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拾城”碎片中的现实与理想

2016-12-25      董芳

  • 2014年9月22日,游客在上海外滩观光平台上撑伞观赏浦江夜色。 摄影 赖鑫琳

  • 2010年4月26日,渝中区解放东路,重庆市民在“崇山峻岭”的廊桥间经过。这里是重庆有名的“上下半城”。 摄影 崔力

  • 2013年6月29日,一只燕子飞过雾霾中的故宫。 摄影 袁烽力

  • 2013年7月24日,长沙,湘江猴子石大桥下,跃入水中的男子。 摄影 华剑

  • 2014年,广州,凌晨的酒吧里一名舞者在中央舞台上给客人倒酒。 摄影 林宏贤

  • 2014年1月14日傍晚时分,广州冼村处于拆迁停滞状态。村民们在一个废弃的小学篮球场上踢足球。 摄影 黎湛均

  • 2015年8月17日,北京,三名顽皮的孩童在正阳门玩耍。 摄影 冯中豪

  • 2016年5月1日,经过半年改造升级的杭州西湖音乐喷泉首次亮相,吸引了近5万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盛况。 摄影 陈中秋

  • 2016年9月9日,上海,上海旅游节彩排。 摄影 周馨

  • “拾城”摄影师们

< >

交通发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手机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实时通讯。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窥见别人的生活状态。

VR技术,让用户获得了置身虚拟世界与虚拟环境的互动体验。

科技的发展极大限度地缩短了地理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科技是一帖药,它的副作用是什么?

——82拾城微信公众号开篇语

一群年轻的摄影师,用几句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一直以来的思索。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有时甚至来不及思量,就已经在奔往下一个目的地,错过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甚至忘却了最初的理想。如英国摇滚明星约翰·列侬生前所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而有一群年轻人却停下脚步定神望,过滤杂音后安静思考。他们是生活在全国不同城市的纪实摄影师,对生活的理想和热情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用镜头捡拾城市里如同马赛克般的瞬间碎片,经过重新拼贴,建造出一座新城。他们在这座城里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实社会的理解。

 

201541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拾城诞生了。拾城每周三发布一期,运行一年多来已经发布了近90期。拾城团队也从最初的10座不同城市的10位摄影师,逐渐发展到如今的35位成员。拾城的摄影师们,主要是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其中不乏荷赛、华赛、金镜头等重大摄影奖项的获得者。但在拾城里,人们抛开各种标签,回归观察与记录本身。摄影师在各自的城市里历经日常,但又常常从中抽离,躲在相机背后记录下正在发生的一切。每幅照片,都描绘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景象,也见证着一群年轻人与摄影的约定。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抓拍的形式,用各自的视角捕获高质量的现实场景,以诠释对社会的洞察和思考,体现了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摄影师所应有的态度。

20161028日,《城记——青年纪实摄影师联展》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展,拾城25位青年摄影师的250余幅作品集中讲述了他们的困惑与快乐。

策展人刘宇在展览前言里这样写到:当今的社会并不缺少照片,但缺少专业纪实摄影师对生活的用心描摹。这些青年纪实摄影师对于城市现状的全景记录,将会是中国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独特注解,从而成为时间的化石。

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贴近生活常态,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所以更富有感染力。展览现场,时常能看到观众在作品前久久驻足。

拾城的发起者之一、摄影师浦峰说:如果拾城摄影师的数量更多,所覆盖的城市范围更广,将他们的优秀作品以更有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会是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的一个全景式的深入描摹,这是拾城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势所在。但怎么才能做到‘1+1>2’的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

 

 

 

上一页

下一页

[影像力]:存在手机里的视界
[影像力]:“红色之光”
镜头里的上海故事

“拾城”碎片中的现实与理想

2016-12-25      董芳

交通发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手机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实时通讯。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窥见别人的生活状态。

VR技术,让用户获得了置身虚拟世界与虚拟环境的互动体验。

科技的发展极大限度地缩短了地理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科技是一帖药,它的副作用是什么?

——82拾城微信公众号开篇语

一群年轻的摄影师,用几句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一直以来的思索。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有时甚至来不及思量,就已经在奔往下一个目的地,错过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甚至忘却了最初的理想。如英国摇滚明星约翰·列侬生前所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而有一群年轻人却停下脚步定神望,过滤杂音后安静思考。他们是生活在全国不同城市的纪实摄影师,对生活的理想和热情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用镜头捡拾城市里如同马赛克般的瞬间碎片,经过重新拼贴,建造出一座新城。他们在这座城里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实社会的理解。

 

201541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拾城诞生了。拾城每周三发布一期,运行一年多来已经发布了近90期。拾城团队也从最初的10座不同城市的10位摄影师,逐渐发展到如今的35位成员。拾城的摄影师们,主要是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其中不乏荷赛、华赛、金镜头等重大摄影奖项的获得者。但在拾城里,人们抛开各种标签,回归观察与记录本身。摄影师在各自的城市里历经日常,但又常常从中抽离,躲在相机背后记录下正在发生的一切。每幅照片,都描绘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景象,也见证着一群年轻人与摄影的约定。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抓拍的形式,用各自的视角捕获高质量的现实场景,以诠释对社会的洞察和思考,体现了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摄影师所应有的态度。

20161028日,《城记——青年纪实摄影师联展》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展,拾城25位青年摄影师的250余幅作品集中讲述了他们的困惑与快乐。

策展人刘宇在展览前言里这样写到:当今的社会并不缺少照片,但缺少专业纪实摄影师对生活的用心描摹。这些青年纪实摄影师对于城市现状的全景记录,将会是中国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独特注解,从而成为时间的化石。

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贴近生活常态,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所以更富有感染力。展览现场,时常能看到观众在作品前久久驻足。

拾城的发起者之一、摄影师浦峰说:如果拾城摄影师的数量更多,所覆盖的城市范围更广,将他们的优秀作品以更有主题性的方式聚集起来,会是对中国当下城市乃至社会现状的一个全景式的深入描摹,这是拾城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势所在。但怎么才能做到‘1+1>2’的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

 

 

 

  • 2014年9月22日,游客在上海外滩观光平台上撑伞观赏浦江夜色。 摄影 赖鑫琳

  • 2010年4月26日,渝中区解放东路,重庆市民在“崇山峻岭”的廊桥间经过。这里是重庆有名的“上下半城”。 摄影 崔力

  • 2013年6月29日,一只燕子飞过雾霾中的故宫。 摄影 袁烽力

  • 2013年7月24日,长沙,湘江猴子石大桥下,跃入水中的男子。 摄影 华剑

  • 2014年,广州,凌晨的酒吧里一名舞者在中央舞台上给客人倒酒。 摄影 林宏贤

  • 2014年1月14日傍晚时分,广州冼村处于拆迁停滞状态。村民们在一个废弃的小学篮球场上踢足球。 摄影 黎湛均

  • 2015年8月17日,北京,三名顽皮的孩童在正阳门玩耍。 摄影 冯中豪

  • 2016年5月1日,经过半年改造升级的杭州西湖音乐喷泉首次亮相,吸引了近5万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盛况。 摄影 陈中秋

  • 2016年9月9日,上海,上海旅游节彩排。 摄影 周馨

  • “拾城”摄影师们

[影像力]:存在手机里的视界
[影像力]:“红色之光”
镜头里的上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