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摄影 >> 正文

斑斓多元 互融共生 | 石窟

2024-10-29      人民画报

  • 前部人字披,后部平顶中心柱窟-莫高窟第427窟-洞窟形制-隋-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427窟 窟室内景 隋  这是从该窟前室位置内视的情景。此窟前室原与主室同为隋代所建,后宋代重修了前室。前室两侧的金刚力士原是隋代所塑,宋代进行了重绘。在宋代重修的前室顶部木梁上有墨书题记的重修人姓名、官职以及时间等,据此得知前室重修于公元970年。画面正中是主室中心方柱东向面的彩塑一佛二菩萨。这种分前后室的布局是莫高窟洞窟最主要的一种建筑形制。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大像窟3-莫高窟第130窟弥勒大佛-盛唐-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130窟 窟室内景 盛唐  第130窟是莫高窟第二大佛窟,据史料记载,此窟开凿于盛唐开元九年(721年)。洞窟为上小下大的方锥形,覆斗形顶。窟内是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坐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古代工匠在塑造这身大佛时,突出了佛头的体积,像高26米,仅佛头就高达7米。虽然这身大佛超出了人体的正常比例,但解决了由下仰视所造成的头小身体大的视角差,使观者在仰视距二十余米的情况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这一艺术处理,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匠师的聪明才智。窟门甬道南、北两侧各开一佛龛。门上开两层明窗,上层明窗正对着大佛面部,两层明窗直通窟外,有效地解决了窟内光线不足的缺憾,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大佛的形象。与此同时,窟门和明窗又自然形成空气的对流,使窟内空气保持清新。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殿堂窟 1-24莫高窟第61窟-洞窟形制-五代.jpg

    莫高窟第61窟 背屏式 五代 这是敦煌最大的洞窟之一,面积约200平方米。窟顶为覆斗形,中心设佛坛,坛上背屏连接窟顶西披。佛坛平面呈马蹄形,因此也称作马蹄形佛床,这种窟形与覆斗式窟最大的区别是有背屏,这种背屏是在凿窟的同时预留下的一面石壁,厚约1米,宽约4米,由于坛上主尊塑像就安置在这面石壁前,故称作背屏。背屏与西壁之间形成信道,以便信徒绕坛巡礼。从力学角度来看,背屏在这种大型洞窟里还能起到支撑作用。佛坛上的塑像已全毁,仅剩贴在背屏上的狮尾。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中心塔柱式-莫高窟第254窟-洞窟形制-北魏-吴健摄影 - 副本.jpg

    莫高窟第254窟 窟室内景 北魏 北魏是莫高窟的初创时期。这时期的洞窟建窟形制带有明显的西域和中原风格,是中西合璧的塔庙式洞窟。这种窟形在其后逐步变化并最终被其他类型所取代。窟室前部为中原式的人字披顶,披上彩绘有脊枋、椽子;人字披南北两侧有象征性的木制斗拱,后部为平棋顶,中内是方形中心塔柱,塔柱东西面各开一龛,内有塑像一铺,塔柱南、西、北三面上下各开一龛,龛内外均有塑像。窟室南北壁前部人字披下各开一阙形龛,后部上方各开四个圆券龛,各龛内均有塑像。在窟门上方还有一方形明窗,既能增加窟内的光线,又利于窟内空气的流通。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卧佛像.jpg

    莫高窟第158窟 西壁佛坛 释迦牟尼涅槃像 中唐 第158窟建于中唐,甬道北壁有供养人画像题记“大蕃管内三学法师持钵僧宜”字样,“大蕃”即吐蕃,由“大蕃管内”而得知此窟开凿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此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窟。窟内涅槃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6米,表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5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30大佛佛首-盛唐 拷贝.jpg

    莫高窟第130窟 大佛佛首 盛唐 第130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窟内塑像为倚坐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 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献中已将其称为“南大像”。摄影 吴健

  • 1-16莫高窟第217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之净土寺院前的楼、阁、台、碑阁-盛唐.jpg

    莫高窟第217窟 北壁 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盛唐第217窟建窟时间约为唐朝神龙至景龙年间(705—709年),洞窟形制为覆斗顶殿堂式。此窟壁画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形象,对于古代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绘制的。这里的建筑表现是初、盛唐建筑画的重要分水岭。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20060712117067060620311831061_p.jpg

    莫高窟第98窟 北壁 伎乐 五代 第98窟开凿于五代,是当时统治敦煌的曹氏家族的家窟,清代时重修。此窟北壁上绘有一十人乐队,一舞伎胸前挂细腰鼓,肩、臂环绕长巾,右腿曲抬,双臂平展,奋力击鼓。舞姿刚健有力,有唐代“健舞”风韵。五代壁画中出现了大量将腰鼓高挂胸前的舞蹈形象。这种系胸鼓舞蹈的形式,至今仍流传在中国山西等地民间。 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1978年拍摄)

  • 中心塔柱2-1莫高窟第432窟石窟形制.jpg

    莫高窟第432窟 窟室内景 西魏这是早期的中心柱式洞窟,此窟大部分壁面均为后代重绘,只有中心塔柱上段完好地保留了西魏原貌。中心柱四面开龛,正面大型圆券龛内塑倚坐佛一身,龛外两侧塑胁侍菩萨。塔柱正面浮塑龛楣,龛柱作莲花柱头,柱身上有莲茎缠绕,塑造细腻生动。窟内四壁已被西夏壁画覆盖,中心柱保存完好。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纵长方形盝顶殿堂窟-莫高窟第275窟-洞窟形制-十六国-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275窟 殿堂窟内景 北凉  这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单室,平面呈长方形。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窟顶模仿我国中原地区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建筑形式,凿成起脊较宽的纵向人字披,并有浮塑彩绘的脊枋和椽子。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

  千年营造的建筑之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根据不同时期的宗教仪轨、世俗信仰的要求、民族审美观,并结合当地岩石质地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演变形成多种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殿堂窟、大像窟、僧房窟等几种。

  其中,禅窟是僧人们用以坐禅修行的洞窟,又分单室禅窟和多室禅窟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莫高窟北区,现存73个,窟室较小,窟内有禅床;后者形式源于印度的毗诃罗窟,开凿时代较早,主要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出现,以北凉第268窟、西魏第285窟为代表。

  中心柱窟则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塔庙窟),即在洞窟中央建一座佛塔,信众们进入石窟后,围绕佛塔右旋礼拜。中心柱窟的窟顶后半部是平顶,前半部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人字形屋顶的形式—人字披顶。

  殿堂窟是敦煌石窟中为数最多的洞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洞窟正壁开一大龛。这种洞窟的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被称为殿堂窟,因窟顶为覆斗形顶,也叫覆斗顶窟。覆斗形顶来源于中国古代斗帐的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影响的产物。

  石窟形制上的演变,反映着莫高窟建筑史上借鉴融合与改造、创新的发展过程。它既是石窟建筑史上演进轨迹的实例,又是洞窟考古断代排年的重要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斑斓多元 互融共生 | 石窟

2024-10-29      人民画报

  千年营造的建筑之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根据不同时期的宗教仪轨、世俗信仰的要求、民族审美观,并结合当地岩石质地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演变形成多种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殿堂窟、大像窟、僧房窟等几种。

  其中,禅窟是僧人们用以坐禅修行的洞窟,又分单室禅窟和多室禅窟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莫高窟北区,现存73个,窟室较小,窟内有禅床;后者形式源于印度的毗诃罗窟,开凿时代较早,主要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出现,以北凉第268窟、西魏第285窟为代表。

  中心柱窟则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塔庙窟),即在洞窟中央建一座佛塔,信众们进入石窟后,围绕佛塔右旋礼拜。中心柱窟的窟顶后半部是平顶,前半部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人字形屋顶的形式—人字披顶。

  殿堂窟是敦煌石窟中为数最多的洞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洞窟正壁开一大龛。这种洞窟的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被称为殿堂窟,因窟顶为覆斗形顶,也叫覆斗顶窟。覆斗形顶来源于中国古代斗帐的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影响的产物。

  石窟形制上的演变,反映着莫高窟建筑史上借鉴融合与改造、创新的发展过程。它既是石窟建筑史上演进轨迹的实例,又是洞窟考古断代排年的重要依据。

  • 前部人字披,后部平顶中心柱窟-莫高窟第427窟-洞窟形制-隋-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427窟 窟室内景 隋  这是从该窟前室位置内视的情景。此窟前室原与主室同为隋代所建,后宋代重修了前室。前室两侧的金刚力士原是隋代所塑,宋代进行了重绘。在宋代重修的前室顶部木梁上有墨书题记的重修人姓名、官职以及时间等,据此得知前室重修于公元970年。画面正中是主室中心方柱东向面的彩塑一佛二菩萨。这种分前后室的布局是莫高窟洞窟最主要的一种建筑形制。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大像窟3-莫高窟第130窟弥勒大佛-盛唐-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130窟 窟室内景 盛唐  第130窟是莫高窟第二大佛窟,据史料记载,此窟开凿于盛唐开元九年(721年)。洞窟为上小下大的方锥形,覆斗形顶。窟内是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坐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古代工匠在塑造这身大佛时,突出了佛头的体积,像高26米,仅佛头就高达7米。虽然这身大佛超出了人体的正常比例,但解决了由下仰视所造成的头小身体大的视角差,使观者在仰视距二十余米的情况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这一艺术处理,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匠师的聪明才智。窟门甬道南、北两侧各开一佛龛。门上开两层明窗,上层明窗正对着大佛面部,两层明窗直通窟外,有效地解决了窟内光线不足的缺憾,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大佛的形象。与此同时,窟门和明窗又自然形成空气的对流,使窟内空气保持清新。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殿堂窟 1-24莫高窟第61窟-洞窟形制-五代.jpg

    莫高窟第61窟 背屏式 五代 这是敦煌最大的洞窟之一,面积约200平方米。窟顶为覆斗形,中心设佛坛,坛上背屏连接窟顶西披。佛坛平面呈马蹄形,因此也称作马蹄形佛床,这种窟形与覆斗式窟最大的区别是有背屏,这种背屏是在凿窟的同时预留下的一面石壁,厚约1米,宽约4米,由于坛上主尊塑像就安置在这面石壁前,故称作背屏。背屏与西壁之间形成信道,以便信徒绕坛巡礼。从力学角度来看,背屏在这种大型洞窟里还能起到支撑作用。佛坛上的塑像已全毁,仅剩贴在背屏上的狮尾。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中心塔柱式-莫高窟第254窟-洞窟形制-北魏-吴健摄影 - 副本.jpg

    莫高窟第254窟 窟室内景 北魏 北魏是莫高窟的初创时期。这时期的洞窟建窟形制带有明显的西域和中原风格,是中西合璧的塔庙式洞窟。这种窟形在其后逐步变化并最终被其他类型所取代。窟室前部为中原式的人字披顶,披上彩绘有脊枋、椽子;人字披南北两侧有象征性的木制斗拱,后部为平棋顶,中内是方形中心塔柱,塔柱东西面各开一龛,内有塑像一铺,塔柱南、西、北三面上下各开一龛,龛内外均有塑像。窟室南北壁前部人字披下各开一阙形龛,后部上方各开四个圆券龛,各龛内均有塑像。在窟门上方还有一方形明窗,既能增加窟内的光线,又利于窟内空气的流通。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卧佛像.jpg

    莫高窟第158窟 西壁佛坛 释迦牟尼涅槃像 中唐 第158窟建于中唐,甬道北壁有供养人画像题记“大蕃管内三学法师持钵僧宜”字样,“大蕃”即吐蕃,由“大蕃管内”而得知此窟开凿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此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窟。窟内涅槃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6米,表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5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30大佛佛首-盛唐 拷贝.jpg

    莫高窟第130窟 大佛佛首 盛唐 第130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窟内塑像为倚坐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 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献中已将其称为“南大像”。摄影 吴健

  • 1-16莫高窟第217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之净土寺院前的楼、阁、台、碑阁-盛唐.jpg

    莫高窟第217窟 北壁 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盛唐第217窟建窟时间约为唐朝神龙至景龙年间(705—709年),洞窟形制为覆斗顶殿堂式。此窟壁画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形象,对于古代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北壁绘观无量寿经变,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绘制的。这里的建筑表现是初、盛唐建筑画的重要分水岭。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20060712117067060620311831061_p.jpg

    莫高窟第98窟 北壁 伎乐 五代 第98窟开凿于五代,是当时统治敦煌的曹氏家族的家窟,清代时重修。此窟北壁上绘有一十人乐队,一舞伎胸前挂细腰鼓,肩、臂环绕长巾,右腿曲抬,双臂平展,奋力击鼓。舞姿刚健有力,有唐代“健舞”风韵。五代壁画中出现了大量将腰鼓高挂胸前的舞蹈形象。这种系胸鼓舞蹈的形式,至今仍流传在中国山西等地民间。 摄影 茹遂初/人民画报(1978年拍摄)

  • 中心塔柱2-1莫高窟第432窟石窟形制.jpg

    莫高窟第432窟 窟室内景 西魏这是早期的中心柱式洞窟,此窟大部分壁面均为后代重绘,只有中心塔柱上段完好地保留了西魏原貌。中心柱四面开龛,正面大型圆券龛内塑倚坐佛一身,龛外两侧塑胁侍菩萨。塔柱正面浮塑龛楣,龛柱作莲花柱头,柱身上有莲茎缠绕,塑造细腻生动。窟内四壁已被西夏壁画覆盖,中心柱保存完好。 敦煌研究院 供图

  • 纵长方形盝顶殿堂窟-莫高窟第275窟-洞窟形制-十六国-吴健摄影.jpg

    莫高窟第275窟 殿堂窟内景 北凉  这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单室,平面呈长方形。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窟顶模仿我国中原地区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建筑形式,凿成起脊较宽的纵向人字披,并有浮塑彩绘的脊枋和椽子。 摄影 吴健 敦煌研究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