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中国 >> 书画 >> 正文

对话冯远:中国画的时代新象

2023-07-07      

  • 冯远 农家少闲月 70x150cm 2007.jpg

    《农家少闲月·三月江南》 70cm×150cm 2007

  • 冯远 母子图116x146cm 2011.jpg

    《母子图》 146cm×116cm 2011

  • 二月·春王68cm×45cm(2020年).jpg

    《二月·春王》 45cm×68cm 2020

  • 微信图片_20230613124120.jpg

    《女工程师》 67cm×56.7cm 1985

< >

  《人民画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根基,中国画的发展也蕴含着文化的积累和精神的传递,在您看来,中国画的魅力何在?

  冯远:我们今天讲中国画,常常是讲到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中国画,可以梳理出几条特点,比如诗书画一体、以线造型、平面结构、散点透视、随类赋彩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有过一个阶段改造国画,从那时候起,中国画、中国绘画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变化,反映新的时代,反映工农兵。主题内容发生变化,技艺、形式、方法、语言都会发生变化。

  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意义重大。十九世纪末,中国一批留洋的艺术家,把西方绘画的训练方法介绍进来,办学培养了一大批新的美术专业创作教学、研究人员,开始了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历史进程,而且非常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现代绘画被介绍进入中国。这种文化交流的碰撞、激荡、互鉴、互惠,特别是当时中国甫一开放,青年艺术家包括我曾主动、积极地学习西方不同艺术创作理念。中国绘画的形态由此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绘画,和我们原来看到的中国画(姑且认为是截止于清末民初的旧中国画)的面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大量的工笔绘画非常精妙,色彩清新,把丰富的色彩揉了进去。然后是材料、手法发生改变,像岩彩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各种绘画手段融入,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那当然其中还有一支中国绘画中的水墨画,也就是从唐宋元以后兴起的水墨文人画、大写意画,这一支近些年来有点式微。因为完全用水墨这种单纯的技法语言来表达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确实有难度。所以这些年在大型全国展览中,这类大写意绘画的好作品少。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绘画向多样化发展方向取得的成果,一方面也说明传统的精华的东西在今天面临着一个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如何能把这些精华既保留住,又能表现当代主题内容,这是艺术家要研究攻关的课题。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绘画,无论从造型、色彩、制作、技法都已优于古人,当然我这是相对而言。今天还是要认真研究学习古代的一些杰出大家的作品,所以我们所说的继承传统,我认为应该是大的传统,它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朝代的传统样式。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新传统,它会继续作用于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绘画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

  《人民画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方面,我们要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总是把当代的作品和先贤的作品去做对比,如何理解这种比较?

  冯远: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学习研究继承的过程。今天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训练是有严格的临摹古代绘画的传统做法的,这对掌握传统绘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方法论是必要的。今天的年轻人和孩子打开手机,能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艺术,当然就会有比较。什么样的炫目、夺人眼球,什么样的精妙,什么样的时尚、最能打动人心,自然会喜欢这些。但中国画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发展步伐,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中国绘画诗性特征的传统保持、传承好的话,中国绘画的独特性就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不朽。但如果完全像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大于内容,艺术将可能坠入一种纯粹的形式、观念的操弄,抽离了人本身的精神诉求和表现人们生活的理想情怀的话,难免会坠入一种虚无的样式主义。

  我认为中国画有其在现代发展的文化优势,当然也面临问题,如何现代化,如何跟上世界的潮流,甚至在国际的文化语境中不断创新现代中国的形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年轻艺术家要关注的事情。

  西方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东方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艺术。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化自信随着经济地位、科技、军事水平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西方人的看法。大众更不会有当年的国人的自卑心态,觉得中国不行了,文化落后了。

  我想只有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平等、相互尊重的,那么这种互动就有意义,能涉及学术、探讨创新。我真心期望中国的艺术在未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发展得比现在更好。

  《人民画报》:中国画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并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精神,中国画注重意境,讲究气韵,应该如何理解和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与气韵?

  冯远:在这个读图时代,看摄影作品也好,看一件具象绘画、古典主义绘画也好,看一件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也好,其实艺术审美是最为直观的。比如,一幅作品让我看着心里发躁,感觉不舒服,即使说不出来个所以然,但感觉就是不喜欢。又如,这幅作品形象模糊,甚至辨认不出来,但是感觉就是好看,在中间读出了音乐感和画面节奏感,这就是好作品。画是可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观赏同一件作品时感受会不同。党和政府号召艺术家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最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呢?当然是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主题作品,关乎普通人生活的题材是最易被接受的。能从画中读懂画的是什么,画的谁,甚至于读懂主题性绘画中的意义,感受到某种精神鼓舞,这正是我们提倡、鼓励,也是雅俗共赏需要的。

  而从艺术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样式,在中国是主要的样式,但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模式。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绽放都可以成为我们提升审美眼光、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文化艺术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两者在效应不同的国度出现此轻彼重、此重彼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国情不同。

  在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由读懂主题性绘画,而逐步接受多样化艺术表达,到最后能够理解不同的艺术,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审美提升的过程,是需要我们共同去推动的。

  《人民画报》:新时代,传承中国绘画艺术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中国绘画是如何守正创新的?中国绘画会走向何方?

  冯远:这方面我觉得甚至可以用“再造”这个词,因为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不能到明末清末民初就算闭合无法再发展了。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然后又发展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新的笔墨语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而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再造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说我们看到的蒋兆和的《流民图》,这是于1941—1943年期间创作的,非常精准的造型加上明暗技法处理,古代传统绘画的笔墨发生了根本变异。再到刘文西、方增先等人创作人物画,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线造型的功能,但是人物造型的特点发生了变化,丰富了人物的结构塑造。包括我们现在大量的主题创作,如果仅仅靠几根线来表达多人物组合的宏大叙事的场面,平面的线就缺乏厚度、力量感,很难结构大场面。而有限度地吸收一点光影的效果,吸收一点结构的表现和明暗关系,可以让形象丰满起来,厚实起来。这样,在多人物的表现中,才能显现出主次虚实的变化,这就已经让传统的绘画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今天国家的许多大型主题性创作中,相当多的中国画都已经在传统绘画的技艺上做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实践,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说每件作品都很经典,做得都很成功,都做得很到位,但是这一步只要迈开了,后面有才华的年轻人继续完善,发展的路子就宽了,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能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哪怕是失败的经验照鉴后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时,由于现代中国画已经是多样面貌并存发展了,我们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就已经不能再按以前的方式来约束现代中国画了。

  去年年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三届“时代·新象”艺术作品展览,我写了一篇文章《也谈中国画的“时代新象”》。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不能只谈愿望、理想,得切实拿出一些反映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好作品、新作品。

  今天的中国画向多样化发展,大写意、小写意、工笔、壁画、岩彩、青绿设色的好作品频现,广大观众各取所需。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不同,有人喜欢水墨渲淡,喜欢大写意,寥寥几笔,认为那很高古,有文人气质;也有人喜欢艳丽的、表达得非常精妙的色彩,放在家中看着赏心悦目,今天的绘画已经无法回到老路上去了,这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

  具象的、非具象的、抽象的、水墨的、岩彩的和各种材料综合的等等,不能再指望今天的创新实践定于一尊,囿于一格,役于一式。这种多样化发展是个好现象。在百花齐放、多样并存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自然而然会来淘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同时代,大众的审美口味会发生变化,他们希望看到现代新的中国画,这个诉求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在喜欢新艺术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艺术也有深入的了解,那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绘画取得的成就。

  《人民画报》:国外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画的发展?

  冯远:早些年,中国对外交流中的美术展览,基本是把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部分拿出去。对西方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来说,他们看到了中国古画中的精湛部分,像宋元时代的《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千里江山图》等;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看过中国画的人,会觉得中国画怎么那么灰暗,墨天、墨地。这当然是情有可原,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早期的色彩丰富,到后来如像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宋元文人画兴起,提出“洗尽铅华,归于平淡”等等的艺术审美观点,这些理念影响了当时绘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作者中,相当多都是当朝官员,他们喜好的作品占据主流地位,甚至认为工笔画院画匠俗、不入流。这样一种品评标准、审美偏向的结果就是扬此抑彼。但实际上中国设色工笔画一路发展过来始终没有断线,即使在文人画最为登峰造极的时候,中国的工笔绘画也是发展进步着的。

  怎么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画,这也有个过程。我们对中国的年轻人尚且要做普及,难道对另一类文化理念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人类族群,不要做一些铺垫吗?所以从事文化交流的人员责任重大。我很乐意为此做公益,介绍中国画艺术特点和由来,这是重要的。我们也是一路从教育缺失补习过来的,就看后天怎么补,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很重要。我从一个爱好者,然后逐渐入门入行,干了几十年,逐步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回过头来给年轻人、给从事国际传播的专业人员介绍一下中国画的源流和未来的展望,也是我的责任。

  《人民画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代中国艺术创作不断与世界艺术交流碰撞,您觉得文明互鉴为什么重要?它的推进作用如何?

  冯远: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对外开放,与世界开展合作,积极交流,虚心学习,然后不断更新创造,才能取得今天这样一种开放取得的成果,这是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历史变化。在今天,对外开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世界趋势,不可能改变。如何在学人长技的同时,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对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最重要的核心。

  中华民族是好学的民族,中国艺术家是善于学习他人优长的群体,我亲历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巨大变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这样,当年我们看的小说电影就那么几部,但今天能看到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的数量之大,这种旺盛的创作动力,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电视也正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对其他民族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在日益扩大。绘画也是一样,我们不是去主动迎合他人喜好,而是拿我们的创新成果进行交流,让西方的同行感知到我们既有传统,也有学习、变革和创新的活力,让对方认识到互鉴的意义是互惠互利的。文明互鉴的最终结果是在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同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努力站在人类文明的高点。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对话冯远:中国画的时代新象

2023-07-07      

  《人民画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根基,中国画的发展也蕴含着文化的积累和精神的传递,在您看来,中国画的魅力何在?

  冯远:我们今天讲中国画,常常是讲到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中国画,可以梳理出几条特点,比如诗书画一体、以线造型、平面结构、散点透视、随类赋彩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有过一个阶段改造国画,从那时候起,中国画、中国绘画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变化,反映新的时代,反映工农兵。主题内容发生变化,技艺、形式、方法、语言都会发生变化。

  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意义重大。十九世纪末,中国一批留洋的艺术家,把西方绘画的训练方法介绍进来,办学培养了一大批新的美术专业创作教学、研究人员,开始了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转换的历史进程,而且非常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现代绘画被介绍进入中国。这种文化交流的碰撞、激荡、互鉴、互惠,特别是当时中国甫一开放,青年艺术家包括我曾主动、积极地学习西方不同艺术创作理念。中国绘画的形态由此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绘画,和我们原来看到的中国画(姑且认为是截止于清末民初的旧中国画)的面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大量的工笔绘画非常精妙,色彩清新,把丰富的色彩揉了进去。然后是材料、手法发生改变,像岩彩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各种绘画手段融入,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那当然其中还有一支中国绘画中的水墨画,也就是从唐宋元以后兴起的水墨文人画、大写意画,这一支近些年来有点式微。因为完全用水墨这种单纯的技法语言来表达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确实有难度。所以这些年在大型全国展览中,这类大写意绘画的好作品少。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绘画向多样化发展方向取得的成果,一方面也说明传统的精华的东西在今天面临着一个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如何能把这些精华既保留住,又能表现当代主题内容,这是艺术家要研究攻关的课题。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绘画,无论从造型、色彩、制作、技法都已优于古人,当然我这是相对而言。今天还是要认真研究学习古代的一些杰出大家的作品,所以我们所说的继承传统,我认为应该是大的传统,它不是固定在某一个朝代的传统样式。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新传统,它会继续作用于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现代面貌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绘画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

  《人民画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方面,我们要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总是把当代的作品和先贤的作品去做对比,如何理解这种比较?

  冯远: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学习研究继承的过程。今天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训练是有严格的临摹古代绘画的传统做法的,这对掌握传统绘画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方法论是必要的。今天的年轻人和孩子打开手机,能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艺术,当然就会有比较。什么样的炫目、夺人眼球,什么样的精妙,什么样的时尚、最能打动人心,自然会喜欢这些。但中国画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发展步伐,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中国绘画诗性特征的传统保持、传承好的话,中国绘画的独特性就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不朽。但如果完全像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大于内容,艺术将可能坠入一种纯粹的形式、观念的操弄,抽离了人本身的精神诉求和表现人们生活的理想情怀的话,难免会坠入一种虚无的样式主义。

  我认为中国画有其在现代发展的文化优势,当然也面临问题,如何现代化,如何跟上世界的潮流,甚至在国际的文化语境中不断创新现代中国的形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年轻艺术家要关注的事情。

  西方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东方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艺术。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化自信随着经济地位、科技、军事水平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西方人的看法。大众更不会有当年的国人的自卑心态,觉得中国不行了,文化落后了。

  我想只有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平等、相互尊重的,那么这种互动就有意义,能涉及学术、探讨创新。我真心期望中国的艺术在未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能够发展得比现在更好。

  《人民画报》:中国画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并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精神,中国画注重意境,讲究气韵,应该如何理解和感受中国画的意境与气韵?

  冯远:在这个读图时代,看摄影作品也好,看一件具象绘画、古典主义绘画也好,看一件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也好,其实艺术审美是最为直观的。比如,一幅作品让我看着心里发躁,感觉不舒服,即使说不出来个所以然,但感觉就是不喜欢。又如,这幅作品形象模糊,甚至辨认不出来,但是感觉就是好看,在中间读出了音乐感和画面节奏感,这就是好作品。画是可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观赏同一件作品时感受会不同。党和政府号召艺术家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以人民为中心。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最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呢?当然是具象写实的现实主义主题作品,关乎普通人生活的题材是最易被接受的。能从画中读懂画的是什么,画的谁,甚至于读懂主题性绘画中的意义,感受到某种精神鼓舞,这正是我们提倡、鼓励,也是雅俗共赏需要的。

  而从艺术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样式,在中国是主要的样式,但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模式。我们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绽放都可以成为我们提升审美眼光、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文化艺术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两者在效应不同的国度出现此轻彼重、此重彼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国情不同。

  在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由读懂主题性绘画,而逐步接受多样化艺术表达,到最后能够理解不同的艺术,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审美提升的过程,是需要我们共同去推动的。

  《人民画报》:新时代,传承中国绘画艺术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中国绘画是如何守正创新的?中国绘画会走向何方?

  冯远:这方面我觉得甚至可以用“再造”这个词,因为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不能到明末清末民初就算闭合无法再发展了。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绘画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然后又发展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新的笔墨语言,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而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再造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说我们看到的蒋兆和的《流民图》,这是于1941—1943年期间创作的,非常精准的造型加上明暗技法处理,古代传统绘画的笔墨发生了根本变异。再到刘文西、方增先等人创作人物画,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线造型的功能,但是人物造型的特点发生了变化,丰富了人物的结构塑造。包括我们现在大量的主题创作,如果仅仅靠几根线来表达多人物组合的宏大叙事的场面,平面的线就缺乏厚度、力量感,很难结构大场面。而有限度地吸收一点光影的效果,吸收一点结构的表现和明暗关系,可以让形象丰满起来,厚实起来。这样,在多人物的表现中,才能显现出主次虚实的变化,这就已经让传统的绘画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今天国家的许多大型主题性创作中,相当多的中国画都已经在传统绘画的技艺上做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实践,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说每件作品都很经典,做得都很成功,都做得很到位,但是这一步只要迈开了,后面有才华的年轻人继续完善,发展的路子就宽了,每个时代的作品都能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哪怕是失败的经验照鉴后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时,由于现代中国画已经是多样面貌并存发展了,我们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也就已经不能再按以前的方式来约束现代中国画了。

  去年年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三届“时代·新象”艺术作品展览,我写了一篇文章《也谈中国画的“时代新象”》。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不能只谈愿望、理想,得切实拿出一些反映这个时代的真正的好作品、新作品。

  今天的中国画向多样化发展,大写意、小写意、工笔、壁画、岩彩、青绿设色的好作品频现,广大观众各取所需。每个人的审美口味不同,有人喜欢水墨渲淡,喜欢大写意,寥寥几笔,认为那很高古,有文人气质;也有人喜欢艳丽的、表达得非常精妙的色彩,放在家中看着赏心悦目,今天的绘画已经无法回到老路上去了,这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

  具象的、非具象的、抽象的、水墨的、岩彩的和各种材料综合的等等,不能再指望今天的创新实践定于一尊,囿于一格,役于一式。这种多样化发展是个好现象。在百花齐放、多样并存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自然而然会来淘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同时代,大众的审美口味会发生变化,他们希望看到现代新的中国画,这个诉求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在喜欢新艺术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艺术也有深入的了解,那就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绘画取得的成就。

  《人民画报》:国外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画的发展?

  冯远:早些年,中国对外交流中的美术展览,基本是把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部分拿出去。对西方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来说,他们看到了中国古画中的精湛部分,像宋元时代的《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千里江山图》等;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看过中国画的人,会觉得中国画怎么那么灰暗,墨天、墨地。这当然是情有可原,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从早期的色彩丰富,到后来如像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宋元文人画兴起,提出“洗尽铅华,归于平淡”等等的艺术审美观点,这些理念影响了当时绘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作者中,相当多都是当朝官员,他们喜好的作品占据主流地位,甚至认为工笔画院画匠俗、不入流。这样一种品评标准、审美偏向的结果就是扬此抑彼。但实际上中国设色工笔画一路发展过来始终没有断线,即使在文人画最为登峰造极的时候,中国的工笔绘画也是发展进步着的。

  怎么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画,这也有个过程。我们对中国的年轻人尚且要做普及,难道对另一类文化理念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人类族群,不要做一些铺垫吗?所以从事文化交流的人员责任重大。我很乐意为此做公益,介绍中国画艺术特点和由来,这是重要的。我们也是一路从教育缺失补习过来的,就看后天怎么补,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很重要。我从一个爱好者,然后逐渐入门入行,干了几十年,逐步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回过头来给年轻人、给从事国际传播的专业人员介绍一下中国画的源流和未来的展望,也是我的责任。

  《人民画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代中国艺术创作不断与世界艺术交流碰撞,您觉得文明互鉴为什么重要?它的推进作用如何?

  冯远: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对外开放,与世界开展合作,积极交流,虚心学习,然后不断更新创造,才能取得今天这样一种开放取得的成果,这是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历史变化。在今天,对外开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世界趋势,不可能改变。如何在学人长技的同时,激发中国人的创造力,这是对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最重要的核心。

  中华民族是好学的民族,中国艺术家是善于学习他人优长的群体,我亲历了国家对外开放的巨大变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这样,当年我们看的小说电影就那么几部,但今天能看到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的数量之大,这种旺盛的创作动力,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电视也正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对其他民族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在日益扩大。绘画也是一样,我们不是去主动迎合他人喜好,而是拿我们的创新成果进行交流,让西方的同行感知到我们既有传统,也有学习、变革和创新的活力,让对方认识到互鉴的意义是互惠互利的。文明互鉴的最终结果是在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同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努力站在人类文明的高点。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冯远 农家少闲月 70x150cm 2007.jpg

    《农家少闲月·三月江南》 70cm×150cm 2007

  • 冯远 母子图116x146cm 2011.jpg

    《母子图》 146cm×116cm 2011

  • 二月·春王68cm×45cm(2020年).jpg

    《二月·春王》 45cm×68cm 2020

  • 微信图片_20230613124120.jpg

    《女工程师》 67cm×56.7cm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