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2862222487.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2年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图片故事 >> 正文

守护身边的河流:从一条河到一群人

2022-05-30      撰文 李玉强

  • WechatIMG4575 拷贝.jpg

    2022年2月,清河和温榆河汇入口。经过治理,今天的清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作者供图)

  • WechatIMG4574 拷贝.jpg

    2018年5月,李玉强向参与者介绍公众参与清河调研活动。(作者供图)

  • WechatIMG4576 拷贝.jpg

    2021年9月,自然之友第一期河流导赏员培训学员在北京奥森南园湿地做活动总结。(作者供图)

< >

  北京依水而建,依水而兴。千百年来,河湖水系影响了北京城的选址、布局,并对中轴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守护身边的河流,让我既可以发现北京自金代正式建都至今八百多年的治水智慧,又能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和记录身边河流的自然之美,探索普通公众助力河流治理之路,见证一条河和一群人的点滴变化。

  2014年,自然之友发起了公众参与清河调研项目,我从2016年开始加入。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再到项目顾问,直到现在发起河流守护小组,对于珍妮·古道尔女士所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

  摊开北京地图,你会发现北京其实也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共有425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数据来自《2019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分属五大水系。北京很多的地名以“清河”命名,比如“清河小营”“清河大桥”,我们的故事也从这条河开始。

  清河的水一度因为北京的发展和人口激增而被污染。虽从2000年开始治理,但水质时好时坏,如何让清河长治久清?这是自然之友清河调研项目的目的。

  从2014年起至2019年,清河调研项目先后从河道基本情况,河流水质及再生水厂情况,河流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河道垃圾产生及清理情况,河流周边居民与河流的关系,清河的生物多样性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清河沿线的排污口申请信息公开,对清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对清河中下游水质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我们走进清河流域周边的社区与学校,开展清河主题的社区宣讲、展览活动,将调研成果以图文、实物、视频等形式在社区及学校巡回展出;将调研成果以更生动活泼的自然体验课、河流导览活动的形式呈现,并面向公众免费预约;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再生水厂和城市规划院,从生物多样性、河道规划和水质方面开展清河沙龙,使清河流域的居民深入了解自己的生活与清河之间的关系。

  2016年初,以清河调研成果为基础的清河治理方案,通过北京市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方式提交,推动了政府对清河南岸零星排污口的治理。2016年底,随着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和清河北岸污水截流管线工程建设,清河98%的污水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的清河,又恢复了往日水清沙白,白鹭翩飞的模样。

  由此,我们对清河的调研逐渐转变为对清河的守护,项目也从公众参与清河调研升级为河流守护,除了做大量的现场调研,更多的进行公众环境教育。我们在项目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清河自然导览系列活动,将清河不同河段的特色挖掘出来,用更为公众所接受的解说和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呈现。也正是因为每月两次的清河自然导览活动,我们和清河周边居民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和清河沿线街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1年,随着身边水环境整体改善和好转,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市民开始亲水近水,我们的活动范围也扩展到其他水域。自然之友在北京14个河段、上海5个河段定期面向公众开展河流导赏活动,并组织了湿地自然导赏员培训。

  从走清河到了解清河,到导览清河,到培训和我一样喜欢河流的志愿者,因为河流,我收获了在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河流守护者群体,所有参与者都庆幸河流让我们聚在了一起,因为河流,我们越发珍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通惠河导赏领队小风说:“河流像是我一剂心灵良药,每当我看到她缓缓绕过障碍,包容一切过程中不乏险滩落差,有外来的污染,有气候的变化,但河流总能通过自己的调整化解它们。关注河流之前,我就算走在桥上也从没想过脚下流淌的这条河叫什么名字。热爱河流以后,我越发认识到守护身边的河流就是守护自己。”

  愿我们身边的每一条河流,都有人守护,都能自由干净流淌。

  (本文作者系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工程师,自然之友河流守护小组筹备发起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守护身边的河流:从一条河到一群人

2022-05-30      撰文 李玉强

  北京依水而建,依水而兴。千百年来,河湖水系影响了北京城的选址、布局,并对中轴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守护身边的河流,让我既可以发现北京自金代正式建都至今八百多年的治水智慧,又能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和记录身边河流的自然之美,探索普通公众助力河流治理之路,见证一条河和一群人的点滴变化。

  2014年,自然之友发起了公众参与清河调研项目,我从2016年开始加入。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再到项目顾问,直到现在发起河流守护小组,对于珍妮·古道尔女士所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

  摊开北京地图,你会发现北京其实也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共有425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数据来自《2019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分属五大水系。北京很多的地名以“清河”命名,比如“清河小营”“清河大桥”,我们的故事也从这条河开始。

  清河的水一度因为北京的发展和人口激增而被污染。虽从2000年开始治理,但水质时好时坏,如何让清河长治久清?这是自然之友清河调研项目的目的。

  从2014年起至2019年,清河调研项目先后从河道基本情况,河流水质及再生水厂情况,河流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河道垃圾产生及清理情况,河流周边居民与河流的关系,清河的生物多样性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清河沿线的排污口申请信息公开,对清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对清河中下游水质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我们走进清河流域周边的社区与学校,开展清河主题的社区宣讲、展览活动,将调研成果以图文、实物、视频等形式在社区及学校巡回展出;将调研成果以更生动活泼的自然体验课、河流导览活动的形式呈现,并面向公众免费预约;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再生水厂和城市规划院,从生物多样性、河道规划和水质方面开展清河沙龙,使清河流域的居民深入了解自己的生活与清河之间的关系。

  2016年初,以清河调研成果为基础的清河治理方案,通过北京市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方式提交,推动了政府对清河南岸零星排污口的治理。2016年底,随着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和清河北岸污水截流管线工程建设,清河98%的污水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的清河,又恢复了往日水清沙白,白鹭翩飞的模样。

  由此,我们对清河的调研逐渐转变为对清河的守护,项目也从公众参与清河调研升级为河流守护,除了做大量的现场调研,更多的进行公众环境教育。我们在项目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清河自然导览系列活动,将清河不同河段的特色挖掘出来,用更为公众所接受的解说和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呈现。也正是因为每月两次的清河自然导览活动,我们和清河周边居民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和清河沿线街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1年,随着身边水环境整体改善和好转,河道生态系统逐步改善,市民开始亲水近水,我们的活动范围也扩展到其他水域。自然之友在北京14个河段、上海5个河段定期面向公众开展河流导赏活动,并组织了湿地自然导赏员培训。

  从走清河到了解清河,到导览清河,到培训和我一样喜欢河流的志愿者,因为河流,我收获了在工作生活之余的一个河流守护者群体,所有参与者都庆幸河流让我们聚在了一起,因为河流,我们越发珍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通惠河导赏领队小风说:“河流像是我一剂心灵良药,每当我看到她缓缓绕过障碍,包容一切过程中不乏险滩落差,有外来的污染,有气候的变化,但河流总能通过自己的调整化解它们。关注河流之前,我就算走在桥上也从没想过脚下流淌的这条河叫什么名字。热爱河流以后,我越发认识到守护身边的河流就是守护自己。”

  愿我们身边的每一条河流,都有人守护,都能自由干净流淌。

  (本文作者系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工程师,自然之友河流守护小组筹备发起人)

  • WechatIMG4575 拷贝.jpg

    2022年2月,清河和温榆河汇入口。经过治理,今天的清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作者供图)

  • WechatIMG4574 拷贝.jpg

    2018年5月,李玉强向参与者介绍公众参与清河调研活动。(作者供图)

  • WechatIMG4576 拷贝.jpg

    2021年9月,自然之友第一期河流导赏员培训学员在北京奥森南园湿地做活动总结。(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