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61647100411333.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重走天路看变迁 >> 正文

“溜筒锁钥”——滇边入藏第一桥

2021-07-21      本刊记者 陈建 摄影报道

  • 00CJ7507.jpg

    如今,三座桥在渡口并列。由左即右:唐朝就有的溜索、近代建成的铁索桥和现在使用的钢索吊桥。

  • 00CJ7223.jpg

    溜索为双向,分别固定在江两岸,由植物编成。历史上,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 00CJ7227.jpg

    溜索为双向,分别固定在江两岸,由植物编成。历史上,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 00CJ7473.jpg

    今年已经75岁的藏族老人鲁茸立青是传统溜索编织手艺的传承人。

  • 00CJ7262.jpg

    村里的老人们经常会来到渡口的桥头聊天,回忆往昔,畅想未来。

< >

  溜筒江村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徳钦县澜沧江边,与214囯道一江之隔。溜筒江村边的溜筒江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交通咽喉地点。如今,三座桥在渡口并立:唐朝就有的溜索、近代建成的铁索桥和现在使用的钢索吊桥。

  历史上人马全靠竹篾溜索过江。过江之人将身体用绳索捆绑在一形如筒瓦(溜筒)的滑梆上,从溜索一端凭借惯性往对岸滑行。“过溜”时无论人畜往往心惊胆战,魂飞魄散,且以生命为赌注,每年人货财物所遭受的损失不计其数。马尼丁一带山崖陡峭,前连县城古镇阿墩子,后通梅里垭口,为滇藏交通咽喉,于是架设于此的溜索便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故有“溜筒锁钥”之说。

  如今,昔日的竹篾溜索已被钢索吊桥所替代,溜筒江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偏远山村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点。

上一页

下一页

“溜筒锁钥”——滇边入藏第一桥

2021-07-21      本刊记者 陈建 摄影报道

  溜筒江村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徳钦县澜沧江边,与214囯道一江之隔。溜筒江村边的溜筒江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交通咽喉地点。如今,三座桥在渡口并立:唐朝就有的溜索、近代建成的铁索桥和现在使用的钢索吊桥。

  历史上人马全靠竹篾溜索过江。过江之人将身体用绳索捆绑在一形如筒瓦(溜筒)的滑梆上,从溜索一端凭借惯性往对岸滑行。“过溜”时无论人畜往往心惊胆战,魂飞魄散,且以生命为赌注,每年人货财物所遭受的损失不计其数。马尼丁一带山崖陡峭,前连县城古镇阿墩子,后通梅里垭口,为滇藏交通咽喉,于是架设于此的溜索便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故有“溜筒锁钥”之说。

  如今,昔日的竹篾溜索已被钢索吊桥所替代,溜筒江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偏远山村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点。

  • 00CJ7507.jpg

    如今,三座桥在渡口并列。由左即右:唐朝就有的溜索、近代建成的铁索桥和现在使用的钢索吊桥。

  • 00CJ7223.jpg

    溜索为双向,分别固定在江两岸,由植物编成。历史上,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 00CJ7227.jpg

    溜索为双向,分别固定在江两岸,由植物编成。历史上,每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

  • 00CJ7473.jpg

    今年已经75岁的藏族老人鲁茸立青是传统溜索编织手艺的传承人。

  • 00CJ7262.jpg

    村里的老人们经常会来到渡口的桥头聊天,回忆往昔,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