今来的长沙人,靠着一股“吃得苦,耐得烦”的韧劲,延续着长沙千年文化之薪火;又凭着“霸得蛮,不怕死”的刚强,点亮了长沙热烈火辣的青春。长沙GDP于2017年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达1.43万亿,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民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普惠市民,生活成本保持稳定,社会包容性不断增强,使其连续17年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革命火种 红色印记
长沙素有“红色摇篮 革命圣地”的美誉,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济济新民会,风云一代英。巍巍麓山下,藏着一处古朴农舍,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这便是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学会初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确定为“改造中国与世界”。1920年,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基础上诞生,新民学会因此被誉为“建党先声”,见证了毛泽东、蔡和森等湖湘青年早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奋斗历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面对滔滔湘江的时代之问,指引着这片土地近百年的革命理想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1925年,毛泽东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从此橘子洲声名大振。集天地之灵气,以文化为经纬,静卧江心的橘子洲融合着文化古城与现代新城的传承和发展,更演绎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
从毛泽东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到雷锋纪念馆、杨开慧纪念馆,从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到刘少奇故里花明楼、胡耀邦故居苍坊村……长沙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成为游客探索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长沙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激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品质,长沙大力创建等级景区和提质改造景区,推进红色研学旅游,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资源的串联整合,并通过文艺作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推动其创新发展。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全国巡演,感动无数观众,实景演出《恰同学少年》入驻橘子洲,一票难求。长沙还大力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名录和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提质一批重要革命旧址,指导红色场馆推出“特殊党课”“重走红军路体验”“小小讲解员”等特色活动。
长沙在用多样化的方式讲述着它那段峥嵘岁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学府 湘水文脉
在长沙的文化版图上,岳麓书院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座千年学府位于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东望湘江,依山而立。自北宋时期创建以来,岳麓书院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和学术研究的辉煌历程。如今,岳麓书院不仅保存完好,还成为了中国古代书院转型现代大学的成功典范。这里不仅是湖南大学培养哲学、历史等学科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海内外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岳麓书院的讲堂、藏书楼等建筑,以及“朱张会讲”这一岳麓书院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都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教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楚汉名城,千年积淀。漫步于潮宗街,古典与时尚在这里擦出火花,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与新茶饮、咖啡店、湘菜馆等文旅业态相得益彰;山水洲城,满载诗情画意,谢子龙影像馆的纯白建筑内,市民排队打卡的身影与窗外李自健的油画相映成趣。在长沙,历史从未被供奉在玻璃柜中,而是化作街巷里弄的呼吸与心跳。各种文艺小店、创意市集等文化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长沙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
烟火人间 热力四射
长沙也是一座天性如火的城市。她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景致,都在讲述着生机盎然的城市故事。这里的美食、夜生活与文化,渗透着如火般炙热的激情。游客来到长沙,可以尝尝火宫殿的臭豆腐,这道外焦里嫩、辣味十足的街头小吃是长沙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之一,藏着几代长沙人的回忆;也可以走到冬瓜山的夜宵摊,体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炭火香气和烟火气息。长沙的市井生活在食物的烟火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摊位、每一道菜肴,仿佛都在诉说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好客。
清晨,长沙的街头都可以看到老长沙人手捧一碗米粉,唤醒一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黄昏,灯火通明的街头巷尾则成为了这个城市永不熄灭的心跳。无论是在热闹的五一广场,还是在永远充满人气的解放西路,长沙的夜生活总是让人感到兴奋与畅快。这里的人们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无论是深夜的剧场演出,还是24小时开放的书店,都可以寻找到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记,这是独属于长沙的青春与活力。
然而,长沙的夜空不仅仅因为街头的热闹与美食的香气而动人,它的天际线上,总有一抹璀璨的烟花点亮夜幕。浏阳,是长沙的“花炮之乡”,自唐代起便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烟花文化。如今,浏阳的烟花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节庆礼炮,成为了全球瞩目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奥运会开幕式,还是春节的盛大庆典,来自浏阳的烟花都以其震撼的美丽,打破夜空的宁静,将浪漫与惊艳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浏阳烟花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绚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浏阳的烟花表演更加精彩绝伦。融入无人机编队、激光灯光等现代元素的烟花秀,让传统的烟花焰火演绎出前所未有的美丽。每周六晚的烟花秀,成了浏阳与世界游客之间的浪漫约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与参与。无论是节庆庆典,还是日常的烟花节,浏阳的烟花总是能够带来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也让每一位观众都带着无尽的回忆离开。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03-11 本刊综合报道
长沙,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繁华都市,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商代青铜重器惊艳世人,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美绝伦,这座城市的文明,如火一般延续不熄。今天,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流线型穹顶下,交响乐与花鼓戏同台上演;坡子街的老茶楼里,年轻人用手机直播湘剧选段—传统与创新的边界,在长沙的街头悄然消融。
从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的豪情,湘江之畔始终激荡着敢为人先的精神血脉。近代百年的峥嵘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此,燃烧如星火般的生命,点燃革命的燎原烈焰。
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米粉、口味虾、臭豆腐,长沙用热辣鲜香的口味,征服人们的味蕾;五一广场人潮涌动,娱乐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星城的夜生活热闹非凡。
这座千年古城像一座立体博物馆,橘子洲头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千年文脉,置身长沙国际金融中心(IFS)的云端观景台,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它更似一座永不打烊的剧场,凌晨三点的解放西路飘着小龙虾的香气,岳麓书院晨光中传来穿越时空的诵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让每处街角都藏着故事,每次重访都有新发现。
当网红城市的流量泡沫褪去,长沙依然用街巷深处的烟火温度、文化根脉的蓬勃生机和永远在创新的城市灵魂,让每个离开的人心里都埋下了一颗“再来”的种子。
古往今来的长沙人,靠着一股“吃得苦,耐得烦”的韧劲,延续着长沙千年文化之薪火;又凭着“霸得蛮,不怕死”的刚强,点亮了长沙热烈火辣的青春。长沙GDP于2017年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达1.43万亿,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民生—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普惠市民,生活成本保持稳定,社会包容性不断增强,使其连续17年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革命火种 红色印记
长沙素有“红色摇篮 革命圣地”的美誉,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济济新民会,风云一代英。巍巍麓山下,藏着一处古朴农舍,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这便是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学会初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确定为“改造中国与世界”。1920年,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新民学会基础上诞生,新民学会因此被誉为“建党先声”,见证了毛泽东、蔡和森等湖湘青年早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奋斗历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面对滔滔湘江的时代之问,指引着这片土地近百年的革命理想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1925年,毛泽东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从此橘子洲声名大振。集天地之灵气,以文化为经纬,静卧江心的橘子洲融合着文化古城与现代新城的传承和发展,更演绎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
从毛泽东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到雷锋纪念馆、杨开慧纪念馆,从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到刘少奇故里花明楼、胡耀邦故居苍坊村……长沙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成为游客探索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长沙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激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品质,长沙大力创建等级景区和提质改造景区,推进红色研学旅游,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资源的串联整合,并通过文艺作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推动其创新发展。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全国巡演,感动无数观众,实景演出《恰同学少年》入驻橘子洲,一票难求。长沙还大力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名录和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提质一批重要革命旧址,指导红色场馆推出“特殊党课”“重走红军路体验”“小小讲解员”等特色活动。
长沙在用多样化的方式讲述着它那段峥嵘岁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学府 湘水文脉
在长沙的文化版图上,岳麓书院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座千年学府位于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东望湘江,依山而立。自北宋时期创建以来,岳麓书院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和学术研究的辉煌历程。如今,岳麓书院不仅保存完好,还成为了中国古代书院转型现代大学的成功典范。这里不仅是湖南大学培养哲学、历史等学科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海内外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岳麓书院的讲堂、藏书楼等建筑,以及“朱张会讲”这一岳麓书院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都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教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楚汉名城,千年积淀。漫步于潮宗街,古典与时尚在这里擦出火花,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与新茶饮、咖啡店、湘菜馆等文旅业态相得益彰;山水洲城,满载诗情画意,谢子龙影像馆的纯白建筑内,市民排队打卡的身影与窗外李自健的油画相映成趣。在长沙,历史从未被供奉在玻璃柜中,而是化作街巷里弄的呼吸与心跳。各种文艺小店、创意市集等文化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长沙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
烟火人间 热力四射
长沙也是一座天性如火的城市。她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景致,都在讲述着生机盎然的城市故事。这里的美食、夜生活与文化,渗透着如火般炙热的激情。游客来到长沙,可以尝尝火宫殿的臭豆腐,这道外焦里嫩、辣味十足的街头小吃是长沙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之一,藏着几代长沙人的回忆;也可以走到冬瓜山的夜宵摊,体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炭火香气和烟火气息。长沙的市井生活在食物的烟火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摊位、每一道菜肴,仿佛都在诉说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好客。
清晨,长沙的街头都可以看到老长沙人手捧一碗米粉,唤醒一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黄昏,灯火通明的街头巷尾则成为了这个城市永不熄灭的心跳。无论是在热闹的五一广场,还是在永远充满人气的解放西路,长沙的夜生活总是让人感到兴奋与畅快。这里的人们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无论是深夜的剧场演出,还是24小时开放的书店,都可以寻找到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记,这是独属于长沙的青春与活力。
然而,长沙的夜空不仅仅因为街头的热闹与美食的香气而动人,它的天际线上,总有一抹璀璨的烟花点亮夜幕。浏阳,是长沙的“花炮之乡”,自唐代起便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烟花文化。如今,浏阳的烟花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节庆礼炮,成为了全球瞩目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奥运会开幕式,还是春节的盛大庆典,来自浏阳的烟花都以其震撼的美丽,打破夜空的宁静,将浪漫与惊艳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浏阳烟花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绚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浏阳的烟花表演更加精彩绝伦。融入无人机编队、激光灯光等现代元素的烟花秀,让传统的烟花焰火演绎出前所未有的美丽。每周六晚的烟花秀,成了浏阳与世界游客之间的浪漫约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与参与。无论是节庆庆典,还是日常的烟花节,浏阳的烟花总是能够带来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也让每一位观众都带着无尽的回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