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44276594929.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4-15      撰文/魏建国

  • 3c61c9fa1v24cc26428be2bd1becf134.png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平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 >

  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年度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回答的是“今年怎么看”和“明年怎么办”的问题,因而受到各界高度关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新质生产力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着眼于经济发展规律提出的战略性决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关键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创新、企业创新、行业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如今,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生产力体系和经济体系向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演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政策,以掌握先进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科技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热点内容。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产业的变革。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依次是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那么已经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是数字化与先进制造业。目前来看,我国既有全球最完备、门类最齐、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又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领先者。新质生产力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将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更将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人类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国家崛起的进程。纵观全球历史发展进程,谁牢牢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其产业就将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因此,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等。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水平自立自强,还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的原因之一。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集聚全球技术、人才、数据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重要前提,也可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要求通过切实举措和行动,更好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诸多具体举措,其中包括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这预示着我国要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包括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来有序扩大开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就是要让制度型开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无疑释放了推动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有力信号,也预示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会有更大动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这表明自贸区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是改革的试验田。通过授权,可以更大力度地扩大改革进程。随着海南在2025年启动全岛封关,更多新的政策及成效将逐步显现。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是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但稳外贸、稳外资同样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这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发展机遇。今年,我国贸易出口需要在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仓、物流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建立金融支付、退货、商品检验等综合服务体系等。此外,外贸如何克服内卷、如何更好地深入海外市场、如何用更好的品质和服务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都值得高度关注。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牵头研究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广大外贸企业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立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统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促进创新要素安全高效流动,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魏建国: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

上一页

下一页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4-15      撰文/魏建国

  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年度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回答的是“今年怎么看”和“明年怎么办”的问题,因而受到各界高度关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新质生产力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要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新质生产力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着眼于经济发展规律提出的战略性决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关键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创新、企业创新、行业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如今,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全球生产力体系和经济体系向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演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政策,以掌握先进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科技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热点内容。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产业的变革。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依次是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那么已经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是数字化与先进制造业。目前来看,我国既有全球最完备、门类最齐、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又是全球数字经济的领先者。新质生产力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将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更将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人类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国家崛起的进程。纵观全球历史发展进程,谁牢牢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其产业就将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因此,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等。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水平自立自强,还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的原因之一。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集聚全球技术、人才、数据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重要前提,也可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要求通过切实举措和行动,更好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诸多具体举措,其中包括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这预示着我国要加快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包括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来有序扩大开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就是要让制度型开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无疑释放了推动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有力信号,也预示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会有更大动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这表明自贸区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是改革的试验田。通过授权,可以更大力度地扩大改革进程。随着海南在2025年启动全岛封关,更多新的政策及成效将逐步显现。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是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但稳外贸、稳外资同样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这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发展机遇。今年,我国贸易出口需要在海外市场完善海外仓、物流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建立金融支付、退货、商品检验等综合服务体系等。此外,外贸如何克服内卷、如何更好地深入海外市场、如何用更好的品质和服务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都值得高度关注。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牵头研究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广大外贸企业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立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统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促进创新要素安全高效流动,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魏建国: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

  • 3c61c9fa1v24cc26428be2bd1becf134.png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平台。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