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2024-05-21
敦煌,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一处世界级的文化瑰宝—莫高窟。莫高窟,被誉为 “东方艺术宝库”,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麓,自公元366年起,历经数个朝代的接力修建,直至元代才停止建窟,千年风霜并未掩盖其璀璨的光芒。现存的735个洞窟内,保存着覆盖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00余尊彩塑。这些艺术品不仅呈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还生动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与文化特色,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古代世界的一扇窗。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起甲、酥碱等病害也在威胁文物安全。为了让莫高窟“青春永驻”,敦煌研究院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历经30余年发展,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一代代接力传承,让莫高窟以更年轻的面貌从大漠深处来到人们中间。
这支由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1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将莫高窟的辉煌历史和文化魅力传递给后世的重任,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让敦煌的文化魅力得以实现数字化传承。
熊业腾,一位出生于1995年的年轻人,从西安来到莫高窟,开始了他全新的洞窟图像采集之旅。由于每个洞窟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拍摄方案也需“一窟一策”。莫高窟一百年前的照片和现在差别已经很大了,熊业腾深知,记录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同样被敦煌文化吸引的还有“90后”何文江。面对凹凸不平的壁画、狭窄的缝隙和高处的斜面,他按下的每一次快门都像是在做实验。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他和同事们仍坚持在夏季穿着羽绒服和护膝工作,只为捕捉最真实的文物信息。然而,一天下来,能留存的清晰照片也不过十多张。
在壁画数字化的道路上,还有一位名为年海丽的“拼
图”高手。她用了13年的时间专注于将莫高窟的壁画拼接成数字图像。在拼接过程中,为了避免形变,她只选取每张图像的核心部分。多年的经验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帮助她将莫高窟成功地带入了数字世界。
韩雪,这位33岁的数字资源研究者,10年间致力于数字资源的创新运用,不断捕捉新技术和新理念。她希望通过 “数字敦煌”项目,让全球都能共享这一文化瑰宝。
而廖雪婷和王嘉奇则将敦煌艺术转化为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通过新媒体让敦煌故事传播得更远。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敦煌文化。
如今,这支团队已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运用高清数字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进行了高清复制和三维建模,使这些文物得以永久保存并永续利用。
“数字敦煌”数据资源库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该资源库不仅为敦煌石窟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敦煌学研究和文化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千年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除了数字化采集工作,团队还积极探索文化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他们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建成了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了“数字藏经洞”,让敦煌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数字敦煌”已成为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知名品牌,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在合作机制上,团队充分发挥“事业+企业”的机制创新优势,形成了科研与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和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使得双方在各自领域发挥专长,共同推动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截至2024年,该团队已完成敦煌石窟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 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
团队还积极参与国际文物保护项目。2023年,团队承担了“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壁画保护信息提取技术合作项目”,让“数字敦煌”的技术成果走出国门,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同时,他们也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
他们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价值,依托文物数字化海量数据资源,为科技保护、敦煌学研究、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的努力不仅让敦煌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道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2024-05-21
敦煌,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一处世界级的文化瑰宝—莫高窟。莫高窟,被誉为 “东方艺术宝库”,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麓,自公元366年起,历经数个朝代的接力修建,直至元代才停止建窟,千年风霜并未掩盖其璀璨的光芒。现存的735个洞窟内,保存着覆盖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00余尊彩塑。这些艺术品不仅呈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还生动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与文化特色,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古代世界的一扇窗。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起甲、酥碱等病害也在威胁文物安全。为了让莫高窟“青春永驻”,敦煌研究院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历经30余年发展,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一代代接力传承,让莫高窟以更年轻的面貌从大漠深处来到人们中间。
这支由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11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将莫高窟的辉煌历史和文化魅力传递给后世的重任,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让敦煌的文化魅力得以实现数字化传承。
熊业腾,一位出生于1995年的年轻人,从西安来到莫高窟,开始了他全新的洞窟图像采集之旅。由于每个洞窟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拍摄方案也需“一窟一策”。莫高窟一百年前的照片和现在差别已经很大了,熊业腾深知,记录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同样被敦煌文化吸引的还有“90后”何文江。面对凹凸不平的壁画、狭窄的缝隙和高处的斜面,他按下的每一次快门都像是在做实验。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他和同事们仍坚持在夏季穿着羽绒服和护膝工作,只为捕捉最真实的文物信息。然而,一天下来,能留存的清晰照片也不过十多张。
在壁画数字化的道路上,还有一位名为年海丽的“拼
图”高手。她用了13年的时间专注于将莫高窟的壁画拼接成数字图像。在拼接过程中,为了避免形变,她只选取每张图像的核心部分。多年的经验让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帮助她将莫高窟成功地带入了数字世界。
韩雪,这位33岁的数字资源研究者,10年间致力于数字资源的创新运用,不断捕捉新技术和新理念。她希望通过 “数字敦煌”项目,让全球都能共享这一文化瑰宝。
而廖雪婷和王嘉奇则将敦煌艺术转化为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通过新媒体让敦煌故事传播得更远。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敦煌文化。
如今,这支团队已在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运用高清数字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进行了高清复制和三维建模,使这些文物得以永久保存并永续利用。
“数字敦煌”数据资源库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该资源库不仅为敦煌石窟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敦煌学研究和文化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千年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除了数字化采集工作,团队还积极探索文化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他们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建成了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了“数字藏经洞”,让敦煌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数字敦煌”已成为全球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知名品牌,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在合作机制上,团队充分发挥“事业+企业”的机制创新优势,形成了科研与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和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使得双方在各自领域发挥专长,共同推动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截至2024年,该团队已完成敦煌石窟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 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
团队还积极参与国际文物保护项目。2023年,团队承担了“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壁画保护信息提取技术合作项目”,让“数字敦煌”的技术成果走出国门,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同时,他们也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
他们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价值,依托文物数字化海量数据资源,为科技保护、敦煌学研究、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的努力不仅让敦煌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道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