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7月8日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中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上,一件件展品讲述着国博百余年来文物保护的故事。展览通过“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5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100多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文物保护的特点与突出成就。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文物保护任务复杂而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博物馆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在提高保护水平的同时,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目前,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已成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机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上,一件件展品讲述着国博百余年来文物保护的故事。展览通过“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5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100多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文物保护的特点与突出成就。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文物保护任务复杂而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博物馆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在提高保护水平的同时,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目前,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已成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机构。
“智慧国博”建设启动以来,国家博物馆开展了文物三维数字化项目,利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维数据,为文物复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修复师将现代科学技术3D打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仿制了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商代妇好墓青铜觚等青铜器,拓宽了文物复制的途径和方法。
西汉错金银云纹犀尊仿制品
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和临摹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博物馆抢救修复了馆内外大批珍贵书画文物,运用传统临摹技艺复制了大量馆藏书画,为古书画原作保护与展示提供了重要支撑。文保人员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学检测深度结合用于文物的科学保护和修复。使用透光摄影技术,发现画心局部折裂位置形成了穿透性病害,以及历次修复痕迹和贴条位置。大幅面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揭示了重彩画中各种矿物颜料的分布情况,为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拓本能够如实反映器物的文字与图案,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清嘉道时期出现的全形拓技艺,更是将器物形神兼备地反映到纸上,成为一门绝技。国家博物馆的金石传拓源自金石名家周希丁先生,其弟子傅大卣先生作为国家博物馆顾问授徒传艺,几代人先后为国家博物馆传拓“后母戊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青铜重器等文物千余件,对展览、研究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博物馆文献复制讲究“复原性复制”,遵循“原质料、原型制、原工艺工序”的原则。如《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复制件的制作,将传统印刷、手迹临摹、文献装潢等工序完美结合,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这场重要会议的盛况。又如《新中国首张博士学位证书》复制件的制作,采用“烫金+铅印+钢印+照片冲印+手迹临摹”等工艺。“中央军委主席团关于红军开赴前线抗日及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的命令”复制件中文字采用油印工艺,印章采用石印工艺。油印与石印相结合使复印件达到与原件相同的质感。在文献的保护、扩大文献受众群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到蓬莱阁时题写的。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原件尺幅较大,大字墨迹干笔锋的摹写,最大难点在于线条肌理形态、墨色与原件保持一致。临摹件与原件的逼真程度充分展现了修复师在临摹方面深厚的功底和学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