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造林难,营林更难

2017-09-07      撰文 本刊记者 杨云倩  胡周萌

  • DJI_0267.jpg

    亮兵台望海楼是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在防火期,瞭望员每15分钟就要用望远镜观测一次情况。55年来,林场共有近20对夫妻坚守过望火楼。 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 DUAN1802_副本.jpg

    46岁的刘军和47岁的齐淑艳夫妇已经在望海楼坚守了11年。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595_副本.jpg

    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主任魏爱国,曾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1648_副本.jpg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护林员刘国,每到防火期,就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149_副本.jpg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和同事用3年时间制作了上万个标本。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3367_副本.jpg

    调查规划设计院闫立军(左)、纪福利使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工作。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088.jpg

    千层板林场工程师侯登峰(右二)和同事一起,查看近3年所造树苗的保存率和割灌情况。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

  

  上世纪80年代后,林子起来了,

  塞罕坝「林二代」工作的重点就放在百万亩林子的经营和保护。


  在生态脆弱的塞罕坝,一个烟头、一场虫灾、一时大意,都可能让这个生态家园毁于一旦。

  “望火”夫妻和护林员老刘

  阴河林场亮兵台的望海楼,是整个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它原是“望火楼”,因林场人对这片林海的热爱,改名为“望海楼”。

  刘军和齐淑艳夫妇已经在这里坚守了11年。多年的经验,使他们一眼就能区别是雾、是烟、还是沙尘暴——“雾是白色的,会不断流动;烟的顶部是蓝色,不断上升;而沙尘暴是棕黑色。”

  夫妻俩的工作就是在每年315日至615日、915日至大雪封山的防火期内,每隔15分钟登高瞭望半径约20公里的林子,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并做记录。没有情况,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平安。这也是塞罕坝其他8座望火楼瞭望员每天重复的工作……

  “时间也不完全固定,几乎是随时都要看着,有时报告电话还没挂,那边就有疑似情况出现。”刘军的父亲刘海云也曾是一位瞭望员,作为“林二代”,刘军之前的工作是护林员。20069月,夫妻俩被通知调往望海楼。并没有太多时间准备,三天后就上了山,因为林场马上要进入防火期。刚上山时,没有详细的地图,刘军只能依靠做护林员时的经验,以及平时和周围村民的交流了解附近的情况。11年过去,如今夫妻俩对四周远近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哪条沟,一清二楚。他们的独生儿子刘志钢今年24岁,是分场森林扑火队的一员。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护林员刘国的任务是巡山,主要负责森林防火和防止盗伐。在防火期,每天上下午各巡查负责的林区一次,每次都要近5个小时,沿途开展防火宣传,扣留所有火种,查看所辖范围是否有人为或牲畜毁林现象,每次都要做好巡山记录。在四道沟营林区,像刘国这样负责日常巡查的护林员共有5人,每人负责1万多亩林区。

  “护林防火最忙的时候是清明节、五一和十一,凌晨两三点起来,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去。”刘国的父亲是第一代务林人,1958年就在大唤起林场工作。刘国1988年参加工作,当上护林员,一干就是近30年。他刚来的时候,护林员还是骑马巡山。如今,修好了公路,护林员可以骑着摩托车巡山。基层林区护林员的生活环境也大为改善,翻修后的宿舍是双人标间,院子里还安装了篮球架等运动设施。

  除了少量天然白桦林外,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树木以落叶松、樟子松为主。一旦有火,树种单一便成了隐忧,非常容易“火烧连营”。因而防火在整个林场是重中之重。

  瞭望员、护林员等“人眼”外,林场还不断加强森林火灾防控的信息化建设,安装的林火视频监测系统、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系统,覆盖了林区85%的面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测网络。“但一些深沟仪器探测不到,瞭望员依然十分重要。瞭望员对火情、风向风速的判断,正确率达95%以上。”林场防火指挥办公室工作人员于雷说。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于雷,是林场少有的“林四代”。1962年建厂时,他的太祖父和祖父,带着他的父亲、当时两岁的于文阁一起从围场县来到了塞罕坝林场。这些年间,20多口人的大家族中有一多半人在林场工作。“祖祖辈辈造起来的林子,不能在我们手上毁掉。”

  不只是专职负责防火相关的人员,几乎每一个塞罕坝人都会把防火自觉地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在他们心中,林子就是生命。

  “无烟的火灾”

  每年的5月中旬到8月,是塞罕坝林场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每到这个时候,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有时忙得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

  由于林场成林树木高大,常规喷雾已经够不着有害生物,喷烟防治成为最常用的方式。而喷烟防治受天气条件限制,在凌晨或傍晚时分效果最好。于是,凌晨一两点,国志锋起床到林场装上防治工具,再一个个接上工人。三四点到达防治作业地块,国志锋和工人们打着手电筒开始工作,直至上午10点左右,防治作业才告一段落。傍晚又要再进行一遍防治,一般下山已是晚上8点多,逐一将工人送回家,安排好一切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

  20175月,塞罕坝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落叶松尺蛾灾害,千层板、北曼甸、阴河三个林场近5万亩林地受灾,最多一棵树有超过万头尺蛾。尽管有所防治,但涉及范围之大、害虫之多还是让大家吓了一跳。国志锋和工人们连续奋战了20多天才将灾害控制下来,保护住了万亩森林。“病虫灾害是无烟的火灾,在无声无息之间就可能产生危害,甚至比火灾还要可怕。”国志锋说。

  2000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毕业的国志锋来到塞罕坝。尽管从小在山里长大,但第一次进塞罕坝仍让他十分震撼。“坐了一个小时的班车,都感觉走不出这片林海。”

  到了塞罕坝,这片林子更是让他难以抽身。到塞罕坝的前14年间,国志锋都没有休过假。夏天蚊虫肆虐,要通宵在林中调查害虫密度;冬天大雪封山,要踏雪上山防鼠害……病虫害防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较量,几乎每一年,林场都会发现新的害虫种类。平时它们潜伏在林中,当环境适宜、条件成熟时,便会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意观测,提前制定预案,做到可防、可控、可治。” 国志锋说。

  每年,国志锋他们要将全场112万亩森林调查两遍以上。为了让新人能快速对塞罕坝的病虫害生态有所了解,他和同事一起花了3年时间,制作了塞罕坝林场近千种昆虫种类的上万个标本,在防疫站开辟了两间标本室。同时,还建立了实验室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的形态变化并进行鉴定。

  近几年,塞罕坝林场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前强调消灭害虫,现在我们是控制昆虫。因为适量存在的昆虫也对其他害虫有天敌制约作用,能让生态系统自我控制。”国志锋介绍说,目前塞罕坝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是:能实现森林自控,就不人为干预;能小范围控制,绝不扩大面积防治;能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就不使用化学药剂——“目的就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非防控对象,促进森林形成自控机制,维护生态平衡。”

  塞罕坝树木的品种相对单一,从生态系统来说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但是,森防站通过各种防治措施,合理协调防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多年来未发生过大面积的虫灾。塞罕坝林场的病虫害成灾率,始终保持在千分之二以内,稳处于河北省林业厅划的“成灾率不高于千分之三点三”的红线内。

  三分造,七分管

  塞罕坝人人皆知的“一棵松”,依然在场部东北方向生长。它保持着近200岁树龄的风骨,又显得有些特别——距离根部一米左右开始分叉,像是两棵树在往上长。

  “很可能是因为环境太恶劣,大风把主干刮断,营养让侧枝分走了。还有就是年头长,没人打理,森林管护都要环切侧枝的。” 塞罕坝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闫立军说。

  塞罕坝是人工林场,生长快、生长量高、开发方便,但也存在生物多样性较低、易发病害等缺点。因而长到一定的林龄和密度,需要采伐完之后重新造林,让它焕发生机。“林场经营不仅仅是造林,三分造,七分管。”闫立军说。

  在林业领域,间伐等森林养护管理的办法被统称为“抚育”。生长过密的、树干分叉的、出现倾斜的,都是优先进行抚育的对象。通过抚育,树木每年直径生长达之前两三倍以上。抚育间伐的过程,也是改变林层和树种结构的过程。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塞罕坝人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5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株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自建场以来,林场累计抚育森林260余万亩次,相当于把塞罕坝全部林木抚育了两遍还多。

  规划造林、进行林业生产规划设计,是林业生产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哪片地可以种什么、造林密度是多少、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细致详尽的造林规划。“林业不是糊弄人的活,你糊弄自然,自然就糊弄你。林业就是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塞罕坝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纪福利说。

  纪福利1992年到塞罕坝工作,那时流传一句话:“要想苦,生产股;要受罪,调查队”。调查队就是规划院前身。调查队到了营林区,一两个月下不来。“吃,吃不好;睡,蚊叮虫咬;干活,下雨了只能浇着,雪多大都得挺着。累的时候想,为啥要学林呢?后来想,学林不就是为林子嘛,既然学了就认真干。” 纪福利说。

  近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在试验新的树种,未来,林场还将引进适应塞罕坝的彩叶树。“树种越丰富,森林越健康,生态系统越稳定。改培主要是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闫立军介绍,调整结构是为了森林发挥更大的功能,扩大林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人工林逐步引向天然林,塞罕坝正在从传统造林向生态林业转轨,更加强调森林的多功能生态经营。

  多年的“抚育间伐”逐渐腾出空间,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曾经单一的人造林海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乔灌草”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在逐渐完善……  

上一页

下一页

造林难,营林更难

2017-09-07      撰文 本刊记者 杨云倩  胡周萌

  

  上世纪80年代后,林子起来了,

  塞罕坝「林二代」工作的重点就放在百万亩林子的经营和保护。


  在生态脆弱的塞罕坝,一个烟头、一场虫灾、一时大意,都可能让这个生态家园毁于一旦。

  “望火”夫妻和护林员老刘

  阴河林场亮兵台的望海楼,是整个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它原是“望火楼”,因林场人对这片林海的热爱,改名为“望海楼”。

  刘军和齐淑艳夫妇已经在这里坚守了11年。多年的经验,使他们一眼就能区别是雾、是烟、还是沙尘暴——“雾是白色的,会不断流动;烟的顶部是蓝色,不断上升;而沙尘暴是棕黑色。”

  夫妻俩的工作就是在每年315日至615日、915日至大雪封山的防火期内,每隔15分钟登高瞭望半径约20公里的林子,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并做记录。没有情况,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平安。这也是塞罕坝其他8座望火楼瞭望员每天重复的工作……

  “时间也不完全固定,几乎是随时都要看着,有时报告电话还没挂,那边就有疑似情况出现。”刘军的父亲刘海云也曾是一位瞭望员,作为“林二代”,刘军之前的工作是护林员。20069月,夫妻俩被通知调往望海楼。并没有太多时间准备,三天后就上了山,因为林场马上要进入防火期。刚上山时,没有详细的地图,刘军只能依靠做护林员时的经验,以及平时和周围村民的交流了解附近的情况。11年过去,如今夫妻俩对四周远近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哪条沟,一清二楚。他们的独生儿子刘志钢今年24岁,是分场森林扑火队的一员。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护林员刘国的任务是巡山,主要负责森林防火和防止盗伐。在防火期,每天上下午各巡查负责的林区一次,每次都要近5个小时,沿途开展防火宣传,扣留所有火种,查看所辖范围是否有人为或牲畜毁林现象,每次都要做好巡山记录。在四道沟营林区,像刘国这样负责日常巡查的护林员共有5人,每人负责1万多亩林区。

  “护林防火最忙的时候是清明节、五一和十一,凌晨两三点起来,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去。”刘国的父亲是第一代务林人,1958年就在大唤起林场工作。刘国1988年参加工作,当上护林员,一干就是近30年。他刚来的时候,护林员还是骑马巡山。如今,修好了公路,护林员可以骑着摩托车巡山。基层林区护林员的生活环境也大为改善,翻修后的宿舍是双人标间,院子里还安装了篮球架等运动设施。

  除了少量天然白桦林外,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树木以落叶松、樟子松为主。一旦有火,树种单一便成了隐忧,非常容易“火烧连营”。因而防火在整个林场是重中之重。

  瞭望员、护林员等“人眼”外,林场还不断加强森林火灾防控的信息化建设,安装的林火视频监测系统、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系统,覆盖了林区85%的面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测网络。“但一些深沟仪器探测不到,瞭望员依然十分重要。瞭望员对火情、风向风速的判断,正确率达95%以上。”林场防火指挥办公室工作人员于雷说。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于雷,是林场少有的“林四代”。1962年建厂时,他的太祖父和祖父,带着他的父亲、当时两岁的于文阁一起从围场县来到了塞罕坝林场。这些年间,20多口人的大家族中有一多半人在林场工作。“祖祖辈辈造起来的林子,不能在我们手上毁掉。”

  不只是专职负责防火相关的人员,几乎每一个塞罕坝人都会把防火自觉地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在他们心中,林子就是生命。

  “无烟的火灾”

  每年的5月中旬到8月,是塞罕坝林场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每到这个时候,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有时忙得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

  由于林场成林树木高大,常规喷雾已经够不着有害生物,喷烟防治成为最常用的方式。而喷烟防治受天气条件限制,在凌晨或傍晚时分效果最好。于是,凌晨一两点,国志锋起床到林场装上防治工具,再一个个接上工人。三四点到达防治作业地块,国志锋和工人们打着手电筒开始工作,直至上午10点左右,防治作业才告一段落。傍晚又要再进行一遍防治,一般下山已是晚上8点多,逐一将工人送回家,安排好一切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

  20175月,塞罕坝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落叶松尺蛾灾害,千层板、北曼甸、阴河三个林场近5万亩林地受灾,最多一棵树有超过万头尺蛾。尽管有所防治,但涉及范围之大、害虫之多还是让大家吓了一跳。国志锋和工人们连续奋战了20多天才将灾害控制下来,保护住了万亩森林。“病虫灾害是无烟的火灾,在无声无息之间就可能产生危害,甚至比火灾还要可怕。”国志锋说。

  2000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毕业的国志锋来到塞罕坝。尽管从小在山里长大,但第一次进塞罕坝仍让他十分震撼。“坐了一个小时的班车,都感觉走不出这片林海。”

  到了塞罕坝,这片林子更是让他难以抽身。到塞罕坝的前14年间,国志锋都没有休过假。夏天蚊虫肆虐,要通宵在林中调查害虫密度;冬天大雪封山,要踏雪上山防鼠害……病虫害防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较量,几乎每一年,林场都会发现新的害虫种类。平时它们潜伏在林中,当环境适宜、条件成熟时,便会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意观测,提前制定预案,做到可防、可控、可治。” 国志锋说。

  每年,国志锋他们要将全场112万亩森林调查两遍以上。为了让新人能快速对塞罕坝的病虫害生态有所了解,他和同事一起花了3年时间,制作了塞罕坝林场近千种昆虫种类的上万个标本,在防疫站开辟了两间标本室。同时,还建立了实验室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的形态变化并进行鉴定。

  近几年,塞罕坝林场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前强调消灭害虫,现在我们是控制昆虫。因为适量存在的昆虫也对其他害虫有天敌制约作用,能让生态系统自我控制。”国志锋介绍说,目前塞罕坝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是:能实现森林自控,就不人为干预;能小范围控制,绝不扩大面积防治;能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就不使用化学药剂——“目的就是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非防控对象,促进森林形成自控机制,维护生态平衡。”

  塞罕坝树木的品种相对单一,从生态系统来说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但是,森防站通过各种防治措施,合理协调防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多年来未发生过大面积的虫灾。塞罕坝林场的病虫害成灾率,始终保持在千分之二以内,稳处于河北省林业厅划的“成灾率不高于千分之三点三”的红线内。

  三分造,七分管

  塞罕坝人人皆知的“一棵松”,依然在场部东北方向生长。它保持着近200岁树龄的风骨,又显得有些特别——距离根部一米左右开始分叉,像是两棵树在往上长。

  “很可能是因为环境太恶劣,大风把主干刮断,营养让侧枝分走了。还有就是年头长,没人打理,森林管护都要环切侧枝的。” 塞罕坝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闫立军说。

  塞罕坝是人工林场,生长快、生长量高、开发方便,但也存在生物多样性较低、易发病害等缺点。因而长到一定的林龄和密度,需要采伐完之后重新造林,让它焕发生机。“林场经营不仅仅是造林,三分造,七分管。”闫立军说。

  在林业领域,间伐等森林养护管理的办法被统称为“抚育”。生长过密的、树干分叉的、出现倾斜的,都是优先进行抚育的对象。通过抚育,树木每年直径生长达之前两三倍以上。抚育间伐的过程,也是改变林层和树种结构的过程。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塞罕坝人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5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株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自建场以来,林场累计抚育森林260余万亩次,相当于把塞罕坝全部林木抚育了两遍还多。

  规划造林、进行林业生产规划设计,是林业生产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哪片地可以种什么、造林密度是多少、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细致详尽的造林规划。“林业不是糊弄人的活,你糊弄自然,自然就糊弄你。林业就是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塞罕坝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纪福利说。

  纪福利1992年到塞罕坝工作,那时流传一句话:“要想苦,生产股;要受罪,调查队”。调查队就是规划院前身。调查队到了营林区,一两个月下不来。“吃,吃不好;睡,蚊叮虫咬;干活,下雨了只能浇着,雪多大都得挺着。累的时候想,为啥要学林呢?后来想,学林不就是为林子嘛,既然学了就认真干。” 纪福利说。

  近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在试验新的树种,未来,林场还将引进适应塞罕坝的彩叶树。“树种越丰富,森林越健康,生态系统越稳定。改培主要是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闫立军介绍,调整结构是为了森林发挥更大的功能,扩大林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人工林逐步引向天然林,塞罕坝正在从传统造林向生态林业转轨,更加强调森林的多功能生态经营。

  多年的“抚育间伐”逐渐腾出空间,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曾经单一的人造林海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乔灌草”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在逐渐完善……  

  • DJI_0267.jpg

    亮兵台望海楼是塞罕坝的制高点,海拔1940米。在防火期,瞭望员每15分钟就要用望远镜观测一次情况。55年来,林场共有近20对夫妻坚守过望火楼。 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 DUAN1802_副本.jpg

    46岁的刘军和47岁的齐淑艳夫妇已经在望海楼坚守了11年。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595_副本.jpg

    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主任魏爱国,曾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1648_副本.jpg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护林员刘国,每到防火期,就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149_副本.jpg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和同事用3年时间制作了上万个标本。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3367_副本.jpg

    调查规划设计院闫立军(左)、纪福利使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工作。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DUAN2088.jpg

    千层板林场工程师侯登峰(右二)和同事一起,查看近3年所造树苗的保存率和割灌情况。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