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العربيةDeutsch

万佛呈光莫高窟花雨播洒丝路印

——“丝途•昂扬”考察队探访“盛世大唐”《丝路花雨》

发布时间 :2018-11-16      作者 :本刊记者 马耕平 摄影报道      

  • MAGP0171.jpg

  • MAGP0182.jpg

  • MGPL9185.jpg

  • MGPL9257.jpg

  • MGPL9290.jpg

  • MGPL9347.jpg

  • MGPL9354.jpg

  • MGPL9431.jpg

  • MGPL9376.jpg

  • MGPL9673.jpg

  • MGPL0340.jpg

  • MGPL0279.jpg

  • MAGP1474.jpg

    甘肃省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学校校长王琼女士在指导学生练习。

  • 《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MGPL0517.jpg

    《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

  • 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MGPL0595.jpg

    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

< >

  1022日至26日,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考察队团抵达了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境——甘肃,在参览中国舞剧之最《丝路花雨》之余,也走访了舞剧初创人员、主演及教育传承者。

  《丝路花雨》,是中国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进行的创作。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盛世大唐下的丝路文化。而作为承载这些文化符号的人们。他们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丝路舞台。他们是如何用翩舞的衣袂婆娑出丝路的魅影?又是如何用灵动的足尖勾画出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丝路花雨》的出品单位——甘肃省歌舞剧院,向相关人员了解了《丝路花雨》的前世今生。

  《丝路花雨》截至目前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79版、08版和16版,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面向大众,2018年专门推出了《丝路花雨》旅游版。

  那么,作为《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在回忆他与《丝路花雨》的第一次接触时说道,我初演神笔张是1979年,那时我已经44周岁,出于我对舞蹈的热爱,为了舞蹈,我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投入进去以后,就使得我一发而不可收拾,就一直坚持练功。所以这样一个机缘使得我能够有准备的接受这个一个角色。在长达20多年《丝路花雨》的演出中,剧中人物神笔张最吸引仲明华先生的地方在于八个大,即大哭、大笑、大喜、大悲、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仲明华先生讲到,从神笔张的身上,能够折射出大唐时代的风范,他是经过戈壁风沙这些的磨炼,他把对生活的向往,完全融入到他在壁画里面呈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一个丰富的场景。当然,仲明华先生在神笔张这个角色扮演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了解到甘肃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我演神笔张之后给我带来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我对敦煌的一切有了新的兴趣,对于甘肃古代的文化也非常有兴趣,仲明华先生如是说。

  《丝路花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讲到《丝路花雨》的诞生时,一直提到这句话。当时的创编团队抱着想要了解敦煌艺术的想法,深入到了敦煌,向敦煌研究院的老专家们学习。当时我们就是一团海绵,他们就是浇灌者,所以我们就拼命吸收敦煌文化,他们把一生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学习、经历用最精炼的语言,在最集中、最浓缩时间内,对我们进行了启蒙式教育。许琪女士也提到,在把敦煌壁画舞蹈搬下来的过程中,他们下了很多功夫。第一是模仿,第二是学、思、感、悟、行。在初创团队对敦煌舞姿的线条进行大量的模仿研究和琢磨时,特别是静止的姿态应该通过怎么样变成下一个姿势,对这些都进行了千万次的推敲。

  飞天翩跹大江南北,花雨飘洒艺术殿堂。《丝路花雨》名字由来为何,许琪女士告诉我们,最开始我们就是胡叫着,没有名字,后来,这部剧的本子出来了才讨论,我们表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盛况,表现了丝绸之路上伟大的友谊,表现了辉煌的敦煌佛教艺术,在大的集会、讲经的时候,或者取得大的成就时就会撒花雨,所以最后讨论之后定下来就叫《丝路花雨》。

  时代在不断变化,丝路依旧,花雨常新,《丝路花雨》历经39年,演出长达2800余场,先后出访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全新的形式讲述古老的丝路故事,把中国文化和古老的敦煌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许琪女士在提到今后《丝路花雨》可能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希望我们《丝路花雨》能够回归到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朴素中间见华丽。

  《丝路花雨》,开创了舞蹈史的先河,因为有了《丝路花雨》,才有了中国舞中的敦煌舞。30多年间,敦煌舞名扬世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舞蹈流派,无数人为之倾倒,对其膜拜。俗话说:三十而立,敦煌舞是否旧梦重生?经典将如何延续下去?致力于敦煌舞教育传承工作的甘肃省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学校校长王琼女士对此深有感触。

  情感二字,是王琼女士对于如何培养《丝路花雨》更多接班人的回答。用情感打动他们,萌发出对《丝路花雨》的向往。从小启发、指导他们,从小就树立对《丝路花雨》的向往和感情。而在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丝路花雨》又该如何更好的发展?王琼女士表示:我们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保持它原滋原味的东西,一种是贴近市场化的审美需求。的确如此,作为中国舞剧之最,《丝路花雨》必将在长远发展方面,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据悉,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办,新华网整体运营,上汽大众全球合作,今日头条深度合作,清博大数据、微博动漫、人民画报等平台分别助阵,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传播平台强强联合,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以10辆上汽大众途昂组成的车队为载体,从敦煌出发,历时两个月,跨越东亚、东南亚一万多公里,以丝绸之路为桥梁,用丰富多元的文化符号,展现丝路的壮美,让世界了解丝路,共享丝绸之路新辉煌。

上一页

下一页

  1022日至26日,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考察队团抵达了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境——甘肃,在参览中国舞剧之最《丝路花雨》之余,也走访了舞剧初创人员、主演及教育传承者。

  《丝路花雨》,是中国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进行的创作。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盛世大唐下的丝路文化。而作为承载这些文化符号的人们。他们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丝路舞台。他们是如何用翩舞的衣袂婆娑出丝路的魅影?又是如何用灵动的足尖勾画出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丝路花雨》的出品单位——甘肃省歌舞剧院,向相关人员了解了《丝路花雨》的前世今生。

  《丝路花雨》截至目前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79版、08版和16版,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面向大众,2018年专门推出了《丝路花雨》旅游版。

  那么,作为《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在回忆他与《丝路花雨》的第一次接触时说道,我初演神笔张是1979年,那时我已经44周岁,出于我对舞蹈的热爱,为了舞蹈,我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投入进去以后,就使得我一发而不可收拾,就一直坚持练功。所以这样一个机缘使得我能够有准备的接受这个一个角色。在长达20多年《丝路花雨》的演出中,剧中人物神笔张最吸引仲明华先生的地方在于八个大,即大哭、大笑、大喜、大悲、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仲明华先生讲到,从神笔张的身上,能够折射出大唐时代的风范,他是经过戈壁风沙这些的磨炼,他把对生活的向往,完全融入到他在壁画里面呈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一个丰富的场景。当然,仲明华先生在神笔张这个角色扮演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了解到甘肃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我演神笔张之后给我带来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我对敦煌的一切有了新的兴趣,对于甘肃古代的文化也非常有兴趣,仲明华先生如是说。

  《丝路花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讲到《丝路花雨》的诞生时,一直提到这句话。当时的创编团队抱着想要了解敦煌艺术的想法,深入到了敦煌,向敦煌研究院的老专家们学习。当时我们就是一团海绵,他们就是浇灌者,所以我们就拼命吸收敦煌文化,他们把一生对敦煌文化的研究、学习、经历用最精炼的语言,在最集中、最浓缩时间内,对我们进行了启蒙式教育。许琪女士也提到,在把敦煌壁画舞蹈搬下来的过程中,他们下了很多功夫。第一是模仿,第二是学、思、感、悟、行。在初创团队对敦煌舞姿的线条进行大量的模仿研究和琢磨时,特别是静止的姿态应该通过怎么样变成下一个姿势,对这些都进行了千万次的推敲。

  飞天翩跹大江南北,花雨飘洒艺术殿堂。《丝路花雨》名字由来为何,许琪女士告诉我们,最开始我们就是胡叫着,没有名字,后来,这部剧的本子出来了才讨论,我们表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盛况,表现了丝绸之路上伟大的友谊,表现了辉煌的敦煌佛教艺术,在大的集会、讲经的时候,或者取得大的成就时就会撒花雨,所以最后讨论之后定下来就叫《丝路花雨》。

  时代在不断变化,丝路依旧,花雨常新,《丝路花雨》历经39年,演出长达2800余场,先后出访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全新的形式讲述古老的丝路故事,把中国文化和古老的敦煌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许琪女士在提到今后《丝路花雨》可能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希望我们《丝路花雨》能够回归到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朴素中间见华丽。

  《丝路花雨》,开创了舞蹈史的先河,因为有了《丝路花雨》,才有了中国舞中的敦煌舞。30多年间,敦煌舞名扬世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舞蹈流派,无数人为之倾倒,对其膜拜。俗话说:三十而立,敦煌舞是否旧梦重生?经典将如何延续下去?致力于敦煌舞教育传承工作的甘肃省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学校校长王琼女士对此深有感触。

  情感二字,是王琼女士对于如何培养《丝路花雨》更多接班人的回答。用情感打动他们,萌发出对《丝路花雨》的向往。从小启发、指导他们,从小就树立对《丝路花雨》的向往和感情。而在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丝路花雨》又该如何更好的发展?王琼女士表示:我们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保持它原滋原味的东西,一种是贴近市场化的审美需求。的确如此,作为中国舞剧之最,《丝路花雨》必将在长远发展方面,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据悉,丝途·昂扬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办,新华网整体运营,上汽大众全球合作,今日头条深度合作,清博大数据、微博动漫、人民画报等平台分别助阵,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传播平台强强联合,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以10辆上汽大众途昂组成的车队为载体,从敦煌出发,历时两个月,跨越东亚、东南亚一万多公里,以丝绸之路为桥梁,用丰富多元的文化符号,展现丝路的壮美,让世界了解丝路,共享丝绸之路新辉煌。

  • MAGP0171.jpg

  • MAGP0182.jpg

  • MGPL9185.jpg

  • MGPL9257.jpg

  • MGPL9290.jpg

  • MGPL9347.jpg

  • MGPL9354.jpg

  • MGPL9431.jpg

  • MGPL9376.jpg

  • MGPL9673.jpg

  • MGPL0340.jpg

  • MGPL0279.jpg

  • MAGP1474.jpg

    甘肃省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学校校长王琼女士在指导学生练习。

  • 《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MGPL0517.jpg

    《丝路花雨》79版第一位“神笔张”的扮演者,年过八旬的仲明华先生。

  • 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MGPL0595.jpg

    79版《丝路花雨》编导许琪女士。

中国专题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