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北京冬奥进行时 >> 正文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胜景之所

2022-02-07      撰文 本刊记者 田潇

  • 自西南向东北俯瞰延庆赛区.jpg

    延庆赛区。延庆赛区是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陀山区域、小海陀南麓山谷地带,南临延庆盆地,邻近松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延庆赛区核心区包括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山地新闻中心、冬奥村,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

  • ”胜景城市“.jpg

    李兴钢手绘图——“胜景城市”。

  • 冬奥村及赛区入口安检广场现场构思草图.jpg

    李兴钢于2017年3月16日绘制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及赛区入口安检广场设计草图。

  • 全区草图.jpg

    李兴钢绘制的延庆赛区草图。

  • 高山滑雪中心现场构思草图.jpg

    2017年6月16日,李兴钢在勘探时现场绘制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草图。

  • 高山滑雪中心集散广场模型.jpg

    高山滑雪中心集散广场模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位于小海陀山南侧高海拔区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条竞赛道、三条训练热身道、一条利用施工便道改造而成的回村雪道、高山集散广场(含媒体转播区)、山顶出发区、竞速结束区、竞技结束区和中间平台等,以及配套的山体工程、缆车系统、造雪系统、技术道路和机动车道路系统。

  • 07eb71e0-f0ca-4864-aa25-1d87266a74fc.jpg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 摄影 郑亮

< >

  “体育与生态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场馆设计建设的创新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说。

  李兴钢学习和从事建筑已逾三十年。2002至2008年,他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鸟巢”项目的中方设计主持人;2017年起,他又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作为几乎唯一的“双奥”主场馆设计师,李兴钢见证了“鸟巢”平地而起于城市,也亲历了冬奥场馆营造于自然山林之间。

  “虽然都是奥运的主要场馆,但它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被时代赋予的任务也不同。”李兴钢说,“‘鸟巢’是宏大而彰显的,它完美诠释了中国举办一场无与伦比奥运盛会的热情,以及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胸怀;延庆赛区场馆是低调而消隐的,传递着自然与人工互成相生的中国文化精神,回应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这是另一种自信的表达。”

  最具挑战的冬奥赛区

  延庆赛区核心区包括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山地新闻中心、延庆冬奥村,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

  在李兴钢绘制的众多延庆赛区草图中,有一幅似立轴的中国山水画,是他对延庆赛区最初的设计想象。“延庆赛区选址于海陀山区,拥有北方山林环境的雄浑和四季分明,可以说

  是我比较喜欢的环境,但又极具挑战。”李兴钢说。

  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赛道极大的落差和极高的滑行速度,对场馆的竞技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缺乏这方面设计、建造以及管理运行的经验;海陀山“高山、密林、

  深谷”的环境给规划、建设、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人工介入如何增进生态质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这其间包含着对环境、生态敏感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综合考量;国际语境下,延庆赛区需要实现冬奥会标准的赛事要求、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要求,以及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窗口建设的要求。

  每一个挑战都是一大难关,如何过关?

  四年多来,李兴钢及其团队以场馆带规划,以设计带需求,以科研带工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通过“干阑”式架空平台结构,以点接触的建筑方式轻架于山地丛林之间;80%覆土设计的山地新闻中心,成为近零碳排放的特色示范建筑;创造性使用场地与场馆BIM融合设计,实现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与山体地形最高程度的拟合,最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造雪泵站、变电站、水池塘坝的景观化处理,使基础设施自然融入山林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让人工建设在对自然环境形成介入和影响后,将对生态的干扰降至最低;西大庄科村村民实现就地安置并为冬奥及冰雪产业服务,居住生活条件和工作生产方式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转变、提升;奥运会后,所有场馆都将形成宝贵的冬奥遗产,被长效运营和利用。

  如今延庆赛区的冬奥场馆高质量地实现了设计目标,“四大挑战已经变成了延庆赛区的四大亮点。”李兴钢说。

  营造的智慧

  “鸟巢”是中外设计师合作的成果。在国家体育场方案的研究与确定过程中,李兴钢始终在向设计团队提示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中特别在意建筑形态的象征性。最终建成的国家体育场因其钢结构的外罩立面而闻名,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就像由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因其场馆形态又被称为“雪飞燕”和“雪游龙”。

  “雪飞燕”的名称来自高山滑雪中心山顶出发区(含索道站)的建筑形态。“我最开始设计山顶出发区时,有两点希望能够实现:一是足够轻盈,二是低于山顶。”在李兴钢最初的草图中,出发区像纸风筝,被缆车索道线路牵引,轻轻飘落于海陀山山顶,凌空展翅又似飞燕,与后来被大家称道的“雪飞燕”形象契合;出发区半嵌于山体之中,屋顶与山顶基本齐平,甚至比真正的山顶标高还要稍低。

  “这是一种直觉。”李兴钢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重视“天人合一”,人工建造绝不会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低调地镶嵌于环境之中。“整体出发区建筑不高于小海陀峰顶的海拔高度(2198.38米),是对自然的敬畏。”

  李兴钢还谈到了一个“巧合”。延庆赛区气候条件严苛,小海陀山山顶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2021年年初,山顶还刮起了14级大风。“但山顶的‘大风筝’完全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是结构稳固,屋顶的木瓦片也只有少许松动。”李兴钢说。

  在团队总结科研成果时,大家提到出发区结构做了风洞试验、使用了意大利进口专用钉固定木瓦等。但有一天,李兴钢突然想到,因为设计时没有把出发区置于山顶之上,山体就像棉被,从三面将其包裹,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它卧在山顶之下,又处在避风方向,即使再大的风袭来也基本是从其屋顶表面扫过。

  “我非常感慨的是,虽然有科研技术的加持,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文化发挥了更为根本性的作用。”李兴钢说,“这种敬畏自然的谦逊姿态,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与高山滑雪中心不同,雪车雪橇中心极具表现性。赛道形状和遮阳设计决定了它的形态,宛若游龙,自北向南蜿蜒在延庆赛区入口西侧的山脊之上。

  海陀山区北坡地势大多过于陡峭,不适合做雪车雪橇赛道;地势坡度适合的可选南坡则易受太阳辐射影响,“为此,我们研发了‘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使建于南坡的赛道冰面可以最大限度免于受到阳光等各种气候因素影响,确保赛事高质量进行,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李兴钢说。

  遮蔽赛道的遮阳棚基于悬挑结构体系架设。比赛期间,观众、转播摄像机均可一览无余地观看整条弯道的比赛;遮阳棚尾部利用配重结构形成了屋顶步道,似山间游廊,可通向

  山顶出发区。

  “我原来比较担心雪车雪橇中心在山地环境里过于抢眼,但当树木与场馆之间有了掩映关系,场馆若隐若现的效果开始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场馆大量采用木结构,并铺设了七万多平米的木瓦屋面。”李兴钢说。

  遮阳棚和附属设施建筑的屋面所覆盖的木瓦,有些铺得早,有些淋了雨,有些在阳面,如今已经有了深深浅浅的不同,就像大自然中的生命,随时间、气候和环境而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变化。

  场地的记忆

  “对于东方审美中‘天人合一’更深度的理解是,纯粹的荒野自然不是最美的,完全排除了自然的人工世界,也不是最美的,人工适度介入的自然可能是最美的。”李兴钢说。

  “鸟巢”项目结束后,经过对以往工程设计经验的深入总结和思考,李兴钢提出了“胜景几何”建筑理念,就是把传统文化、建筑创作与当代科技高度结合,通过“人工交互自然”和“技术引导意匠”,追求人工建造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达到一种互成共生的美好状态和情境。

  在满足精彩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建设融于自然山林的延庆赛区,是对“胜景几何”建筑理念的一次落地实践,这就是李兴钢提出的“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赛区设计理念的由来。

  2017年1月,在正式获得延庆赛区规划和场馆及配套设施设计资格后,李兴钢及团队进行冬奥村现场勘探时,在一片密林之下发现了一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村落遗迹,这个名为小庄户村的山村规模约3300平方米,植被覆盖下,房子的墙体、院落、水井、磨盘、石碾等显示出村民曾经居住的痕迹。

  “当时我便将它画在了冬奥村的设计草图中,希望能够完整保留。”李兴钢说。

  与往届冬奥村于城市或山间建设高楼不同,延庆冬奥村借鉴了当地传统的山村格局,若干合院组团依山就势,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叠落而下,并保留了大量原生树木。小庄科村遗址公园位于南北两大居住组团之间,是冬奥村的重要公共空间。

  “山村、树木、遗址带有场地的基因和过去此地域人们的生活记忆和痕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场地的气质。”李兴钢说,“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居住在延庆冬奥村的时候,就

  能够充分领略到中国的山村文化。”

  延庆赛区现在有三个“山村”,西大庄科村,是现代的山村,并有村民生活其中;小庄户村遗迹代表着过去的山村;延庆冬奥村又叫冬奥山村,面向未来。

  “从我开始画下那幅设计草图,到把它变成效果图和工作模型,又经过这么多年一点点的逐步建造,今天再到延庆赛区去看,‘山林场馆、绿色冬奥’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理念已被实现,速写本上的小草图变成了海陀山中的大型实景当代山水画卷。”李兴钢说。“体育与生态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场馆设计建设的创新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李兴钢工作室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胜景之所

2022-02-07      撰文 本刊记者 田潇

  “体育与生态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场馆设计建设的创新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李兴钢说。

  李兴钢学习和从事建筑已逾三十年。2002至2008年,他担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鸟巢”项目的中方设计主持人;2017年起,他又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作为几乎唯一的“双奥”主场馆设计师,李兴钢见证了“鸟巢”平地而起于城市,也亲历了冬奥场馆营造于自然山林之间。

  “虽然都是奥运的主要场馆,但它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被时代赋予的任务也不同。”李兴钢说,“‘鸟巢’是宏大而彰显的,它完美诠释了中国举办一场无与伦比奥运盛会的热情,以及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胸怀;延庆赛区场馆是低调而消隐的,传递着自然与人工互成相生的中国文化精神,回应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这是另一种自信的表达。”

  最具挑战的冬奥赛区

  延庆赛区核心区包括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山地新闻中心、延庆冬奥村,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

  在李兴钢绘制的众多延庆赛区草图中,有一幅似立轴的中国山水画,是他对延庆赛区最初的设计想象。“延庆赛区选址于海陀山区,拥有北方山林环境的雄浑和四季分明,可以说

  是我比较喜欢的环境,但又极具挑战。”李兴钢说。

  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赛道极大的落差和极高的滑行速度,对场馆的竞技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缺乏这方面设计、建造以及管理运行的经验;海陀山“高山、密林、

  深谷”的环境给规划、建设、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人工介入如何增进生态质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这其间包含着对环境、生态敏感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综合考量;国际语境下,延庆赛区需要实现冬奥会标准的赛事要求、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要求,以及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窗口建设的要求。

  每一个挑战都是一大难关,如何过关?

  四年多来,李兴钢及其团队以场馆带规划,以设计带需求,以科研带工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通过“干阑”式架空平台结构,以点接触的建筑方式轻架于山地丛林之间;80%覆土设计的山地新闻中心,成为近零碳排放的特色示范建筑;创造性使用场地与场馆BIM融合设计,实现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与山体地形最高程度的拟合,最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造雪泵站、变电站、水池塘坝的景观化处理,使基础设施自然融入山林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让人工建设在对自然环境形成介入和影响后,将对生态的干扰降至最低;西大庄科村村民实现就地安置并为冬奥及冰雪产业服务,居住生活条件和工作生产方式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转变、提升;奥运会后,所有场馆都将形成宝贵的冬奥遗产,被长效运营和利用。

  如今延庆赛区的冬奥场馆高质量地实现了设计目标,“四大挑战已经变成了延庆赛区的四大亮点。”李兴钢说。

  营造的智慧

  “鸟巢”是中外设计师合作的成果。在国家体育场方案的研究与确定过程中,李兴钢始终在向设计团队提示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中特别在意建筑形态的象征性。最终建成的国家体育场因其钢结构的外罩立面而闻名,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就像由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因其场馆形态又被称为“雪飞燕”和“雪游龙”。

  “雪飞燕”的名称来自高山滑雪中心山顶出发区(含索道站)的建筑形态。“我最开始设计山顶出发区时,有两点希望能够实现:一是足够轻盈,二是低于山顶。”在李兴钢最初的草图中,出发区像纸风筝,被缆车索道线路牵引,轻轻飘落于海陀山山顶,凌空展翅又似飞燕,与后来被大家称道的“雪飞燕”形象契合;出发区半嵌于山体之中,屋顶与山顶基本齐平,甚至比真正的山顶标高还要稍低。

  “这是一种直觉。”李兴钢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重视“天人合一”,人工建造绝不会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低调地镶嵌于环境之中。“整体出发区建筑不高于小海陀峰顶的海拔高度(2198.38米),是对自然的敬畏。”

  李兴钢还谈到了一个“巧合”。延庆赛区气候条件严苛,小海陀山山顶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2021年年初,山顶还刮起了14级大风。“但山顶的‘大风筝’完全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是结构稳固,屋顶的木瓦片也只有少许松动。”李兴钢说。

  在团队总结科研成果时,大家提到出发区结构做了风洞试验、使用了意大利进口专用钉固定木瓦等。但有一天,李兴钢突然想到,因为设计时没有把出发区置于山顶之上,山体就像棉被,从三面将其包裹,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它卧在山顶之下,又处在避风方向,即使再大的风袭来也基本是从其屋顶表面扫过。

  “我非常感慨的是,虽然有科研技术的加持,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文化发挥了更为根本性的作用。”李兴钢说,“这种敬畏自然的谦逊姿态,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与高山滑雪中心不同,雪车雪橇中心极具表现性。赛道形状和遮阳设计决定了它的形态,宛若游龙,自北向南蜿蜒在延庆赛区入口西侧的山脊之上。

  海陀山区北坡地势大多过于陡峭,不适合做雪车雪橇赛道;地势坡度适合的可选南坡则易受太阳辐射影响,“为此,我们研发了‘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使建于南坡的赛道冰面可以最大限度免于受到阳光等各种气候因素影响,确保赛事高质量进行,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李兴钢说。

  遮蔽赛道的遮阳棚基于悬挑结构体系架设。比赛期间,观众、转播摄像机均可一览无余地观看整条弯道的比赛;遮阳棚尾部利用配重结构形成了屋顶步道,似山间游廊,可通向

  山顶出发区。

  “我原来比较担心雪车雪橇中心在山地环境里过于抢眼,但当树木与场馆之间有了掩映关系,场馆若隐若现的效果开始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场馆大量采用木结构,并铺设了七万多平米的木瓦屋面。”李兴钢说。

  遮阳棚和附属设施建筑的屋面所覆盖的木瓦,有些铺得早,有些淋了雨,有些在阳面,如今已经有了深深浅浅的不同,就像大自然中的生命,随时间、气候和环境而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变化。

  场地的记忆

  “对于东方审美中‘天人合一’更深度的理解是,纯粹的荒野自然不是最美的,完全排除了自然的人工世界,也不是最美的,人工适度介入的自然可能是最美的。”李兴钢说。

  “鸟巢”项目结束后,经过对以往工程设计经验的深入总结和思考,李兴钢提出了“胜景几何”建筑理念,就是把传统文化、建筑创作与当代科技高度结合,通过“人工交互自然”和“技术引导意匠”,追求人工建造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达到一种互成共生的美好状态和情境。

  在满足精彩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建设融于自然山林的延庆赛区,是对“胜景几何”建筑理念的一次落地实践,这就是李兴钢提出的“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赛区设计理念的由来。

  2017年1月,在正式获得延庆赛区规划和场馆及配套设施设计资格后,李兴钢及团队进行冬奥村现场勘探时,在一片密林之下发现了一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村落遗迹,这个名为小庄户村的山村规模约3300平方米,植被覆盖下,房子的墙体、院落、水井、磨盘、石碾等显示出村民曾经居住的痕迹。

  “当时我便将它画在了冬奥村的设计草图中,希望能够完整保留。”李兴钢说。

  与往届冬奥村于城市或山间建设高楼不同,延庆冬奥村借鉴了当地传统的山村格局,若干合院组团依山就势,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叠落而下,并保留了大量原生树木。小庄科村遗址公园位于南北两大居住组团之间,是冬奥村的重要公共空间。

  “山村、树木、遗址带有场地的基因和过去此地域人们的生活记忆和痕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场地的气质。”李兴钢说,“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居住在延庆冬奥村的时候,就

  能够充分领略到中国的山村文化。”

  延庆赛区现在有三个“山村”,西大庄科村,是现代的山村,并有村民生活其中;小庄户村遗迹代表着过去的山村;延庆冬奥村又叫冬奥山村,面向未来。

  “从我开始画下那幅设计草图,到把它变成效果图和工作模型,又经过这么多年一点点的逐步建造,今天再到延庆赛区去看,‘山林场馆、绿色冬奥’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理念已被实现,速写本上的小草图变成了海陀山中的大型实景当代山水画卷。”李兴钢说。“体育与生态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奥运场馆设计建设的创新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本报道未署名图片由李兴钢工作室提供)

  • 自西南向东北俯瞰延庆赛区.jpg

    延庆赛区。延庆赛区是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陀山区域、小海陀南麓山谷地带,南临延庆盆地,邻近松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延庆赛区核心区包括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山地新闻中心、冬奥村,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

  • ”胜景城市“.jpg

    李兴钢手绘图——“胜景城市”。

  • 冬奥村及赛区入口安检广场现场构思草图.jpg

    李兴钢于2017年3月16日绘制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及赛区入口安检广场设计草图。

  • 全区草图.jpg

    李兴钢绘制的延庆赛区草图。

  • 高山滑雪中心现场构思草图.jpg

    2017年6月16日,李兴钢在勘探时现场绘制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草图。

  • 高山滑雪中心集散广场模型.jpg

    高山滑雪中心集散广场模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位于小海陀山南侧高海拔区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条竞赛道、三条训练热身道、一条利用施工便道改造而成的回村雪道、高山集散广场(含媒体转播区)、山顶出发区、竞速结束区、竞技结束区和中间平台等,以及配套的山体工程、缆车系统、造雪系统、技术道路和机动车道路系统。

  • 07eb71e0-f0ca-4864-aa25-1d87266a74fc.jpg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 摄影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