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44276594929.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4-16      

  • WechatIMG346.png

    自2023年盛夏火爆出圈以来,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村超”,不仅是一项活力四射的草根足球赛,更变身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贵州村超组委会 供图

< >

  过去一年,我国着力抓好 “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通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程永波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将会长期存在。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多重风险叠加,迫切需要提高粮食保供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  葛树芹

  促进城乡融合,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种养,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  杜志雄

  城乡融合不仅是目标,更是路径,需通过县域经济这一具体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关系最紧密。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尤其是脱贫地区占比较大的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赋能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拿出切实措施,帮助这些县域培育和发展一批“与资源特征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与农民增收相协同”的富民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慧

  农业与工业一样,也需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发展农业无人机、现代农业机械等农业装备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开展土壤修复、高效肥料研发等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关。

上一页

下一页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4-16      

  过去一年,我国着力抓好 “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通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程永波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将会长期存在。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多重风险叠加,迫切需要提高粮食保供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  葛树芹

  促进城乡融合,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种养,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  杜志雄

  城乡融合不仅是目标,更是路径,需通过县域经济这一具体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关系最紧密。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尤其是脱贫地区占比较大的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赋能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拿出切实措施,帮助这些县域培育和发展一批“与资源特征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与农民增收相协同”的富民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陈慧

  农业与工业一样,也需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发展农业无人机、现代农业机械等农业装备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开展土壤修复、高效肥料研发等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关。

  • WechatIMG346.png

    自2023年盛夏火爆出圈以来,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村超”,不仅是一项活力四射的草根足球赛,更变身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贵州村超组委会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