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产业扶贫:高原上的新光景

2017-10-11      本刊记者 郭莎莎 摄影报道

  • GSS_7549.jpg

    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两位纺织员正在编织新毯。加入合作社后,她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增加了收入。

  • GSS_7593.jpg

    23岁的片多(右)正在纺织藏毯。2014年,她带着藏毯编织手艺加入了合作社,每天边唱歌边工作是她缓解疲劳的最好方式。

  • 微信图片_20170925134327.jpg

    刚编织好的藏毯毛线长短不一,修剪员用剪刀修理齐整。

  • GSS_7614.jpg

    旦增称来介绍,不久前,合作社申请了江孜昵炜藏毯的商标。“昵炜”在藏语中是阳光的意思,他希望能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江孜藏毯像阳光一样扩散。

  • GSS_8378.jpg

    藏香厂员工扎西次旺今年20岁,因为双脚残疾,之前一直没有工作。到藏香厂工作后,他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越来越有自信。

  • GSS_8290.jpg

    藏香厂的彩绘师傅,正在为藏香底座涂颜料。

  • GSS_6869.jpg

    南木林县艾玛乡拉布村的村民正在人工饲草基地收割牧草紫苜蓿。在植树造林的基础上,南木林县开始发展牧草产业—解决了牧区春季饲草的问题,也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增收。

  • GSS_6726.jpg

    63岁的藏族护林员赤列正在巡逻。他见证和参与了南木林生态区的华丽蜕变。

  • GSS_6603.jpg

    南木林生态示范区种植沙棘等各类苗木,防风固沙成效显著。

  • GSS_6759.jpg

    26岁的藏族小伙索朗央吉(右),与同村的好友们在人工饲草基地收割牧草。

<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积极探索,人们在劳动中实现脱贫致富。

————————————————————————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由来已久,33个县是深度贫困县,有近46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然而,西藏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特色产品丰富,具有相当的产业发展潜力。

  藏毯:传统工艺+合作社

  日喀则市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孜,因一百多年前的红河谷抗英战争获得“英雄城”称号,还因藏毯而蜚声世界。江孜藏毯与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地毯。江孜藏毯纺织精密、经久耐用、色泽鲜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青藏高原气候严寒,从游牧时代起,羊毛编织的藏毯就是藏族人家的家居必需品。江孜藏毯有600多年的历史,曾几何时,江孜家家户户都会织毯,后来由于传统藏毯工艺复杂、制毯人收入不稳定、人们外出打工等原因,藏毯技艺的传承变得岌岌可危。

  “90后”旦增称来是土生土长的江孜人,熟知江孜藏毯的历史文化,更从中看到了藏毯发展的广阔空间。2014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公务员的“铁饭碗”工作,而是回乡创办了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纯手工编织的藏式卡垫(坐毯)、装饰挂毯、藏毯唐卡、地毯等民族手工业产品。

  旦增称来聘请了当地经验丰富的藏毯大师、染色大师,还和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独一无二的“看照片纺藏毯”技术,以及使用植物染料、矿物染料的染色技术。员工能灵活织出各种图案和功能的藏毯,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

  合作社创立之初,旦增称来就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通过“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解决贫困户农民无技术、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合作社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社内+社外”联合就业途径——合作社65名员工中社内23名、社外42名。其中,有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名残疾人。23岁的片多在高中毕业后就在家跟老师学习藏毯编织,但那时她技术不精,销售渠道也单一,一个月下来只有2000多元收入。2014年到合作社工作后,片多技术大有长进,很快成为了主力,收入也提高不少。

  合作社不仅解决就业,也带领员工一起学习新技术。在保护传承江孜藏毯独特技艺的同时,旦增称来还进行创新,根据图片进行电脑设计,探索“3D织毯技术”。合作社里挂着的一幅江孜宗山古堡挂毯,在传统纺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3D技术处理,让整个挂毯具有立体感。“将3D技术融入纺织业工艺,在江孜乃至整个西藏的藏毯业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旦增称来自豪地说。“看照片纺藏毯”的技术还实现了图案的私人订制,成为了合作社的竞争优势。

  20171月,合作社被设为江孜妇女编织培训基地,同时成为中国藏毯协会会员单位。旦增称来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江孜藏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江孜藏毯和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时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让更多人过上好生活。

  藏香:家门口的好工作

  在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则乡仁钦则村,达那土登寺藏香厂的8名员工,穿戴整齐,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8位都是残疾人,主要负责制作藏香和后期包装。”达那土登寺管委会副主任阿旺西热堪布介绍,还有4位贫困户负责外围采药和发送物品。

  达那土登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四大寺庙之一,创立已逾5个世纪,现有僧人33名。海拔超过4000米的达那土登寺平日游人不多,最近却热闹了许多。

  “近年来,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寺庙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阿旺西热说,僧众们也想为这片家园作点贡献。达那土登寺有400多年做藏香的历史,独门的藏香秘方代代相传,可惜后来一度中断。有了办厂的想法,阿旺西热便带领寺院僧众,设法恢复了曾经的藏香秘方。

  经过两个半月的协调和筹备,721日,达那土登寺藏香厂正式成立。目前,达那土登寺已经制作出了七种不同规格的藏香,制作藏香的所有材料都是寺庙附近的山上和田间的药材,质量可靠,且全部由员工手工制作。很快,藏香打开了市场,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那曲等地设了21个销售站点。

  30岁的边巴次仁,一只手有残疾,父亲去世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寺里成立藏香厂后,他被招进来做包装的工作,解决了他的生活来源问题。“12位员工每人每天工资是130元,月收入3900元,年收入可达近4.7万元,已经超过当地贫困户标准。”达那土登寺僧人、藏香厂负责人格桑次仁介绍。

  寺庙主动回馈社会,兴办工厂吸收贫困户前来工作,成为谢通门县的扶贫生力军。“我们成立藏香厂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想让这些贫困户和残疾人也能过上好的生活。在佛理中,众生平等。”阿旺西热介绍,寺院不仅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还传授文化知识。22岁的扎西次旺双腿残疾,之前一直赋闲在家。如今在藏香厂里负责研磨草药的工作。“在藏香厂做的工作是我力所能及的,而且收入稳定,我很满足。”同时,扎西次旺也是员工里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开始研究起藏香、藏医。

  林木:生态与经济双赢

  雅鲁藏布江上游南木林段,3万亩的绿洲出现在北岸开阔地上,成片的林木舒枝展叶,一片绿意盎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

  “三年前,除了沙子就是石子,连草都不长。”2013年来到南木林担任县长的王顶峰,见证了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从荒滩到绿洲的转变过程。

  南木林县位于日喀则市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属于典型的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春季大风频繁,年降水量偏小,气候干燥,雅江北岸荒漠化尤为严重。说起曾经的风沙天气,附近村民回忆:“上午在家抹完桌子,下午就可在桌上写字。”

  2014年,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开工建设,这也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据介绍,示范区总规划面积42万亩,绿色通道383.8公里,还筹划建设经济林和高产青稞、油菜籽试验田。

  “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高原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很多同事在工地上,跟土人似的,我都认不出来了。”王顶峰回忆说。

  三年多时间过去,县道两旁树苗已经长高,树下还长满了油菜花。截至2016年底,示范区植树造林近3万余亩,栽植新疆杨、榆树、藏川杨、小青杨、沙棘等各类苗木167万株,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生态建设格局。

  “三分种,七分管”。在雪域高原、高寒、荒漠化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更要注重管护。生态示范区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管护队伍,负责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围栏维护、涂白和防火等工作。三年来,仅通过参与植树和管护这两项工作,就为附近群众增收近3500万元。

  “看着小树苗一天天长大,心里说不出的高兴!”63岁的管护队员赤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退耕还林后他还一度担忧自己家庭的生活来源,如今他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更重要的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

  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今年示范区沙尘天气次数同比2016年减少1/3以上,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

  南木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段,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水热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牧草种植。在种好树的同时,南木林县也做起了草的文章—实施“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人工种草合作联社经营方式,力求缓解北部牧区缺草难题。

  通过人工种草项目实施,南木林县治理和遏制土地沙漠化效果明显,同时也帮助了附近贫困群众增收。26岁的藏族小伙索朗央吉,以前在那曲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建设高峰期经常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如今在合作社收割牧草,离家近,能和朋友们一起工作,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达6500多人,贫困群众人均创收1700元以上。”南木林县副县长洛次介绍说。

上一页

下一页

产业扶贫:高原上的新光景

2017-10-11      本刊记者 郭莎莎 摄影报道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积极探索,人们在劳动中实现脱贫致富。

————————————————————————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由来已久,33个县是深度贫困县,有近46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然而,西藏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特色产品丰富,具有相当的产业发展潜力。

  藏毯:传统工艺+合作社

  日喀则市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孜,因一百多年前的红河谷抗英战争获得“英雄城”称号,还因藏毯而蜚声世界。江孜藏毯与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地毯。江孜藏毯纺织精密、经久耐用、色泽鲜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青藏高原气候严寒,从游牧时代起,羊毛编织的藏毯就是藏族人家的家居必需品。江孜藏毯有600多年的历史,曾几何时,江孜家家户户都会织毯,后来由于传统藏毯工艺复杂、制毯人收入不稳定、人们外出打工等原因,藏毯技艺的传承变得岌岌可危。

  “90后”旦增称来是土生土长的江孜人,熟知江孜藏毯的历史文化,更从中看到了藏毯发展的广阔空间。2014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公务员的“铁饭碗”工作,而是回乡创办了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纯手工编织的藏式卡垫(坐毯)、装饰挂毯、藏毯唐卡、地毯等民族手工业产品。

  旦增称来聘请了当地经验丰富的藏毯大师、染色大师,还和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独一无二的“看照片纺藏毯”技术,以及使用植物染料、矿物染料的染色技术。员工能灵活织出各种图案和功能的藏毯,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

  合作社创立之初,旦增称来就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通过“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解决贫困户农民无技术、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合作社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社内+社外”联合就业途径——合作社65名员工中社内23名、社外42名。其中,有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名残疾人。23岁的片多在高中毕业后就在家跟老师学习藏毯编织,但那时她技术不精,销售渠道也单一,一个月下来只有2000多元收入。2014年到合作社工作后,片多技术大有长进,很快成为了主力,收入也提高不少。

  合作社不仅解决就业,也带领员工一起学习新技术。在保护传承江孜藏毯独特技艺的同时,旦增称来还进行创新,根据图片进行电脑设计,探索“3D织毯技术”。合作社里挂着的一幅江孜宗山古堡挂毯,在传统纺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3D技术处理,让整个挂毯具有立体感。“将3D技术融入纺织业工艺,在江孜乃至整个西藏的藏毯业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旦增称来自豪地说。“看照片纺藏毯”的技术还实现了图案的私人订制,成为了合作社的竞争优势。

  20171月,合作社被设为江孜妇女编织培训基地,同时成为中国藏毯协会会员单位。旦增称来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江孜藏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江孜藏毯和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时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让更多人过上好生活。

  藏香:家门口的好工作

  在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则乡仁钦则村,达那土登寺藏香厂的8名员工,穿戴整齐,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8位都是残疾人,主要负责制作藏香和后期包装。”达那土登寺管委会副主任阿旺西热堪布介绍,还有4位贫困户负责外围采药和发送物品。

  达那土登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四大寺庙之一,创立已逾5个世纪,现有僧人33名。海拔超过4000米的达那土登寺平日游人不多,最近却热闹了许多。

  “近年来,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寺庙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阿旺西热说,僧众们也想为这片家园作点贡献。达那土登寺有400多年做藏香的历史,独门的藏香秘方代代相传,可惜后来一度中断。有了办厂的想法,阿旺西热便带领寺院僧众,设法恢复了曾经的藏香秘方。

  经过两个半月的协调和筹备,721日,达那土登寺藏香厂正式成立。目前,达那土登寺已经制作出了七种不同规格的藏香,制作藏香的所有材料都是寺庙附近的山上和田间的药材,质量可靠,且全部由员工手工制作。很快,藏香打开了市场,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那曲等地设了21个销售站点。

  30岁的边巴次仁,一只手有残疾,父亲去世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寺里成立藏香厂后,他被招进来做包装的工作,解决了他的生活来源问题。“12位员工每人每天工资是130元,月收入3900元,年收入可达近4.7万元,已经超过当地贫困户标准。”达那土登寺僧人、藏香厂负责人格桑次仁介绍。

  寺庙主动回馈社会,兴办工厂吸收贫困户前来工作,成为谢通门县的扶贫生力军。“我们成立藏香厂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想让这些贫困户和残疾人也能过上好的生活。在佛理中,众生平等。”阿旺西热介绍,寺院不仅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还传授文化知识。22岁的扎西次旺双腿残疾,之前一直赋闲在家。如今在藏香厂里负责研磨草药的工作。“在藏香厂做的工作是我力所能及的,而且收入稳定,我很满足。”同时,扎西次旺也是员工里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开始研究起藏香、藏医。

  林木:生态与经济双赢

  雅鲁藏布江上游南木林段,3万亩的绿洲出现在北岸开阔地上,成片的林木舒枝展叶,一片绿意盎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

  “三年前,除了沙子就是石子,连草都不长。”2013年来到南木林担任县长的王顶峰,见证了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从荒滩到绿洲的转变过程。

  南木林县位于日喀则市东北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属于典型的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春季大风频繁,年降水量偏小,气候干燥,雅江北岸荒漠化尤为严重。说起曾经的风沙天气,附近村民回忆:“上午在家抹完桌子,下午就可在桌上写字。”

  2014年,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开工建设,这也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据介绍,示范区总规划面积42万亩,绿色通道383.8公里,还筹划建设经济林和高产青稞、油菜籽试验田。

  “那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高原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很多同事在工地上,跟土人似的,我都认不出来了。”王顶峰回忆说。

  三年多时间过去,县道两旁树苗已经长高,树下还长满了油菜花。截至2016年底,示范区植树造林近3万余亩,栽植新疆杨、榆树、藏川杨、小青杨、沙棘等各类苗木167万株,初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生态建设格局。

  “三分种,七分管”。在雪域高原、高寒、荒漠化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更要注重管护。生态示范区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管护队伍,负责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围栏维护、涂白和防火等工作。三年来,仅通过参与植树和管护这两项工作,就为附近群众增收近3500万元。

  “看着小树苗一天天长大,心里说不出的高兴!”63岁的管护队员赤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退耕还林后他还一度担忧自己家庭的生活来源,如今他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更重要的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

  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今年示范区沙尘天气次数同比2016年减少1/3以上,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

  南木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段,平均海拔3800米左右,水热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牧草种植。在种好树的同时,南木林县也做起了草的文章—实施“科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人工种草合作联社经营方式,力求缓解北部牧区缺草难题。

  通过人工种草项目实施,南木林县治理和遏制土地沙漠化效果明显,同时也帮助了附近贫困群众增收。26岁的藏族小伙索朗央吉,以前在那曲的建筑工地当小工,建设高峰期经常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如今在合作社收割牧草,离家近,能和朋友们一起工作,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达6500多人,贫困群众人均创收1700元以上。”南木林县副县长洛次介绍说。

  • GSS_7549.jpg

    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两位纺织员正在编织新毯。加入合作社后,她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增加了收入。

  • GSS_7593.jpg

    23岁的片多(右)正在纺织藏毯。2014年,她带着藏毯编织手艺加入了合作社,每天边唱歌边工作是她缓解疲劳的最好方式。

  • 微信图片_20170925134327.jpg

    刚编织好的藏毯毛线长短不一,修剪员用剪刀修理齐整。

  • GSS_7614.jpg

    旦增称来介绍,不久前,合作社申请了江孜昵炜藏毯的商标。“昵炜”在藏语中是阳光的意思,他希望能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江孜藏毯像阳光一样扩散。

  • GSS_8378.jpg

    藏香厂员工扎西次旺今年20岁,因为双脚残疾,之前一直没有工作。到藏香厂工作后,他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越来越有自信。

  • GSS_8290.jpg

    藏香厂的彩绘师傅,正在为藏香底座涂颜料。

  • GSS_6869.jpg

    南木林县艾玛乡拉布村的村民正在人工饲草基地收割牧草紫苜蓿。在植树造林的基础上,南木林县开始发展牧草产业—解决了牧区春季饲草的问题,也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增收。

  • GSS_6726.jpg

    63岁的藏族护林员赤列正在巡逻。他见证和参与了南木林生态区的华丽蜕变。

  • GSS_6603.jpg

    南木林生态示范区种植沙棘等各类苗木,防风固沙成效显著。

  • GSS_6759.jpg

    26岁的藏族小伙索朗央吉(右),与同村的好友们在人工饲草基地收割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