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中国 >> 摄影 >> 正文

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寺登街

2020-12-28      摄影报道 苏金泉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黑潓江,。_DSC0016_1.jpg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黑潓江。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段家登戏台,_DSC0145.jpg

    沙溪古镇段家登戏台。

  • 沙溪沙登箐甲子寺,_DSC0158.jpg

    沙溪沙登箐甲子寺。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DSC_6795_1.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

  • 古镇一角。.jpg

    古镇一角。

  • 国外游客在沙溪古镇的欧阳大院,_DSC0523.jpg

    游客在沙溪古镇的欧阳大院游览。

  • 沙溪寺登街古戏台,_DSC0620.jpg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_DSC0007.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

  • 沙溪寺登街,_DSC0102.jpg

    沙溪寺登街。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DSC_9805_1.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

  • 沙溪寺登街古戏台一角。DSC_0541.jpg

    寺登街古戏台一角。

  • 沙溪寺登街兴教寺大门,。DSC_0264.jpg

    沙溪寺登街兴教寺大门。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玉津桥,DSC_0867_1.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

  • 沙溪古镇玉津桥倒影,_DSC589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倒影。

  • 沙溪寺登街上的群众文艺表演,_DSC0490.jpg

    沙溪寺登街上的群众文艺表演。

  • 沙溪寺登街东寨门。_DSC00327.jpg

    沙溪寺登街东寨门。

  • 沙溪寺登街火把节盛况。DSC_2138.jpg

    沙溪寺登街火把节盛况。

  • 沙溪寺登街南古宗巷和寨门。_DSC0169.jpg

    沙溪寺登街南古宗巷和寨门。

  • 沙溪古镇玉津桥联通着黑惠江两岸的群众。DSC_020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联通着黑惠江两岸的群众。

  • 现在沙溪的群众还在生产生活中用马。_DSC0505a.jpg

    现在沙溪的群众还保留着传统的劳作方式。

  • 沙溪古镇玉津桥秋景。_DSC024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秋景。

  • 沙溪黑惠江秋景。_DSC0283.jpg

    沙溪黑惠江秋景。

  • 沙溪坝子,_DSC00078.jpg

    沙溪坝子。

< >

  当苍山脚下、洱海周边还是一片泽国的时候,苍山背后黑惠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山路上,“咚咚咚”的马帮铃声响彻山谷,一支支马帮穿梭其中,热闹非凡,这就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古商道——滇藏茶马古道,它是以藏族地区的马匹、皮毛、藏红花、虫草等特产和四川、云南茶叶、食盐以及邻近地区所产的生活日用品来做贸易的商业通道,主要依靠马帮在山谷、驿道中长途跋涉来运输货品。通过这条民间贸易的商道,藏汉的物资交流自唐、宋以后持续了一千多年。沙溪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了这条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沙溪位于云南省剑川县西南部,南连洱源乔后、炼铁一路南下,北进剑川古城、丽江、香格里拉一直进藏。除了联系南北交通之外,沙溪周遭盐井众多,有西北兰坪的拉鸡井,西南的云龙的诺邓井、剑川的弥沙井,南面的乔后井等。黑惠江南北贯穿整个沙溪坝子,向南注入澜沧江。沙溪四面环山,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量充足,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富足的物产和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贸交易,也为马帮补充给养提供了便利条件。那时的沙溪三天一集,大米、食盐、日用品等应有尽有,一片繁荣景象,沙溪自然成为了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沙溪坝子中间的寺登街也就成了物资集散地。

  沙溪寺登街成为物资集散地之后,经过沙溪的马帮,都会在寺登街短暂停留,或是交换一些货物,或是获得必要的补给。寺登街上的兴教寺还给赶马人祈求一路平安、祈福生意兴隆提供了祭拜的场所。一路颠簸之后,看一场古戏台上的演出,洗去一路的疲惫。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繁荣,除了先前建起的兴教寺和戏台以外,街场的四周店铺和马店逐渐增加,最终将整个街场围合起来,形成规范古集。到了19世纪末前后,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四方街的格局基本形成。

  寺登街坐落在沙溪坝中部鳌峰山的鳌头位置,东有黑惠江环绕,环境地理位置俱佳。寺登街中的“寺”即兴教寺,“登”即白族语“地方”,街应读成“该”,即白族人对集市的一种习惯叫法,在白族话中,寺登街意思是“兴教寺那里的集市”。经明清两代的规划建设,寺登街形成了以兴教寺、魁阁带戏台为轴心,以魁阁正面四方街为中心的古集市,集市的南北巷道为古代茶马古道的主要通道和街巷,因藏族马帮经此盐运甚繁,俗称南北“古宗道”(因白语称藏族人为“古宗子”)。明代末年,随着滇藏古道的扩展,客商们多数经过沙溪后东向牛街、三营、洱源后南向大理。因此,寺登街东面的巷道成为主要的运输通道。

  寺登村因“寺登街”而闻名,寺登街上最核心的建筑就是魁阁带戏台和有600年历史的兴教寺,是我国目前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大殿有明代精美彩绘壁画。明代才子杨升庵、李元阳曾同游兴教寺,留下“海棠诗”的佳话。在马帮盛行的年代,每当夜幕降临,兴教寺大门前的天灯就会被点亮、升起,这个被称作茶马古道上灯塔的天灯发出微弱的亮光,为途径这里的马帮指引方向。随着清脆的马铃声,马蹄的铁掌与红砂石路面碰撞也发出清脆的响声,提醒着人们又一队马帮来了。马帮从寨门的古宗巷急匆匆地进入这一晚的落脚地——寺登街。随着篝火燃起,四方街上又喧闹起来,男女老少都围过来,看看自己有什么需要的物品,或者听一些外面的奇闻异事,戏台上的滇戏也开唱了,人们和兴教寺里的神佛们一起享受这这份快乐……

  几百年间,难以计数的马帮商队来到寺登街,在此贸易或置货起程或补充补给,寺登街中那些红砂石铺就的街面,早已被打磨得失去了棱角,与那些老铺古宅古寺古戏台一样,永远刻下了历史的印记。

  随着解放后滇藏公路的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真正地成为了历史,许许多多发生在寺登街上的马帮故事和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地完全隐去了。虽然寺登街上延续千年的马帮故事曲终人散了,但马帮在沙溪并没有完全消失,现今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仍然有用马帮进行短途的物资运输的习惯,这也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寺登街和寺登街上的一切也随着时间埋进了岁月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沙溪寺登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是21世纪初了。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20005月份,一群国外专家来到沙溪寺登街实地考察,面对尘封数十年的寺登街遗留下来的一切痕迹,专家们惊喜万分。这个被遗忘太久的古老集市,这个曾经有过商贸繁荣的地方,像一本古老的书籍,慢慢被人们打开、了解。200110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云南省沙溪镇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入选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一句简单的描述使寺登街与万里长城、埃及的国王谷、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齐名,从此改变了沙溪寺登街的发展轨迹,成为了寺登街发展新的起点。

  2002年开始,经过剑川县人们政府的不懈努力,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瑞双方致力于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沙溪复兴工程”全面启动。复兴工程遵循国际文物修复准则,用“修旧如旧、最少干预、最大保留”的理念复兴沙溪。复兴工程工程通过“四方街的修复、古村落的保护、沙溪坝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卫生系统的改造、脱贫致富与宣传”六大不同的项目组成单元来实现区域规划。复兴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成绩,得到了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肯定。2005年,沙溪复兴项目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使茶马古道上这个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以一种完整、古朴的面容展现在世人面前,等待这国际国内和她有缘的人们来认识她,理解她,呵护她。

  当年的寺登村是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马帮人心目中的“天堂”,南来北往的马帮络绎不绝,寺登街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茶马古道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依托茶马古道而生的寺登村也逐渐寂静下来,变得平静而安详,回归一份恬静与纯净,岁月洗尽了昔日沙溪古镇的繁华,连同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并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做着一个悠然的梦。如今,沙溪古镇重新被人们发现、认识,寺登街上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利用,还将世界濒危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等桂冠于集于一身。来寺登街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不同肤色的人们来到寺登街,或享受寺登街的古朴与宁静,或探寻马帮时代的足迹,或惊叹沙寺登街建筑的精湛技艺,或体验白族的民族风情,或观赏寺登村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

  当你漫步在寺登街上,你会真切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时光就在脚下,眼前保护完好的古老建筑传承着远古的信息,展现当时的生活气息,让人们不经意中就可以置身其中,幽思怀古,触摸到历史的脉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寺登街

2020-12-28      摄影报道 苏金泉

  当苍山脚下、洱海周边还是一片泽国的时候,苍山背后黑惠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山路上,“咚咚咚”的马帮铃声响彻山谷,一支支马帮穿梭其中,热闹非凡,这就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古商道——滇藏茶马古道,它是以藏族地区的马匹、皮毛、藏红花、虫草等特产和四川、云南茶叶、食盐以及邻近地区所产的生活日用品来做贸易的商业通道,主要依靠马帮在山谷、驿道中长途跋涉来运输货品。通过这条民间贸易的商道,藏汉的物资交流自唐、宋以后持续了一千多年。沙溪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了这条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沙溪位于云南省剑川县西南部,南连洱源乔后、炼铁一路南下,北进剑川古城、丽江、香格里拉一直进藏。除了联系南北交通之外,沙溪周遭盐井众多,有西北兰坪的拉鸡井,西南的云龙的诺邓井、剑川的弥沙井,南面的乔后井等。黑惠江南北贯穿整个沙溪坝子,向南注入澜沧江。沙溪四面环山,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量充足,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富足的物产和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贸交易,也为马帮补充给养提供了便利条件。那时的沙溪三天一集,大米、食盐、日用品等应有尽有,一片繁荣景象,沙溪自然成为了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沙溪坝子中间的寺登街也就成了物资集散地。

  沙溪寺登街成为物资集散地之后,经过沙溪的马帮,都会在寺登街短暂停留,或是交换一些货物,或是获得必要的补给。寺登街上的兴教寺还给赶马人祈求一路平安、祈福生意兴隆提供了祭拜的场所。一路颠簸之后,看一场古戏台上的演出,洗去一路的疲惫。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繁荣,除了先前建起的兴教寺和戏台以外,街场的四周店铺和马店逐渐增加,最终将整个街场围合起来,形成规范古集。到了19世纪末前后,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四方街的格局基本形成。

  寺登街坐落在沙溪坝中部鳌峰山的鳌头位置,东有黑惠江环绕,环境地理位置俱佳。寺登街中的“寺”即兴教寺,“登”即白族语“地方”,街应读成“该”,即白族人对集市的一种习惯叫法,在白族话中,寺登街意思是“兴教寺那里的集市”。经明清两代的规划建设,寺登街形成了以兴教寺、魁阁带戏台为轴心,以魁阁正面四方街为中心的古集市,集市的南北巷道为古代茶马古道的主要通道和街巷,因藏族马帮经此盐运甚繁,俗称南北“古宗道”(因白语称藏族人为“古宗子”)。明代末年,随着滇藏古道的扩展,客商们多数经过沙溪后东向牛街、三营、洱源后南向大理。因此,寺登街东面的巷道成为主要的运输通道。

  寺登村因“寺登街”而闻名,寺登街上最核心的建筑就是魁阁带戏台和有600年历史的兴教寺,是我国目前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大殿有明代精美彩绘壁画。明代才子杨升庵、李元阳曾同游兴教寺,留下“海棠诗”的佳话。在马帮盛行的年代,每当夜幕降临,兴教寺大门前的天灯就会被点亮、升起,这个被称作茶马古道上灯塔的天灯发出微弱的亮光,为途径这里的马帮指引方向。随着清脆的马铃声,马蹄的铁掌与红砂石路面碰撞也发出清脆的响声,提醒着人们又一队马帮来了。马帮从寨门的古宗巷急匆匆地进入这一晚的落脚地——寺登街。随着篝火燃起,四方街上又喧闹起来,男女老少都围过来,看看自己有什么需要的物品,或者听一些外面的奇闻异事,戏台上的滇戏也开唱了,人们和兴教寺里的神佛们一起享受这这份快乐……

  几百年间,难以计数的马帮商队来到寺登街,在此贸易或置货起程或补充补给,寺登街中那些红砂石铺就的街面,早已被打磨得失去了棱角,与那些老铺古宅古寺古戏台一样,永远刻下了历史的印记。

  随着解放后滇藏公路的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真正地成为了历史,许许多多发生在寺登街上的马帮故事和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地完全隐去了。虽然寺登街上延续千年的马帮故事曲终人散了,但马帮在沙溪并没有完全消失,现今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仍然有用马帮进行短途的物资运输的习惯,这也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寺登街和寺登街上的一切也随着时间埋进了岁月里,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沙溪寺登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是21世纪初了。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20005月份,一群国外专家来到沙溪寺登街实地考察,面对尘封数十年的寺登街遗留下来的一切痕迹,专家们惊喜万分。这个被遗忘太久的古老集市,这个曾经有过商贸繁荣的地方,像一本古老的书籍,慢慢被人们打开、了解。200110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云南省沙溪镇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入选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一句简单的描述使寺登街与万里长城、埃及的国王谷、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齐名,从此改变了沙溪寺登街的发展轨迹,成为了寺登街发展新的起点。

  2002年开始,经过剑川县人们政府的不懈努力,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瑞双方致力于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沙溪复兴工程”全面启动。复兴工程遵循国际文物修复准则,用“修旧如旧、最少干预、最大保留”的理念复兴沙溪。复兴工程工程通过“四方街的修复、古村落的保护、沙溪坝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卫生系统的改造、脱贫致富与宣传”六大不同的项目组成单元来实现区域规划。复兴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成绩,得到了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肯定。2005年,沙溪复兴项目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使茶马古道上这个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以一种完整、古朴的面容展现在世人面前,等待这国际国内和她有缘的人们来认识她,理解她,呵护她。

  当年的寺登村是茶马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马帮人心目中的“天堂”,南来北往的马帮络绎不绝,寺登街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茶马古道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依托茶马古道而生的寺登村也逐渐寂静下来,变得平静而安详,回归一份恬静与纯净,岁月洗尽了昔日沙溪古镇的繁华,连同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并被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做着一个悠然的梦。如今,沙溪古镇重新被人们发现、认识,寺登街上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利用,还将世界濒危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云南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等桂冠于集于一身。来寺登街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不同肤色的人们来到寺登街,或享受寺登街的古朴与宁静,或探寻马帮时代的足迹,或惊叹沙寺登街建筑的精湛技艺,或体验白族的民族风情,或观赏寺登村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

  当你漫步在寺登街上,你会真切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时光就在脚下,眼前保护完好的古老建筑传承着远古的信息,展现当时的生活气息,让人们不经意中就可以置身其中,幽思怀古,触摸到历史的脉动!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黑潓江,。_DSC0016_1.jpg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黑潓江。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段家登戏台,_DSC0145.jpg

    沙溪古镇段家登戏台。

  • 沙溪沙登箐甲子寺,_DSC0158.jpg

    沙溪沙登箐甲子寺。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DSC_6795_1.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

  • 古镇一角。.jpg

    古镇一角。

  • 国外游客在沙溪古镇的欧阳大院,_DSC0523.jpg

    游客在沙溪古镇的欧阳大院游览。

  • 沙溪寺登街古戏台,_DSC0620.jpg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_DSC0007.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古戏台。

  • 沙溪寺登街,_DSC0102.jpg

    沙溪寺登街。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寺登街,DSC_9805_1.jpg

    沙溪古镇寺登街。

  • 沙溪寺登街古戏台一角。DSC_0541.jpg

    寺登街古戏台一角。

  • 沙溪寺登街兴教寺大门,。DSC_0264.jpg

    沙溪寺登街兴教寺大门。

  • 大理剑川沙溪古镇玉津桥,DSC_0867_1.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

  • 沙溪古镇玉津桥倒影,_DSC589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倒影。

  • 沙溪寺登街上的群众文艺表演,_DSC0490.jpg

    沙溪寺登街上的群众文艺表演。

  • 沙溪寺登街东寨门。_DSC00327.jpg

    沙溪寺登街东寨门。

  • 沙溪寺登街火把节盛况。DSC_2138.jpg

    沙溪寺登街火把节盛况。

  • 沙溪寺登街南古宗巷和寨门。_DSC0169.jpg

    沙溪寺登街南古宗巷和寨门。

  • 沙溪古镇玉津桥联通着黑惠江两岸的群众。DSC_020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联通着黑惠江两岸的群众。

  • 现在沙溪的群众还在生产生活中用马。_DSC0505a.jpg

    现在沙溪的群众还保留着传统的劳作方式。

  • 沙溪古镇玉津桥秋景。_DSC0245.jpg

    沙溪古镇玉津桥秋景。

  • 沙溪黑惠江秋景。_DSC0283.jpg

    沙溪黑惠江秋景。

  • 沙溪坝子,_DSC00078.jpg

    沙溪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