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撰文/本刊记者 种亚图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中,有关“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内容备受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跻身“走出去”“引进来”一线的各类中外企业,更能深刻感受到来自“一带一路”建设的勃勃生机。
贸易合作持续扩大
在中国,每年春节都是智利车厘子的销售旺季。根据国内头部电子商务平台的报告,与去年同时期相比,今年智利车厘子的销量增长迅猛,成为年货市场的“顶流”;在俄罗斯,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在俄市场份额上升至86%,再次证实了中国品牌手机在俄市场的受欢迎度;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2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转型发展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
贸易畅通的背后是设施联通。2024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运量达7.47万标箱,同比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过去一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911万人次,运输货物19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2%、10.6%,增长势头强劲……
2024年,在贸易通道建设和贸易政策沟通基础上,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22.1万亿元。从进口方面看,中国有近54%的进口商品来自共建国家,中国超大市场持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从出口方面看,中国出口到共建国家的商品不但包括日常消费品,还包括各类工业设备、零部件等,这些出口都促进了共建国家产业发展。
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到8263.4亿元,在共建国家组织实施了各类援助项目700余个。这些项目既有标志性工程,也有“小而美”项目,极大帮助东道国改善了自身的发展条件。
双向投资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显示了国内外企业高度的参与热情。
爱菊集团是西安市第一个赴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农业企业。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爱菊集团就开始谋划“走出去”,选定哈萨克斯坦作为投资地,致力于打造中亚“海外粮仓”。2024年,爱菊集团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种植、粮油食品、预制菜品加工、物流运输和连锁经营等于一体的跨国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形成了“哈萨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体、三地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局面,公司年总产值达10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清洁设备巨头的德国跨国企业卡赫集团,正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亮眼成绩,充分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卡赫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2024年,该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常熟工厂启动了三期扩建项目。2025年5月,霍克贸易(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卡赫集团旗下霍克这一品牌正式进入中国。“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保持较强吸引力。德国卡赫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累计投资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唐晓东说。
爱菊集团和卡赫集团正是国内外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对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2146.6亿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是998.7亿元。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还新签了36份投资合作协议,主要涉及绿色、数字、蓝色经济这些新兴领域。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中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加快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中,中国累积了充分经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共建国家间的产业互补性更趋增强,同时也帮助双方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
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亮眼的成绩背后,也需要高度重视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日前召开的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逯新红认为,应对挑战,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确保合作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深化务实合作与项目落地,推动共建国家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共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加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石。
中国商务部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2025年将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重点从推进产供链国际合作,深化务实项目的合作,拓展新兴领域的合作,完善经贸合作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步入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崭新起点,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展望2025年,中国正通过信心和行动展示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04-15 撰文/本刊记者 种亚图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中,有关“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内容备受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跻身“走出去”“引进来”一线的各类中外企业,更能深刻感受到来自“一带一路”建设的勃勃生机。
贸易合作持续扩大
在中国,每年春节都是智利车厘子的销售旺季。根据国内头部电子商务平台的报告,与去年同时期相比,今年智利车厘子的销量增长迅猛,成为年货市场的“顶流”;在俄罗斯,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在俄市场份额上升至86%,再次证实了中国品牌手机在俄市场的受欢迎度;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2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转型发展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
贸易畅通的背后是设施联通。2024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累计运量达7.47万标箱,同比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过去一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911万人次,运输货物196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2%、10.6%,增长势头强劲……
2024年,在贸易通道建设和贸易政策沟通基础上,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22.1万亿元。从进口方面看,中国有近54%的进口商品来自共建国家,中国超大市场持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从出口方面看,中国出口到共建国家的商品不但包括日常消费品,还包括各类工业设备、零部件等,这些出口都促进了共建国家产业发展。
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到8263.4亿元,在共建国家组织实施了各类援助项目700余个。这些项目既有标志性工程,也有“小而美”项目,极大帮助东道国改善了自身的发展条件。
双向投资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显示了国内外企业高度的参与热情。
爱菊集团是西安市第一个赴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农业企业。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爱菊集团就开始谋划“走出去”,选定哈萨克斯坦作为投资地,致力于打造中亚“海外粮仓”。2024年,爱菊集团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种植、粮油食品、预制菜品加工、物流运输和连锁经营等于一体的跨国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形成了“哈萨克斯坦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位一体、三地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局面,公司年总产值达10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清洁设备巨头的德国跨国企业卡赫集团,正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亮眼成绩,充分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卡赫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2024年,该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常熟工厂启动了三期扩建项目。2025年5月,霍克贸易(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卡赫集团旗下霍克这一品牌正式进入中国。“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保持较强吸引力。德国卡赫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累计投资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唐晓东说。
爱菊集团和卡赫集团正是国内外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对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是2146.6亿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是998.7亿元。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还新签了36份投资合作协议,主要涉及绿色、数字、蓝色经济这些新兴领域。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中国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加快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中国的经济腾飞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中,中国累积了充分经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共建国家间的产业互补性更趋增强,同时也帮助双方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
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亮眼的成绩背后,也需要高度重视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日前召开的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逯新红认为,应对挑战,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确保合作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深化务实合作与项目落地,推动共建国家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共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加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石。
中国商务部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2025年将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重点从推进产供链国际合作,深化务实项目的合作,拓展新兴领域的合作,完善经贸合作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步入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崭新起点,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展望2025年,中国正通过信心和行动展示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