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正文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08-12      本刊记者 王伊奕

  • YGC_8828 拷贝.jpg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以秦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岭南当地及其他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综合展示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深入阐释早期中华文明的礼仪文化内涵。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YGC_8956 拷贝.jpg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将考古情景与古代壁画、绘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观众营造出庄重、典雅、美观的观展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蕃禺”铜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蕃禺”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烹煮或盛食器。“蕃禺”即番禺,初为秦时南海郡治,后为南越国都,是考察广州建城历史的重要物证。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丝缕玉衣(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丝缕玉衣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玉衣又名玉柙、玉匣,由大量玉片穿缀而成,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专用的殓具。这件对襟形式的丝缕玉衣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类型,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为研究中国古代玉衣制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11184230 拷贝.jpg

    陶鸮形五联罐 东汉(公元25年--220 年),2020 年广钢新城 M4出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盛食器。摄影 王伊奕/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10811184217 拷贝.jpg

    金饼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2010年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M151出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金饼是秦汉时期全国通行的法定货币,也是财富的象征。摄影 王伊奕/人民画报

  • 陶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拷贝.jpg

    陶船 东汉(公元25 年—220 年),1954 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船首有碇,船尾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船舵形象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YGC_9017 拷贝.jpg

    观众驻足参观“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作为秦汉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实现了空前繁荣。8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让观众有机会一睹两千多年前岭南历史文化的真实风貌。

  展览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地区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共330余件(组),其中,丝缕玉衣、玺印封泥、青铜勾鑃、组玉佩等代表性遗存标志着南越顶级贵族的身份、等级、地位,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钱币、木简则揭示了南越高级宫殿建筑的规格及贵族奢华生活的真实面貌,它们与其它物质文化遗存共同呈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

  展览共分为“南域明珠”“四宇同光”“美食美器”“丝路序章”四个单元,力图通过广州地区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在秦汉时期统一盛世的视野之下系统展示岭南地区辉煌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与特色。

  南域明珠单元通过南越王墓出土的金印、玉印、组玉佩、铜勾鑃、丝缕玉衣以及南越王宫出土的木简、印文陶器等展品,对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展示。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是中国汉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南越王宫遗址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宫苑典型实例之一,对探索中国早期历史文化,尤其研究岭南地区的古代城市史、建筑史、工艺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四宇同光单元则重点展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多元一体文化面貌的形成过程和基因构成。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兼容性和一体性,源远流长的本地文化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文化在互动中走向融合、共存。

  美食美器单元重点展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日常生活、礼仪制度、艺术审美、精神信仰等内容。诸般珍馐美馔虽早已烟消云散,但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类饮食器具和相关遗迹,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岭南地区极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元的古代饮食文化魅力。

  丝路序章单元重点展示岭南地区与域外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重点展品有陶船、铜提筒、四联体铜熏炉、陶俑座灯等。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对秦汉时期广州对外贸易、交流的许多细节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广州秦汉造船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中国已拥有庞大的造船工业和先进的造船技术;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石构建筑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广州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熏炉,其中焚燃的香料主要来自海外;南越王墓出土的银盒、焊珠金饰、乳香、非洲象牙等都是极富特色的早期海外舶来品。南越贵族墓葬中大量出现的托灯胡人俑和玻璃饰品,也是海外交通贸易活动的重要物证。

  “如果说,考古发现揭示的秦汉广州文化是涓涓细流,那么它的征途是奔向华夏文明这个大海。正如展览名称‘海宇攸同’所揭示的:地域文化是大一统文化的细节呈现,所有的细流最终汇成大海。”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表示。

  据悉,展览将持续三个月。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展览将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虚拟展厅等形式以多种渠道推送“云看展”精彩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08-12      本刊记者 王伊奕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作为秦汉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实现了空前繁荣。8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让观众有机会一睹两千多年前岭南历史文化的真实风貌。

  展览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地区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共330余件(组),其中,丝缕玉衣、玺印封泥、青铜勾鑃、组玉佩等代表性遗存标志着南越顶级贵族的身份、等级、地位,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钱币、木简则揭示了南越高级宫殿建筑的规格及贵族奢华生活的真实面貌,它们与其它物质文化遗存共同呈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

  展览共分为“南域明珠”“四宇同光”“美食美器”“丝路序章”四个单元,力图通过广州地区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在秦汉时期统一盛世的视野之下系统展示岭南地区辉煌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与特色。

  南域明珠单元通过南越王墓出土的金印、玉印、组玉佩、铜勾鑃、丝缕玉衣以及南越王宫出土的木简、印文陶器等展品,对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展示。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是中国汉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南越王宫遗址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宫苑典型实例之一,对探索中国早期历史文化,尤其研究岭南地区的古代城市史、建筑史、工艺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四宇同光单元则重点展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多元一体文化面貌的形成过程和基因构成。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兼容性和一体性,源远流长的本地文化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文化在互动中走向融合、共存。

  美食美器单元重点展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日常生活、礼仪制度、艺术审美、精神信仰等内容。诸般珍馐美馔虽早已烟消云散,但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类饮食器具和相关遗迹,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岭南地区极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元的古代饮食文化魅力。

  丝路序章单元重点展示岭南地区与域外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重点展品有陶船、铜提筒、四联体铜熏炉、陶俑座灯等。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对秦汉时期广州对外贸易、交流的许多细节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广州秦汉造船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中国已拥有庞大的造船工业和先进的造船技术;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石构建筑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广州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熏炉,其中焚燃的香料主要来自海外;南越王墓出土的银盒、焊珠金饰、乳香、非洲象牙等都是极富特色的早期海外舶来品。南越贵族墓葬中大量出现的托灯胡人俑和玻璃饰品,也是海外交通贸易活动的重要物证。

  “如果说,考古发现揭示的秦汉广州文化是涓涓细流,那么它的征途是奔向华夏文明这个大海。正如展览名称‘海宇攸同’所揭示的:地域文化是大一统文化的细节呈现,所有的细流最终汇成大海。”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表示。

  据悉,展览将持续三个月。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展览将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虚拟展厅等形式以多种渠道推送“云看展”精彩内容。

  • YGC_8828 拷贝.jpg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以秦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岭南当地及其他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综合展示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深入阐释早期中华文明的礼仪文化内涵。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YGC_8956 拷贝.jpg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将考古情景与古代壁画、绘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观众营造出庄重、典雅、美观的观展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蕃禺”铜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蕃禺”铜鼎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烹煮或盛食器。“蕃禺”即番禺,初为秦时南海郡治,后为南越国都,是考察广州建城历史的重要物证。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丝缕玉衣(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丝缕玉衣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玉衣又名玉柙、玉匣,由大量玉片穿缀而成,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专用的殓具。这件对襟形式的丝缕玉衣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类型,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为研究中国古代玉衣制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拷贝.jpg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83年象岗南越王墓出土,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微信图片_20210811184230 拷贝.jpg

    陶鸮形五联罐 东汉(公元25年--220 年),2020 年广钢新城 M4出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盛食器。摄影 王伊奕/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10811184217 拷贝.jpg

    金饼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2010年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M151出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金饼是秦汉时期全国通行的法定货币,也是财富的象征。摄影 王伊奕/人民画报

  • 陶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拷贝.jpg

    陶船 东汉(公元25 年—220 年),1954 年广东广州先烈路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船首有碇,船尾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船舵形象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YGC_9017 拷贝.jpg

    观众驻足参观“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