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44276594929.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共享繁荣发展新机遇

2025-04-16      

  • 5611741336217_.pic_hd.png

    2024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新时代以来,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将以开放为桥梁,以共享为纽带,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开放合作中共筑繁荣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林松添

  十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设,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的人民,引领世界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了共建国家发展,优化了投资环境,建成了众多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改善了民生,也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有了落地的园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政策、法律和服务保障,促进了中国同共建国家经贸互利合作和文明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原总编辑)  王众一

  2025年将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一年,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大局的任务也更为紧迫。在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方面聚焦发力,进一步高质量、见实效地深挖潜力、开展工作是政协未来守正创新的努力方向。其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交往力度,进一步拓展参与主体,发挥灵活应对复杂局面的公共外交功能,增强对外交往的亲和力,推进民心相通等都可以是创新的聚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茂兴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需要聚焦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关键领域深耕细作,全面提升经贸规则适应与创新能力,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加强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确保制度创新既能对接国际规则,又能有效解决我国实际问题,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修订,提升我国贸易制度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共享繁荣发展新机遇

2025-04-16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新时代以来,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将以开放为桥梁,以共享为纽带,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开放合作中共筑繁荣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林松添

  十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设,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的人民,引领世界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了共建国家发展,优化了投资环境,建成了众多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改善了民生,也让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有了落地的园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政策、法律和服务保障,促进了中国同共建国家经贸互利合作和文明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原总编辑)  王众一

  2025年将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一年,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大局的任务也更为紧迫。在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方面聚焦发力,进一步高质量、见实效地深挖潜力、开展工作是政协未来守正创新的努力方向。其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交往力度,进一步拓展参与主体,发挥灵活应对复杂局面的公共外交功能,增强对外交往的亲和力,推进民心相通等都可以是创新的聚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茂兴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需要聚焦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关键领域深耕细作,全面提升经贸规则适应与创新能力,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加强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确保制度创新既能对接国际规则,又能有效解决我国实际问题,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修订,提升我国贸易制度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 5611741336217_.pic_hd.png

    2024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大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700家展商。作为创新集聚的平台,链博会为中国与世界构筑起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桥梁,助力中外企业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