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两会置顶图片12.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北京冬奥进行时 >> 正文

【本刊专稿】坚持比位置更重要——《人民画报》记者陈建冬奥采访手记

2022-03-18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435.jpg

    2022年2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开幕式拍摄的陈建。 摄影 陶冉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442.jpg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陈建携带的摄影器材。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518.jpg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工作中的陈建。 摄影 陶冉

  • 微信图片_20220226084344.jpg

    冒着风雪前行的冬奥记者们。 摄影 陶冉

  • 0CJ07732.jpg

    2022年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代表团在闭幕式上入场。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 >

  冬奥会上,除了运动员,特别拼的还有场外各国记者们。他们起早贪黑、“爬冰卧雪”,只为把赛场的精彩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2022年冬奥会,防疫要求十分严格,《人民画报》只有一名摄影记者进入闭环采访。17天里,《人民画报》记者陈建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冬奥经典瞬间,见证了一幕幕巅峰时刻。

  陈建参与过全运会、亚运会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采访报道。2022年采访冬奥会,让他也成为了一位“双奥”记者。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这是我第二次出现在奥运会的摄影报道现场。

  虽然之前也曾报道过全国冬季运动会和亚洲冬季运动会,但冬奥会与这些赛事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冬奥会不仅比赛项目更为齐全,整个赛事的筹备期也更长。所以,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历届冬奥会资料,熟悉以前没有拍摄过的比赛项目,包括比赛规则和各项目有实力的运动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北京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人民画报》只有一个摄影记者名额,因此我每天需要早中晚不停转场。我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北京赛区,如果需要前往张家口或延庆赛区拍摄,只能当天去当天回,“连轴转”是常态。

  夜里11点结束北京赛区晚间比赛的拍摄,凌晨两点回酒店完成发稿后,匆匆洗个澡就要坐上媒体班车,大概3点半到达新闻中心,等待早上5点最早一班班车前往清河火车站,随后搭乘6点的火车前往张家口赛区,拍摄上午9点30分的比赛。新媒体发稿时效性强,我每天要确保一个冬奥图集的发布,如果有夺金项目或者热点人物出场,还需要再加一个图集。这就是我在张家口或延庆赛区的工作日常,每天连轴转的状态充满了挑战。

  本届冬奥会的雪上项目主要放在张家口的崇礼,冬奥会期间,崇礼大雪小雪接连不断,白天温度就没有高于零下10度的时候,到了夜晚甚至低于零下20度。

  我在北京工作了20多年,也曾去过中国最北边的极地漠河,但这里的冷,还是比我预想的更甚。

  2月18日,为拍摄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和很多摄影记者一样,我早上7点就到达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的摄影点占位,直到将近中午12点比赛结束,在寒风凛冽中静立接近5个小时。脚早就冻得没了知觉,手也已冻得麻木不听使唤。

  我拍了两组选手的跳跃动作,拍了有三四百张,但手已经冻到没有知觉。无反相机的声音本来就小,我当时又带着棉帽子,根本听不到快门声,相机的显示屏冻住了,不能显示画面,只能通过目镜去看。但目镜上又是一层哈气,根本看不清。等拍完回来一看,实际只拍到了4个画面。等到拍谷爱凌领奖时,一个画面按了100多 张,手已经被冻麻木,根本控制不了快门了。

  对我而言,这次在冬奥赛场拍摄的经历既是挑战,也是学习的过程。

  竞争激烈、精彩纷呈的比赛,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但身为一名摄影记者,拍摄时却不能太情绪化。对我而言,每一场比赛都重要,都必须很专注去拍好它。

  奥运会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很多瞬间在日常难得一见:比如花样滑冰全是顶尖高手,你可以在一张“白布”(冰场)上去尝试运用各种拍摄方法,追随、慢门、多重曝光……平常生活中可能没什么机会去这样表现,而这次冬奥会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机会。

  如果说体育摄影有什么变化和趋势,那就是更加重视细节化和人情的表达。更精彩的画面,往往不是在事件本身的最高潮,而是事件过后的一些动作和细节。摄影记者要始终保持事件高潮之后的持续专注力,眼睛不能离开取景框,拍摄位置固然十分重要,但“坚持”二字更必不可少。

  比赛结束后是防疫隔离时间,正好可以把我冬奥会拍摄的近10个T的影像整理一遍。一边整理一边回顾,这次拍摄经历还是很令我挺感慨的。照片把我又带回了赛场,对运动员们以及所有为这场运动盛会付出的人们由衷敬佩,其中也包括我的记者同行们。

上一页

下一页

【本刊专稿】坚持比位置更重要——《人民画报》记者陈建冬奥采访手记

2022-03-18      

  冬奥会上,除了运动员,特别拼的还有场外各国记者们。他们起早贪黑、“爬冰卧雪”,只为把赛场的精彩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2022年冬奥会,防疫要求十分严格,《人民画报》只有一名摄影记者进入闭环采访。17天里,《人民画报》记者陈建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冬奥经典瞬间,见证了一幕幕巅峰时刻。

  陈建参与过全运会、亚运会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采访报道。2022年采访冬奥会,让他也成为了一位“双奥”记者。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这是我第二次出现在奥运会的摄影报道现场。

  虽然之前也曾报道过全国冬季运动会和亚洲冬季运动会,但冬奥会与这些赛事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冬奥会不仅比赛项目更为齐全,整个赛事的筹备期也更长。所以,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历届冬奥会资料,熟悉以前没有拍摄过的比赛项目,包括比赛规则和各项目有实力的运动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北京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人民画报》只有一个摄影记者名额,因此我每天需要早中晚不停转场。我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北京赛区,如果需要前往张家口或延庆赛区拍摄,只能当天去当天回,“连轴转”是常态。

  夜里11点结束北京赛区晚间比赛的拍摄,凌晨两点回酒店完成发稿后,匆匆洗个澡就要坐上媒体班车,大概3点半到达新闻中心,等待早上5点最早一班班车前往清河火车站,随后搭乘6点的火车前往张家口赛区,拍摄上午9点30分的比赛。新媒体发稿时效性强,我每天要确保一个冬奥图集的发布,如果有夺金项目或者热点人物出场,还需要再加一个图集。这就是我在张家口或延庆赛区的工作日常,每天连轴转的状态充满了挑战。

  本届冬奥会的雪上项目主要放在张家口的崇礼,冬奥会期间,崇礼大雪小雪接连不断,白天温度就没有高于零下10度的时候,到了夜晚甚至低于零下20度。

  我在北京工作了20多年,也曾去过中国最北边的极地漠河,但这里的冷,还是比我预想的更甚。

  2月18日,为拍摄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和很多摄影记者一样,我早上7点就到达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的摄影点占位,直到将近中午12点比赛结束,在寒风凛冽中静立接近5个小时。脚早就冻得没了知觉,手也已冻得麻木不听使唤。

  我拍了两组选手的跳跃动作,拍了有三四百张,但手已经冻到没有知觉。无反相机的声音本来就小,我当时又带着棉帽子,根本听不到快门声,相机的显示屏冻住了,不能显示画面,只能通过目镜去看。但目镜上又是一层哈气,根本看不清。等拍完回来一看,实际只拍到了4个画面。等到拍谷爱凌领奖时,一个画面按了100多 张,手已经被冻麻木,根本控制不了快门了。

  对我而言,这次在冬奥赛场拍摄的经历既是挑战,也是学习的过程。

  竞争激烈、精彩纷呈的比赛,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但身为一名摄影记者,拍摄时却不能太情绪化。对我而言,每一场比赛都重要,都必须很专注去拍好它。

  奥运会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很多瞬间在日常难得一见:比如花样滑冰全是顶尖高手,你可以在一张“白布”(冰场)上去尝试运用各种拍摄方法,追随、慢门、多重曝光……平常生活中可能没什么机会去这样表现,而这次冬奥会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机会。

  如果说体育摄影有什么变化和趋势,那就是更加重视细节化和人情的表达。更精彩的画面,往往不是在事件本身的最高潮,而是事件过后的一些动作和细节。摄影记者要始终保持事件高潮之后的持续专注力,眼睛不能离开取景框,拍摄位置固然十分重要,但“坚持”二字更必不可少。

  比赛结束后是防疫隔离时间,正好可以把我冬奥会拍摄的近10个T的影像整理一遍。一边整理一边回顾,这次拍摄经历还是很令我挺感慨的。照片把我又带回了赛场,对运动员们以及所有为这场运动盛会付出的人们由衷敬佩,其中也包括我的记者同行们。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435.jpg

    2022年2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开幕式拍摄的陈建。 摄影 陶冉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442.jpg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陈建携带的摄影器材。

  • 微信图片_20220225210518.jpg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工作中的陈建。 摄影 陶冉

  • 微信图片_20220226084344.jpg

    冒着风雪前行的冬奥记者们。 摄影 陶冉

  • 0CJ07732.jpg

    2022年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代表团在闭幕式上入场。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