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时代的 本真的——《我的乌兰牧骑》致敬“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8-12-12      本刊记者 王蕾 段崴 莫倩

  • DW__3612.jpg

    《我的乌兰牧骑》,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乌兰牧骑60年光辉历程为题材的舞台剧,以蒙古族青年那日苏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脉络,讲述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成长经历,再现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牧民的画面。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776.jpg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的乌兰牧骑,把自编的节目演给农牧民。少年那日苏也是在这次演出中第一次接触到乌兰牧骑。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431.jpg

    剧中,那日苏(左)与恋人女队员萨仁高娃(右),均面临着工作的调动与选择问题。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802.jpg

    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表演曲艺形式,也是乌兰牧骑的演出形式之一。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WLEI6848.jpg

    年过半百的钢普力布(右)和那日苏(左)作为老一辈模范乌兰牧骑代表,受到表彰。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446.jpg

    乌兰牧骑人,保持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骄傲。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833.jpg

    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时,新老乌兰牧骑队员相聚,开心地合影。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20100722129242597725312500_p.jpg

    《人民画报》1974年5期封面,乌兰牧骑女声独唱。 本刊资料

  • 20060323117007127112573240691_p_1.jpg

    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为牧民们演出节目。 本刊资料

< >

  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总导演金美花说:“这部戏,就应该尊重曾经,表演和舞美都应符合时代的特征。”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舞台上,当年轻的乌兰牧骑队员那日苏把长调转换为耳熟能详的《赞歌》时,观众的心一下子被拉回“燃情岁月”……1121日晚,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在中国剧院完成了其在北京的第三场演出。演出结束,观众起身鼓掌、挥手致意,更有人激动地跑上台去与演员们合影,谢幕持续了很长时间……

  乌兰牧骑,对于今天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称,而它的60年历程,却通过这台舞台剧,打动了观众。无论哪一个年龄层,也无论是否熟知乌兰牧骑最辉煌的时刻,“演的就是那个时代”是大家的共鸣。尤其对于现场许多经历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演出激起了他们对自己青春芳华的回想。

  “乌兰牧骑”一甲子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是草原上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是一直活跃在牧场和蒙古包边的文艺宣传队,诞生于1957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

  20世纪50年代初,在内蒙古广大牧区,牧民们长期看不到电影、图书、展览和文艺演出,甚至听不到广播。时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把农牧区基层文化生活贫乏的情况汇报给总理周恩来,周总理提出“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于是,回到内蒙古的乌兰夫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开始调研。

  19575月初,自治区文化局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精神和自治区要求,同时派出几个工作组到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等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进行调查研究。很快,工作组得出结论:鉴于内蒙古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种种特点,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组织精悍、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小型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居民点及放牧场。

  于是,1957528日至811日,乌兰牧骑首先在纯牧区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和半农半牧区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组建,从此,草原上出现了“乌兰牧骑”。

  初创时,苏右旗的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5部乐器、4套演出服、两辆勒勒车。队员都是牧民中的文艺骨干,他们不仅是演员,还是布景员、放映员、化妆师,甚至是厨师、驾车员;他们不但演奏马头琴、四胡、三弦,还唱歌、跳舞、朗诵、演话剧。他们曾在大风雪中被困,在幕布后面照料队员生病的孩子,帮着牧民收牧草,甚至扑救草原上的大火……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把自编的节目演给农牧民。导演金美花说:“我们现在舞台上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贴近群众的演出形式让乌兰牧骑在草原很快大受欢迎,到了1963年,乌兰牧骑队伍已在全内蒙古扩展到30支。这不仅是传播文化的队伍,也是为农牧民服务的工作队。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1964年,乌兰牧骑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掀起了一阵“乌兰牧骑”热潮。

  当时的《人民画报》也曾多次报道乌兰牧骑,其舞台剧照登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

  直到今天,乌兰牧骑仍活跃在草原上,拥有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2017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11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这样写道:“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演“我们”的故事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这是《我的乌兰牧骑》的开场唱段,据金美花说,《我的乌兰牧骑》的创作来源于一次交谈碰撞。

  2015年,锡林郭勒盟民族歌舞团计划排一部新戏,为此从北京请来了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和曾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丝路》编导的金美花。在他们与艺术总监宝音和团长孟玉珍聊创作想法时,交谈逐渐从历史大戏转到了乌兰牧骑。最终,一个设想得到所有人的赞成——讲乌兰牧骑的故事。孟玉珍说:“我们团就是锡林格勒乌兰牧骑,我们都是小时候进的乌兰牧骑,我们有太多的故事,所以,我们决定演前辈,演自己。”

  经过两年的筹备、排演,2017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我的乌兰牧骑》成功首演。

  麻宇欣,今年24岁,在剧中扮演12个队员之一。她的母亲就是“乌兰牧骑”,从小的耳濡目染,造就了现在的“女承母业”。“妈妈看过好几次演出,很激动。我现在演的就是她的经历。”为了演好乌兰牧骑队员,麻宇欣的母亲帮她做了很多功课,“演好这部剧,也算我对母亲人生的致敬。” 麻宇欣说。

  “剧中很多演员的父辈都是乌兰牧骑,他们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带老照片给我看。所有桥段用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演员们演的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他们自己。”金美花说。

  剧中扮演牧民的演员孙月说对记者说:“这个剧讲的不是泛泛的大道理,是身边的真的事,所以它能感人。”

  时代的 本真的

  金美花是“80后”,作为《我的乌兰牧骑》总导演,她坦言“因为不了解,一些年轻观众的反馈与年长的确实有一定差距。

  但一个剧不可能覆盖全部观众群。每个剧都有自己的受众群。”

  在创作的过程中,主创们一直有个担心,那就是掺杂个人喜好、市场导向,使得这个剧偏离时代样貌。“所以,我们花了很大工夫研究历史资料,做采访,深入了解这样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网上能买到的、资料馆里有的,全部都拿过来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能够尽量呈现原本面貌。所以,我们在表现上反而要‘收’,因为观众的想象力是十分强大的——草原在心中,蓝天在心中,乌兰牧骑的故事在心中……”

  前三幕,衣着朴素的演员们跳起打草舞、剪羊毛舞、挤奶舞,他们在牛栏上压腿、在草地上练功、在河里洗衣,直到勒勒车变成了“大解放”,“合影”的人慢慢离去……第四幕,音乐响起,场灯全开,身着蒙古族盛装的青年演员们,活力四射地从观众席舞蹈着跃上舞台……为此,金美花说:“我们要在这个点上将观众拉回到今天,今天的乌兰牧骑是更加丰富多彩的。”

  72岁的北京观众罗女士,年轻时在内蒙古插队,这场演出勾起了她许多回忆。“看见他们就觉得特别亲。这些年,我几乎年年都回内蒙古,情谊太深。”

  结束了在北京的演出,《我的乌兰牧骑》全体演职人员在第二天就返回了锡林郭勒,下乡演出,继续他们乌兰牧骑的职责。而《人民画报》对乌兰牧骑的报道,也将继续。

上一页

下一页

时代的 本真的——《我的乌兰牧骑》致敬“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8-12-12      本刊记者 王蕾 段崴 莫倩

  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总导演金美花说:“这部戏,就应该尊重曾经,表演和舞美都应符合时代的特征。”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舞台上,当年轻的乌兰牧骑队员那日苏把长调转换为耳熟能详的《赞歌》时,观众的心一下子被拉回“燃情岁月”……1121日晚,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在中国剧院完成了其在北京的第三场演出。演出结束,观众起身鼓掌、挥手致意,更有人激动地跑上台去与演员们合影,谢幕持续了很长时间……

  乌兰牧骑,对于今天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称,而它的60年历程,却通过这台舞台剧,打动了观众。无论哪一个年龄层,也无论是否熟知乌兰牧骑最辉煌的时刻,“演的就是那个时代”是大家的共鸣。尤其对于现场许多经历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演出激起了他们对自己青春芳华的回想。

  “乌兰牧骑”一甲子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是草原上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是一直活跃在牧场和蒙古包边的文艺宣传队,诞生于1957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

  20世纪50年代初,在内蒙古广大牧区,牧民们长期看不到电影、图书、展览和文艺演出,甚至听不到广播。时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把农牧区基层文化生活贫乏的情况汇报给总理周恩来,周总理提出“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于是,回到内蒙古的乌兰夫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开始调研。

  19575月初,自治区文化局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精神和自治区要求,同时派出几个工作组到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等牧区及半农半牧区进行调查研究。很快,工作组得出结论:鉴于内蒙古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种种特点,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组织精悍、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服务的小型综合性的文化工作队,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居民点及放牧场。

  于是,1957528日至811日,乌兰牧骑首先在纯牧区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和半农半牧区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组建,从此,草原上出现了“乌兰牧骑”。

  初创时,苏右旗的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5部乐器、4套演出服、两辆勒勒车。队员都是牧民中的文艺骨干,他们不仅是演员,还是布景员、放映员、化妆师,甚至是厨师、驾车员;他们不但演奏马头琴、四胡、三弦,还唱歌、跳舞、朗诵、演话剧。他们曾在大风雪中被困,在幕布后面照料队员生病的孩子,帮着牧民收牧草,甚至扑救草原上的大火……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把自编的节目演给农牧民。导演金美花说:“我们现在舞台上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贴近群众的演出形式让乌兰牧骑在草原很快大受欢迎,到了1963年,乌兰牧骑队伍已在全内蒙古扩展到30支。这不仅是传播文化的队伍,也是为农牧民服务的工作队。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1964年,乌兰牧骑进京汇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掀起了一阵“乌兰牧骑”热潮。

  当时的《人民画报》也曾多次报道乌兰牧骑,其舞台剧照登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

  直到今天,乌兰牧骑仍活跃在草原上,拥有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2017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11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这样写道:“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演“我们”的故事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这是《我的乌兰牧骑》的开场唱段,据金美花说,《我的乌兰牧骑》的创作来源于一次交谈碰撞。

  2015年,锡林郭勒盟民族歌舞团计划排一部新戏,为此从北京请来了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和曾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丝路》编导的金美花。在他们与艺术总监宝音和团长孟玉珍聊创作想法时,交谈逐渐从历史大戏转到了乌兰牧骑。最终,一个设想得到所有人的赞成——讲乌兰牧骑的故事。孟玉珍说:“我们团就是锡林格勒乌兰牧骑,我们都是小时候进的乌兰牧骑,我们有太多的故事,所以,我们决定演前辈,演自己。”

  经过两年的筹备、排演,2017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我的乌兰牧骑》成功首演。

  麻宇欣,今年24岁,在剧中扮演12个队员之一。她的母亲就是“乌兰牧骑”,从小的耳濡目染,造就了现在的“女承母业”。“妈妈看过好几次演出,很激动。我现在演的就是她的经历。”为了演好乌兰牧骑队员,麻宇欣的母亲帮她做了很多功课,“演好这部剧,也算我对母亲人生的致敬。” 麻宇欣说。

  “剧中很多演员的父辈都是乌兰牧骑,他们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带老照片给我看。所有桥段用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演员们演的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他们自己。”金美花说。

  剧中扮演牧民的演员孙月说对记者说:“这个剧讲的不是泛泛的大道理,是身边的真的事,所以它能感人。”

  时代的 本真的

  金美花是“80后”,作为《我的乌兰牧骑》总导演,她坦言“因为不了解,一些年轻观众的反馈与年长的确实有一定差距。

  但一个剧不可能覆盖全部观众群。每个剧都有自己的受众群。”

  在创作的过程中,主创们一直有个担心,那就是掺杂个人喜好、市场导向,使得这个剧偏离时代样貌。“所以,我们花了很大工夫研究历史资料,做采访,深入了解这样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网上能买到的、资料馆里有的,全部都拿过来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能够尽量呈现原本面貌。所以,我们在表现上反而要‘收’,因为观众的想象力是十分强大的——草原在心中,蓝天在心中,乌兰牧骑的故事在心中……”

  前三幕,衣着朴素的演员们跳起打草舞、剪羊毛舞、挤奶舞,他们在牛栏上压腿、在草地上练功、在河里洗衣,直到勒勒车变成了“大解放”,“合影”的人慢慢离去……第四幕,音乐响起,场灯全开,身着蒙古族盛装的青年演员们,活力四射地从观众席舞蹈着跃上舞台……为此,金美花说:“我们要在这个点上将观众拉回到今天,今天的乌兰牧骑是更加丰富多彩的。”

  72岁的北京观众罗女士,年轻时在内蒙古插队,这场演出勾起了她许多回忆。“看见他们就觉得特别亲。这些年,我几乎年年都回内蒙古,情谊太深。”

  结束了在北京的演出,《我的乌兰牧骑》全体演职人员在第二天就返回了锡林郭勒,下乡演出,继续他们乌兰牧骑的职责。而《人民画报》对乌兰牧骑的报道,也将继续。

  • DW__3612.jpg

    《我的乌兰牧骑》,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乌兰牧骑60年光辉历程为题材的舞台剧,以蒙古族青年那日苏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脉络,讲述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成长经历,再现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牧民的画面。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776.jpg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的乌兰牧骑,把自编的节目演给农牧民。少年那日苏也是在这次演出中第一次接触到乌兰牧骑。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431.jpg

    剧中,那日苏(左)与恋人女队员萨仁高娃(右),均面临着工作的调动与选择问题。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802.jpg

    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说唱”表演曲艺形式,也是乌兰牧骑的演出形式之一。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WLEI6848.jpg

    年过半百的钢普力布(右)和那日苏(左)作为老一辈模范乌兰牧骑代表,受到表彰。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446.jpg

    乌兰牧骑人,保持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骄傲。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WLEI6833.jpg

    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时,新老乌兰牧骑队员相聚,开心地合影。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20100722129242597725312500_p.jpg

    《人民画报》1974年5期封面,乌兰牧骑女声独唱。 本刊资料

  • 20060323117007127112573240691_p_1.jpg

    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为牧民们演出节目。 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