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中国 >> 文艺 >> 正文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2019-09-17      撰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 QINB0063.jpg

    《朗萨雯波》中的金刚舞场景。作为传统藏戏的八大剧目之一,《朗萨雯波》是唯一一部直接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的剧目。通过剧中人物朗萨雯波的生死轮回,深刻揭露西藏封建农奴制时代的黑暗与残酷,弘扬真善美。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QINB9971.jpg

    藏戏经典的“一鼓一钹”配乐形式。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3095.jpg

    温巴说“雄(剧)”。藏戏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QINB9977.jpg

    第五代戏师边巴次仁(左)与次吉饰演朗萨雯波的父母。舞台背景的画像为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1385-1464)。藏族群众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群众心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QINB9868.jpg

    老演员赤列帮助青年演员换装。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C2999.jpg

    青年演员瑟珍饰演仙女。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3019.jpg

    朗萨雯波的饰演者次央在后台做准备。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63.jpg

    旦增益西介绍藏戏面具的特点。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QINB9910.jpg

    演员们穿戴完毕准备上台。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C3053.jpg

    青年演员仁增达瓦饰演大臣。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86.jpg

    扎西雪巴作为藏戏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扎西雪巴面具在藏戏中有智慧、吉祥等含义。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87.jpg

    《朗萨雯波》剧中用到的猴子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特有的面部化妆手段。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

  诞生于15世纪、被视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是中国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

  自建团以来,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秉承“保留传统、传承为主”的理念服务广大人民,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一鼓一钹间,他们将一代又一代“雪巴拉姆”藏戏传承人的吟唱继续下去。

  高昂嘹亮的唱腔、铿锵有力的舞步、华丽精美的戏服、神秘莫测的面具、宏伟震撼的舞美……这就是8月仲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的传统藏戏《朗萨雯波》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这部戏的演出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雪民间藏戏艺术团,20世纪50年代末成立于布达拉宫脚下,在藏语中被称为“雪巴拉姆”,是西藏最负盛名的藏戏团之一,也是拉萨市成立最早的民间藏戏艺术团。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名字来源于艺术团的诞生地—布达拉宫脚下的雪社区。艺术团前身是拉萨功德林寺僧人藏戏表演队。由于这些僧人对传统藏戏的热爱和执著,加上他们深厚的藏文功底,一时间功德林寺的藏戏表演名声鹊起。1959年,原功德林寺戏班老艺人组建起了拉萨雪业余藏戏队,“雪巴拉姆”就此成立。因历史原因,剧团的演出曾一度停止。1979年,雪居委会党支部邀请原功德林寺藏戏团戏师—西藏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玛义·阿旺洛追、朱琼担任戏师,并组织33名演员重建戏团,正式成立了雪民间藏戏艺术团,并于当年在“甲玛林卡”(现拉萨太阳岛中和国际城)向民众表演了传统藏戏《卓娃桑姆》。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成为当时西藏第一家恢复表演传统藏戏的艺术团体,失演十余载的传统藏戏又重放光彩。逐渐,“雪巴拉姆”在拉萨成为民间藏戏团中的佼佼者,也是觉木隆派最正统的传承者,深受西藏百姓的青睐。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相当一段时间,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演出收入微薄,演员们只得在业余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辛,却几乎没有人主动退出戏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源自他们对藏戏纯粹的热爱。

  建团以来的第五代戏师边巴次仁,今年41岁,8岁开始学习藏戏,师从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第二代戏师玛依拉老师和第四代戏师加央洛丹老师学习藏戏表演艺术。如今边巴次仁已然是这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主力演员。每年的拉萨雪顿节,他都会与一帮年轻演员一起活跃于舞台,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边巴次仁说:“我的父母曾经是这个藏戏团的成员,舅舅和姐姐也是藏戏团的一员,而我自小就非常喜欢藏民族历史文化。自己有责任继承和发展藏戏艺术。藏戏是我一生的事业。”

  年轻学徒旦增益西,26岁,是一位开朗的藏族小伙子。他今年刚从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完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次《朗萨雯波》在北京演出的剧本就是由他改编的。作为传统藏戏的八大剧目之一,《朗萨雯波》是唯一一部直接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的剧目。通过剧中人物朗萨雯波的生死轮回,深刻揭露当时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力图弘扬真善美。据旦增益西介绍,一部完整的藏戏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温巴顿(开场)、正剧以及吉祥结尾。

  表演一般都在室外空旷的广场上进行,只需一鼓一钹即可完成配乐。根据表演时空和环境的不同,演出的时间和故事情节的繁简可以自由控制,长则一天,短则五六个小时不等。“这次为了把广场剧舞台化,我们做了很多压缩和创新,但仍保留传统藏戏的精华和结构,不能让看了那么多年藏戏的老观众觉得这不是藏戏了。”旦增益西说。

  在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来京演出的后台,一件件面具、戏服、乐器整齐地摆放在大厅的各个位置,那些绮丽的色彩,那些厚重的历史感,承载的正是藏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藏戏的前世今生。

  除了保持传统藏戏的原汁原味,为了方便不懂藏语的观众看懂戏,旦增益西还负责在演出时配备汉字字幕和相关的藏族民俗背景介绍,并搞起了时下比较火的网络直播。他说:“藏戏本身就是荟萃‘百技’的艺术,真实记录和还原了农耕、嫁娶、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藏文化的‘活化石’。

  希望通过我们创新的呈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藏戏,了解藏文化。”

  “现在,藏戏团不仅能够演出八大传统藏戏,在保留剧目的基础上还丰富了演出内容,表演的歌舞和民间小品也颇受群众的喜爱。”团长边巴斯暖说,“现在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成员扩大到了56人,年长的有80多岁,年级最小的只有十几岁,年轻演员占到了80%,可谓是阵容庞大。藏历新年前后和夏、秋农忙季节都是演出最为频繁的时期。昨天我们带来的《朗萨雯波》来京第一次演出居然座无虚席,场面十分火爆,这也让艺术团的全体成员备受鼓舞。”

  为普及藏戏文化,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与拉萨城关区多所学校联合,让藏戏艺术进入校园,让孩子们增强对这一古老民族瑰宝的认识,培养少年儿童对藏戏的兴趣。

  这也是雪民间藏戏艺术团对藏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另外一种方式。

  “我希望通过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所有人员的努力,将藏戏表演传承下去。也希望在多方努力下,通过多种途径让藏戏登上更多的舞台,让大家熟悉藏戏,喜欢藏戏。”边巴斯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上一页

下一页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2019-09-17      撰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诞生于15世纪、被视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是中国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

  自建团以来,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秉承“保留传统、传承为主”的理念服务广大人民,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一鼓一钹间,他们将一代又一代“雪巴拉姆”藏戏传承人的吟唱继续下去。

  高昂嘹亮的唱腔、铿锵有力的舞步、华丽精美的戏服、神秘莫测的面具、宏伟震撼的舞美……这就是8月仲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的传统藏戏《朗萨雯波》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这部戏的演出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雪民间藏戏艺术团,20世纪50年代末成立于布达拉宫脚下,在藏语中被称为“雪巴拉姆”,是西藏最负盛名的藏戏团之一,也是拉萨市成立最早的民间藏戏艺术团。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名字来源于艺术团的诞生地—布达拉宫脚下的雪社区。艺术团前身是拉萨功德林寺僧人藏戏表演队。由于这些僧人对传统藏戏的热爱和执著,加上他们深厚的藏文功底,一时间功德林寺的藏戏表演名声鹊起。1959年,原功德林寺戏班老艺人组建起了拉萨雪业余藏戏队,“雪巴拉姆”就此成立。因历史原因,剧团的演出曾一度停止。1979年,雪居委会党支部邀请原功德林寺藏戏团戏师—西藏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玛义·阿旺洛追、朱琼担任戏师,并组织33名演员重建戏团,正式成立了雪民间藏戏艺术团,并于当年在“甲玛林卡”(现拉萨太阳岛中和国际城)向民众表演了传统藏戏《卓娃桑姆》。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成为当时西藏第一家恢复表演传统藏戏的艺术团体,失演十余载的传统藏戏又重放光彩。逐渐,“雪巴拉姆”在拉萨成为民间藏戏团中的佼佼者,也是觉木隆派最正统的传承者,深受西藏百姓的青睐。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相当一段时间,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演出收入微薄,演员们只得在业余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辛,却几乎没有人主动退出戏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源自他们对藏戏纯粹的热爱。

  建团以来的第五代戏师边巴次仁,今年41岁,8岁开始学习藏戏,师从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第二代戏师玛依拉老师和第四代戏师加央洛丹老师学习藏戏表演艺术。如今边巴次仁已然是这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主力演员。每年的拉萨雪顿节,他都会与一帮年轻演员一起活跃于舞台,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边巴次仁说:“我的父母曾经是这个藏戏团的成员,舅舅和姐姐也是藏戏团的一员,而我自小就非常喜欢藏民族历史文化。自己有责任继承和发展藏戏艺术。藏戏是我一生的事业。”

  年轻学徒旦增益西,26岁,是一位开朗的藏族小伙子。他今年刚从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完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次《朗萨雯波》在北京演出的剧本就是由他改编的。作为传统藏戏的八大剧目之一,《朗萨雯波》是唯一一部直接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的剧目。通过剧中人物朗萨雯波的生死轮回,深刻揭露当时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力图弘扬真善美。据旦增益西介绍,一部完整的藏戏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温巴顿(开场)、正剧以及吉祥结尾。

  表演一般都在室外空旷的广场上进行,只需一鼓一钹即可完成配乐。根据表演时空和环境的不同,演出的时间和故事情节的繁简可以自由控制,长则一天,短则五六个小时不等。“这次为了把广场剧舞台化,我们做了很多压缩和创新,但仍保留传统藏戏的精华和结构,不能让看了那么多年藏戏的老观众觉得这不是藏戏了。”旦增益西说。

  在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来京演出的后台,一件件面具、戏服、乐器整齐地摆放在大厅的各个位置,那些绮丽的色彩,那些厚重的历史感,承载的正是藏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藏戏的前世今生。

  除了保持传统藏戏的原汁原味,为了方便不懂藏语的观众看懂戏,旦增益西还负责在演出时配备汉字字幕和相关的藏族民俗背景介绍,并搞起了时下比较火的网络直播。他说:“藏戏本身就是荟萃‘百技’的艺术,真实记录和还原了农耕、嫁娶、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藏文化的‘活化石’。

  希望通过我们创新的呈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藏戏,了解藏文化。”

  “现在,藏戏团不仅能够演出八大传统藏戏,在保留剧目的基础上还丰富了演出内容,表演的歌舞和民间小品也颇受群众的喜爱。”团长边巴斯暖说,“现在雪民间藏戏艺术团的成员扩大到了56人,年长的有80多岁,年级最小的只有十几岁,年轻演员占到了80%,可谓是阵容庞大。藏历新年前后和夏、秋农忙季节都是演出最为频繁的时期。昨天我们带来的《朗萨雯波》来京第一次演出居然座无虚席,场面十分火爆,这也让艺术团的全体成员备受鼓舞。”

  为普及藏戏文化,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与拉萨城关区多所学校联合,让藏戏艺术进入校园,让孩子们增强对这一古老民族瑰宝的认识,培养少年儿童对藏戏的兴趣。

  这也是雪民间藏戏艺术团对藏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另外一种方式。

  “我希望通过雪民间藏戏艺术团所有人员的努力,将藏戏表演传承下去。也希望在多方努力下,通过多种途径让藏戏登上更多的舞台,让大家熟悉藏戏,喜欢藏戏。”边巴斯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 QINB0063.jpg

    《朗萨雯波》中的金刚舞场景。作为传统藏戏的八大剧目之一,《朗萨雯波》是唯一一部直接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的剧目。通过剧中人物朗萨雯波的生死轮回,深刻揭露西藏封建农奴制时代的黑暗与残酷,弘扬真善美。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QINB9971.jpg

    藏戏经典的“一鼓一钹”配乐形式。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3095.jpg

    温巴说“雄(剧)”。藏戏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QINB9977.jpg

    第五代戏师边巴次仁(左)与次吉饰演朗萨雯波的父母。舞台背景的画像为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1385-1464)。藏族群众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群众心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QINB9868.jpg

    老演员赤列帮助青年演员换装。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C2999.jpg

    青年演员瑟珍饰演仙女。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3019.jpg

    朗萨雯波的饰演者次央在后台做准备。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63.jpg

    旦增益西介绍藏戏面具的特点。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QINB9910.jpg

    演员们穿戴完毕准备上台。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_DSC3053.jpg

    青年演员仁增达瓦饰演大臣。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86.jpg

    扎西雪巴作为藏戏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扎西雪巴面具在藏戏中有智慧、吉祥等含义。 摄影 马悦(实习生)

  • _DSC2987.jpg

    《朗萨雯波》剧中用到的猴子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特有的面部化妆手段。 摄影 马悦(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