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大洋上的追“星”人

2019-12-16      本刊记者 秦斌 摄影报道

  • 2.jpg

    太平洋海域,几只海鸟伴飞在远望3号测量船左右。

  • 0M1A6929.jpg

    各系统船员在船后甲板上参加任务动员大会。

  • DJI_0337.jpg

    远望3号船停泊在太平洋某海域。

  • DSC05417.jpg

    驾驶室内,两名船员在夜灯下查阅航海记录。

  • YD20191203-200736.jpg

    有着27年船龄的主机技师刘天水(中)在船动力舱检查发动机运行状态。

  • 0M1A7279.jpg

    测量船指挥中心,科研专家现场监控和指挥卫星测控工作。

  • 11.jpg

    一名船员在测量卫星天线内记录设备数据。

  • 17.jpg

    动力系统的吴子豪利用船上的扶梯锻炼。船上各处都会成为船员健身的地方。

  • 0M1A0384.jpg

    黄国雄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在太平洋上放飞挂载信标的无人机。信标的重复使用比起一次性放飞气球信标,一次为船上节约近5万元的耗材费。

  • 0M1A5878.jpg

    任务结束后回航中,航海系统对船身进行保养。

  • 7.jpg

    两名船员在船后甲板处将塑料垃圾做熔塑手段处理,再将废料集中保管,待靠港集中处理。

  • 0M1A7455.jpg

    厨师在厨房制作面食。海上湿度大、温差大,为避免船员生病,每周厨房都会制定不同的菜谱。

  • 0M1A9868.jpg

    2006年后,远望3号船安装了海水淡化系统,船员们可以随时洗到热水澡。之前,船员们每天只能分到两壶生活用水。

  • 0M1A9976.jpg

    经过50天的行驶,远望3号船回到中国境内,船员们在甲板找信号给家里发信息。

  • 15.jpg

    船员阿杜在自己的船舱里用盐水制作泡椒。

  • 0M1A9440.jpg

    高级工程师刘辉峰在自己生活的小船舱。

  • YD20191203-154126.jpg

    测控系统的李俊超在活动室每天举办“说吧”活动。

  • 0M1A1303.jpg

    学设计的女船员于雅静业余时间会坚持画一些插画。

  • 0M1A0210.jpg

    船员王明出海回来第一件事是去学校接儿子放学。

  • 0M1A0472.jpg

    测量船回港,船员何露抱着50天未见的女儿亲热。

  • 0M1A7422.jpg

    卫星测控任务成功后,技术人员在船甲板上庆祝。

< >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他们以测量船为家、常年航行于茫茫大海,一次次护送火箭升空、“托举”卫星上天。他们就是远望人。

  从1995年首次执行亚洲二号卫星测控任务开始,远望3号船在中国航天测控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4年来,远望3号船共解缆起航53次,足迹远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累计航程达70万海里,圆满完成了85次重大海上测控任务,创下中国测量船中总航程最远、执行任务次数最多、海上测控成功率100%等多项记录。

  远望人的“历险记”

  操舵手马立国,有着26年船龄,最难忘的是14次途经好望角。

  在1999年执行神舟一号测控任务时,远望3号船依照既定航线,途经举世闻名、“好望而不好过”的“死亡之角”。当时大雾笼罩,能见度不到200米,万吨级的远望3号在狂风巨浪中沉浮漂摇。作为操舵手的马立国,不得不用绳子将自己绑在操作台上,直到完成首次穿越。

  测控系统高级工程师刘辉峰,船龄22年,经历了远望3号测控系统的整个发展历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是在执行神舟六号任务。200510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419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前40几圈任务执行得都很顺利,设备很稳定。

  在最后一圈飞船返回最关键的圈次前半小时,一雷达天线突发故障无法抬起。机房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直到目标出地平线前5分钟,故障仍然没有排除,当时船指挥中心一遍一遍打电话问:“行不行?不行我们就放弃。”故障在最后一刻终于被排除,天线抬起来了。此时目标已经出了地平线“,双捕”“、遥控向卫星发指令”,一系列动作,飞船按计划安全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机电系统主机技师刘天水,船龄27年,随远望3号船52次远征三大洋,海上作业3200余天,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工程为代表的83次重大科研试验保障任务。虽然大家都唤他“水哥”,但他在动力保障专业中可是一点也不“水”,是船员们公认的“主机一哥”。一次任务出航前,右主机发生润滑油乳化问题,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他连夜爬到舱底测量绘图,赶往加工厂协助加工备件,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出海前一天解决了问题,确保了船舶安全顺利出航。船舶中修改造期间,他提出主机活塞正确拆装、排气阀及阀座的正确粘磨、止回阀的正确泵压等合理化建议20余项,节约经费上百万元。

  船上时间

  出于对事业的热爱,远望人以船为家、以苦为乐。平均每年有200余天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是大海和工作,活动范围就是一条船,手机没有信号、电脑无法上网。时间概念都有些模糊了,长年在船上工作的船员开玩笑说:“船上十天,陆上一天。”

  为了丰富船员们的海上生活,远望3号船上设有自己的图书室,藏书两千余册,还设有可借阅的ki ndle电子书。船员们安排业余生活也有自己的办法。

  在船上工作了十几年,测控系统的郭亚坤自己找到了一些生活小技巧。他利用手机应用软件,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阅读下载的电子图书。没有网络无法查资料,他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在出海前下载了很多素材,等需要时,搜索一下即可满足基本需要。

  长期出海,船员们和岸上的生活都有些脱离。在船上工作了6年,几次出海回来后船员李俊超的妻子埋怨他都不会聊天了。从2017年开始,李俊超突发奇想在船上办起了名为“说吧”的定期分享会,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6点半在活动室,没有工作任务的船员聚集在一起分享各种话题,《君子三戒》《人格结构》《区块链》《周易》等都是大家演讲分享的内容。从腼腆地分享,到滔滔不绝,李俊超和他的船员同事发现自己口才越来越好了。他开玩笑说:“现在我老婆和我聊天时都聊不过我,都是各种道理,有理有据。”

  长期在海上工作湿气大,船在海上来回晃动,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在远望3号船上,从船长到普通船员,每天傍晚,大家都准时出现在甲板上。有在上甲板跑步的,也有在后甲板健身房做器械锻炼的。健身房晚上也是最热闹的地方,直至晚上11点还有下夜班的船员在健身。

  1991年出生的李猛猛在船务系统做厨师,每天他都会忙完厨房的事情来到健身房,参考健身的专业书籍,一步步练习。他说,他不仅精通厨艺,现在对健身也有一些研究了,如果将来不在船上工作了,自己想经营一家饭店,还可以做健身教练。而对于在机电系统的吴子豪来说,长期在发动机舱工作,高温高湿高噪音环境下人很容易疲惫,锻炼的目的是让自己精神上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处在最佳。

  此次太平洋出海回程,远望3号船迎来了第五任船长曹志宜。

  1976年出生的曹船长第一次带领远望3号穿越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北斗三号IGSO-03星海上测控任务后,成功规避台风,于1119日顺利返航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海上作业50天,安全航行1.2万余海里。

  在港停靠10余天后,远望3号船经过物资补给、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后又再次起航奔赴大洋深处。远望人带着忠诚使命的初心,在海天之间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上一页

下一页

大洋上的追“星”人

2019-12-16      本刊记者 秦斌 摄影报道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他们以测量船为家、常年航行于茫茫大海,一次次护送火箭升空、“托举”卫星上天。他们就是远望人。

  从1995年首次执行亚洲二号卫星测控任务开始,远望3号船在中国航天测控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4年来,远望3号船共解缆起航53次,足迹远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累计航程达70万海里,圆满完成了85次重大海上测控任务,创下中国测量船中总航程最远、执行任务次数最多、海上测控成功率100%等多项记录。

  远望人的“历险记”

  操舵手马立国,有着26年船龄,最难忘的是14次途经好望角。

  在1999年执行神舟一号测控任务时,远望3号船依照既定航线,途经举世闻名、“好望而不好过”的“死亡之角”。当时大雾笼罩,能见度不到200米,万吨级的远望3号在狂风巨浪中沉浮漂摇。作为操舵手的马立国,不得不用绳子将自己绑在操作台上,直到完成首次穿越。

  测控系统高级工程师刘辉峰,船龄22年,经历了远望3号测控系统的整个发展历程。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是在执行神舟六号任务。200510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419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前40几圈任务执行得都很顺利,设备很稳定。

  在最后一圈飞船返回最关键的圈次前半小时,一雷达天线突发故障无法抬起。机房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直到目标出地平线前5分钟,故障仍然没有排除,当时船指挥中心一遍一遍打电话问:“行不行?不行我们就放弃。”故障在最后一刻终于被排除,天线抬起来了。此时目标已经出了地平线“,双捕”“、遥控向卫星发指令”,一系列动作,飞船按计划安全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机电系统主机技师刘天水,船龄27年,随远望3号船52次远征三大洋,海上作业3200余天,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工程为代表的83次重大科研试验保障任务。虽然大家都唤他“水哥”,但他在动力保障专业中可是一点也不“水”,是船员们公认的“主机一哥”。一次任务出航前,右主机发生润滑油乳化问题,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他连夜爬到舱底测量绘图,赶往加工厂协助加工备件,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出海前一天解决了问题,确保了船舶安全顺利出航。船舶中修改造期间,他提出主机活塞正确拆装、排气阀及阀座的正确粘磨、止回阀的正确泵压等合理化建议20余项,节约经费上百万元。

  船上时间

  出于对事业的热爱,远望人以船为家、以苦为乐。平均每年有200余天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是大海和工作,活动范围就是一条船,手机没有信号、电脑无法上网。时间概念都有些模糊了,长年在船上工作的船员开玩笑说:“船上十天,陆上一天。”

  为了丰富船员们的海上生活,远望3号船上设有自己的图书室,藏书两千余册,还设有可借阅的ki ndle电子书。船员们安排业余生活也有自己的办法。

  在船上工作了十几年,测控系统的郭亚坤自己找到了一些生活小技巧。他利用手机应用软件,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阅读下载的电子图书。没有网络无法查资料,他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在出海前下载了很多素材,等需要时,搜索一下即可满足基本需要。

  长期出海,船员们和岸上的生活都有些脱离。在船上工作了6年,几次出海回来后船员李俊超的妻子埋怨他都不会聊天了。从2017年开始,李俊超突发奇想在船上办起了名为“说吧”的定期分享会,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6点半在活动室,没有工作任务的船员聚集在一起分享各种话题,《君子三戒》《人格结构》《区块链》《周易》等都是大家演讲分享的内容。从腼腆地分享,到滔滔不绝,李俊超和他的船员同事发现自己口才越来越好了。他开玩笑说:“现在我老婆和我聊天时都聊不过我,都是各种道理,有理有据。”

  长期在海上工作湿气大,船在海上来回晃动,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在远望3号船上,从船长到普通船员,每天傍晚,大家都准时出现在甲板上。有在上甲板跑步的,也有在后甲板健身房做器械锻炼的。健身房晚上也是最热闹的地方,直至晚上11点还有下夜班的船员在健身。

  1991年出生的李猛猛在船务系统做厨师,每天他都会忙完厨房的事情来到健身房,参考健身的专业书籍,一步步练习。他说,他不仅精通厨艺,现在对健身也有一些研究了,如果将来不在船上工作了,自己想经营一家饭店,还可以做健身教练。而对于在机电系统的吴子豪来说,长期在发动机舱工作,高温高湿高噪音环境下人很容易疲惫,锻炼的目的是让自己精神上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处在最佳。

  此次太平洋出海回程,远望3号船迎来了第五任船长曹志宜。

  1976年出生的曹船长第一次带领远望3号穿越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北斗三号IGSO-03星海上测控任务后,成功规避台风,于1119日顺利返航停靠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海上作业50天,安全航行1.2万余海里。

  在港停靠10余天后,远望3号船经过物资补给、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后又再次起航奔赴大洋深处。远望人带着忠诚使命的初心,在海天之间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 2.jpg

    太平洋海域,几只海鸟伴飞在远望3号测量船左右。

  • 0M1A6929.jpg

    各系统船员在船后甲板上参加任务动员大会。

  • DJI_0337.jpg

    远望3号船停泊在太平洋某海域。

  • DSC05417.jpg

    驾驶室内,两名船员在夜灯下查阅航海记录。

  • YD20191203-200736.jpg

    有着27年船龄的主机技师刘天水(中)在船动力舱检查发动机运行状态。

  • 0M1A7279.jpg

    测量船指挥中心,科研专家现场监控和指挥卫星测控工作。

  • 11.jpg

    一名船员在测量卫星天线内记录设备数据。

  • 17.jpg

    动力系统的吴子豪利用船上的扶梯锻炼。船上各处都会成为船员健身的地方。

  • 0M1A0384.jpg

    黄国雄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在太平洋上放飞挂载信标的无人机。信标的重复使用比起一次性放飞气球信标,一次为船上节约近5万元的耗材费。

  • 0M1A5878.jpg

    任务结束后回航中,航海系统对船身进行保养。

  • 7.jpg

    两名船员在船后甲板处将塑料垃圾做熔塑手段处理,再将废料集中保管,待靠港集中处理。

  • 0M1A7455.jpg

    厨师在厨房制作面食。海上湿度大、温差大,为避免船员生病,每周厨房都会制定不同的菜谱。

  • 0M1A9868.jpg

    2006年后,远望3号船安装了海水淡化系统,船员们可以随时洗到热水澡。之前,船员们每天只能分到两壶生活用水。

  • 0M1A9976.jpg

    经过50天的行驶,远望3号船回到中国境内,船员们在甲板找信号给家里发信息。

  • 15.jpg

    船员阿杜在自己的船舱里用盐水制作泡椒。

  • 0M1A9440.jpg

    高级工程师刘辉峰在自己生活的小船舱。

  • YD20191203-154126.jpg

    测控系统的李俊超在活动室每天举办“说吧”活动。

  • 0M1A1303.jpg

    学设计的女船员于雅静业余时间会坚持画一些插画。

  • 0M1A0210.jpg

    船员王明出海回来第一件事是去学校接儿子放学。

  • 0M1A0472.jpg

    测量船回港,船员何露抱着50天未见的女儿亲热。

  • 0M1A7422.jpg

    卫星测控任务成功后,技术人员在船甲板上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