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摄影 >> 正文

光影流转 遗产永恒—中国世界遗产的影像诗篇

2024-07-18      摄影 梅生

  • 长城【山雨欲来】1998年.jpg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于1420年建成,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屏幕截图-2024-07-18-142430.JPG

    长城 The Great Wall,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约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将早期修建的一些分散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长城的修建一直持续到明代,终于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 山雨欲来 1998年

  • 敦煌石窟【残塔夕照】--1985年.jpg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陪葬坑内。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嬴政。兵马俑坑内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 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 杰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974年, 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七千多件陶俑 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 成就。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兵马俑 牺牲的士兵 2003年

  • 故宫【紫微灵光-】2005年.jpg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的莫高窟,地处古 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经过连续近 千年的不断开凿,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 万平方米,展示了精妙绝伦的佛教艺术。1987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石窟 残塔夕阳 1985年

  • 敦煌石窟【九层楼】2004年.jpg

    敦煌石窟 九层楼 2004年

  • 武当山古建筑群-【-紫霄宫】----2008年.jpg

    武当山古建筑群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中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 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 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7世纪。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古建筑群 紫霄宫 2008年

  • 武当山古建筑群【太和宫】------2008年.jpg

    武当山古建筑群 太和宫 2008年

  • 庐山文化景观【芦林湖】2010年.jpg

    庐山国家公园 Lushan National Park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邻长江,东濒鄱阳湖。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杰出 代表,中国书院教育的典范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焦点。庐山具有价值突出 的地质构造,动植物资源丰富,它们造就了“雄、奇、险、秀”为主要特征 的自然美景,并与内涵丰富的历史遗迹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文化景观 芦林湖 2010年

  • 平遥古城【城墙马道-】----2002年.jpg

    平遥古城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山西晋中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 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 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中国中部地区 中等城镇的历史形态,提供了中国历史 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 城墙马道 2002年

  • 皖南古民居---------【宏村秋霁】------------1999年.jpg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西递、宏村分别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的东南部和北部,分别 始建于1047年和1131年。西递、宏村是以商业经济为基础, 以家族为单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古村落。在村落 的整体布局、山水田园景观、建筑形式、用材、装饰、施工 工艺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了14至20世纪时期徽州乡村的 真实风貌。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皖南古民居 宏村秋霁 1999年

  • 中国大运河【高邮河道】------------2018年.jpg

    大运河 The Grand Canal 大运河是中国东北部平原和中东部平原上的一个巨大的水路系统, 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南到浙江。历经 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 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 运输渠道。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大运河 高邮河段 2018年

  • 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遗址】--2017年.jpg

    良渚古城遗址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 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 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 的高度成就。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 莫角山宫殿遗址 2017年

  • 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2003年.jpg

    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时期,现存佛龛2345座、各类佛像10万余尊,被誉为中国 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最高 峰,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 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 龙门二十品 2003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44015.jpg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 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 繁荣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长 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跨度近50 0 0 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 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 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 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 苏巴什佛寺 2024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44413.jpg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Zuojiang Huash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年间,由生息繁衍于左江流域的壮族祖先—骆越人绘制,一般选择在大江转弯 处的陡峭崖壁处。巨大的赭红色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的文化景观。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世 界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花山岩画 庆功图 2020年

  •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群【将军墓】1998年.JPG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位于辽宁恒仁、吉林集安的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37年,止于668年,由平原城与 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高句丽王城、 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包括3座王城和40座墓葬。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 反映了各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 文明。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群 将军墓 1998年

  • 土司遗址【老司城墓地】2018年.JPG

    土司遗址 Tusi Sites 土司遗址分布于多民族聚居的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 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遗址 老司城墓地 2018年

  • 天山【喀拉峻天山草原】2019年.jpg

    新疆天山 Xinjiang Tianshan 新疆天山由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四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壮观的雪山和雪山冰峰、未受干扰的森林和草地、清澈的河流和湖泊、红色的河床峡谷。这些景观与周边广阔的沙漠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创造了冷热环境、干湿环境、苍凉繁茂的视觉对比。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山 喀拉峻天山草原 2019年

  • 可可西里【藏野驴】---2015年.jpg

    青海可可西里 Qinghai Hoh Xil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提供保障。独特的生态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青藏高原特有哺乳动物提供了完整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这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可西里 藏野驴 2015年

  • 九寨沟【--长海秋色--】-----------1982年.jpg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九寨沟“六绝”。泉、瀑、河、滩以及108个海子,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构成一个个瑶池玉盆。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 长海秋色 1982年

  • 梵净山【红云顶】---2019年.JPG

    梵净山 Fanjingshan 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境内,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这里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至今,山顶上仍保留着14亿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质奇观。梵净山还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 “生物资源基因库”。这里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201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 红云顶 2019年 湖北神农架 Hubei Shennongjia

  • 神农架【大九湖】2020年.jpg

    湖北神农架 Hubei Shennongjia 位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由神农顶和老君山两部分构成。这里有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国大蝾螈、川金丝猴、云豹、金钱豹、亚洲黑熊等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神农架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神农架 大九湖 2020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45459.JPG

    三清山国家公园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位于江西上饶的三清山是道教名山,山体以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区域内2000余种高等植物、1700余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清山 玉虚峰 2015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45848.JPG

    中国丹霞 China Danxia 中国丹霞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该遗产包括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地貌 龙虎山阳元石 2012年

  • 三江并流【金沙江大拐弯】.jpg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云南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地区。“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 金沙江大拐弯 1998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55904.jpg

    中国南方喀斯特 South China Karst “喀斯特”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地貌形态的总称。中国喀斯特主要有云南的石林、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立体喀斯特等,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2007年,第一期喀斯特(石林、荔波、武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第二期喀斯特(桂林、施秉、金佛山、环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云南石林 1986年

  • 9f8f23ac-0884-42d9-86a3-fde894da674a.JPG

    武夷山 Mount Wuyi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的两省交界处,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中国南部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武夷山还是三教名山,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人文景观,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遗址,大量的寺庙、宫观等,以及于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书院遗址。 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 仙游峰 1997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60502.jpg

    峨眉山-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乐山大佛,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通高71米,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个分离的遗产区覆盖面积1.54万公顷,是人工元素与自然美巧妙结合的区域。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乐山大佛 大佛飞歭 1994年 。

  • 峨眉山【华藏寺】2005年1.jpg

    峨眉山 华藏寺 2005年

  • 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峨眉金殿】---2004年.jpg

    峨眉山 峨眉金殿 2004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61123.JPG

    黄山 Mount Huangshan 位于安徽省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日出、晚霞、佛光、雾凇等景观独具魅力,被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为全球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山意象 1999年

  • 02-【黄山】北海群峰.JPG

    黄山 烟云供养 2016年

< >
  晨曦微露,清风徐来,大地似乎被一层淡淡的金色纱幕轻轻覆盖。在这宁静而神秘的时刻,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种独特的存在,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它们就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如同星辰般璀璨,点缀在地球的表面。它们有的隐匿在密林深处,有的矗立于高山之巅,有的蜿蜒在江河之畔。它们见证了地球与人类的演进,更彰显了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人类的过往与现在,更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随着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日益临近,世界遗产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它们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展现了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中国拥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14项自然遗产和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这些世界遗产涵盖了从古代宫殿、园林、古城墙到现代工业遗产、自然保护区等多种类型,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故宫的壮丽、长城的蜿蜒、颐和园的雅致、黄山的奇绝、张家界的秀美……它们如同一串串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前列。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这些珍贵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监测、管理和维护。同时,中国还与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其他国家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助力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面,影像发挥了独特优势。梅生,一位专注于世界遗产摄影的艺术家。自1995年起,梅生就开始以世界遗产为专题进行拍摄,近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镜头捕捉世界遗产的瑰丽景象。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世界遗产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更深入挖掘了这些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他通过摄影作品记录世界遗产现状的同时,更传递了对这些珍贵遗产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梅生还创立了“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通过影像的方式向世界传播并普及世界遗产的知识和价值。
  通过摄影,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世界遗产的美丽与壮观,更深入地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影像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这些珍贵遗产的现状,还可以激发人们对遗产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加入到世界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
文明印记
  文化遗产,犹如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智慧。无论是精美的文物、独特的建筑群,还是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遗址,这些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
自然瑰宝
  自然遗产,如同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地球演化的奇迹与生命的多样。从巍峨的山川到广袤的草原,从深邃的海洋到静谧的湖泊,每一处都蕴藏着独特的自然之美和极高的科学价值。
文翠共辉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那些既蕴含了人类文明的辉煌与智慧,又展现了地球自然演化的奇迹与生命多样性的独特遗产。它们不仅包含了精美的文物、独特的建筑群和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遗址,还涵盖了从巍峨山川到广袤草原,从深邃海洋到静谧湖泊的自然美景。这些双重遗产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是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自然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光影流转 遗产永恒—中国世界遗产的影像诗篇

2024-07-18      摄影 梅生

  晨曦微露,清风徐来,大地似乎被一层淡淡的金色纱幕轻轻覆盖。在这宁静而神秘的时刻,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在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种独特的存在,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它们就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如同星辰般璀璨,点缀在地球的表面。它们有的隐匿在密林深处,有的矗立于高山之巅,有的蜿蜒在江河之畔。它们见证了地球与人类的演进,更彰显了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人类的过往与现在,更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随着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日益临近,世界遗产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它们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展现了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中国拥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14项自然遗产和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这些世界遗产涵盖了从古代宫殿、园林、古城墙到现代工业遗产、自然保护区等多种类型,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故宫的壮丽、长城的蜿蜒、颐和园的雅致、黄山的奇绝、张家界的秀美……它们如同一串串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前列。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这些珍贵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监测、管理和维护。同时,中国还与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其他国家展开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助力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面,影像发挥了独特优势。梅生,一位专注于世界遗产摄影的艺术家。自1995年起,梅生就开始以世界遗产为专题进行拍摄,近三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镜头捕捉世界遗产的瑰丽景象。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世界遗产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更深入挖掘了这些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他通过摄影作品记录世界遗产现状的同时,更传递了对这些珍贵遗产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梅生还创立了“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通过影像的方式向世界传播并普及世界遗产的知识和价值。
  通过摄影,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世界遗产的美丽与壮观,更深入地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影像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这些珍贵遗产的现状,还可以激发人们对遗产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加入到世界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
文明印记
  文化遗产,犹如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智慧。无论是精美的文物、独特的建筑群,还是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遗址,这些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
自然瑰宝
  自然遗产,如同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地球演化的奇迹与生命的多样。从巍峨的山川到广袤的草原,从深邃的海洋到静谧的湖泊,每一处都蕴藏着独特的自然之美和极高的科学价值。
文翠共辉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那些既蕴含了人类文明的辉煌与智慧,又展现了地球自然演化的奇迹与生命多样性的独特遗产。它们不仅包含了精美的文物、独特的建筑群和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遗址,还涵盖了从巍峨山川到广袤草原,从深邃海洋到静谧湖泊的自然美景。这些双重遗产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是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自然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 长城【山雨欲来】1998年.jpg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于1420年建成,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屏幕截图-2024-07-18-142430.JPG

    长城 The Great Wall,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约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将早期修建的一些分散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长城的修建一直持续到明代,终于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 山雨欲来 1998年

  • 敦煌石窟【残塔夕照】--1985年.jpg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陪葬坑内。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嬴政。兵马俑坑内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 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 杰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974年, 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七千多件陶俑 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 成就。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兵马俑 牺牲的士兵 2003年

  • 故宫【紫微灵光-】2005年.jpg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的莫高窟,地处古 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经过连续近 千年的不断开凿,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 万平方米,展示了精妙绝伦的佛教艺术。1987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石窟 残塔夕阳 1985年

  • 敦煌石窟【九层楼】2004年.jpg

    敦煌石窟 九层楼 2004年

  • 武当山古建筑群-【-紫霄宫】----2008年.jpg

    武当山古建筑群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中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 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 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7世纪。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古建筑群 紫霄宫 2008年

  • 武当山古建筑群【太和宫】------2008年.jpg

    武当山古建筑群 太和宫 2008年

  • 庐山文化景观【芦林湖】2010年.jpg

    庐山国家公园 Lushan National Park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邻长江,东濒鄱阳湖。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杰出 代表,中国书院教育的典范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焦点。庐山具有价值突出 的地质构造,动植物资源丰富,它们造就了“雄、奇、险、秀”为主要特征 的自然美景,并与内涵丰富的历史遗迹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文化景观 芦林湖 2010年

  • 平遥古城【城墙马道-】----2002年.jpg

    平遥古城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山西晋中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 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 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中国中部地区 中等城镇的历史形态,提供了中国历史 文化、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 城墙马道 2002年

  • 皖南古民居---------【宏村秋霁】------------1999年.jpg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西递、宏村分别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的东南部和北部,分别 始建于1047年和1131年。西递、宏村是以商业经济为基础, 以家族为单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古村落。在村落 的整体布局、山水田园景观、建筑形式、用材、装饰、施工 工艺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了14至20世纪时期徽州乡村的 真实风貌。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皖南古民居 宏村秋霁 1999年

  • 中国大运河【高邮河道】------------2018年.jpg

    大运河 The Grand Canal 大运河是中国东北部平原和中东部平原上的一个巨大的水路系统, 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南到浙江。历经 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 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 运输渠道。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大运河 高邮河段 2018年

  • 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遗址】--2017年.jpg

    良渚古城遗址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 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 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 的高度成就。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 莫角山宫殿遗址 2017年

  • 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2003年.jpg

    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时期,现存佛龛2345座、各类佛像10万余尊,被誉为中国 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最高 峰,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 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 龙门二十品 2003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44015.jpg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 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 繁荣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长 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跨度近50 0 0 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 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 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 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 苏巴什佛寺 2024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44413.jpg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Zuojiang Huash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年间,由生息繁衍于左江流域的壮族祖先—骆越人绘制,一般选择在大江转弯 处的陡峭崖壁处。巨大的赭红色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的文化景观。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世 界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花山岩画 庆功图 2020年

  •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群【将军墓】1998年.JPG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位于辽宁恒仁、吉林集安的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37年,止于668年,由平原城与 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高句丽王城、 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包括3座王城和40座墓葬。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 反映了各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 文明。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群 将军墓 1998年

  • 土司遗址【老司城墓地】2018年.JPG

    土司遗址 Tusi Sites 土司遗址分布于多民族聚居的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 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司遗址 老司城墓地 2018年

  • 天山【喀拉峻天山草原】2019年.jpg

    新疆天山 Xinjiang Tianshan 新疆天山由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四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壮观的雪山和雪山冰峰、未受干扰的森林和草地、清澈的河流和湖泊、红色的河床峡谷。这些景观与周边广阔的沙漠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创造了冷热环境、干湿环境、苍凉繁茂的视觉对比。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山 喀拉峻天山草原 2019年

  • 可可西里【藏野驴】---2015年.jpg

    青海可可西里 Qinghai Hoh Xil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提供保障。独特的生态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青藏高原特有哺乳动物提供了完整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这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可可西里 藏野驴 2015年

  • 九寨沟【--长海秋色--】-----------1982年.jpg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九寨沟“六绝”。泉、瀑、河、滩以及108个海子,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构成一个个瑶池玉盆。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 长海秋色 1982年

  • 梵净山【红云顶】---2019年.JPG

    梵净山 Fanjingshan 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境内,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这里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至今,山顶上仍保留着14亿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质奇观。梵净山还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 “生物资源基因库”。这里繁衍着野生动植物7100多种,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201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 红云顶 2019年 湖北神农架 Hubei Shennongjia

  • 神农架【大九湖】2020年.jpg

    湖北神农架 Hubei Shennongjia 位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由神农顶和老君山两部分构成。这里有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中国大蝾螈、川金丝猴、云豹、金钱豹、亚洲黑熊等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神农架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神农架 大九湖 2020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45459.JPG

    三清山国家公园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位于江西上饶的三清山是道教名山,山体以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区域内2000余种高等植物、1700余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清山 玉虚峰 2015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45848.JPG

    中国丹霞 China Danxia 中国丹霞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该遗产包括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地貌 龙虎山阳元石 2012年

  • 三江并流【金沙江大拐弯】.jpg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云南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地区。“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 金沙江大拐弯 1998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55904.jpg

    中国南方喀斯特 South China Karst “喀斯特”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地貌形态的总称。中国喀斯特主要有云南的石林、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立体喀斯特等,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2007年,第一期喀斯特(石林、荔波、武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第二期喀斯特(桂林、施秉、金佛山、环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云南石林 1986年

  • 9f8f23ac-0884-42d9-86a3-fde894da674a.JPG

    武夷山 Mount Wuyi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的两省交界处,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中国南部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武夷山还是三教名山,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人文景观,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遗址,大量的寺庙、宫观等,以及于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书院遗址。 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 仙游峰 1997年

  • 屏幕截图-2024-07-18-160502.jpg

    峨眉山-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乐山大佛,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通高71米,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个分离的遗产区覆盖面积1.54万公顷,是人工元素与自然美巧妙结合的区域。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乐山大佛 大佛飞歭 1994年 。

  • 峨眉山【华藏寺】2005年1.jpg

    峨眉山 华藏寺 2005年

  • 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峨眉金殿】---2004年.jpg

    峨眉山 峨眉金殿 2004年

  • 屏幕截图 2024-07-18 161123.JPG

    黄山 Mount Huangshan 位于安徽省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日出、晚霞、佛光、雾凇等景观独具魅力,被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为全球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山意象 1999年

  • 02-【黄山】北海群峰.JPG

    黄山 烟云供养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