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摄影 >> 正文

民间技艺 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2023-04-25      

  • 民间技艺1.png

    甘肃平凉,泾川县玉都镇乡村庙会上,村民在观赏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市,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视觉中国 供图

  • 民间技艺2.png

    西藏江孜,当地村民在纺织藏毯。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的藏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纺织精密,经久耐用,花纹富有民族传统特色,颜色鲜艳夺目。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藏毯织造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 本刊资料

  • 民间技艺3.png

    江苏南京,匠人们在织造云锦。南京云锦是用传统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过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精美织物。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刊资料

  • 民间技艺4.png

    浙江龙泉,匠人们在锻制龙泉宝剑。龙泉宝剑是中华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民间技艺5.png

    山东枣庄,凫城镇红山峪村老人向孩子们讲述虎头鞋、虎头帽的民俗故事。在许多地方,人们世代崇尚虎文化,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的风俗长盛不衰。在小孩满月时,长辈会赠送缝制好的虎头鞋、虎头帽,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地长大。 凫城镇人民政府 供图

< >

  乡土,是蕴生和培育非遗的“沃土”。民间手工艺作为带有乡土温情的传统技艺,过去主要是乡民养家糊口的营生,现在许多手工制作技艺因其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完整的技术体系、特殊的审美内涵和实用价值,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下,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许多非遗技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着“乡土”的美感,深度嵌入现代生活,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绵竹的射箭台村有“年画村”之称,是保护传承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重要基地之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导致当地的绵竹年画产业基地、画舫几乎被夷为平地。但“非物质性”的年画制作技艺并未因无情的天灾而毁坏、消亡,多年来,当地通过培育年画传承队伍、挖掘年画文化资源、整合年画发展产业,又重新走上了一条“以年画为业”、且更具鲜明时代特色的乡村致富之路。2022年底,当地的绵竹年画从业者从过去的约300人迅猛发展到2000多人,年产值从200万元一跃升至2000万元。这个昔日的绵竹“年画村”,依托传统年画业“浴火重生”,已经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一体的特色村落,在年画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中,描绘着中国乡村的文化底色与当代活力。

  绵竹“年画村”的案例,是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时代“缩影”。与之类似的非遗项目实践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俯拾皆是,如西藏地区的藏毯制作技艺、贵州的蜡染技艺,以及各地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可以说,从手工制品到食品烹饪,在一件件精美物件、一道道特色美食的背后,深藏的尽是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动态发展的“功勋”。它们不仅为现代生活赋予了“温度”、投入了“温情”,更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增添了更大的动能。

  现在,以促进手工技艺传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非遗工作坊,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中大量涌现出来。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也昭示着民间技艺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大有可为。

  总之,让古老文明朝向当下、面向未来,让非遗嵌入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人们记得住乡愁、让乡村聚得住人气。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代中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非遗+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正在愈行愈稳、越走越宽。

   

上一页

下一页

民间技艺 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2023-04-25      

  乡土,是蕴生和培育非遗的“沃土”。民间手工艺作为带有乡土温情的传统技艺,过去主要是乡民养家糊口的营生,现在许多手工制作技艺因其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完整的技术体系、特殊的审美内涵和实用价值,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下,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许多非遗技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着“乡土”的美感,深度嵌入现代生活,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绵竹的射箭台村有“年画村”之称,是保护传承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重要基地之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导致当地的绵竹年画产业基地、画舫几乎被夷为平地。但“非物质性”的年画制作技艺并未因无情的天灾而毁坏、消亡,多年来,当地通过培育年画传承队伍、挖掘年画文化资源、整合年画发展产业,又重新走上了一条“以年画为业”、且更具鲜明时代特色的乡村致富之路。2022年底,当地的绵竹年画从业者从过去的约300人迅猛发展到2000多人,年产值从200万元一跃升至2000万元。这个昔日的绵竹“年画村”,依托传统年画业“浴火重生”,已经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一体的特色村落,在年画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中,描绘着中国乡村的文化底色与当代活力。

  绵竹“年画村”的案例,是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时代“缩影”。与之类似的非遗项目实践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俯拾皆是,如西藏地区的藏毯制作技艺、贵州的蜡染技艺,以及各地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可以说,从手工制品到食品烹饪,在一件件精美物件、一道道特色美食的背后,深藏的尽是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动态发展的“功勋”。它们不仅为现代生活赋予了“温度”、投入了“温情”,更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增添了更大的动能。

  现在,以促进手工技艺传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非遗工作坊,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中大量涌现出来。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也昭示着民间技艺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大有可为。

  总之,让古老文明朝向当下、面向未来,让非遗嵌入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人们记得住乡愁、让乡村聚得住人气。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代中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非遗+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正在愈行愈稳、越走越宽。

   

  • 民间技艺1.png

    甘肃平凉,泾川县玉都镇乡村庙会上,村民在观赏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市,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视觉中国 供图

  • 民间技艺2.png

    西藏江孜,当地村民在纺织藏毯。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的藏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纺织精密,经久耐用,花纹富有民族传统特色,颜色鲜艳夺目。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藏毯织造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之一。 本刊资料

  • 民间技艺3.png

    江苏南京,匠人们在织造云锦。南京云锦是用传统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过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精美织物。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刊资料

  • 民间技艺4.png

    浙江龙泉,匠人们在锻制龙泉宝剑。龙泉宝剑是中华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 民间技艺5.png

    山东枣庄,凫城镇红山峪村老人向孩子们讲述虎头鞋、虎头帽的民俗故事。在许多地方,人们世代崇尚虎文化,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的风俗长盛不衰。在小孩满月时,长辈会赠送缝制好的虎头鞋、虎头帽,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地长大。 凫城镇人民政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