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燕娅娅笔下的塔吉克族人

2017-04-01      撰文 易仁

  • 红头巾的依扎提240X140 2015.JPG

    《红头巾的依扎提》 240x140cm 2015年

  • 帕米尔·鹰的歌声    360x140cm2015.JPG

    《帕米尔·鹰的歌声》 360x140cm 2015年

  • 都尼克爷爷360x140cm   2015.JPG

    《都尼克爷爷》 360x140cm 2015年

  • 180X140满叔苏尔汗2014.JPG

    《满叔苏尔汗》 180x140cm 2014年

  • 努尔比亚    2008    170×135cm.JPG

    《努尔比亚》 170x135cm 2008年

  • 九岁的阿依木汉     2006          170×135cm.JPG

    《九岁的阿依木汉》 170x135cm 2006年

  • 1.JPG

    燕娅娅,西安人,满族。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1995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助教班)学习。1997年获“中国油画新人新作展”佳作奖。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燕娅娅——阳光•天使”油画作品展。2004年油画作品《盼》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山上山下——燕娅娅油画肖像作品展》,作品多次被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画廊、美术馆、个人收藏。

< >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一直占据着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独特的人文地理、原生态的生活图景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1987年起至今的30年间,油画家燕娅娅多次赴南疆,为了自己的创作的主角——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人。

  塔吉克族具有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和印度地中海类型特征,形象富于棱角,很适合于油画的表现。在燕娅娅看来,或许是因为世代生活在这片高原上,他们身上保持着淳朴与善良的本性,往往能从眼神中就能感觉到他们心底的纯净。

  “我一直在寻找塔吉克人身上特有的那一种色彩,它应该既是高原的色彩,又是灵魂的色彩,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让画面有生命、有灵魂。”在二十年不断往返于北京和帕米尔的时光里,燕娅娅对塔吉克族人、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深刻的认识。

  多年前,燕娅娅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燕娅娅——阳光·天使”油画作品展,展出的作品描绘了100多位塔吉克族孩童。有人评论,出自一人之手的孩子们的肖像中,没有一双眼睛是重复的。燕娅娅说,那是因为在她的创作中,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一双双眼睛,折射的是不同的感受。

  在帕米尔高原上,燕娅娅和孩子们交朋友,和他们吃住在一起,看着他们从三四岁到长大一直到成家。“我从心底里仰视他们,仰视这个民族,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也依然如此。”

  直到现在,燕娅娅还是经常到帕米尔,这里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如今,她在帕米尔高原有太多塔吉克族“亲戚”,有塔吉克族奶奶,还有一个叫她“妈妈”的塔吉克族女儿阿合夏。

  每次上山,她都要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许多礼物。在燕娅娅心中,她和帕米尔的感情已经不是绘画所能说清楚的,她已经对帕米尔高原和高原上的人们有了一份对家人般的责任。“我要用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真实的塔吉克族,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这个淳朴而高贵的民族。”燕娅娅说。

上一页

下一页

燕娅娅笔下的塔吉克族人

2017-04-01      撰文 易仁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一直占据着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独特的人文地理、原生态的生活图景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1987年起至今的30年间,油画家燕娅娅多次赴南疆,为了自己的创作的主角——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人。

  塔吉克族具有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和印度地中海类型特征,形象富于棱角,很适合于油画的表现。在燕娅娅看来,或许是因为世代生活在这片高原上,他们身上保持着淳朴与善良的本性,往往能从眼神中就能感觉到他们心底的纯净。

  “我一直在寻找塔吉克人身上特有的那一种色彩,它应该既是高原的色彩,又是灵魂的色彩,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让画面有生命、有灵魂。”在二十年不断往返于北京和帕米尔的时光里,燕娅娅对塔吉克族人、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深刻的认识。

  多年前,燕娅娅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燕娅娅——阳光·天使”油画作品展,展出的作品描绘了100多位塔吉克族孩童。有人评论,出自一人之手的孩子们的肖像中,没有一双眼睛是重复的。燕娅娅说,那是因为在她的创作中,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一双双眼睛,折射的是不同的感受。

  在帕米尔高原上,燕娅娅和孩子们交朋友,和他们吃住在一起,看着他们从三四岁到长大一直到成家。“我从心底里仰视他们,仰视这个民族,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也依然如此。”

  直到现在,燕娅娅还是经常到帕米尔,这里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如今,她在帕米尔高原有太多塔吉克族“亲戚”,有塔吉克族奶奶,还有一个叫她“妈妈”的塔吉克族女儿阿合夏。

  每次上山,她都要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许多礼物。在燕娅娅心中,她和帕米尔的感情已经不是绘画所能说清楚的,她已经对帕米尔高原和高原上的人们有了一份对家人般的责任。“我要用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真实的塔吉克族,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这个淳朴而高贵的民族。”燕娅娅说。

  • 红头巾的依扎提240X140 2015.JPG

    《红头巾的依扎提》 240x140cm 2015年

  • 帕米尔·鹰的歌声    360x140cm2015.JPG

    《帕米尔·鹰的歌声》 360x140cm 2015年

  • 都尼克爷爷360x140cm   2015.JPG

    《都尼克爷爷》 360x140cm 2015年

  • 180X140满叔苏尔汗2014.JPG

    《满叔苏尔汗》 180x140cm 2014年

  • 努尔比亚    2008    170×135cm.JPG

    《努尔比亚》 170x135cm 2008年

  • 九岁的阿依木汉     2006          170×135cm.JPG

    《九岁的阿依木汉》 170x135cm 2006年

  • 1.JPG

    燕娅娅,西安人,满族。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1995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助教班)学习。1997年获“中国油画新人新作展”佳作奖。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燕娅娅——阳光•天使”油画作品展。2004年油画作品《盼》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山上山下——燕娅娅油画肖像作品展》,作品多次被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画廊、美术馆、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