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氹仔巷深 烟火依然

2024-12-24      人民画报

  • 20140605130464238527101250_p.jpg

    位于氹仔的官也街是澳门著名的小吃一条街。 摄影 陈显耀

  • 12.jpg

    澳门百年老店景然栈店主刘晚景夫妇。营地大街的景然栈售卖腊味140年,老店以 祖传方法制出最古老的味道。老店除了制作腊肠、润肠、腊鸭等腊味外,还有金银润和 鸭脚扎,深受澳门本地居民及游客的喜爱。景然栈店已于近年结业。 摄影 陈显耀

  • 20100510129179332077968750_p.jpg

    钜记手信店里的师傅正在制作杏仁饼。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蛋挞好吃-王蕾.jpg

    澳门特色小吃葡式蛋挞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10.jpg

    国家级非遗项目“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第三代传承人吴天燊在沙井天巷“吴庆云道馆”内。他自小随父亲学艺,亦拜众多名师门下学习,是一位道教科仪高功及道教音乐敲击法师。道教科仪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法事仪式中运用的音乐,也是民族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吴天燊于2015年去世。 摄影 陈显耀

  • 08.jpg

    老字号合利铜铁店老板梁先生正在手工打造厨具。位于果栏街37号的合利铜铁店为澳门少有的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店家。 摄影 陈显耀

  • 04.jpg

    佛笑楼餐馆92岁的“活招牌”李广荣在他工作的百年老店。李广荣15岁起在该店工作到2019年6月退休,共为该店服务了77年。李广荣于2019年去世。 摄影 陈显耀

  • 05.jpg

    澳门百年老店晃记饼家经营者高培基。位于澳门氹仔官也街的晃记饼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已在此处。店铺是由高培基的祖父高晃创办,如今传至第三代。晃记以老婆饼、肉切酥、鸡仔饼等地道粤式饼食出名,本地人与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晃记饼家于2010年获澳门特区政府授旅游功绩勋章。 摄影 陈显耀

  • 016.jpg

    土生葡人在家中设宴。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是澳门独特的饮食文化,起源于16世纪,结合了葡萄牙、亚洲和非洲的食材及烹调方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技艺。 摄影 陈显耀

  • 杨石彪---捉棋.jpg

    市民在街巷下象棋。 摄影 杨石彪

  • xx0911210582.jpg

    澳门有正宗的葡国菜,还有独一无二的澳门葡国菜。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胡克嘉摄影---1-10、《濠江影话》-10-ih.jpg

    市民在南湾湖水上运动中心晨练。 摄影 胡克嘉

  • p36-37.jpg

    澳门、珠海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 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摄影 陈显耀

< >

  时光荏苒,25载的辉煌历程既是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也是澳门人民世代携手共进、共同努力的生动写照。如今的澳门,不仅是国际公认的旅游休闲中心,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独特窗口。澳门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妈阁庙、议事亭前地等历史遗迹仍然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澳门已成为多元产业并存的活力之城。

  澳门的故事更呈现于人民生活的点滴温情中。从清晨市场的忙碌,到街头巷尾的邻里对话,再到庙宇中燃起的祈福香火,普通人的故事汇聚成了澳门独特的城市气质。这种生活中的烟火气,既是澳门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城市韧性与活力的最佳体现。

上一页

下一页

氹仔巷深 烟火依然

2024-12-24      人民画报

  时光荏苒,25载的辉煌历程既是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也是澳门人民世代携手共进、共同努力的生动写照。如今的澳门,不仅是国际公认的旅游休闲中心,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独特窗口。澳门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妈阁庙、议事亭前地等历史遗迹仍然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澳门已成为多元产业并存的活力之城。

  澳门的故事更呈现于人民生活的点滴温情中。从清晨市场的忙碌,到街头巷尾的邻里对话,再到庙宇中燃起的祈福香火,普通人的故事汇聚成了澳门独特的城市气质。这种生活中的烟火气,既是澳门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城市韧性与活力的最佳体现。

  • 20140605130464238527101250_p.jpg

    位于氹仔的官也街是澳门著名的小吃一条街。 摄影 陈显耀

  • 12.jpg

    澳门百年老店景然栈店主刘晚景夫妇。营地大街的景然栈售卖腊味140年,老店以 祖传方法制出最古老的味道。老店除了制作腊肠、润肠、腊鸭等腊味外,还有金银润和 鸭脚扎,深受澳门本地居民及游客的喜爱。景然栈店已于近年结业。 摄影 陈显耀

  • 20100510129179332077968750_p.jpg

    钜记手信店里的师傅正在制作杏仁饼。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蛋挞好吃-王蕾.jpg

    澳门特色小吃葡式蛋挞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10.jpg

    国家级非遗项目“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第三代传承人吴天燊在沙井天巷“吴庆云道馆”内。他自小随父亲学艺,亦拜众多名师门下学习,是一位道教科仪高功及道教音乐敲击法师。道教科仪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法事仪式中运用的音乐,也是民族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吴天燊于2015年去世。 摄影 陈显耀

  • 08.jpg

    老字号合利铜铁店老板梁先生正在手工打造厨具。位于果栏街37号的合利铜铁店为澳门少有的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店家。 摄影 陈显耀

  • 04.jpg

    佛笑楼餐馆92岁的“活招牌”李广荣在他工作的百年老店。李广荣15岁起在该店工作到2019年6月退休,共为该店服务了77年。李广荣于2019年去世。 摄影 陈显耀

  • 05.jpg

    澳门百年老店晃记饼家经营者高培基。位于澳门氹仔官也街的晃记饼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已在此处。店铺是由高培基的祖父高晃创办,如今传至第三代。晃记以老婆饼、肉切酥、鸡仔饼等地道粤式饼食出名,本地人与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晃记饼家于2010年获澳门特区政府授旅游功绩勋章。 摄影 陈显耀

  • 016.jpg

    土生葡人在家中设宴。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是澳门独特的饮食文化,起源于16世纪,结合了葡萄牙、亚洲和非洲的食材及烹调方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技艺。 摄影 陈显耀

  • 杨石彪---捉棋.jpg

    市民在街巷下象棋。 摄影 杨石彪

  • xx0911210582.jpg

    澳门有正宗的葡国菜,还有独一无二的澳门葡国菜。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胡克嘉摄影---1-10、《濠江影话》-10-ih.jpg

    市民在南湾湖水上运动中心晨练。 摄影 胡克嘉

  • p36-37.jpg

    澳门、珠海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 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摄影 陈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