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过年,向家的方向

2019-02-13      本刊记者 陈建 王蕴聪 摄影报道

  • CJX20230.jpg

    蓉蓉展示与奶奶一同为姑姑家即将举办的喜事准备的“担盘”。与许多农村一样,因为平日村里的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的很多喜事都集中在春节前后举办,而这也成为蓉蓉一家每年都要回家过年的原因之一。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4706.jpg

    放假回家前的一个周末,因为过年前还有很多事情积压,蓉蓉一早从家里出发,准备到公司加班。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6486.jpg

    大学毕业后,蓉蓉就职于北京闽龙国际,担任 企划部经理一职。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7989.jpg

    日常繁忙的工作让蓉蓉很少有空余的时间,工作之余看展览、做陶艺等文艺休闲活动是她最喜欢的。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5536.jpg

    因为每年都要过完元宵节才能回到北京,回家前夕,蓉蓉特意与几位好友约好时间吃个饭、聊聊天。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IMG_7336.jpg

    回家前的上午,收拾完行李,蓉蓉与教练约好时间来到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CJX29680.jpg

    回到家的第二天,蓉蓉与妈妈到莆田市区购买 家中过年需要的贡品。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8448.jpg

    由于工作单位还未放假,在家参加寿宴期间,蓉蓉的工作电话依旧不断。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CJX29777.jpg

    与奶奶在村间小巷闲逛时,蓉蓉遇到熟人开心地打招呼。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0045.jpg

    趁着阳光充足,蓉蓉与奶奶清洗陈放多日的红漆“担盘”。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

  自古,家对于中国人便意义非凡,人的根在这里,灵魂的寄托也在这里。

  而春节,又是中国文化里最隆重最核心的节日,各种美好、温情、喜庆都属于它。于是,春节回家过年,仿佛是一次虔诚的朝圣。很多人不管离家多远、假期多短、票多难买、旅途多奔波,“回家过年”都是年终岁末的一件大事。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变化,过年这一概念已经不是一种定向思维。越来越多的人或是反向探亲,或是选择留在外地,或是外出旅游……但是依然会有这样一群人,从工作、生活的城市不远千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2019123日,本刊记者跟随蓉蓉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

  农历腊月十八,结束单位的工作,蓉蓉与妈妈、奶奶、表嫂和小侄子早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与小侄子对于回家的兴奋不同,与长辈对于回家的熟悉与期盼不同,对于出生、生活在北京的蓉蓉来说,老家只是每年过年才会去的地方。即使家里年龄最大的奶奶也在北京生活了多年,但是过年,一家人还是要从北京一起回到2000多公里外的家乡。

  因为航班晚点,蓉蓉一家从北京乘飞机抵达福建福州已是晚上9点,从福州机场还需要驱车两小时才能回到位于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吴村的家中。回到家,打扫房间、收拾行李,一家人休息时已是深夜。

  “做红团、做大岁、游灯,老家过年才有气氛,一家人回来才能真的聚齐。”在蓉蓉奶奶看来,虽然都生活在北京,但是只有回到家乡,一家人才能真的聚到一起过个年,“毕竟这里才是家,根在这里。”

  今年24岁的蓉蓉对家乡并没有太多的回忆,但是每年回家过年却成为了习惯。“在北京过年只能算是吃顿饭,回老家才叫过年。”蓉蓉说道,虽然近几年,家里已有不少亲戚到北京工作、生活,但是大部分还是留在老家,“很多独具特色的节日传统只有老家才有。”

  过寿、参加婚礼、相亲、走亲访友……与当下很多农村一样,在东吴村,平时在村里生活的人很少。人们大多外出务工,只有在春节前后,所有人才会回到老家。正因如此,很多仪式都会集中在过年期间举办,人情、族情、乡情的维系也成为了春节一定要回家的原因之一。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除了打扫近一年没有人住的房子,蓉蓉和家里人还要添购生活用品、走访亲戚、准备年货……随着年关将至,家里人也会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回来,人越来越多,年味也越来越浓。

上一页

下一页

过年,向家的方向

2019-02-13      本刊记者 陈建 王蕴聪 摄影报道

  自古,家对于中国人便意义非凡,人的根在这里,灵魂的寄托也在这里。

  而春节,又是中国文化里最隆重最核心的节日,各种美好、温情、喜庆都属于它。于是,春节回家过年,仿佛是一次虔诚的朝圣。很多人不管离家多远、假期多短、票多难买、旅途多奔波,“回家过年”都是年终岁末的一件大事。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变化,过年这一概念已经不是一种定向思维。越来越多的人或是反向探亲,或是选择留在外地,或是外出旅游……但是依然会有这样一群人,从工作、生活的城市不远千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2019123日,本刊记者跟随蓉蓉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

  农历腊月十八,结束单位的工作,蓉蓉与妈妈、奶奶、表嫂和小侄子早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与小侄子对于回家的兴奋不同,与长辈对于回家的熟悉与期盼不同,对于出生、生活在北京的蓉蓉来说,老家只是每年过年才会去的地方。即使家里年龄最大的奶奶也在北京生活了多年,但是过年,一家人还是要从北京一起回到2000多公里外的家乡。

  因为航班晚点,蓉蓉一家从北京乘飞机抵达福建福州已是晚上9点,从福州机场还需要驱车两小时才能回到位于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吴村的家中。回到家,打扫房间、收拾行李,一家人休息时已是深夜。

  “做红团、做大岁、游灯,老家过年才有气氛,一家人回来才能真的聚齐。”在蓉蓉奶奶看来,虽然都生活在北京,但是只有回到家乡,一家人才能真的聚到一起过个年,“毕竟这里才是家,根在这里。”

  今年24岁的蓉蓉对家乡并没有太多的回忆,但是每年回家过年却成为了习惯。“在北京过年只能算是吃顿饭,回老家才叫过年。”蓉蓉说道,虽然近几年,家里已有不少亲戚到北京工作、生活,但是大部分还是留在老家,“很多独具特色的节日传统只有老家才有。”

  过寿、参加婚礼、相亲、走亲访友……与当下很多农村一样,在东吴村,平时在村里生活的人很少。人们大多外出务工,只有在春节前后,所有人才会回到老家。正因如此,很多仪式都会集中在过年期间举办,人情、族情、乡情的维系也成为了春节一定要回家的原因之一。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除了打扫近一年没有人住的房子,蓉蓉和家里人还要添购生活用品、走访亲戚、准备年货……随着年关将至,家里人也会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回来,人越来越多,年味也越来越浓。

  • CJX20230.jpg

    蓉蓉展示与奶奶一同为姑姑家即将举办的喜事准备的“担盘”。与许多农村一样,因为平日村里的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的很多喜事都集中在春节前后举办,而这也成为蓉蓉一家每年都要回家过年的原因之一。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4706.jpg

    放假回家前的一个周末,因为过年前还有很多事情积压,蓉蓉一早从家里出发,准备到公司加班。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6486.jpg

    大学毕业后,蓉蓉就职于北京闽龙国际,担任 企划部经理一职。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7989.jpg

    日常繁忙的工作让蓉蓉很少有空余的时间,工作之余看展览、做陶艺等文艺休闲活动是她最喜欢的。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5536.jpg

    因为每年都要过完元宵节才能回到北京,回家前夕,蓉蓉特意与几位好友约好时间吃个饭、聊聊天。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IMG_7336.jpg

    回家前的上午,收拾完行李,蓉蓉与教练约好时间来到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CJX29680.jpg

    回到家的第二天,蓉蓉与妈妈到莆田市区购买 家中过年需要的贡品。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8448.jpg

    由于工作单位还未放假,在家参加寿宴期间,蓉蓉的工作电话依旧不断。 摄影 王蕴聪/人民画报

  • CJX29777.jpg

    与奶奶在村间小巷闲逛时,蓉蓉遇到熟人开心地打招呼。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CJX20045.jpg

    趁着阳光充足,蓉蓉与奶奶清洗陈放多日的红漆“担盘”。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