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万里同风”—一场与新疆瑰宝的邂逅

2019-08-14      本刊记者 黄丽巍 郭翔妹

  • 摄影:康岩 (10).jpg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微信图片_20190806204228.jpg

    彩绘伏羲女娲绢画
    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左为女娲,发束高髻,身穿宽袖衣,右手执规。右为伏羲,上身穿宽袖上衣,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二人上方有太阳,尾下是月亮,两边是星辰。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190805135744.jpg

    《妙法莲华经》
    药王菩萨事品第廿三南北朝,1 9 6 5 年吐鲁番安乐故城佛塔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写经抄本每行16字左右,内容为《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事品第廿三。《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教大乘学派的重要经典。此经在中国中古时代广为流行, 奠定了中国佛教大乘学的基础,也对当时的佛教艺术影响颇深。这件写经的书法为典型的北朝写经体,脱去了隶意,用笔轻落而重收,注 重波挑,见证书法史上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楷体渐趋完成的阶段。此经发现于西域,说明中原佛教文本向西域的反向传播。同时,中原 书法艺术也随之流入西域。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彩塑菩萨头像,南北朝-唐,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彩塑菩萨头像
    南北朝—唐,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此菩萨头像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的成果。这些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地区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造像面庞圆润,细眉高目,既有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艺术风采,也有东方艺术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绢衣彩绘木俑,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 副本.jpg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 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阿斯塔那206号墓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633年忧愤而死。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688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故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骨雕鹿头-汉代-1994年吐鲁番交河沟北1号台地28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骨雕鹿头
    汉代,1994年吐鲁番交河沟北1号台地28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虎纹金牌饰,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副本.jpg

    虎纹金牌饰
    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同墓出土同类器物共7件,纹样基本相似,圆形,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老虎躯体翻转卷曲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汉归义羌长”铜印,汉代,195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刘桐) 副本.jpg

    “汉归义羌长”铜印
    汉代,19 5 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归义”是汉中央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从出土地点判断,此印应是汉中央政府颁发给西域地区羌族首领的。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摄影:康岩 (28).jpg

    劳动妇女俑
    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这组彩绘劳动妇女俑由4个人组成,每个女俑的穿着打扮风格基本相同,头梳高髻、身着襦衫长裙,脸上绘有花钿,每个人都在进行各自不同的制饼工序,包括簸粮、椿米、推磨、擀饼。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双耳彩陶罐,距今3800-3600年,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双耳彩陶罐
    距今3800—3600年,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WechatIMG8.jpg

    彩绘驼夫佣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下双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 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2007011011732408135461581002_p.jpg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西周—春秋,1987年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陶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察吾乎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陶罐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摄影 胡湘利

  • WechatIMG15 副本.jpg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东汉,1959年民丰尼雅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鸡鸣枕是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制,枕芯为植物的茎叶。此枕的主人是东汉时期西域鄯善国的贵族,缝制鸡鸣枕的织锦来自中原地区。有研究认为,汉晋唐 时期新疆地区居民盛行陪葬鸡鸣枕,当是受到中原汉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摄影:康岩 (6) 副本.jpg

    铜武士像(复制品)
    战国,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铜像是当时活跃于欧亚 草原上的塞人的形象。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WechatIMG31.jpg

    三足青铜釜
    战国,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出土,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摄影:康岩 (24).jpg

    展览第三部分“丝路梵音”展示了反映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石窟壁画。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门户与中介……新疆这片文明沃土,拥有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瑰宝。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打开人类文明历史的钥匙就遗落在新疆,遗落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今天,那些先秦时起的农耕与游牧的智慧结晶、西域佛藏的艺术遗存依然用独特的方式与现代文明交流碰撞。

  从7月初开始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为您展开新疆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生活画卷。

  “ 万里同风”,源于《汉书·终军传》中“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即与中原内地密切联系。自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本次展览遴选出的191件(套)新疆各地出土的文物瑰宝包括先秦时期的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制品、佛造像、玻璃器等;汉唐时期的锦绣丝绸、彩棺、泥俑、钱币、饰品、生活器具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汉唐时期官府印信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

  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即与西域有着紧密联系。主要展品为距今4000年—2300年夏商周时期,新疆天山南北盆地陶器、青铜及早期铁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折射出绿洲与草原文明、农耕与游牧文化中,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交互汇聚与冲突融合。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历史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时期,古丝绸之路也迎来盛世华章。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第二部分“丝路华章”主要展现这一时期的文物,向大众呈现了历史上西域人民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生活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新疆地区,新疆成为佛教系统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新疆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这个时代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遍布西域各地,且拥有中国时代最早、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在第三部分“丝路梵音”中,观众可以欣赏到雕塑、佛经、石窟壁画等精美佛教历史遗迹。

  其中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是佛教艺术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佐证。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盛唐时期达到一个高潮,期间经贸往来、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敦煌莫高窟45号窟《胡商遇盗图》壁画,以及展柜中陈列的各类器物,反映了以粟特商人为代表的胡商在这一时期的经历;而一组南北朝时期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临摹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宫伎乐图,都被认为是希腊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新疆文化交汇的结晶,在中国壁画艺术史上具有西承东启的里程碑作用。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精品夺目,展现清晰,将新疆璀璨的历史文物集中呈现,深刻地向世人阐明新疆自古与内地文化相通、命运相连,新疆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一页

下一页

“万里同风”—一场与新疆瑰宝的邂逅

2019-08-14      本刊记者 黄丽巍 郭翔妹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门户与中介……新疆这片文明沃土,拥有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瑰宝。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打开人类文明历史的钥匙就遗落在新疆,遗落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今天,那些先秦时起的农耕与游牧的智慧结晶、西域佛藏的艺术遗存依然用独特的方式与现代文明交流碰撞。

  从7月初开始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为您展开新疆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生活画卷。

  “ 万里同风”,源于《汉书·终军传》中“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即与中原内地密切联系。自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本次展览遴选出的191件(套)新疆各地出土的文物瑰宝包括先秦时期的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制品、佛造像、玻璃器等;汉唐时期的锦绣丝绸、彩棺、泥俑、钱币、饰品、生活器具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汉唐时期官府印信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

  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了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即与西域有着紧密联系。主要展品为距今4000年—2300年夏商周时期,新疆天山南北盆地陶器、青铜及早期铁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折射出绿洲与草原文明、农耕与游牧文化中,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交互汇聚与冲突融合。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历史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辉煌时期,古丝绸之路也迎来盛世华章。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第二部分“丝路华章”主要展现这一时期的文物,向大众呈现了历史上西域人民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生活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新疆地区,新疆成为佛教系统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新疆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这个时代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遍布西域各地,且拥有中国时代最早、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在第三部分“丝路梵音”中,观众可以欣赏到雕塑、佛经、石窟壁画等精美佛教历史遗迹。

  其中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是佛教艺术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佐证。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盛唐时期达到一个高潮,期间经贸往来、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敦煌莫高窟45号窟《胡商遇盗图》壁画,以及展柜中陈列的各类器物,反映了以粟特商人为代表的胡商在这一时期的经历;而一组南北朝时期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临摹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天宫伎乐图,都被认为是希腊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新疆文化交汇的结晶,在中国壁画艺术史上具有西承东启的里程碑作用。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精品夺目,展现清晰,将新疆璀璨的历史文物集中呈现,深刻地向世人阐明新疆自古与内地文化相通、命运相连,新疆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 摄影:康岩 (10).jpg

    彩绘骑马武士俑
    唐代,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微信图片_20190806204228.jpg

    彩绘伏羲女娲绢画
    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左为女娲,发束高髻,身穿宽袖衣,右手执规。右为伏羲,上身穿宽袖上衣,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二人上方有太阳,尾下是月亮,两边是星辰。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190805135744.jpg

    《妙法莲华经》
    药王菩萨事品第廿三南北朝,1 9 6 5 年吐鲁番安乐故城佛塔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写经抄本每行16字左右,内容为《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事品第廿三。《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教大乘学派的重要经典。此经在中国中古时代广为流行, 奠定了中国佛教大乘学的基础,也对当时的佛教艺术影响颇深。这件写经的书法为典型的北朝写经体,脱去了隶意,用笔轻落而重收,注 重波挑,见证书法史上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楷体渐趋完成的阶段。此经发现于西域,说明中原佛教文本向西域的反向传播。同时,中原 书法艺术也随之流入西域。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彩塑菩萨头像,南北朝-唐,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彩塑菩萨头像
    南北朝—唐,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此菩萨头像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的成果。这些造像展现了佛教艺术传入新疆地区后与当地风格的融合,造像面庞圆润,细眉高目,既有佛教发源地古印度的艺术风采,也有东方艺术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区过渡性。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绢衣彩绘木俑,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 副本.jpg

    绢衣彩绘木俑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 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女俑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阿斯塔那206号墓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与妻子的合葬墓。唐贞观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对抗唐朝,有分裂行径,张雄则主张统一,与麴文泰发生激烈冲突,于633年忧愤而死。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后,有感张雄之忠,将张雄的两个儿子封为高官,并封其妻为“永安太郡君”。688年其妻死,被厚葬于张雄墓中。故该墓随葬品丰富,大多具有明显的盛唐风格。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骨雕鹿头-汉代-1994年吐鲁番交河沟北1号台地28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骨雕鹿头
    汉代,1994年吐鲁番交河沟北1号台地28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虎纹金牌饰,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副本.jpg

    虎纹金牌饰
    战国,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同墓出土同类器物共7件,纹样基本相似,圆形,利用金片捶揲出浮雕纹样。老虎躯体翻转卷曲呈圆形,头高昂,前爪抬至颌下,后爪至脑后,极富动感。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汉归义羌长”铜印,汉代,195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刘桐) 副本.jpg

    “汉归义羌长”铜印
    汉代,19 5 3年沙雅于什格提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归义”是汉中央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从出土地点判断,此印应是汉中央政府颁发给西域地区羌族首领的。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摄影:康岩 (28).jpg

    劳动妇女俑
    唐代,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这组彩绘劳动妇女俑由4个人组成,每个女俑的穿着打扮风格基本相同,头梳高髻、身着襦衫长裙,脸上绘有花钿,每个人都在进行各自不同的制饼工序,包括簸粮、椿米、推磨、擀饼。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双耳彩陶罐,距今3800-3600年,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摄影:刘桐).jpg

    双耳彩陶罐
    距今3800—3600年,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刘桐(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WechatIMG8.jpg

    彩绘驼夫佣
    唐代,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木俑将人头、躯干、上臂、小臂、下双肢、双脚分段雕刻,然后胶合而成,再施以彩绘。 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2007011011732408135461581002_p.jpg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西周—春秋,1987年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陶罐为夹砂红陶,通体红色陶衣,颈肩部涂成黄白色,以深红色绘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纹,寓意田园。另有一组蔓藤葡萄纹,枝叶卷曲,果实累累。此陶罐图案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新疆彩陶中的精品之一。察吾乎文化是天山南麓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件陶罐上的葡萄纹表明这一地区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园艺种植业。摄影 胡湘利

  • WechatIMG15 副本.jpg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东汉,1959年民丰尼雅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鸡鸣枕是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制,枕芯为植物的茎叶。此枕的主人是东汉时期西域鄯善国的贵族,缝制鸡鸣枕的织锦来自中原地区。有研究认为,汉晋唐 时期新疆地区居民盛行陪葬鸡鸣枕,当是受到中原汉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摄影:康岩 (6) 副本.jpg

    铜武士像(复制品)
    战国,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鱼塘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铜像是当时活跃于欧亚 草原上的塞人的形象。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WechatIMG31.jpg

    三足青铜釜
    战国,1983年新源县71团农场出土,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摄影 郭翔妹/人民画报

  • 摄影:康岩 (24).jpg

    展览第三部分“丝路梵音”展示了反映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石窟壁画。 摄影 康岩(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