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何以深刻影响了 人类发展史

2024-04-10      撰文/陈文玲

  • 76e146ca4c6b2a1c78223711e3b19ec.png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各方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摄影 / 万全(人民画报)

< >

  共建“一带一路”,深刻变革了近300年工业文明形成的以海洋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了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和国际格局加速演化之际,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与未来发展加以总结和展望,无疑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经济走廊织密合作网络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倡伊始,共建 “一带一路”这一根植于历史厚土的重要倡议,以创新的方式掀开了国际合作新篇章,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倡议把古丝绸之路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按照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重点和空间布局,中国提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框架。其中,“六廊”即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大大超出了人们最早的预期。而上述“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仅给相关国家带去重大收益,同时也使中国得到了稳定和长期的资源、能源以及各方面的有力支撑。

  “五通”建设绘就共建华章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与很多共建国家自身的规划、战略实现了对接。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东西方大通道”、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等。

  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已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非常重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东盟、非盟、中非合作论坛、世界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发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作用。

  在设施联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把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在铁路建设方面,对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蒙内铁路、中蒙俄中线铁路完成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也将很快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发展迅速,运输通畅,保证了中欧之间包括防疫物资在内的物流运输。到2023年4月底,国内中欧班列出发的城市达到109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1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到欧洲全境,中欧班列已成为奔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

  目前,国际货物贸易90%以上依靠海运。港口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中国大致分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港口群、西南港口群五个港口群。已经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航线联系。根据全球港口规模排名,排在前20位的港口,中国有15个,排前10位的港口,中国有7个。

  在港航建设方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进展迅速。目前中国和10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60多个国家保持定期客货运通航,并帮助一批国家建立了新的机场。

  在贸易畅通方面,目前,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推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建成了全球最大自贸区,还和35个国家签署了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即使在疫情期间,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广州博览会、北京服贸会都没有停止,助力“一带一路”商业贸易逆势上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析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会带动亚洲经济增长0.3%。另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38.63%,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在资金融通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国与4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银行,和欧洲复兴银行签署了第三方市场投融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从最初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105个国家,覆盖了全球约80%的人口和65%的经济总量。丝路基金投资项目目前也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此外,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成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已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机构参与,而且发行了熊猫债,发行主体已涵盖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发行主体已达86家,累计发行了382只,规模达到了6260亿元人民币。

  在民心相通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在进行和将会形成的互联互通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的布局,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发展的空间布局;二是形成多维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例如,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廉洁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等;三是形成以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民心相通作为重要基础的三位一体共建“一带一路”的联通方式。

  共建“一带一路”始终把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包括爱心工程、鲁班工坊和各类教育合作项目等。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随着“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希望和机会将越来越多。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和亮色。“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有一部分国家靠煤发电。共建“一带一路”给这些国家带上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致力于同共建国家加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同推进绿色丝绸之路,不仅发布“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还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中国已经和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28个国家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并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多人次绿色人才。

  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与共建方广泛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如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黑山莫茹拉风电项目、阿联酋迪拜光热光伏混合发电项目等。十年来,中国先后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在共建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

  自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截至2022年2月,中国和8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在农业、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多家联合实验室,建设31个双多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平台;在联合国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初步形成了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数字丝绸之路”赋予“一带一路”崭新内涵,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了“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多条国际海底光缆、构建起130套跨境陆缆系统……

  十年回望:经验和启示

  面对世纪之变,当今世界向何方去?是“脱钩断链”还是紧密合作?是和平发展还是零和博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正在回答或将继续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一系列中国声音、中国倡议、中国理念为当今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显示了大国领导人的胸怀和气魄。 “一带一路”倡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使共建国家和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十年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跨国际合作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态势,构建了形成互联互通的全球性的平台与载体。成为共建国家携手发展的跨国经济合作平台,成为让发展中国家少走弯路,多走通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占中国建交国83%,占联合国成员的78%,中国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援助项目已覆盖所有共建国。

  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文明、文化、人文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开掘出对和平、繁荣的崇敬和越来越深厚的社会根基,弘扬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一带一路”与其说是“带”与“路”,不如说是中国文明中最重要的范畴“道”与“势”,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经济全球化遭受逆流的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无疑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共建“一带一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不断解决前行中的问题,共同推动这项伟大事业行稳致远。只有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将跨国经济合作的行动变成全人类各个国家的共识,才能提高经济连通性,真正实现全球互联互通。

  共建“一带一路”意味着高水平的开放,是制度性引领性的开放,也是开放型中国和开放型世界相连接的桥梁纽带。共建“一带一路”是关乎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开放性、创新性、历史性倡议,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中国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2022年,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国的货物贸易达到6.31万亿美元,形成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体的开放贸易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昭示了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力量、中国信用。下一步,中国一方面还要继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站在和平发展的一面,站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的一面,做世界和平、繁荣、发展、稳定的建设者、推动者、贡献者。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带一路”倡议何以深刻影响了 人类发展史

2024-04-10      撰文/陈文玲

  共建“一带一路”,深刻变革了近300年工业文明形成的以海洋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了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和国际格局加速演化之际,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与未来发展加以总结和展望,无疑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经济走廊织密合作网络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倡伊始,共建 “一带一路”这一根植于历史厚土的重要倡议,以创新的方式掀开了国际合作新篇章,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倡议把古丝绸之路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按照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重点和空间布局,中国提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框架。其中,“六廊”即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大大超出了人们最早的预期。而上述“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不仅给相关国家带去重大收益,同时也使中国得到了稳定和长期的资源、能源以及各方面的有力支撑。

  “五通”建设绘就共建华章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与很多共建国家自身的规划、战略实现了对接。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东西方大通道”、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等。

  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已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非常重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东盟、非盟、中非合作论坛、世界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发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作用。

  在设施联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把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在铁路建设方面,对匈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蒙内铁路、中蒙俄中线铁路完成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也将很快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发展迅速,运输通畅,保证了中欧之间包括防疫物资在内的物流运输。到2023年4月底,国内中欧班列出发的城市达到109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1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到欧洲全境,中欧班列已成为奔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

  目前,国际货物贸易90%以上依靠海运。港口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中国大致分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港口群、西南港口群五个港口群。已经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航线联系。根据全球港口规模排名,排在前20位的港口,中国有15个,排前10位的港口,中国有7个。

  在港航建设方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进展迅速。目前中国和10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60多个国家保持定期客货运通航,并帮助一批国家建立了新的机场。

  在贸易畅通方面,目前,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推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建成了全球最大自贸区,还和35个国家签署了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即使在疫情期间,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广州博览会、北京服贸会都没有停止,助力“一带一路”商业贸易逆势上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析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会带动亚洲经济增长0.3%。另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是38.63%,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在资金融通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国与4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银行,和欧洲复兴银行签署了第三方市场投融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从最初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105个国家,覆盖了全球约80%的人口和65%的经济总量。丝路基金投资项目目前也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此外,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成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已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机构参与,而且发行了熊猫债,发行主体已涵盖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发行主体已达86家,累计发行了382只,规模达到了6260亿元人民币。

  在民心相通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在进行和将会形成的互联互通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的布局,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发展的空间布局;二是形成多维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例如,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廉洁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等;三是形成以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民心相通作为重要基础的三位一体共建“一带一路”的联通方式。

  共建“一带一路”始终把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包括爱心工程、鲁班工坊和各类教育合作项目等。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随着“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希望和机会将越来越多。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和亮色。“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有一部分国家靠煤发电。共建“一带一路”给这些国家带上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致力于同共建国家加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同推进绿色丝绸之路,不仅发布“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还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中国已经和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28个国家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并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3000多人次绿色人才。

  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与共建方广泛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如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黑山莫茹拉风电项目、阿联酋迪拜光热光伏混合发电项目等。十年来,中国先后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在共建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

  自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截至2022年2月,中国和8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在农业、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多家联合实验室,建设31个双多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平台;在联合国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初步形成了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数字丝绸之路”赋予“一带一路”崭新内涵,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了“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多条国际海底光缆、构建起130套跨境陆缆系统……

  十年回望:经验和启示

  面对世纪之变,当今世界向何方去?是“脱钩断链”还是紧密合作?是和平发展还是零和博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正在回答或将继续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一系列中国声音、中国倡议、中国理念为当今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显示了大国领导人的胸怀和气魄。 “一带一路”倡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使共建国家和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十年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跨国际合作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态势,构建了形成互联互通的全球性的平台与载体。成为共建国家携手发展的跨国经济合作平台,成为让发展中国家少走弯路,多走通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占中国建交国83%,占联合国成员的78%,中国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援助项目已覆盖所有共建国。

  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文明、文化、人文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开掘出对和平、繁荣的崇敬和越来越深厚的社会根基,弘扬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一带一路”与其说是“带”与“路”,不如说是中国文明中最重要的范畴“道”与“势”,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经济全球化遭受逆流的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无疑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共建“一带一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不断解决前行中的问题,共同推动这项伟大事业行稳致远。只有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将跨国经济合作的行动变成全人类各个国家的共识,才能提高经济连通性,真正实现全球互联互通。

  共建“一带一路”意味着高水平的开放,是制度性引领性的开放,也是开放型中国和开放型世界相连接的桥梁纽带。共建“一带一路”是关乎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开放性、创新性、历史性倡议,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中国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2022年,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国的货物贸易达到6.31万亿美元,形成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体的开放贸易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昭示了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力量、中国信用。下一步,中国一方面还要继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站在和平发展的一面,站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的一面,做世界和平、繁荣、发展、稳定的建设者、推动者、贡献者。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 76e146ca4c6b2a1c78223711e3b19ec.png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各方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摄影 / 万全(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