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撰文/静图
2024年10月出版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一书,是中国资深专家、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对30多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及学者的访谈文集。作者选取的受访者都是精心挑选出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代表性人物,大致上可代表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专业观点和认知。从本书中也可以窥见“一带一路”重点园区与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形,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情况。
作者设计这个系列访谈的动因,旨在于“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以此方式对共建成效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大致的评估。操作上,作者2023年6月开始陆续与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整理成稿后,发给受访者审核后再定稿。本书原则上采用原稿,以便更为准确地传递受访者的观点。
据作者介绍,虽然研究“一带一路”多年,但做这个系列访谈还是明显拓宽与深化了他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并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力量与对世界的价值。作者认为,英美等“海岛型国家”的地理条件未必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海陆复合型国家”如中国不但可以崛起,而且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
中华文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外交方略必须体现自己的文明特色,如治理天下奉行“长治久安模式”,“务广德不务广地”,要“因国施策”。“一带一路”与“伙伴外交”较好地体现了上述文明特征,因此实践中比较得心应手,也赢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目前,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占联合国会员数量的80%)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126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外交关系。
总之,本书系列访谈进一步强化了如下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公共产品,也是继“对外开放”国策后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中国外交决策。中国未来需要做的是:总结经验、直面挑战,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书 名 《“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
著 者 薛力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其共建的方式方法步骤等,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以便行稳致远。作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知名学者,薛力认为有必要对十年共建进程做个评估。选定政界、学界与企业的代表性人物或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访谈。于是,有了这本文集。本书主体内容共分3章33篇文章,分别从“全球发展”“区域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三个视角,让这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人物或机构直抒己见,既谈成就也谈挑战,甚至更多地谈及存在的问题,为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的看法与认知,大致上代表了中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研究水平。因此,他们的看法,对于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当有助益。
上一页
下一页
2025-04-15 撰文/静图
2024年10月出版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一书,是中国资深专家、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对30多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及学者的访谈文集。作者选取的受访者都是精心挑选出的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代表性人物,大致上可代表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专业观点和认知。从本书中也可以窥见“一带一路”重点园区与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形,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情况。
作者设计这个系列访谈的动因,旨在于“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以此方式对共建成效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大致的评估。操作上,作者2023年6月开始陆续与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整理成稿后,发给受访者审核后再定稿。本书原则上采用原稿,以便更为准确地传递受访者的观点。
据作者介绍,虽然研究“一带一路”多年,但做这个系列访谈还是明显拓宽与深化了他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并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力量与对世界的价值。作者认为,英美等“海岛型国家”的地理条件未必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海陆复合型国家”如中国不但可以崛起,而且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
中华文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外交方略必须体现自己的文明特色,如治理天下奉行“长治久安模式”,“务广德不务广地”,要“因国施策”。“一带一路”与“伙伴外交”较好地体现了上述文明特征,因此实践中比较得心应手,也赢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目前,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占联合国会员数量的80%)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126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外交关系。
总之,本书系列访谈进一步强化了如下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公共产品,也是继“对外开放”国策后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中国外交决策。中国未来需要做的是:总结经验、直面挑战,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书 名 《“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
著 者 薛力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其共建的方式方法步骤等,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以便行稳致远。作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知名学者,薛力认为有必要对十年共建进程做个评估。选定政界、学界与企业的代表性人物或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访谈。于是,有了这本文集。本书主体内容共分3章33篇文章,分别从“全球发展”“区域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三个视角,让这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人物或机构直抒己见,既谈成就也谈挑战,甚至更多地谈及存在的问题,为的是更好地解决问题。他们的看法与认知,大致上代表了中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研究水平。因此,他们的看法,对于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当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