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5年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正文
2025-06-20 陈建 摄影报道 / 人民画报
2025年6月1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探寻首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实践。
北京市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成为全国首个明确支持L3级自动驾驶私家车合法上路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处副处长 孙全胜表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已向35家自动驾驶企业发放超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为自动驾驶卡车跨省运营、无人配送、大兴机场接驳等八大场景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太和桥基地,14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内集聚了22个实验室与试制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科研经营部部长李乔向记者介绍,创新中心由12家国内车企、3家国际龙头及9家产业链头部机构联合组建,实缴资本11亿元,核心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达76%。中心首创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已支撑10余家车企量产落地,牵头制定20余项行业标准,相关成果正向全国20个试点城市推广。
北京市自驾办有关负责人展示关键进展: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示累计实现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858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完成全市600平方公里路侧设施智能化改造,建成1605个智慧路口,打造全国首个“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城市级平台,超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实现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接驳、环卫清扫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示范区吸引多家头部自动驾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支持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相关负责人强调,示范区联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形成产学研融合生态,已汇聚12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06-20 陈建 摄影报道 / 人民画报
2025年6月1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探寻首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实践。
北京市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成为全国首个明确支持L3级自动驾驶私家车合法上路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处副处长 孙全胜表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已向35家自动驾驶企业发放超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为自动驾驶卡车跨省运营、无人配送、大兴机场接驳等八大场景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太和桥基地,14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内集聚了22个实验室与试制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科研经营部部长李乔向记者介绍,创新中心由12家国内车企、3家国际龙头及9家产业链头部机构联合组建,实缴资本11亿元,核心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达76%。中心首创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已支撑10余家车企量产落地,牵头制定20余项行业标准,相关成果正向全国20个试点城市推广。
北京市自驾办有关负责人展示关键进展: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示累计实现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858万公里,居全国首位;完成全市600平方公里路侧设施智能化改造,建成1605个智慧路口,打造全国首个“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城市级平台,超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实现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接驳、环卫清扫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示范区吸引多家头部自动驾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支持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相关负责人强调,示范区联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形成产学研融合生态,已汇聚12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全产业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