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与方大曾同行④一辈子的选题

2017-02-06      

  • 2015-06-04 《冯雪松拜访方汉奇-为小方纪念室题字》中国人民大学 (摄影:孙楠) 04.JPG

    中国新闻史学家方汉奇为方大曾纪念室题字。 摄影 孙楠

  • _YC_8207.JPG

    十八年的寻找并非易事,在冯雪松心中,小方已经是自家的一位亲人。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_YC_8122.JPG

    结束了校园公益演讲后,冯雪松被好奇的学生们团团围住。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2015-05-25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中国记协 (摄影:孙楠) 003.JPG

    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摄影 孙楠

  • 2015-07-05~07 《方大曾纪念室落成仪式暨纪念活动 - 保定方志馆》河北保定 (摄影:孙楠) 75.JPG

    方大曾纪念室位于河北省保定方志馆内。保定是方大曾有迹可循最后进行采访的地方。 摄影 孙楠

< >
  

    十五年不长也不短,人生的几分之一而已,从1999年底至今,五千多个日夜,到目前为止,寻找方大曾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长的一个选题,当然,如果没有他的下落,这件事还是要持续下去的。

  ——冯雪松《十五年,寻找方大曾的瞬间与点滴》

————————————

  冯雪松说话浑厚有力,在“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北京工商大学站,听众不知不觉被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所吸引——动荡的年代、有着人文关怀的进步青年、照片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的样子、战场的真情实景、老人最后的愿望……

  听完整个故事,大多会对方大曾和冯雪松着迷,就像冯雪松每一场校园演讲后迟迟不肯散去的年轻学生们,也像曾经和冯雪松一起寻找方大曾的人们。但当下的时代让人们着迷的东西太多了,在寻找方大曾的近二十年中,冯雪松曾有过许多“同志”。他们曾一起寻找“亲人”小方,想要为方家人做些什么,又因为工作或生活而不断“分分合合”。微信群“方大曾朋友圈”里不断有人加入,但有很多人已经很少发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谁,只要小方能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寻找就不是没有意义的。”冯雪松总是亲昵地称其为“小方”,就像是自家一个永远年轻的亲戚。

  十八年过去了,曾经的单身宿舍挂满了小方的照片,如今冯雪松九岁的儿子看到他独自出门,也会明白八成是跟小方有关。很多人问过冯雪松“为什么”,也遇到过不少人对他有“想出名”、“收了方家人好处”的质疑。有时冯雪松也会感觉自己形单影只——他有着稳定而光明的人生轨道,本可以没那么累,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能坚持这么久。但在冯雪松心中,随着时间推移,小方已经是自己的亲人,寻找也成了自己生活中一种自觉。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在寻找小方的过程中,冯雪松也收获了许多。下一步,将方大曾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自己书作的版税捐出建立方大曾基金、设置“方大曾奖”鼓励年轻新闻人、参与制作关于方大曾和冯雪松的广播剧、配合编辑范长江新闻奖得主解读方大曾的新书……“一旦真正投入进这件事,会发现事情越做越多,寻找小方看来是永远未完成的选题。”冯雪松说。

  现在,方大曾的多位亲人先后去世,能找到的资料也越来越少,冯雪松感到压力但也充满希望,毕竟有越来越多人认识了小方,寻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就像登山一样,往上走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好在山下鼓掌加油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冯雪松心中,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让小方的精神传递正能量。“现在浮躁而物质的社会,每次看到年轻人去崇拜所谓的明星,就很无奈。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为年轻人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永远不忘初心。”

  方大曾是幸运的,他曾如一颗流星一般留下过片刻的灿烂,这短暂的灿烂被八十年后同样具有新闻理想的“伯乐”留住,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我们,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方大曾的生命或许停留在了25岁,但冯雪松的寻找却在延续着他的精神,也将两代新闻人的新闻理想继续传递。

  

  (本报道方大曾摄影作品由冯雪松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与方大曾同行④一辈子的选题

2017-02-06      

  

    十五年不长也不短,人生的几分之一而已,从1999年底至今,五千多个日夜,到目前为止,寻找方大曾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长的一个选题,当然,如果没有他的下落,这件事还是要持续下去的。

  ——冯雪松《十五年,寻找方大曾的瞬间与点滴》

————————————

  冯雪松说话浑厚有力,在“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北京工商大学站,听众不知不觉被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所吸引——动荡的年代、有着人文关怀的进步青年、照片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的样子、战场的真情实景、老人最后的愿望……

  听完整个故事,大多会对方大曾和冯雪松着迷,就像冯雪松每一场校园演讲后迟迟不肯散去的年轻学生们,也像曾经和冯雪松一起寻找方大曾的人们。但当下的时代让人们着迷的东西太多了,在寻找方大曾的近二十年中,冯雪松曾有过许多“同志”。他们曾一起寻找“亲人”小方,想要为方家人做些什么,又因为工作或生活而不断“分分合合”。微信群“方大曾朋友圈”里不断有人加入,但有很多人已经很少发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谁,只要小方能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寻找就不是没有意义的。”冯雪松总是亲昵地称其为“小方”,就像是自家一个永远年轻的亲戚。

  十八年过去了,曾经的单身宿舍挂满了小方的照片,如今冯雪松九岁的儿子看到他独自出门,也会明白八成是跟小方有关。很多人问过冯雪松“为什么”,也遇到过不少人对他有“想出名”、“收了方家人好处”的质疑。有时冯雪松也会感觉自己形单影只——他有着稳定而光明的人生轨道,本可以没那么累,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能坚持这么久。但在冯雪松心中,随着时间推移,小方已经是自己的亲人,寻找也成了自己生活中一种自觉。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在寻找小方的过程中,冯雪松也收获了许多。下一步,将方大曾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自己书作的版税捐出建立方大曾基金、设置“方大曾奖”鼓励年轻新闻人、参与制作关于方大曾和冯雪松的广播剧、配合编辑范长江新闻奖得主解读方大曾的新书……“一旦真正投入进这件事,会发现事情越做越多,寻找小方看来是永远未完成的选题。”冯雪松说。

  现在,方大曾的多位亲人先后去世,能找到的资料也越来越少,冯雪松感到压力但也充满希望,毕竟有越来越多人认识了小方,寻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就像登山一样,往上走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好在山下鼓掌加油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冯雪松心中,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让小方的精神传递正能量。“现在浮躁而物质的社会,每次看到年轻人去崇拜所谓的明星,就很无奈。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为年轻人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永远不忘初心。”

  方大曾是幸运的,他曾如一颗流星一般留下过片刻的灿烂,这短暂的灿烂被八十年后同样具有新闻理想的“伯乐”留住,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我们,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方大曾的生命或许停留在了25岁,但冯雪松的寻找却在延续着他的精神,也将两代新闻人的新闻理想继续传递。

  

  (本报道方大曾摄影作品由冯雪松提供)

  

  • 2015-06-04 《冯雪松拜访方汉奇-为小方纪念室题字》中国人民大学 (摄影:孙楠) 04.JPG

    中国新闻史学家方汉奇为方大曾纪念室题字。 摄影 孙楠

  • _YC_8207.JPG

    十八年的寻找并非易事,在冯雪松心中,小方已经是自家的一位亲人。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_YC_8122.JPG

    结束了校园公益演讲后,冯雪松被好奇的学生们团团围住。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2015-05-25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中国记协 (摄影:孙楠) 003.JPG

    2015年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摄影 孙楠

  • 2015-07-05~07 《方大曾纪念室落成仪式暨纪念活动 - 保定方志馆》河北保定 (摄影:孙楠) 75.JPG

    方大曾纪念室位于河北省保定方志馆内。保定是方大曾有迹可循最后进行采访的地方。 摄影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