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余英心中的“锦绣”

2018-02-11      本刊记者 秦斌 摄影报道

  • IMGL7207.jpg

    苗寨里的绣娘按照设计小样手工刺绣图案。

  • IMGL7162.jpg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棠乡梅香村,余英在向当地绣娘展示新的苗绣花样。

  • IMGL6948.jpg

    传统的苗绣被设计制作成各种装饰品。

  • QINB8706.jpg

    传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苗绣手提包。

  • IMGL6953.jpg

    一名绣娘在绣架上手工刺绣花样。

  • IMGL7379.jpg

    手工制作蜡染布。

  • QINB8935.jpg

    位于凯里市丹寨县的苗绣研发中心,余英与自己年轻的团队一起商量设计稿样。

< >

  一位快乐的女人与一群快乐的女人,“绣”住了青山绿水,“染”出了美好生活。

………………………………………………………………

  余英,探访过100多个村寨,那里有优美的环境、最好的传统手工艺,但是由于现实的冲击,很多人选择到城市谋生,村子一度变得空荡荡的,手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余英发现了其中的巨大魅力。她在大山深处建立起手工生产线,把手工艺者留在了家里,留住了这些美丽村寨的精髓。

  大山里的手工“生产线”

  冬日的午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棠乡梅香村,十多位盛装的苗族绣娘围坐在余英身边。

  梅香村属山区贫困村,交通不便,但这里有很好的苗绣手工艺传统。

  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启动“锦绣计划”,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弘扬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状况。而余英,正是这一计划的实践者、推动者之一。

  余英与梅香村的合作,开始于2014年。她在村里培训绣娘,建立村寨手工作坊。这是春节前余英最后一次到梅香村收绣片。收完绣片,余英被绣娘们拉着喝酒、唱歌。“每次到村里来,我都会醉,绣娘们太热情。”

  余英搭建村寨手工作坊生产模式:绣娘经培训后与销售公司签约,回村完成订单,既实现了增收,又照顾了家庭。

  从事“锦绣计划”多年,余英开着越野车走访了黔东南州凯里、雷山、丹寨等市县上百个村寨调研,一天来回开67个小时的山路对她来说是平常事。这辆越野车已经跟着她跑过了数十万公里的路程。

  一个偶然的机会,余英接触到了苗绣,被这种做工精美、色彩绚烂的手工艺品深深吸引。经过深入调研,余英搭建了一套名为“锦绣体系”的村寨手工生产模式:她在雷山县设立锦绣培训基地,自掏腰包培训绣娘。每名绣娘在基地培训1个月,每天领取30元的补助。培训一位绣娘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培训合格的绣娘成为签约绣娘,回到自己所在村寨的锦绣工坊工作,完成手工订单,享受就业增收与照顾家庭的双重效益。

  如今,余英已与30多个手工艺基础好的村寨建立起合作。梅香村即是这些村寨之一。一大早,46岁的村支书顾兰花就在村头等着,她称余英是村里的“大救星”。

  每张绣片根据质量等级定价。顾兰花算了一笔账,勤快的绣娘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钱,边做家务边刺绣的妇女一个月也能赚一千多元钱。锦绣计划启动后,很多原来外出打工的妇女纷纷返乡加入绣娘队伍。现在梅香村已经有100多名绣娘。姜洪花原来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千余元,现在在家刺绣,每月能挣两千多元。

  手工产业带来的改变

  刺绣带来的收入不仅改变了妇女的经济状况和村庄的面貌,还改变了妇女的在家庭中的位置。

  冬日的一天,余英来到丹寨县排莫村。这个村以蜡染闻名,家家户户门前都晾晒着各种花色的染布。

  排莫村是锦绣体系的另一个生产基地。在这个村的染娘家里,余英认真地检查着新春产品的打样。余英指着工坊里边说笑边做蜡染的染娘们说:“这是一支能量巨大的产业大军。有位政府官员问我,一根绣花针能做出多大的产业。我告诉他,保守估计,全贵州有100万名妇女具备手工生产能力。以每个人一年最低1万元收入计算,就可以推算这是多么大的产业潜能。”

  目前,余英已培训出了3000多名绣娘,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也留住了手工艺人才。而被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庄的面貌和妇女的经济状况,更有妇女的社会地位。余英说,她最初入村调研时发现,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但在家庭中的地位却很难说与之相匹配。

  绣娘们大多不识字,有人提出让自己的丈夫来领劳务费。余英说:“不,这钱,是你的辛苦钱,要自己领,不会写字,按手印。”一些不识字的绣娘的签名,是工作人员握着她们的手,一点点“画”出来的。

  有了经济收入的绣娘们,开始学会分配财务。很多获奖的绣娘,成为了村寨的骄傲。

  余英说,刺绣不仅是技术,更具社会和文化内涵。绣娘们有灵巧的手,可以创造美,创造财富。她想和这些绣娘们一起,将刺绣、蜡染等手工艺品与当代生活消费品结合,通过市场的杠杆,支撑美丽却又脆弱的村寨经济。

  给自己发一张奖状

  为了传承和推广手工苗绣,余英经历过许多坎坷。

  余英说:“我首先是一个商人。”她有着商人的精明和坚韧。她为苗绣走向市场设计的方向是现代时尚的消费理念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但这结合,并非易事。

  与绣娘合作伊始,余英第一次拿到绣片时,惊呆了:绣片黑乎乎的——绣娘们没有洗手的习惯,干完农活直接刺绣。绣片报废。

  绣娘们习惯使用传统色彩,但大红大绿不符合城市的审美要求。余英的设计师团队设计了新式的图案,有的绣娘却不敢尝试新绣法,余英不得不“威逼利诱”劝说她们。也有偷工减料、请别人代工的情况出现,余英会当着她们的面把不合格的绣片剪掉。

  与村寨的合作一开始也不顺利。2010年,余英与一个村谈合作,村干部怀疑道:“绣花能挣钱?”这是当时当地普遍的看法,由于手工刺绣费时费力,且很难在市场上变现,许多苗族女子都放弃了这门手艺,传统刺绣工艺面临没落。与之相对,廉价低端的机器绣品却在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大行其道。

  经历种种挫折,余英说,她并非没灰心过,但她忘不了第一次在丹寨县雅灰乡红梅旅社开展绣娘培训时,60位绣娘盯着她看,眼神中夹杂的迟疑与盼望,“那是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眼睛”。

  余英的坚持带来成效。2013年,在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手工产业的“锦绣计划”被列为十大民生事业之一。

  这些年为了锦绣事业,余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1000多万元都投入其中。余英说:“不管最后成功与否,我会给自己发一张奖状。那些因大家共同努力重新恢复活力的村寨,和被改变生活的绣娘,是我一生的财富。”

上一页

下一页

余英心中的“锦绣”

2018-02-11      本刊记者 秦斌 摄影报道

  一位快乐的女人与一群快乐的女人,“绣”住了青山绿水,“染”出了美好生活。

………………………………………………………………

  余英,探访过100多个村寨,那里有优美的环境、最好的传统手工艺,但是由于现实的冲击,很多人选择到城市谋生,村子一度变得空荡荡的,手工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余英发现了其中的巨大魅力。她在大山深处建立起手工生产线,把手工艺者留在了家里,留住了这些美丽村寨的精髓。

  大山里的手工“生产线”

  冬日的午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棠乡梅香村,十多位盛装的苗族绣娘围坐在余英身边。

  梅香村属山区贫困村,交通不便,但这里有很好的苗绣手工艺传统。

  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启动“锦绣计划”,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弘扬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状况。而余英,正是这一计划的实践者、推动者之一。

  余英与梅香村的合作,开始于2014年。她在村里培训绣娘,建立村寨手工作坊。这是春节前余英最后一次到梅香村收绣片。收完绣片,余英被绣娘们拉着喝酒、唱歌。“每次到村里来,我都会醉,绣娘们太热情。”

  余英搭建村寨手工作坊生产模式:绣娘经培训后与销售公司签约,回村完成订单,既实现了增收,又照顾了家庭。

  从事“锦绣计划”多年,余英开着越野车走访了黔东南州凯里、雷山、丹寨等市县上百个村寨调研,一天来回开67个小时的山路对她来说是平常事。这辆越野车已经跟着她跑过了数十万公里的路程。

  一个偶然的机会,余英接触到了苗绣,被这种做工精美、色彩绚烂的手工艺品深深吸引。经过深入调研,余英搭建了一套名为“锦绣体系”的村寨手工生产模式:她在雷山县设立锦绣培训基地,自掏腰包培训绣娘。每名绣娘在基地培训1个月,每天领取30元的补助。培训一位绣娘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培训合格的绣娘成为签约绣娘,回到自己所在村寨的锦绣工坊工作,完成手工订单,享受就业增收与照顾家庭的双重效益。

  如今,余英已与30多个手工艺基础好的村寨建立起合作。梅香村即是这些村寨之一。一大早,46岁的村支书顾兰花就在村头等着,她称余英是村里的“大救星”。

  每张绣片根据质量等级定价。顾兰花算了一笔账,勤快的绣娘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钱,边做家务边刺绣的妇女一个月也能赚一千多元钱。锦绣计划启动后,很多原来外出打工的妇女纷纷返乡加入绣娘队伍。现在梅香村已经有100多名绣娘。姜洪花原来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千余元,现在在家刺绣,每月能挣两千多元。

  手工产业带来的改变

  刺绣带来的收入不仅改变了妇女的经济状况和村庄的面貌,还改变了妇女的在家庭中的位置。

  冬日的一天,余英来到丹寨县排莫村。这个村以蜡染闻名,家家户户门前都晾晒着各种花色的染布。

  排莫村是锦绣体系的另一个生产基地。在这个村的染娘家里,余英认真地检查着新春产品的打样。余英指着工坊里边说笑边做蜡染的染娘们说:“这是一支能量巨大的产业大军。有位政府官员问我,一根绣花针能做出多大的产业。我告诉他,保守估计,全贵州有100万名妇女具备手工生产能力。以每个人一年最低1万元收入计算,就可以推算这是多么大的产业潜能。”

  目前,余英已培训出了3000多名绣娘,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也留住了手工艺人才。而被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庄的面貌和妇女的经济状况,更有妇女的社会地位。余英说,她最初入村调研时发现,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但在家庭中的地位却很难说与之相匹配。

  绣娘们大多不识字,有人提出让自己的丈夫来领劳务费。余英说:“不,这钱,是你的辛苦钱,要自己领,不会写字,按手印。”一些不识字的绣娘的签名,是工作人员握着她们的手,一点点“画”出来的。

  有了经济收入的绣娘们,开始学会分配财务。很多获奖的绣娘,成为了村寨的骄傲。

  余英说,刺绣不仅是技术,更具社会和文化内涵。绣娘们有灵巧的手,可以创造美,创造财富。她想和这些绣娘们一起,将刺绣、蜡染等手工艺品与当代生活消费品结合,通过市场的杠杆,支撑美丽却又脆弱的村寨经济。

  给自己发一张奖状

  为了传承和推广手工苗绣,余英经历过许多坎坷。

  余英说:“我首先是一个商人。”她有着商人的精明和坚韧。她为苗绣走向市场设计的方向是现代时尚的消费理念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但这结合,并非易事。

  与绣娘合作伊始,余英第一次拿到绣片时,惊呆了:绣片黑乎乎的——绣娘们没有洗手的习惯,干完农活直接刺绣。绣片报废。

  绣娘们习惯使用传统色彩,但大红大绿不符合城市的审美要求。余英的设计师团队设计了新式的图案,有的绣娘却不敢尝试新绣法,余英不得不“威逼利诱”劝说她们。也有偷工减料、请别人代工的情况出现,余英会当着她们的面把不合格的绣片剪掉。

  与村寨的合作一开始也不顺利。2010年,余英与一个村谈合作,村干部怀疑道:“绣花能挣钱?”这是当时当地普遍的看法,由于手工刺绣费时费力,且很难在市场上变现,许多苗族女子都放弃了这门手艺,传统刺绣工艺面临没落。与之相对,廉价低端的机器绣品却在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大行其道。

  经历种种挫折,余英说,她并非没灰心过,但她忘不了第一次在丹寨县雅灰乡红梅旅社开展绣娘培训时,60位绣娘盯着她看,眼神中夹杂的迟疑与盼望,“那是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眼睛”。

  余英的坚持带来成效。2013年,在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手工产业的“锦绣计划”被列为十大民生事业之一。

  这些年为了锦绣事业,余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1000多万元都投入其中。余英说:“不管最后成功与否,我会给自己发一张奖状。那些因大家共同努力重新恢复活力的村寨,和被改变生活的绣娘,是我一生的财富。”

  • IMGL7207.jpg

    苗寨里的绣娘按照设计小样手工刺绣图案。

  • IMGL7162.jpg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凯棠乡梅香村,余英在向当地绣娘展示新的苗绣花样。

  • IMGL6948.jpg

    传统的苗绣被设计制作成各种装饰品。

  • QINB8706.jpg

    传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苗绣手提包。

  • IMGL6953.jpg

    一名绣娘在绣架上手工刺绣花样。

  • IMGL7379.jpg

    手工制作蜡染布。

  • QINB8935.jpg

    位于凯里市丹寨县的苗绣研发中心,余英与自己年轻的团队一起商量设计稿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