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1年 >> 粤港澳大湾区 >> 正文

【本刊专稿】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

2021-07-05      特约撰文 陈平原

  • 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 刘世辉摄(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jpg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村中自成体系,民居、祠堂、家庙、府第、文塔、晒坪、广场、池塘等各种景观齐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 摄影 刘世辉

  • HK龙舟竞渡-李敬伟.jpg

    端午香港龙舟竞渡。粤语“河涌”,河汊的意思。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习俗,每逢龙舟节,村民集体划龙舟沿河涌一村接一村地巡游,向沿岸村民致敬问候。关系密切的村,龙舟手会上岸与村民一起吃顿“龙船饭”。 摄影 李敬伟

  • _NZH3829_b.jpg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平地村村民来到黄氏大宗祠商议宗祠事物。广东祠堂遍布各乡村,总量数以万计,成为研究广东岭南文化的“活化石”。祠堂也是广东三千多万海外侨胞记住乡愁的地方。长期以来,岭南地区聚众而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祠堂文化。过去,祠堂是祭祀、教化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中,祠堂则让后代记得住乡愁。 摄影 宁舟浩

  • 01-3.jpg

    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在广州逛花市。迎春花市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也是一种源于花卉的文化遗产。迎春花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广州,市民爱花、赏花、养花之风由来已久。 摄影 陈冲

  • e1c2c8be-8545-4e7c-a6ca-f0bd720c0d18.jpg

    神功戏《妈祖诞》即将在澳门妈阁庙上演,粤剧演员龙贯天在后台准备出场。粤剧的包容性极强,以“拿来主义”精神见长,同时又深受岭南本土文化的浸润。 摄影 陈显耀

  • 8704afc2-82ec-4b98-8698-e627ea02fade.jpg

    1956年,人们在茶楼听粤曲是广州早茶的老传统。广州人好茶,可以说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可以称得上广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民国时期,广州就已经发展出了以茶楼业为代表的高度繁荣的茶文化。摄影 吕向全/人民画报

< >

  宋前僻居一隅的广东,明代以后方才急起直追,其逐渐崛起的身姿,可作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象征来解读。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在经济与文化上远不及中原地区,可晚清以降,广东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可圈可点。梁启超写过一篇《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大意是说:就中国史观之,僻居岭南的广东有如鸡肋;就世界史观之,地处交通要道的广东至关重要。正因与海外交通的便利,广东人养成了剽悍活泼、进取冒险的性格。

  岭南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

  在十年前,我写的《“三足”能否“鼎立”——都市文化的竞争与对话》文章中,曾谈到穗深港三大城。单就人口规模而言,广州1270万,深圳1035万,香港710万,都是特大型城市;金融实力及人均产值,香港遥遥领先,可三城间的差距正日渐缩小。广深港高铁建成后,从广州经深圳到香港,全长142公里,只需48分钟。集中三座同样有岭南文化基因的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此壮观景象,令人满心期待—三城间如何通力合作、携手前行,好戏连台。今天看来,此设想必须修正,加上澳门,这大湾区的图画方才更完美。

  所谓共同的方言、习俗与文化记忆,大致指向其同属传统意义上的“岭南文化”。对于岭南文化的特质,我相信十个人会有十种说法,且都有其道理。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广州在大一统时代从来不曾做过帝都,对日常生活、经济运作、文化创造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民间的立场、民间的力量、民间的趣味。

  广州人的自信与从容,使其敢于肯定“粤语”作为一种方言的“正能量”。当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已退出课堂乃至文坛,而只在日常生活中流通的方言,无法参与到日新月异的学术、思想、文化建设中。因为香港、澳门的存在,加上珠三角强大的经济实力,粤语至今还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保持其鲜活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是巨大的财富——“开眼看世界”的同时,能不能“低头思故乡”,这是判断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故乡”,既包括典籍文化、衣食住行,也包括语言表达、精神状态等。

  岭南文化并非活化石,而是在不断蜕变中获取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移民进入广东,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彝族朋友说,在珠三角打工的来自四川和云南的彝族人有30万,他们基本保留原先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还举行了火把节,这真让我大吃一惊。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6亿人,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8.93%。广东的流动人口数量也最为庞大,达5206.62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有纯正的岭南文化吗?或者说,所谓的“岭南文化”还能不受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吗?不说移民城市深圳,普通话早就成了主流语言;以前在大城市广州或我的家乡小城潮州,很多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现在最少也是“识听唔识讲”。至于饮食,更是五花八门,吃辣椒、喝茅台,这些原本不是我们的习惯。名满天下的粤菜、潮菜等,也都在与时俱进—离家几十年,发现家乡人的口味已有很大变化。不能要求家乡成为某一地域文化的博物馆,移步变形中,最好既保留某种基因,又不断增长活力。

  学者谈论地域文化时,大都喜欢从远古说起。可在我看来,相对于古代的基因,近代以降的历史进程更值得重视。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都具有自我修正、自我更新的能力。

  若谈学术研究及文化创造,身处高台却不一定是好事。因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与挑剔,缺少革新的动力与方向感,更容易因循守旧。回顾晚清以降一百多年历史,广州(及广东)曾多次扮演此类引领风气的关键角色。为何广东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能“杀出一条血路”,除了中央的精彩布局,也与此地历来条条框框较少,故可“放手一搏”有关。

  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

  时代变了,任何区域文化都不可能墨守成规。外来文化引进,移民大量加入,岭南文化只能是“苟日新,日日新”——这就说到衣食住行之外,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谈岭南文化,饮食、服饰、工艺、建筑、方言及地方戏曲都很重要,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上去,才能有足够的学术视野与话语权。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分开来看,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不要说国内,放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鉴于此,若能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联盟,联合三地优质教育资源,注重沟通与对话,强调合作与良性竞争,便能整体提升大湾区的教育水准。若能在此过程中,逐步消弭意识形态隔阂,促进三地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则功莫大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高瞻远瞩大战略,不仅瞩目于当下三地的经济互补、政制对话、文化融合,更是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比起以经济协作为主的“京津冀一体化”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来,粤港澳大湾区因体制不同,政情复杂,文化多元,操作难度更大,发展蓝图也更宏伟。因此,应着眼长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思考与落笔。

  (本报道撰文者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上一页

下一页

【本刊专稿】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

2021-07-05      特约撰文 陈平原

  宋前僻居一隅的广东,明代以后方才急起直追,其逐渐崛起的身姿,可作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象征来解读。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在经济与文化上远不及中原地区,可晚清以降,广东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可圈可点。梁启超写过一篇《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大意是说:就中国史观之,僻居岭南的广东有如鸡肋;就世界史观之,地处交通要道的广东至关重要。正因与海外交通的便利,广东人养成了剽悍活泼、进取冒险的性格。

  岭南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

  在十年前,我写的《“三足”能否“鼎立”——都市文化的竞争与对话》文章中,曾谈到穗深港三大城。单就人口规模而言,广州1270万,深圳1035万,香港710万,都是特大型城市;金融实力及人均产值,香港遥遥领先,可三城间的差距正日渐缩小。广深港高铁建成后,从广州经深圳到香港,全长142公里,只需48分钟。集中三座同样有岭南文化基因的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此壮观景象,令人满心期待—三城间如何通力合作、携手前行,好戏连台。今天看来,此设想必须修正,加上澳门,这大湾区的图画方才更完美。

  所谓共同的方言、习俗与文化记忆,大致指向其同属传统意义上的“岭南文化”。对于岭南文化的特质,我相信十个人会有十种说法,且都有其道理。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广州在大一统时代从来不曾做过帝都,对日常生活、经济运作、文化创造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民间的立场、民间的力量、民间的趣味。

  广州人的自信与从容,使其敢于肯定“粤语”作为一种方言的“正能量”。当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已退出课堂乃至文坛,而只在日常生活中流通的方言,无法参与到日新月异的学术、思想、文化建设中。因为香港、澳门的存在,加上珠三角强大的经济实力,粤语至今还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保持其鲜活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是巨大的财富——“开眼看世界”的同时,能不能“低头思故乡”,这是判断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故乡”,既包括典籍文化、衣食住行,也包括语言表达、精神状态等。

  岭南文化并非活化石,而是在不断蜕变中获取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移民进入广东,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彝族朋友说,在珠三角打工的来自四川和云南的彝族人有30万,他们基本保留原先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还举行了火把节,这真让我大吃一惊。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6亿人,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8.93%。广东的流动人口数量也最为庞大,达5206.62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有纯正的岭南文化吗?或者说,所谓的“岭南文化”还能不受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吗?不说移民城市深圳,普通话早就成了主流语言;以前在大城市广州或我的家乡小城潮州,很多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现在最少也是“识听唔识讲”。至于饮食,更是五花八门,吃辣椒、喝茅台,这些原本不是我们的习惯。名满天下的粤菜、潮菜等,也都在与时俱进—离家几十年,发现家乡人的口味已有很大变化。不能要求家乡成为某一地域文化的博物馆,移步变形中,最好既保留某种基因,又不断增长活力。

  学者谈论地域文化时,大都喜欢从远古说起。可在我看来,相对于古代的基因,近代以降的历史进程更值得重视。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都具有自我修正、自我更新的能力。

  若谈学术研究及文化创造,身处高台却不一定是好事。因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与挑剔,缺少革新的动力与方向感,更容易因循守旧。回顾晚清以降一百多年历史,广州(及广东)曾多次扮演此类引领风气的关键角色。为何广东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能“杀出一条血路”,除了中央的精彩布局,也与此地历来条条框框较少,故可“放手一搏”有关。

  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

  时代变了,任何区域文化都不可能墨守成规。外来文化引进,移民大量加入,岭南文化只能是“苟日新,日日新”——这就说到衣食住行之外,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谈岭南文化,饮食、服饰、工艺、建筑、方言及地方戏曲都很重要,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上去,才能有足够的学术视野与话语权。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分开来看,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不要说国内,放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鉴于此,若能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联盟,联合三地优质教育资源,注重沟通与对话,强调合作与良性竞争,便能整体提升大湾区的教育水准。若能在此过程中,逐步消弭意识形态隔阂,促进三地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则功莫大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高瞻远瞩大战略,不仅瞩目于当下三地的经济互补、政制对话、文化融合,更是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比起以经济协作为主的“京津冀一体化”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来,粤港澳大湾区因体制不同,政情复杂,文化多元,操作难度更大,发展蓝图也更宏伟。因此,应着眼长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思考与落笔。

  (本报道撰文者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 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 刘世辉摄(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jpg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村中自成体系,民居、祠堂、家庙、府第、文塔、晒坪、广场、池塘等各种景观齐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 摄影 刘世辉

  • HK龙舟竞渡-李敬伟.jpg

    端午香港龙舟竞渡。粤语“河涌”,河汊的意思。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习俗,每逢龙舟节,村民集体划龙舟沿河涌一村接一村地巡游,向沿岸村民致敬问候。关系密切的村,龙舟手会上岸与村民一起吃顿“龙船饭”。 摄影 李敬伟

  • _NZH3829_b.jpg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平地村村民来到黄氏大宗祠商议宗祠事物。广东祠堂遍布各乡村,总量数以万计,成为研究广东岭南文化的“活化石”。祠堂也是广东三千多万海外侨胞记住乡愁的地方。长期以来,岭南地区聚众而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祠堂文化。过去,祠堂是祭祀、教化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中,祠堂则让后代记得住乡愁。 摄影 宁舟浩

  • 01-3.jpg

    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在广州逛花市。迎春花市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也是一种源于花卉的文化遗产。迎春花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广州,市民爱花、赏花、养花之风由来已久。 摄影 陈冲

  • e1c2c8be-8545-4e7c-a6ca-f0bd720c0d18.jpg

    神功戏《妈祖诞》即将在澳门妈阁庙上演,粤剧演员龙贯天在后台准备出场。粤剧的包容性极强,以“拿来主义”精神见长,同时又深受岭南本土文化的浸润。 摄影 陈显耀

  • 8704afc2-82ec-4b98-8698-e627ea02fade.jpg

    1956年,人们在茶楼听粤曲是广州早茶的老传统。广州人好茶,可以说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可以称得上广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民国时期,广州就已经发展出了以茶楼业为代表的高度繁荣的茶文化。摄影 吕向全/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