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雪域边防第一哨

2017-12-11      撰文 贺烈烈 摄影 付浩

  • 守望雪山.jpg

    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日喀则边防支队兰巴拉边境检查站的边防官兵在海拔5800米的简易哨位上执勤。

  • 巡逻途中组织官兵学习十九大精神.jpg

    官兵学习十九大精神。

  • 当顶天立地的雪域边防传人.jpg

    素有“雪域边防第一哨”之称的兰巴拉边境检查站。

< >

  兰巴拉边境检查站站长谭强说:“身在雪域高原,心连首都北京。对于我们战斗在雪域高原的边防战士,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克服嘴巴上的革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在履行戍边卫国的神圣使命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是世界第六高峰,是各国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圣地。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日喀则边防支队兰巴拉边境检查站就坚守在卓奥友峰腰际。登山者来到这里,是因为山在这里;武警边防官兵们守在这里,是因为祖国的边境线就在这里。

  兰巴拉,又称加布拉,藏语意为不长草的地方,兰巴拉山口就坐落在卓奥友峰与格仲康(友谊)峰之间,为常年性边境通道。兰巴拉边境检查站海拔5326米,是迄今全国海拔最高的公安边境检查站,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雪域边防第一哨”。

  兰巴拉边检站防控面积120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3公里,区内无固定居民,离最近的镇—岗嘎镇37公里。该地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覆盖期,气候恶劣,地理环境复杂,严寒、高海拔、极度缺氧造就了兰巴拉“遍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自然风貌。

  “立正!”嘹亮的口令响彻营地,官兵们军容整齐,迅速列队,待领队发出“出发”口令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徒步巡逻至7公里外的提水沟。

  这里是隶属于兰巴拉边检站的巴弄卓康执勤点,海拔5800米,全年有长达300天以上的漫长冬季,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30%,是全军和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执勤点之一。官兵们要去的提水沟,就在卓奥友峰山腰下。站在执勤点,巍峨的卓奥友峰就在眼前,如此亲近。然而,就连经常执勤的官兵都说,这条路漫长而艰辛。

  狂风凛冽,透过面罩,脸上生疼。“大口呼吸是不行的,用舌头顶住上颚,用鼻子深呼吸,用嘴来吐气,这样可以调节呼吸、节省体力。”常年执勤让官兵们练就了过人的体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巡逻路上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兰巴拉山口是中国和尼泊尔常年性边境通道,也是一些非法出入境人员的取道之处;同时,每年春秋季节是卓奥友峰登山旺季,这一带出入的人员较多,战士们的巡逻任务相当重,必须确保边境安宁和人员安全。”谭强介绍,“由于西藏武警边防总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兰巴拉山口处于电子监控范围,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控,大大减轻了官兵们的巡逻负担。”

  1998年,日喀则边防支队在此设立了岗嘎边防派出所兰巴拉临时执勤点。2000年建立固定执勤点。200210月,经上级批准,在岗嘎边防派出所兰巴拉执勤点的基础上组建了兰巴拉边境检查站。

  “当兵的就得听指挥,哪里需要去哪里。”这是检查站官兵们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为了边境安宁,他们用青春常年与这条风雪交加的巡逻路为伴,其中的寂寞与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他们年纪最小的才18岁,最大的也不过35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雪域边防第一哨,是一个光荣的地方,更是一个无数官兵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钢铁哨位。如今,一批“90后”“00后”的青年边防军人走上了哨位,接受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重任,为雪域高原的和谐安宁贡献力量。  

上一页

下一页

雪域边防第一哨

2017-12-11      撰文 贺烈烈 摄影 付浩

  兰巴拉边境检查站站长谭强说:“身在雪域高原,心连首都北京。对于我们战斗在雪域高原的边防战士,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克服嘴巴上的革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在履行戍边卫国的神圣使命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是世界第六高峰,是各国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圣地。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日喀则边防支队兰巴拉边境检查站就坚守在卓奥友峰腰际。登山者来到这里,是因为山在这里;武警边防官兵们守在这里,是因为祖国的边境线就在这里。

  兰巴拉,又称加布拉,藏语意为不长草的地方,兰巴拉山口就坐落在卓奥友峰与格仲康(友谊)峰之间,为常年性边境通道。兰巴拉边境检查站海拔5326米,是迄今全国海拔最高的公安边境检查站,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雪域边防第一哨”。

  兰巴拉边检站防控面积120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3公里,区内无固定居民,离最近的镇—岗嘎镇37公里。该地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为冰雪覆盖期,气候恶劣,地理环境复杂,严寒、高海拔、极度缺氧造就了兰巴拉“遍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自然风貌。

  “立正!”嘹亮的口令响彻营地,官兵们军容整齐,迅速列队,待领队发出“出发”口令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徒步巡逻至7公里外的提水沟。

  这里是隶属于兰巴拉边检站的巴弄卓康执勤点,海拔5800米,全年有长达300天以上的漫长冬季,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30%,是全军和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执勤点之一。官兵们要去的提水沟,就在卓奥友峰山腰下。站在执勤点,巍峨的卓奥友峰就在眼前,如此亲近。然而,就连经常执勤的官兵都说,这条路漫长而艰辛。

  狂风凛冽,透过面罩,脸上生疼。“大口呼吸是不行的,用舌头顶住上颚,用鼻子深呼吸,用嘴来吐气,这样可以调节呼吸、节省体力。”常年执勤让官兵们练就了过人的体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巡逻路上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兰巴拉山口是中国和尼泊尔常年性边境通道,也是一些非法出入境人员的取道之处;同时,每年春秋季节是卓奥友峰登山旺季,这一带出入的人员较多,战士们的巡逻任务相当重,必须确保边境安宁和人员安全。”谭强介绍,“由于西藏武警边防总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兰巴拉山口处于电子监控范围,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控,大大减轻了官兵们的巡逻负担。”

  1998年,日喀则边防支队在此设立了岗嘎边防派出所兰巴拉临时执勤点。2000年建立固定执勤点。200210月,经上级批准,在岗嘎边防派出所兰巴拉执勤点的基础上组建了兰巴拉边境检查站。

  “当兵的就得听指挥,哪里需要去哪里。”这是检查站官兵们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为了边境安宁,他们用青春常年与这条风雪交加的巡逻路为伴,其中的寂寞与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他们年纪最小的才18岁,最大的也不过35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雪域边防第一哨,是一个光荣的地方,更是一个无数官兵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钢铁哨位。如今,一批“90后”“00后”的青年边防军人走上了哨位,接受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重任,为雪域高原的和谐安宁贡献力量。  

  • 守望雪山.jpg

    武警西藏边防总队日喀则边防支队兰巴拉边境检查站的边防官兵在海拔5800米的简易哨位上执勤。

  • 巡逻途中组织官兵学习十九大精神.jpg

    官兵学习十九大精神。

  • 当顶天立地的雪域边防传人.jpg

    素有“雪域边防第一哨”之称的兰巴拉边境检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