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中国 >> 摄影 >> 正文

剑川白族民间歌舞乐之乡——石龙

2020-12-28      摄影报道 苏金泉

  • 石龙村,_DSC07400_DSC07400.jpg

  • 美丽的石龙村。_DSC4237.jpg

    美丽的石龙村

  • 美丽的石龙村水库。_DSC4186.jpg

    美丽的石龙村水库。

  • 倒映在石龙水库的石龙村,_DSC0230.jpg

    倒映在石龙水库的石龙村。

  • 位于石龙村辖区的石宝山石钟寺。_DSC0818.jpg

    位于石龙村辖区的石宝山石钟寺。

  • 石龙村本主庙大门。_DSC0023.jpg

    石龙村本主庙大门。

  • 石龙村群众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演出,DSC_8640.jpg

    石龙村群众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演出。

  • 《三弦铮铮》。DSC_8561.jpg

    村民表演《三弦铮铮》。

  • 石龙霸王鞭,DSC_1482.jpg

    村民表演石龙霸王鞭。

  • 石龙村霸王鞭传承人在作示范动作。_DSC07400.jpg

    石龙村霸王鞭传承人在作示范动作。

  • 石龙村群众的白曲对唱。DSC_1545.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剑川白曲。石龙村民间白曲艺人进行白曲对唱。

  • 身着剑川传统白族服装的石龙村群众。_DSC0268.jpg

    身着剑川传统白族服装的石龙村群众。

  • 石龙村小朋友在表演文艺节目。_DSC07400.jpg

    石龙村小朋友在表演文艺节目。

  •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DSC_8271.jpg

  •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_DSC07400.jpg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

  • 石龙村乡戏,DSC_2075.jpg

  • 石龙村乡戏,DSC_0436.jpg

    石龙村乡戏表演。

  • 石龙村还保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_DSC07400.jpg

    石龙村还保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 石龙火腿。_DSC07400.jpg

    石龙火腿。

  • 石龙村水库一角,_DSC0145.jpg

    石龙村水库一角。

< >

  石龙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剑川石宝山腹地,隶属沙溪镇,南距沙溪镇约18公里,北距县城20公里,村子东与甸南镇桃源村明涧哨相望,南靠沙溪镇甸头村,西北毗邻羊岑乡。

  石龙村下辖两个自然村,分别为石龙、观音房。有白、彝、傈僳285世居民族。其中,白族主要聚居在平坝的石龙,彝族和傈僳族则居住在西南面的观音房。古往今来,各民族同胞互相依存、和睦生活,同发展、共繁荣,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石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明时鹤庆、丽江、剑川三属设一府,公元1219年鹤庆总管高惠到石宝山直游(视察),筹资建宝相寺。一次在宝相寺金顶举行法会,僧人在寻找吹落的经幡过程中,偶然间发现这块被原始森林覆盖平整的处女地,十分宜居。于是,高惠将鹤庆所辖的松桂居民移来居住,因当时吹落的经幡挂在一棵树上,取名“挂纸坪”。“挂”和白语“蕨”谐音,“纸”同白语“市”谐音,后人改为“蕨市坪”。

  上世纪90年代,人们曾在村东石龙水库坝埂和村西头松坪,发现大规模的火葬墓遗址,而白族地区行火葬是元朝才有,这也证实了石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元朝时期。清朝末年,村中德高望重的张耀彩,有次到沙溪做客,随礼记账的先生把“蕨市坪”写成了“绝世坪”,张耀彩觉得很不吉利,他发现村东至村尾,地下有一条宽五米,厚薄不一的砂土地带贯穿整个村子,时隐时现,很像一条龙,据此改名为石龙,沿用至今。

  石龙海拔2580米,气候偏冷,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洋芋和芸豆为主,同时发展生猪、肉牛、羊等畜牧养殖业。石龙四面环山,森林覆盖达80%以上,林下资源丰富,山上生长着众多野生菌和珍贵药材,因质量好和数量多,许多商人便直接到村中收购菌子。其中,松茸、鸡枞等优质菌类还会远销海外。每年的510月,是野生菌的采摘季节。清晨人们争相上山采摘野生菌,下午则在村口进行菌子交易,场面犹如赶集,好不热闹,采集野生菌也成了村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

  石龙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是建于1958年的石龙水库,主要惠及沙溪甸头、沙坪等村的灌溉用水,村庄则分布于以水库为中心的西北方,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独特景色。

  由于地势平缓,整个村落门户相连,人口较集中,形成了以村委会和新戏台为中心,从东向西纵深,随村内主干路向四方扩撒的格局。

  石龙先人很重视村民的自我管理,在本主庙仍完整保留着道光年间的“乡规碑记”,告诫人们要重视孝悌仁伦,现在村中良好的民风与之不无关系。

  石龙是保留白族传统文化习俗众多、活态传承良好的村落之一。

  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宝地上,遗世独立的小山村里,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白族传统文化。有如霸王鞭、三弦、白族调、洞经音乐、乡戏等种类齐全且繁多的白族民间歌舞乐;以及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原始的劳作方式;朴素的宗教信仰;绚丽的民俗文化……都得到很好的传承,石龙由此被誉为剑川白族文化的活化石,引得各界研究学者争相探访。

  石龙于2004年被命名为省级民俗文化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少数民族研究院(SIL)东亚部在这里设立了熙景白族学校,开展白汉双语教学;云南大学民俗研究所也设立了研究点;还列入了省委宣传部(省文产办)、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云南文化传承项目“土风计划”第二批示范村,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2013年入选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石龙人的能歌善舞,在白族地区众所周知,村里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只要能说话的都能唱白曲,只要能走路的都能跳霸王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童,无不精于此艺。有此基础,村里的白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完整保留,也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目前,村内有各类非遗传承人32人。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6人,州级1人,县级25人,涉及白曲、石龙霸王鞭、乡戏、石宝山歌会等4个类别。

  且传承人囊括了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老一辈以霸王鞭的传承人李定鸿、张定坤两位老人为代表;中青年以白曲传承人李宝妹、李根繁代表;年轻一代以将白族调、白族歌舞“走出去”并将其带到中央电视台的姜续昌和董继兰为代表。

  一个小小的白族山村内,出了如此多的白族歌舞乐传承人,这在县内不仅独一无二,省州也是少有。石龙被誉为白族民间歌舞乐之乡名副其实。

  白族调是白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为即兴发挥。石龙是白族调的摇篮,村里男女老少对白族调非常热爱,村民的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伴随着白族调,田间地头,密林深处,都可以听到白族调的对唱,村里出了以白族调歌后李宝妹为代表,其他还有李根繁、李福元、姜伍发、李繁昌、张五妹等一大批白族调弹唱能人,每年石宝山歌会期间,村里的群众都是歌会节白族调对唱比赛的主力军。

  石龙置身于石宝山的辐射区范围内,歌会节期间,石龙人既参加对歌活动,又参与歌会节的管理、服务工作,还有人或到对歌台广场做小买卖,或在石龙内开客栈、鱼庄接待游客。石宝山歌会节不仅让热爱白族调的石龙人有了一展歌喉的平台,获得精神上的欢乐,还提供给村民们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为石龙的白族文化传承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石龙与石宝山歌会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互相影响着,形成了一种互不可少的存在。

  先前人们认为白族调只是作为传情达意的日常生活娱乐形式,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于经济层面而言是“无用”的;而今,已经转变为因演唱白族调或懂得白族调知识,能够带来一定受益,白族调变得“有用”了。这种现象在石龙尤为突出,出现了李宝妹、姜续昌这样靠白族调的创作、演唱成为职业歌手;李根繁、李繁昌、李福元等一批歌手靠演唱白族调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这种受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化层面。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唱调子不仅仅是娱乐,其实是一种文化”,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已经在文化主体中悄然萌发。

  2014年,在石龙霸王鞭传承课上,看到了省级霸王鞭传承人李定鸿的弟弟张定坤,在给村民传授传统舞蹈霸王鞭动作。年近八旬的张定坤老人,手持霸王鞭鞭尾大步抛鞭而出,鞭尾装饰的铜钱响声铮铮悦耳,动人心弦,鞭头的红绸花自然飘动,一招一式无不透出威武和霸气,大有士兵出战的架势,难怪说霸王鞭起先是自卫的兵器,用以壮胆和壮声威的。

  石龙霸王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代表性作品有《观音扫地》《双飞蝴蝶》《童子拜佛》等。有双肩奉送、八步梅花、左右插花、八面威风、左右抬驾、仿莲花、蜻蜓点水等二十多个动作。从舞蹈动作和套路名称来看,既有祭祀活动,也有农耕动作,还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充分说明石龙霸王鞭与白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也加入了一些欢乐的元素,男女老幼均可参与,融观赏性和健身性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剑川石龙霸王鞭也因此被中央电视台收入“闻鸡起舞”栏目,作为白族标志性舞蹈向全国推广。

  石龙乡戏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有250多年历史的古滇剧戏服,古代滇剧本80多册,数本滇剧脸谱,是研究云南滇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物证。由古至今,小村庄里仍延续着,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在本主庙进行庆贺本主寿辰的乡戏表演习俗,是“演给本主看和听”取悦本主神的活动。

  至于乡戏的表演形式,则借鉴滇戏手法,表演的全是乡土内容,主要在本村演出,也受邀赴外地演出。石龙乡戏有着一套完整的组织、演出体系,演出的组织、协调、后勤保障全部由村民参与,要是村民能有幸被选为承头的“会首”,唱过一次会,就会为自己和家人积功德,得到神灵的保佑,也正是由于这种全民参与的形式,石龙乡戏才得以延续至今。据了解,石龙乡戏是目前全县保留的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3个乡戏班之一。

  同时,洞经古乐在石龙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护,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成立了洞经会。演奏洞经古乐时分文班和武班。不同于其他洞经古乐,石龙洞经古乐武班给文班作伴奏,两者相互协助、不可分割。目前石龙有着十余人的洞经古乐队,大多为村内年长的男性,他们不但能单独演奏,也作伴奏,还活跃在村里红白二事、建房、祭祀等戏乐演奏活动上。

  除了响当当的歌舞文化,石龙的居民建筑也十分讲究,就地取材,融自然风光为一体,保存原汁原味的白族风貌。形式上传统的“三坊一照壁”仍是最主要的建筑,但区别于剑川其他地区,村里还保留用云南松原木垒造的“垛木房”。

  随着旅游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人继续建盖了新的“垛木房”。由于通风凉快,又独具民族特色,其功能由原先的圈房和堆放稻草柴薪,满足自己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变为客栈和客房,成了石龙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

  石龙还有本主庙、观音庙、关圣宫、古戏台、土地山神庙等8处尚保存完好的庙宇古建筑。

  石龙本主庙在入村公路右侧的一个小坡上,是一进两院的建筑,戏台建于大门上方,大门内两侧各塑一尊牵马的童子,戏台前有两棵高大的柏树,是石龙的风水树。二殿没有雕塑,平时供前来祭拜的人休息和聚餐用,过二殿是一个小院子,院子两侧是厨房,院子正中对着大门的位置是本主庙大殿,大殿正中塑着大黑天神像,本主庙多次重修过,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对大殿和二殿进行重建。

  另一处庙宇观音庙,位于石龙南面的半山腰,掩映在茂密的松树林中,亦为一进两院的建筑。旧的观音殿在“破四旧”时遭到损毁,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2008年新增修建了一个大殿。

  关圣宫,建于石龙北山坡上,为坐北朝南、一进两院的建筑,1992年至1993年间重修。村北田间的龙王庙,以及位于村子东、南、西、北四面山上和出入村子路旁的山神土地庙,原为护佑村子所建,至今香火旺盛。

  村子遥距闹市,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进入景区的石宝山公路是村子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这也使得石龙成为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少的世外桃源,村中白族传统民俗文化习俗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同时,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接待中外游客的民俗村落。

  石龙是深藏于山间的一块璞玉,村中积极开发利用本村的优质物产资源,松茸、蜂蜜、火腿、水库生态鱼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风味美食,也抓住了各方食客的味蕾,石龙游客逐年增加。其中制作火腿的黑猪,是农家不喂饲料养殖的年猪,宰杀后将猪腿悬挂在火塘之上,通过栎柴松枝熏过的香醇,饱经时光洗练,极具独特神韵。村里人李四坤以石龙火腿为主要原料,在县城开了山老腿火锅店,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剑川美食的代表。现在的石龙人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结合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把以往自给自足的传统产业,打造成高原特色生态产业,拓宽销售渠道,让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随着剑川旅游的发展,常有慕名前来的游客,在宁静淳朴的山村,欣赏和感受白族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品尝鲜美的水库鱼和山老腿,享受着安静的闲暇时光,细品石龙遥远的细腻和温存。

  目前,石龙群众已经在村内开了8农家客栈和鱼庄、农家乐,给游客提供了吃住条件的同时,进行民俗表演。

  千百年来,在这个群山环抱,自然生态条件艰苦的地方,石龙人民依靠着自己的坚韧毅力和豁达的性格,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繁衍和休养生息,过着平静安逸、知足常乐的岁月。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淳朴、善良勇敢、热情好客的石龙人,通过团结协作、辛勤耕耘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世代延续。

上一页

下一页

剑川白族民间歌舞乐之乡——石龙

2020-12-28      摄影报道 苏金泉

  石龙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剑川石宝山腹地,隶属沙溪镇,南距沙溪镇约18公里,北距县城20公里,村子东与甸南镇桃源村明涧哨相望,南靠沙溪镇甸头村,西北毗邻羊岑乡。

  石龙村下辖两个自然村,分别为石龙、观音房。有白、彝、傈僳285世居民族。其中,白族主要聚居在平坝的石龙,彝族和傈僳族则居住在西南面的观音房。古往今来,各民族同胞互相依存、和睦生活,同发展、共繁荣,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石龙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明时鹤庆、丽江、剑川三属设一府,公元1219年鹤庆总管高惠到石宝山直游(视察),筹资建宝相寺。一次在宝相寺金顶举行法会,僧人在寻找吹落的经幡过程中,偶然间发现这块被原始森林覆盖平整的处女地,十分宜居。于是,高惠将鹤庆所辖的松桂居民移来居住,因当时吹落的经幡挂在一棵树上,取名“挂纸坪”。“挂”和白语“蕨”谐音,“纸”同白语“市”谐音,后人改为“蕨市坪”。

  上世纪90年代,人们曾在村东石龙水库坝埂和村西头松坪,发现大规模的火葬墓遗址,而白族地区行火葬是元朝才有,这也证实了石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元朝时期。清朝末年,村中德高望重的张耀彩,有次到沙溪做客,随礼记账的先生把“蕨市坪”写成了“绝世坪”,张耀彩觉得很不吉利,他发现村东至村尾,地下有一条宽五米,厚薄不一的砂土地带贯穿整个村子,时隐时现,很像一条龙,据此改名为石龙,沿用至今。

  石龙海拔2580米,气候偏冷,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洋芋和芸豆为主,同时发展生猪、肉牛、羊等畜牧养殖业。石龙四面环山,森林覆盖达80%以上,林下资源丰富,山上生长着众多野生菌和珍贵药材,因质量好和数量多,许多商人便直接到村中收购菌子。其中,松茸、鸡枞等优质菌类还会远销海外。每年的510月,是野生菌的采摘季节。清晨人们争相上山采摘野生菌,下午则在村口进行菌子交易,场面犹如赶集,好不热闹,采集野生菌也成了村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

  石龙地形西高东低,东面是建于1958年的石龙水库,主要惠及沙溪甸头、沙坪等村的灌溉用水,村庄则分布于以水库为中心的西北方,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独特景色。

  由于地势平缓,整个村落门户相连,人口较集中,形成了以村委会和新戏台为中心,从东向西纵深,随村内主干路向四方扩撒的格局。

  石龙先人很重视村民的自我管理,在本主庙仍完整保留着道光年间的“乡规碑记”,告诫人们要重视孝悌仁伦,现在村中良好的民风与之不无关系。

  石龙是保留白族传统文化习俗众多、活态传承良好的村落之一。

  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宝地上,遗世独立的小山村里,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白族传统文化。有如霸王鞭、三弦、白族调、洞经音乐、乡戏等种类齐全且繁多的白族民间歌舞乐;以及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原始的劳作方式;朴素的宗教信仰;绚丽的民俗文化……都得到很好的传承,石龙由此被誉为剑川白族文化的活化石,引得各界研究学者争相探访。

  石龙于2004年被命名为省级民俗文化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少数民族研究院(SIL)东亚部在这里设立了熙景白族学校,开展白汉双语教学;云南大学民俗研究所也设立了研究点;还列入了省委宣传部(省文产办)、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云南文化传承项目“土风计划”第二批示范村,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2013年入选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石龙人的能歌善舞,在白族地区众所周知,村里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只要能说话的都能唱白曲,只要能走路的都能跳霸王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童,无不精于此艺。有此基础,村里的白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完整保留,也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目前,村内有各类非遗传承人32人。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6人,州级1人,县级25人,涉及白曲、石龙霸王鞭、乡戏、石宝山歌会等4个类别。

  且传承人囊括了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老一辈以霸王鞭的传承人李定鸿、张定坤两位老人为代表;中青年以白曲传承人李宝妹、李根繁代表;年轻一代以将白族调、白族歌舞“走出去”并将其带到中央电视台的姜续昌和董继兰为代表。

  一个小小的白族山村内,出了如此多的白族歌舞乐传承人,这在县内不仅独一无二,省州也是少有。石龙被誉为白族民间歌舞乐之乡名副其实。

  白族调是白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为即兴发挥。石龙是白族调的摇篮,村里男女老少对白族调非常热爱,村民的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伴随着白族调,田间地头,密林深处,都可以听到白族调的对唱,村里出了以白族调歌后李宝妹为代表,其他还有李根繁、李福元、姜伍发、李繁昌、张五妹等一大批白族调弹唱能人,每年石宝山歌会期间,村里的群众都是歌会节白族调对唱比赛的主力军。

  石龙置身于石宝山的辐射区范围内,歌会节期间,石龙人既参加对歌活动,又参与歌会节的管理、服务工作,还有人或到对歌台广场做小买卖,或在石龙内开客栈、鱼庄接待游客。石宝山歌会节不仅让热爱白族调的石龙人有了一展歌喉的平台,获得精神上的欢乐,还提供给村民们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为石龙的白族文化传承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石龙与石宝山歌会有着不可分割的感情,互相影响着,形成了一种互不可少的存在。

  先前人们认为白族调只是作为传情达意的日常生活娱乐形式,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于经济层面而言是“无用”的;而今,已经转变为因演唱白族调或懂得白族调知识,能够带来一定受益,白族调变得“有用”了。这种现象在石龙尤为突出,出现了李宝妹、姜续昌这样靠白族调的创作、演唱成为职业歌手;李根繁、李繁昌、李福元等一批歌手靠演唱白族调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这种受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化层面。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唱调子不仅仅是娱乐,其实是一种文化”,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已经在文化主体中悄然萌发。

  2014年,在石龙霸王鞭传承课上,看到了省级霸王鞭传承人李定鸿的弟弟张定坤,在给村民传授传统舞蹈霸王鞭动作。年近八旬的张定坤老人,手持霸王鞭鞭尾大步抛鞭而出,鞭尾装饰的铜钱响声铮铮悦耳,动人心弦,鞭头的红绸花自然飘动,一招一式无不透出威武和霸气,大有士兵出战的架势,难怪说霸王鞭起先是自卫的兵器,用以壮胆和壮声威的。

  石龙霸王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代表性作品有《观音扫地》《双飞蝴蝶》《童子拜佛》等。有双肩奉送、八步梅花、左右插花、八面威风、左右抬驾、仿莲花、蜻蜓点水等二十多个动作。从舞蹈动作和套路名称来看,既有祭祀活动,也有农耕动作,还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充分说明石龙霸王鞭与白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也加入了一些欢乐的元素,男女老幼均可参与,融观赏性和健身性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剑川石龙霸王鞭也因此被中央电视台收入“闻鸡起舞”栏目,作为白族标志性舞蹈向全国推广。

  石龙乡戏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有250多年历史的古滇剧戏服,古代滇剧本80多册,数本滇剧脸谱,是研究云南滇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物证。由古至今,小村庄里仍延续着,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在本主庙进行庆贺本主寿辰的乡戏表演习俗,是“演给本主看和听”取悦本主神的活动。

  至于乡戏的表演形式,则借鉴滇戏手法,表演的全是乡土内容,主要在本村演出,也受邀赴外地演出。石龙乡戏有着一套完整的组织、演出体系,演出的组织、协调、后勤保障全部由村民参与,要是村民能有幸被选为承头的“会首”,唱过一次会,就会为自己和家人积功德,得到神灵的保佑,也正是由于这种全民参与的形式,石龙乡戏才得以延续至今。据了解,石龙乡戏是目前全县保留的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3个乡戏班之一。

  同时,洞经古乐在石龙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护,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成立了洞经会。演奏洞经古乐时分文班和武班。不同于其他洞经古乐,石龙洞经古乐武班给文班作伴奏,两者相互协助、不可分割。目前石龙有着十余人的洞经古乐队,大多为村内年长的男性,他们不但能单独演奏,也作伴奏,还活跃在村里红白二事、建房、祭祀等戏乐演奏活动上。

  除了响当当的歌舞文化,石龙的居民建筑也十分讲究,就地取材,融自然风光为一体,保存原汁原味的白族风貌。形式上传统的“三坊一照壁”仍是最主要的建筑,但区别于剑川其他地区,村里还保留用云南松原木垒造的“垛木房”。

  随着旅游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人继续建盖了新的“垛木房”。由于通风凉快,又独具民族特色,其功能由原先的圈房和堆放稻草柴薪,满足自己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变为客栈和客房,成了石龙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

  石龙还有本主庙、观音庙、关圣宫、古戏台、土地山神庙等8处尚保存完好的庙宇古建筑。

  石龙本主庙在入村公路右侧的一个小坡上,是一进两院的建筑,戏台建于大门上方,大门内两侧各塑一尊牵马的童子,戏台前有两棵高大的柏树,是石龙的风水树。二殿没有雕塑,平时供前来祭拜的人休息和聚餐用,过二殿是一个小院子,院子两侧是厨房,院子正中对着大门的位置是本主庙大殿,大殿正中塑着大黑天神像,本主庙多次重修过,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对大殿和二殿进行重建。

  另一处庙宇观音庙,位于石龙南面的半山腰,掩映在茂密的松树林中,亦为一进两院的建筑。旧的观音殿在“破四旧”时遭到损毁,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2008年新增修建了一个大殿。

  关圣宫,建于石龙北山坡上,为坐北朝南、一进两院的建筑,1992年至1993年间重修。村北田间的龙王庙,以及位于村子东、南、西、北四面山上和出入村子路旁的山神土地庙,原为护佑村子所建,至今香火旺盛。

  村子遥距闹市,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进入景区的石宝山公路是村子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这也使得石龙成为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少的世外桃源,村中白族传统民俗文化习俗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同时,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接待中外游客的民俗村落。

  石龙是深藏于山间的一块璞玉,村中积极开发利用本村的优质物产资源,松茸、蜂蜜、火腿、水库生态鱼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风味美食,也抓住了各方食客的味蕾,石龙游客逐年增加。其中制作火腿的黑猪,是农家不喂饲料养殖的年猪,宰杀后将猪腿悬挂在火塘之上,通过栎柴松枝熏过的香醇,饱经时光洗练,极具独特神韵。村里人李四坤以石龙火腿为主要原料,在县城开了山老腿火锅店,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剑川美食的代表。现在的石龙人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结合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把以往自给自足的传统产业,打造成高原特色生态产业,拓宽销售渠道,让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随着剑川旅游的发展,常有慕名前来的游客,在宁静淳朴的山村,欣赏和感受白族传统民族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品尝鲜美的水库鱼和山老腿,享受着安静的闲暇时光,细品石龙遥远的细腻和温存。

  目前,石龙群众已经在村内开了8农家客栈和鱼庄、农家乐,给游客提供了吃住条件的同时,进行民俗表演。

  千百年来,在这个群山环抱,自然生态条件艰苦的地方,石龙人民依靠着自己的坚韧毅力和豁达的性格,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繁衍和休养生息,过着平静安逸、知足常乐的岁月。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淳朴、善良勇敢、热情好客的石龙人,通过团结协作、辛勤耕耘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世代延续。

  • 石龙村,_DSC07400_DSC07400.jpg

  • 美丽的石龙村。_DSC4237.jpg

    美丽的石龙村

  • 美丽的石龙村水库。_DSC4186.jpg

    美丽的石龙村水库。

  • 倒映在石龙水库的石龙村,_DSC0230.jpg

    倒映在石龙水库的石龙村。

  • 位于石龙村辖区的石宝山石钟寺。_DSC0818.jpg

    位于石龙村辖区的石宝山石钟寺。

  • 石龙村本主庙大门。_DSC0023.jpg

    石龙村本主庙大门。

  • 石龙村群众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演出,DSC_8640.jpg

    石龙村群众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演出。

  • 《三弦铮铮》。DSC_8561.jpg

    村民表演《三弦铮铮》。

  • 石龙霸王鞭,DSC_1482.jpg

    村民表演石龙霸王鞭。

  • 石龙村霸王鞭传承人在作示范动作。_DSC07400.jpg

    石龙村霸王鞭传承人在作示范动作。

  • 石龙村群众的白曲对唱。DSC_1545.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剑川白曲。石龙村民间白曲艺人进行白曲对唱。

  • 身着剑川传统白族服装的石龙村群众。_DSC0268.jpg

    身着剑川传统白族服装的石龙村群众。

  • 石龙村小朋友在表演文艺节目。_DSC07400.jpg

    石龙村小朋友在表演文艺节目。

  •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DSC_8271.jpg

  •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_DSC07400.jpg

    石龙洞经古乐队演奏古乐。

  • 石龙村乡戏,DSC_2075.jpg

  • 石龙村乡戏,DSC_0436.jpg

    石龙村乡戏表演。

  • 石龙村还保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_DSC07400.jpg

    石龙村还保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 石龙火腿。_DSC07400.jpg

    石龙火腿。

  • 石龙村水库一角,_DSC0145.jpg

    石龙村水库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