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京津冀非遗:地缘和日常

发布时间 :2017-03-03      作者 :本刊记者 杨云倩      

  
乔晓光认为,民间艺术从日常生活而来,又与地缘息息相关。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更多图片]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口,如何认知和了解京津冀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非遗的整理和保护有着怎样的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乔晓光教授。

  “京畿直隶、京剧相声、年画窗花……提起京津冀,总能让人想起三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三地山水相连,本是文化一脉的天然共同体。”乔晓光说。

  从剪纸看中国民间艺术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结缘剪纸,到将剪纸艺术与现代美术相结合,再到对中国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宣传、积极抢救,乔晓光的心中,对非遗保护有着不灭的热情。在专访中,他提出,以地缘和日常为特质的非遗文化是认知京津冀的前提和基础。

  一把剪刀、一张纸——再普通不过的工具,一双灵巧的手,加上脑海中千变万化的创意,就成了多彩多样的剪纸作品。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剪纸,在乔晓光的努力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又多了几分时尚色彩。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民间艺术课,第一次将民间文化资源作为活态艺术传统知识体系纳入高等教育中。随后,民间美术研究室、民间美术系相继开设。原本学习中国画的乔晓光,在河北小城接触到了木版年画,继而又结识了剪纸,从此与民间艺术有了不解之缘。在乔晓光看来,剪纸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千年,背后是人性的魅力和地域文化的特色。

  连续两年在全国文化遗产日(610日)举办的京津冀非遗联展上,蔚县剪纸、北京料器制作、河北秸秆扎刻、聚元号弓箭制作、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魏”制作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展台前这些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所做的展示,更成为了现场一大亮点。

  20025月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其学术前身是创立并发展了二十多年的民间美术研究室和民间美术系,而科研思想,则是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期起就强调的文化的人民性。早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就主张文艺工作者要向民间学习,提出艺术要扎根人民、深入人民。与实践相结合,延安鲁艺的艺术家走到了乡村农民生活中,一大批接地气的青年艺术家涌现出来。

  以剪纸、木版年画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在当时团结人民一致抗战的工作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学习》和《自卫军》是古元的两幅木刻新剪纸窗花作品,都将解放区农民提倡的新生活展现了出来。当时解放区农民新生活倡导移风易俗、识字扫盲、学习文化,建立农村新文明风尚。《学习》刻绘的是农民识字学习的场景。《自卫军》的主角是抗战时期延安农民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自卫军手持红缨枪、腰挂手榴弹,呈现了战争年代特殊时期的农民民兵形象。这些贴在窑洞上的木刻剪纸作品展现了农民自己的生活和形象,深受欢迎。

  从延安鲁艺时期,到上世纪80年代央美研究民间艺术,再到央美非遗研究中心的成立,几代人延续了七十余年,围绕民间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而不断努力。乔晓光说,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学中都是独特而值得珍惜的个案。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乡村则靠文化支撑。否定文化,民族精神便无以为继。我们做的田野调查研究工作,是把传统和当代相联系,是对传统的再认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在乔晓光看来,就剪纸这样一个具有非遗普遍意义且极具文化魅力的艺术形式来说,仍活跃在民间的剪纸艺人就是其活态的证明。“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徐阳将花样运用在服饰、器具上;天津北辰的赵氏剪纸第三代传人赵德宝义务教授剪纸;河北蔚县剪纸起源于窗花,迄今有2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