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新浦东人

2018-10-10      陈剑 刘世昕 摄影报道

  • a20180830023.jpg

    位于上海浦东临港软件园的中云开源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青年员工,他们年纪最大的是26岁。许多年轻人在临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实习期每人每月享有2000元补贴,转正后则每月另享有600元住房补贴。此外还有限价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四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培养+培训+实训”的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线上+线下”“政府+市场”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摄影 陈剑

  • b20180829012.jpg

    上海浦东国际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美妆导师刘一方正在整理展柜上的化妆品。刘一方今年30岁,祖籍江苏常州,在浦东工作有10来年时间了。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在中国启动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改革,这项改革举措自2017年3月1日实施以来,大大缩短了进口化妆品在中国的上市时间。 摄影 陈剑

  • g20180831025-496086887.jpg

    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阅文集团,王蕴潾在自己的工位上。王蕴潾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漠河,201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上班,目前在阅文集团做品牌工作。王蕴潾说,自己和爱人目前住在科技园的人才公寓,70来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金3000元,比市场价便宜2000元左右。待得住,留下来——正是一方沃土,才会孕育越来越多的“新浦东人”。 摄影 陈剑

  • j20180831020.jpg

    上海浦东金桥社区儿童读书会,苑萍给孩子们读英文绘本。苑萍是留学德国的海归,今年40岁,目前在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摄影 陈剑

  • k20180831024.jpg

    上海浦东碧云国际社区,布鲁和伊拉里亚夫妇骑着电动滑板车准备接孩子放学。据介绍,碧云国际社区具有“小联合国”之称,已集聚了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余户外籍人士家庭,外籍人士家庭比例占90%左右。 摄影 陈剑

  • l20180829033.jpg

    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来自台湾的郭先生(左二)正在咨询办理工作居住证的相关事宜。多 年来,浦东新区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全国首家“人才基地联盟”等在这里诞生。2018年4月,浦东人才发展“35条”出台,政府以甘当“店小二”的姿态着力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 摄影 陈剑

  • iFE7W1167.JPG

    上海浦东临港科技城,上海奥科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产经理王仕国在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小飞机—OXAI风翎水陆两栖飞机前。他说,临港地区不仅宜居,还能提供给创新型民营航空企业全国难得一遇的空域。“飞机跑道、试飞空域,都能在临港找。” 摄影 陈剑

  • d20180829038.jpg

    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2017年6月,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在浦东新区揭牌成立,推出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九条措施。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国籍的周虹女士成为了全国第一位经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获得“中国绿卡”的海外人才。如今通过多个前沿科学和重点平台建设,浦东加快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服务。 摄影 陈剑

  • p20180831013.jpg

    上海浦东上海中心大厦,国华人寿保险公司的两位年轻白领邵侃(右)和陈静瑶。 摄影 陈剑

  • q20180831029.jpg

    上海浦东滨江大道,22岁的毛良秋在跑步中跳跃拍照。毛良秋来自四川达州,在上海浦东一家公司从事摄影助理工作。刚满28岁的浦东依然年轻,吸引着更多洋溢激情的青年人前来奋斗。 摄影 王烨捷

< >

  浦东新区成立之初,曾有人质疑其前景,而人才则一度被认为是发展瓶颈。28年过去,浦东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创下多个第一,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开发开放28年,伴随着浦东新区屡创经济奇迹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千千万万名“新浦东人”在浦东12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撰写着精彩的奋斗故事,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角。相比于前辈近乎“拓荒者”的角色,“新浦东人”恪守奋斗之道的同时,更为自信、乐观、包容。城市在滋养他们,而他们则赋予城市新的内涵。

上一页

下一页

新浦东人

2018-10-10      陈剑 刘世昕 摄影报道

  浦东新区成立之初,曾有人质疑其前景,而人才则一度被认为是发展瓶颈。28年过去,浦东已经在全国,乃至全球创下多个第一,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开发开放28年,伴随着浦东新区屡创经济奇迹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千千万万名“新浦东人”在浦东12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撰写着精彩的奋斗故事,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角。相比于前辈近乎“拓荒者”的角色,“新浦东人”恪守奋斗之道的同时,更为自信、乐观、包容。城市在滋养他们,而他们则赋予城市新的内涵。

  • a20180830023.jpg

    位于上海浦东临港软件园的中云开源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青年员工,他们年纪最大的是26岁。许多年轻人在临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实习期每人每月享有2000元补贴,转正后则每月另享有600元住房补贴。此外还有限价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四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培养+培训+实训”的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线上+线下”“政府+市场”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摄影 陈剑

  • b20180829012.jpg

    上海浦东国际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美妆导师刘一方正在整理展柜上的化妆品。刘一方今年30岁,祖籍江苏常州,在浦东工作有10来年时间了。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在中国启动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改革,这项改革举措自2017年3月1日实施以来,大大缩短了进口化妆品在中国的上市时间。 摄影 陈剑

  • g20180831025-496086887.jpg

    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阅文集团,王蕴潾在自己的工位上。王蕴潾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漠河,201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上班,目前在阅文集团做品牌工作。王蕴潾说,自己和爱人目前住在科技园的人才公寓,70来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金3000元,比市场价便宜2000元左右。待得住,留下来——正是一方沃土,才会孕育越来越多的“新浦东人”。 摄影 陈剑

  • j20180831020.jpg

    上海浦东金桥社区儿童读书会,苑萍给孩子们读英文绘本。苑萍是留学德国的海归,今年40岁,目前在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摄影 陈剑

  • k20180831024.jpg

    上海浦东碧云国际社区,布鲁和伊拉里亚夫妇骑着电动滑板车准备接孩子放学。据介绍,碧云国际社区具有“小联合国”之称,已集聚了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余户外籍人士家庭,外籍人士家庭比例占90%左右。 摄影 陈剑

  • l20180829033.jpg

    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来自台湾的郭先生(左二)正在咨询办理工作居住证的相关事宜。多 年来,浦东新区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全国首家“人才基地联盟”等在这里诞生。2018年4月,浦东人才发展“35条”出台,政府以甘当“店小二”的姿态着力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 摄影 陈剑

  • iFE7W1167.JPG

    上海浦东临港科技城,上海奥科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产经理王仕国在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小飞机—OXAI风翎水陆两栖飞机前。他说,临港地区不仅宜居,还能提供给创新型民营航空企业全国难得一遇的空域。“飞机跑道、试飞空域,都能在临港找。” 摄影 陈剑

  • d20180829038.jpg

    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2017年6月,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在浦东新区揭牌成立,推出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九条措施。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国籍的周虹女士成为了全国第一位经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获得“中国绿卡”的海外人才。如今通过多个前沿科学和重点平台建设,浦东加快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服务。 摄影 陈剑

  • p20180831013.jpg

    上海浦东上海中心大厦,国华人寿保险公司的两位年轻白领邵侃(右)和陈静瑶。 摄影 陈剑

  • q20180831029.jpg

    上海浦东滨江大道,22岁的毛良秋在跑步中跳跃拍照。毛良秋来自四川达州,在上海浦东一家公司从事摄影助理工作。刚满28岁的浦东依然年轻,吸引着更多洋溢激情的青年人前来奋斗。 摄影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