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石少华:为时代和人民留影

2018-10-12      本刊记者 周瑾

  • 毛主席与杨家岭农民谈话,延安  37.3×55cm  1939  艺术微喷  中国美术馆藏.jpg

    毛泽东主席与延安杨家岭农民谈话 37.3×55cm 1939年 艺术微喷

  • 周恩来抱病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做他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19×15cm  1975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周恩来总理抱病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做他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19×15cm 1975年 明胶银盐

  • 朱德总司令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北京  55×39.8cm  1949  艺术微喷  中国美术馆藏.jpg

    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 55×39.8cm 1949年 艺术微喷

  • 飞檐走壁,冀中   33×49.5cm 1943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飞檐走壁,冀中 33×49.5cm 1943年 明胶银盐

  • 大生产,冀中 49.5×31cm 1942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大生产,冀中 49.5×31cm 1942年 明胶银盐

  • 雁翎队在荷花淀集会,冀中  35.5×49cm 1943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雁翎队在荷花淀集会,冀中 35.5×49cm 1943年 明胶银盐

< >

  石少华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从事摄影工作60载,他用朴实而生动的黑白影像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多个重要历史时刻,也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一生就如他在18岁时写给自己的这首诗:“来近风尚竞繁华,满溢能留有几家。识得持盈真妙谛,果然秋实胜春花。”

  人们大多看过石少华的摄影作品——《水上雁翎队》《民兵埋设地雷》《地道战》《八路军司令员》等。观看他的摄影作品,仿若品读一篇篇视觉化的史诗。一幅幅珍贵而令人熟悉的画面,使得石少华同其作品一起深深镌印入中国摄影史册。

  摄影的战斗力

  石少华是中国杰出的摄影艺术家,和沙飞、吴印咸并称为“解放区三大摄影家”。

  1918年,石少华出生于香港,5岁时随父母回广州定居。中学时代,他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升入岭南大学附属高中后,石少华得到一台照相机,自此开始业余摄影活动。1938年初,20岁的石少华身藏八路军、新四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的介绍信,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高级军事政治研究队学习。同年10月,石少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石少华因拍摄世界学联代表团访问活动而首次展露摄影才华,其后又受命拍摄了抗大三周年纪念展览会。

  1939年,石少华作为抗大先遣队摄影记者随校迁往晋察冀边区,随即被调往冀中开展摄影工作。

  抗战期间,石少华深入敌后多次化险为夷,其中“六进白洋淀”更是成为摄影界的佳话。他用相机真实记录了后来闻名遐迩的“水上抗日武装——白洋淀雁翎队”的发展壮大过程。

  石少华第一次去白洋淀是在1942年秋天,当时,侵华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石少华按照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的要求,寻找在“五一”反“扫荡”中下落不明的火线剧社队员。在那里,石少华看到了白洋淀人民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白洋淀的渔民已成立了自己的队伍,配合打击敌人。这使他下定决心再进白洋淀拍摄雁翎队的照片。

  1943年春,石少华从军区简报上看到雁翎队在白洋淀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于是,采访雁翎队、用相机记录下雁翎队英勇事迹的愿望更加强烈。在老红军、九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的陪同下,石少华认识了雁翎队长郑少臣,看到了雁翎队员出色的泅渡演示。

  晨雾散去,湖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淡淡的水汽,白洋淀的沟壕两边长着高大的芦苇,远处水面上露出十几根芦苇杆慢慢向船漂来。雁翎队员告诉石少华,这是队员在练习集体潜泳,芦苇杆是队员呼吸用的。这次是石少华在白洋淀待得最长的一次,他与雁翎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雁翎队员生活、练兵、战斗的画面,其中包括许多目前珍藏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的图片,如《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等。

  石少华先后六次到白洋淀拍摄,和雁翎队员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他的镜头里,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艰辛与决绝,至今依稀可辨。

  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之一,石少华见证并记录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中国华北平原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抗战史实,用照片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主要代表作有《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侦查员活动在津浦铁路沿线》等。

  用照片直接呈现战争,石少华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生活的真实把握,使得他的作品经过漫长岁月,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的战场上,石少华先生抓拍那些历史瞬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2018年是石少华诞辰100周年,“石少华摄影回顾展”于82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前言中写到:“像鲁迅倡导的新版画一样,石少华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为载体,在民族危亡之际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

  老照片中的历史记忆

  1949101日,时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的石少华作为开国大典摄影记者之一,在天安门城楼下拍摄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朱德总司令检阅的场面。

  早在1940年,石少华先后在河北曲阳县、定县举办冀中军区第一、第二期摄影训练班,任队长和摄影教员,在八路军中首开系统化摄影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时期,石少华同后来与其并称“解放区三大摄影家”的沙飞见面,两个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随后向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潘自力提出了办画报的构想,并获得批准。在激烈的战火中,石少华与战友们实现了《晋察冀画报》的试刊和正式创刊,成为了当时抗日军民重要的精神食粮。

  1944128日,石少华带领画报社人员在河北阜平县洞子沟用很短的时间出版了《晋察冀画报/增刊》,回击了日军散布的画报社已被彻底摧毁的谣言。同年11月,他主办了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编写讲义《新闻摄影收集材料方法的研究》和《关于攻克城镇的摄影工作研究》,并于次年刻印出版。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石少华摄影回顾展”上,观众们见到了第二期摄影班学员保存了70年的两本珍贵的小册子。

  摄影艺术是舶来品,而中国摄影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历程曲折。石少华在拍摄诸多佳作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从1940年到1949年,石少华在华北敌后共办了9期摄影训练班,培养了240多名学员,其中一部分成为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摄影事业的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石少华长期主持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又成为全国摄影界的主要负责人。他先后参与筹建了新闻出版总署摄影局、中国图片社、新华社摄影部、中国照片档案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摄影学会,为中国摄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石少华也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卓有建树。他晚年出版的《摄影理论和实践》《摄影工作散论》,是他历年发表的文章和讲话选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理论思考。

  受繁重的日常工作所限,石少华的许多摄影创作是在出席活动和访问等过程中见缝插针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他镜头下的工农兵人物、工农业生产、城市景观等作品,具有社会主义的符号特征。而深深烙印在一代人记忆中的“革命样板戏”,也有不少经典剧照出自石少华之手,成为永恒的瞬间。

  在石少华兼任国务院电影工业协作指导小组副组长期间,他负责电影和摄影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鲜为人知的是,他在这一阶段拍摄的作品《女民兵》,正是为了测试正在研发的国产彩色胶卷和相纸性能,推动这两项产品的发展。

  1974年,石少华因身体原因辞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的职务。一年后,他拍下了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的照片。这是石少华1955年以后罕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拍摄国家领导人。

  “解放十年前后,河山万里金瓯,工农服务上镜头,留下革命春秋。”郭沫若的诗句生动展现了石少华作为摄影家不凡的一生。

上一页

下一页

石少华:为时代和人民留影

2018-10-12      本刊记者 周瑾

  石少华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从事摄影工作60载,他用朴实而生动的黑白影像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多个重要历史时刻,也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一生就如他在18岁时写给自己的这首诗:“来近风尚竞繁华,满溢能留有几家。识得持盈真妙谛,果然秋实胜春花。”

  人们大多看过石少华的摄影作品——《水上雁翎队》《民兵埋设地雷》《地道战》《八路军司令员》等。观看他的摄影作品,仿若品读一篇篇视觉化的史诗。一幅幅珍贵而令人熟悉的画面,使得石少华同其作品一起深深镌印入中国摄影史册。

  摄影的战斗力

  石少华是中国杰出的摄影艺术家,和沙飞、吴印咸并称为“解放区三大摄影家”。

  1918年,石少华出生于香港,5岁时随父母回广州定居。中学时代,他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升入岭南大学附属高中后,石少华得到一台照相机,自此开始业余摄影活动。1938年初,20岁的石少华身藏八路军、新四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的介绍信,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高级军事政治研究队学习。同年10月,石少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石少华因拍摄世界学联代表团访问活动而首次展露摄影才华,其后又受命拍摄了抗大三周年纪念展览会。

  1939年,石少华作为抗大先遣队摄影记者随校迁往晋察冀边区,随即被调往冀中开展摄影工作。

  抗战期间,石少华深入敌后多次化险为夷,其中“六进白洋淀”更是成为摄影界的佳话。他用相机真实记录了后来闻名遐迩的“水上抗日武装——白洋淀雁翎队”的发展壮大过程。

  石少华第一次去白洋淀是在1942年秋天,当时,侵华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石少华按照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的要求,寻找在“五一”反“扫荡”中下落不明的火线剧社队员。在那里,石少华看到了白洋淀人民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白洋淀的渔民已成立了自己的队伍,配合打击敌人。这使他下定决心再进白洋淀拍摄雁翎队的照片。

  1943年春,石少华从军区简报上看到雁翎队在白洋淀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于是,采访雁翎队、用相机记录下雁翎队英勇事迹的愿望更加强烈。在老红军、九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的陪同下,石少华认识了雁翎队长郑少臣,看到了雁翎队员出色的泅渡演示。

  晨雾散去,湖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淡淡的水汽,白洋淀的沟壕两边长着高大的芦苇,远处水面上露出十几根芦苇杆慢慢向船漂来。雁翎队员告诉石少华,这是队员在练习集体潜泳,芦苇杆是队员呼吸用的。这次是石少华在白洋淀待得最长的一次,他与雁翎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雁翎队员生活、练兵、战斗的画面,其中包括许多目前珍藏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的图片,如《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等。

  石少华先后六次到白洋淀拍摄,和雁翎队员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他的镜头里,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艰辛与决绝,至今依稀可辨。

  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之一,石少华见证并记录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中国华北平原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抗战史实,用照片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主要代表作有《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侦查员活动在津浦铁路沿线》等。

  用照片直接呈现战争,石少华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生活的真实把握,使得他的作品经过漫长岁月,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的战场上,石少华先生抓拍那些历史瞬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2018年是石少华诞辰100周年,“石少华摄影回顾展”于82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前言中写到:“像鲁迅倡导的新版画一样,石少华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为载体,在民族危亡之际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

  老照片中的历史记忆

  1949101日,时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的石少华作为开国大典摄影记者之一,在天安门城楼下拍摄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朱德总司令检阅的场面。

  早在1940年,石少华先后在河北曲阳县、定县举办冀中军区第一、第二期摄影训练班,任队长和摄影教员,在八路军中首开系统化摄影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时期,石少华同后来与其并称“解放区三大摄影家”的沙飞见面,两个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随后向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潘自力提出了办画报的构想,并获得批准。在激烈的战火中,石少华与战友们实现了《晋察冀画报》的试刊和正式创刊,成为了当时抗日军民重要的精神食粮。

  1944128日,石少华带领画报社人员在河北阜平县洞子沟用很短的时间出版了《晋察冀画报/增刊》,回击了日军散布的画报社已被彻底摧毁的谣言。同年11月,他主办了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编写讲义《新闻摄影收集材料方法的研究》和《关于攻克城镇的摄影工作研究》,并于次年刻印出版。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石少华摄影回顾展”上,观众们见到了第二期摄影班学员保存了70年的两本珍贵的小册子。

  摄影艺术是舶来品,而中国摄影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历程曲折。石少华在拍摄诸多佳作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从1940年到1949年,石少华在华北敌后共办了9期摄影训练班,培养了240多名学员,其中一部分成为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摄影事业的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石少华长期主持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又成为全国摄影界的主要负责人。他先后参与筹建了新闻出版总署摄影局、中国图片社、新华社摄影部、中国照片档案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摄影学会,为中国摄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石少华也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卓有建树。他晚年出版的《摄影理论和实践》《摄影工作散论》,是他历年发表的文章和讲话选编,集中体现了他的理论思考。

  受繁重的日常工作所限,石少华的许多摄影创作是在出席活动和访问等过程中见缝插针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他镜头下的工农兵人物、工农业生产、城市景观等作品,具有社会主义的符号特征。而深深烙印在一代人记忆中的“革命样板戏”,也有不少经典剧照出自石少华之手,成为永恒的瞬间。

  在石少华兼任国务院电影工业协作指导小组副组长期间,他负责电影和摄影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鲜为人知的是,他在这一阶段拍摄的作品《女民兵》,正是为了测试正在研发的国产彩色胶卷和相纸性能,推动这两项产品的发展。

  1974年,石少华因身体原因辞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的职务。一年后,他拍下了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的照片。这是石少华1955年以后罕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拍摄国家领导人。

  “解放十年前后,河山万里金瓯,工农服务上镜头,留下革命春秋。”郭沫若的诗句生动展现了石少华作为摄影家不凡的一生。

  • 毛主席与杨家岭农民谈话,延安  37.3×55cm  1939  艺术微喷  中国美术馆藏.jpg

    毛泽东主席与延安杨家岭农民谈话 37.3×55cm 1939年 艺术微喷

  • 周恩来抱病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做他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19×15cm  1975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周恩来总理抱病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做他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19×15cm 1975年 明胶银盐

  • 朱德总司令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北京  55×39.8cm  1949  艺术微喷  中国美术馆藏.jpg

    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 55×39.8cm 1949年 艺术微喷

  • 飞檐走壁,冀中   33×49.5cm 1943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飞檐走壁,冀中 33×49.5cm 1943年 明胶银盐

  • 大生产,冀中 49.5×31cm 1942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大生产,冀中 49.5×31cm 1942年 明胶银盐

  • 雁翎队在荷花淀集会,冀中  35.5×49cm 1943 明胶银盐 中国美术馆藏.jpg

    雁翎队在荷花淀集会,冀中 35.5×49cm 1943年 明胶银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