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协同发展为哪般?

发布时间 :2017-03-03      

  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是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周立群的课题组提出在协同发展中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既要借力首都资源,也要助力首都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绝不仅仅是北京产业的外移和功能疏解。一些研讨会及媒体报道往往忽视了“助力首都发展”。虽然“借力首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北京的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在产业和功能向外转移或延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北京自身产业的提升和优化。借力与助力过程是各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过程。把握好京津冀借力与助力的互促关系,形成主动承接、对接和服务首都的良性互动,探索二者的结合点,是优势互补、互促互动、协同共赢的必然选择。

  既要引进外部资源,更应激活内部要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天津和河北构建了很多对接园区,这些新建园区在加大招商引资和引进外部要素时,应在激活自身的内生要素上作文章。引进外部优质资源有利于激活内部要素并推动自身机制创新,将承接和引入外部资源须与激活内部机制结合起来,使招商引资与本地主体的培育对接。因为从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外部要素的进入,然而外生要素并不能替代内生要素。

  既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优化服务环境。北京的高端产业转移和功能延伸的要求相对较高,为此,津冀两地为了提升产业承接和对接力度加大了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批新的园区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项目正在重新规划,建设进程也大大加快。然而,与承接和对接硬件设施相比,服务软环境尤其是服务业对接、承接环境的再造和优化更为迫切。

  周立群建议,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要高效、便捷,还要周到、舒心。要完善园区软环境,营造和提升层次,形成标准高,机制新,服务优的环境,使工作生活环境与北京无差异;要营造细微化、人性化的服务以及高品位的氛围;要营造创新氛围浓、创业机会多的生态环境;要吸引和对接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京津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既要提升“转移效应”,更要放大“协同效应”。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各类战略规划和研讨中,存在较多关注和强调转移与承接效应的现象,对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抱很高的期望,而对协同效应重视不够。协同是大文章,三地要在协作中加快区域统合以及一体化进程,比如统一资本准入,包括招商引资政策、项目用地、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统一产品准入,包括各种资质、认证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统一开放政策,包括金融、医疗、旅游等全域开放;统一市场监管,包括监管体系、信息平台、社会征信体系等。

  既要加快顶层设计,更要注重市场配置。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发力,市场对京津冀产业布局、协同效率、协同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来自市场主体的自发行动和探索是协同的动力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省市政府应乘势借力,培育和支持跨区域商会、协会、联盟等市场组织,使之成为产业合作和重组的重要载体和内生力量,并激活市场主体力量去突破行政壁垒,引导其主动承接、对接产业转移和首都功能。同时,根据市场主体的要求和行动轨迹破除阻滞要素流瓶颈,不失时机推进简政放权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型。

  一体化将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生活在天津的周立群教授本人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体验者和受益者。他有一位同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同事,丈夫在北京工作,而他们把家安在了天津。这类跨越京津两地的家庭越来越多,不胜枚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双城人”。

  周立群也经常因为科研和学术交流穿梭于京津冀三地。“因为交通十分便捷。北京拥有强实力的科研院所,天津有许多制造研发转化基地,河北有实体的工厂企业,这就自然形成了三地人才的互动和交流。而天津和河北的房价要比北京低很多,所以很多人选择两边跑。”

  周立群介绍说,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的超过50家,排名世界第一,北京是名副其实的“总部之都”。“北京的总部正在提升国际化水平并在全球布局,这势必会加快北京资源和人才向周边地区辐射和释放。如借助天津自贸区来拓展国际业务,依托天津滨海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研发成果的转化,利用河北的空间和劳动力拓展基地和产业链条。”

  周立群还以旅游为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景。北京是国际旅游的目的地,协同发展提升和放大北京的声誉和影响,可以将天津、河北的旅游资源进行整编,延伸旅游线路,丰富旅游内涵,进而形成全产业的旅游网络。“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天津的邮轮母港、承德的避暑山庄、保定的白洋淀……将京津冀三地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更大的旅游圈和观光带,游客不再只是从北京单进单出。”

  在教育协同方面,周立群也提出了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的建议,如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互派校长、教师、管理干部等挂职交流,合作组建京津冀职业教育集团,共建职业院校培养和实训基地。另外,河北高校少,教学水平相对低,教育部和京津要支持河北的大学教师到北京、天津名校进修或攻读学位,实行对口支持。

  京津冀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战略提出到规划制定、从各地务实行动到新机制构建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探索和实践将为其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示范和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也是产业界、科技界、学术界施展才智的大舞台。高校智库应给力国家战略,为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周立群说。

协同发展为哪般?|《人民画报》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访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