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9年 >> 走进西藏 >> 正文

西藏纪行

2019-05-08      撰文并摄影 本刊记者 乔振祺

  • QIAO4836.JPG

    拉巴次仁和妻子尼玛卓嘎。拉巴次仁,1961年出生,其父母均为西藏江孜帕拉庄园的农奴。如今,他家5口人,住房面积300多平方米,另有牲畜牛8头、羊3只、马2匹,2018年人均收入1.6万余元。

  • QIAO4933.JPG

    白朗县果蔬大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增加收入、学习技术的机会。

  • QIAO4262.JPG

    西藏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是中国重要的边境乡镇之一,风景优美,旅游经济红火。勒村村民次仁拉姆在自家一楼开办起了茶室,通过农家乐等方式实现了致富。

< >

  20091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每年328日设立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第60个年头,一个甲子过去,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弘扬,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在2019年的这个春天,本刊记者来到西藏,通过走访,倾听藏族群众真切的感受……

  1959328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由此拉开帷幕的西藏民主改革成为了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动力。

  那一年,74岁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站在布达拉宫之巅,激动地说:“我是第一个看到西藏奴隶解放的美国人,也是第一个登上布达拉宫看到解放了的拉萨的美国人。”

  斯特朗在报道中写道:“他们是那么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是‘谁种谁收’,再也不必把大部分的收成上交给他们的主子了,而且不久还要把这些地分给他们……现在他们已经摆脱了几百年来压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他们自由了,平等了。他们有了新生。”

  从“差巴”到“小康”

  临近中午,阳光照耀下的贡布日山积蓄着春意勃发的能量。

  坐落在西藏山南市克松社区的一幢藏式民居的院落内,72岁的索朗多吉一边品着香喷喷的酥油茶,一边讲述起60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

  “我的父母都是农奴,我8岁时也被农奴主纳入到‘差巴’的队伍中。我们种农奴主的地,给农奴主交‘差’,但这‘差’一直还不完,那时感觉一辈子也还不完。”索朗多吉说。

  那些年月,有这样感受的并非索朗多吉一家。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大·达维·耐尔在她的《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一书中说,旧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他们身上有着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徭役,“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比一年穷”。

  “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农奴间流传的歌谣是如此吟唱。

  现在的克松社区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叫克松庄园,是当时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那时,每年一到开耕和秋收时候,就意味着农奴们的苦日子来了。“天一亮就得开始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而且干得不好还会遭到农奴主的毒打。”索朗多吉说。

  19595月,克松在西藏自治区工委的领导下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民主改革后,我们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第一次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索朗多吉说。

  如今,索朗多吉一家住着300平方米的藏式民居,并经营着一家藏式家具合作社,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元。“最初国家给我们家家提供贴息贷款,我就是利用这些贷款办起了家具合作社。”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再加上解放思想、勤劳肯干,克松社区涌现出索朗多吉、边巴等多位致富带头人,自家富裕的同时还带领乡亲们通过加工制造、工程承包等途径提高收入。整个克松社区也成为了山南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克松社区从一个农奴制的庄园,成为了今天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7年,克松社区所有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克松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5.5元,是1978年的98.7倍。

  如今的索朗多吉再也不会有“还不完债的感受”。“我们知道惠从何来,也知道惠在何处。”

  西藏高原上的果蔬大棚

  藏族姑娘潘多这些日子高度紧张。

  再过几天,她负责的人参果大棚里的果子就要上市接受“市场的检验”了。潘多是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白朗当地雇用的员工,这是公司第一次种植人参果。作为人参果大棚负责人的潘多和工友们一直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株苗与果实。

  “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曾经只是传统农业县的日喀则市白朗县,近几年因蔬菜大棚生产而远近闻名,当地藏族农牧民也因大棚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998年,白朗县政府和山东援藏干部动员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并免费提供了大棚、菜苗和技术支持。20多年来,白朗蔬菜产业不断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白朗县果蔬产业带动4071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向2765名贫困群众兑现分红资金276.5万元。”山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鞠正江说。

  白朗县是西藏自治区粮食主产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享有“西藏粮仓”和“高原果蔬之乡”的美誉。如今白朗县把发展万亩有机果蔬作为发展重点,2018年白朗县新建高效温室4200亩,“计划今年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预计产值达4亿元。”鞠正江说。

  白朗县果蔬大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县的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以白朗县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县城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实施流转土地为207亩,每亩2000元,每年支付给农户41.4万元,涉及农户5730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人。建设过程中吸纳务工2.6万人次,发放工资520万元,解决30人长期就业,其中建档立卡15人,年人均增收5.4万元。

  在白朗中农圣域农业生态园,一座座长300米、宽20米的阳光果蔬大棚里种植着黄瓜、草莓、人参果等不同蔬菜瓜果。潘多现在每月能挣5千元工资,而来这里工作之前,在家务农年收入仅有1万元。

  “我在这里工作不仅有不错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我还学到了现代农业技术,改变了务农的理念。”潘多的话语中流露出工作带给她的收获。

  “我们以往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方式是直接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民可以直接掌握技术,但问题是农民个体往往很难对市场和风险进行把握。”鞠正江说,“而这正是规模企业的优势。我们积极引入规模企业,鼓励并支持企业雇用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这样边工作边学习,既能让农民获得不错的收入,还能让他们掌握技术。”

  “这种‘以工代训’的方式,提高了贫困农民的蔬菜种植技术及风险防御技能,最终增强其自主致富的能力。”鞠正江进一步解释道,“未来企业能更加专注于规模和市场,而把生产环节交给掌握了技术的农民。这是一种企业和农民都受益的模式。”

  拉萨河畔的“三有村”

  “80后”强久脸上露出了藏族人特有的腼腆与羞涩。

  在搬到三有村之前,强久一家生活在拉萨曲水镇曲蒲村的山沟里,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牧民。初中没毕业,她就和父亲轮流在山上放牧。到了年底,卖两头牦牛— 一头换粮食,一头换钱。

  “如果生病了,先骑马走十几公里,从放牧的山上到村里,然后,再在村里拦一辆手扶拖拉机,才能去到镇上的医院。”交通极其不方便。

  20166月,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强久一家,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怀,和其他183户家庭,一起搬到了拉萨河畔的三有村。对强久来说,能从曲蒲村搬到三有村生活,是“最幸福的事之一”。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盖新房我们不需要出一分钱,房间里面还配上了家具,我们可以拎包入住。”强久说。

  搬到三有村后,强久经营起了一家中国移动营业厅,为周边的乡亲们办理手机卡、话费充值、宽带交费等业务,每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她的丈夫拉巴顿珠在外地跑运输,一年也能挣6万元。与搬迁之前比,家庭年收入翻了十几倍。

  强久有一个愿望,等孩子们再长大点儿,日子再过好一点儿,一定要带着一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七旬老人的愿望

  60年一甲子,西藏换了人间。数据显示,60年来,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由1959年内的1.74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477.6亿元,年均增长9.5%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7元和11450元;西藏在全国最早实行15年免费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52% ;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68.2岁。

  3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参加了集会。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庆祝大会上说:“民主改革运动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在世界屋脊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开启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开启了西藏人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的新征程。”

  “今天,我要说说那吃人的旧社会,说一说家乡60年来的沧桑巨变……”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维巴村村民、71岁的洛桑平措代表翻身农奴在大会上发言。“跟着共产党,我从农奴翻了身。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跟党奔小康,和乡亲们一起建设好美丽家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

西藏纪行

2019-05-08      撰文并摄影 本刊记者 乔振祺

  20091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每年328日设立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第60个年头,一个甲子过去,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弘扬,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在2019年的这个春天,本刊记者来到西藏,通过走访,倾听藏族群众真切的感受……

  1959328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由此拉开帷幕的西藏民主改革成为了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动力。

  那一年,74岁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站在布达拉宫之巅,激动地说:“我是第一个看到西藏奴隶解放的美国人,也是第一个登上布达拉宫看到解放了的拉萨的美国人。”

  斯特朗在报道中写道:“他们是那么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是‘谁种谁收’,再也不必把大部分的收成上交给他们的主子了,而且不久还要把这些地分给他们……现在他们已经摆脱了几百年来压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他们自由了,平等了。他们有了新生。”

  从“差巴”到“小康”

  临近中午,阳光照耀下的贡布日山积蓄着春意勃发的能量。

  坐落在西藏山南市克松社区的一幢藏式民居的院落内,72岁的索朗多吉一边品着香喷喷的酥油茶,一边讲述起60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

  “我的父母都是农奴,我8岁时也被农奴主纳入到‘差巴’的队伍中。我们种农奴主的地,给农奴主交‘差’,但这‘差’一直还不完,那时感觉一辈子也还不完。”索朗多吉说。

  那些年月,有这样感受的并非索朗多吉一家。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大·达维·耐尔在她的《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一书中说,旧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他们身上有着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徭役,“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比一年穷”。

  “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农奴间流传的歌谣是如此吟唱。

  现在的克松社区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叫克松庄园,是当时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那时,每年一到开耕和秋收时候,就意味着农奴们的苦日子来了。“天一亮就得开始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而且干得不好还会遭到农奴主的毒打。”索朗多吉说。

  19595月,克松在西藏自治区工委的领导下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民主改革后,我们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第一次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索朗多吉说。

  如今,索朗多吉一家住着300平方米的藏式民居,并经营着一家藏式家具合作社,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元。“最初国家给我们家家提供贴息贷款,我就是利用这些贷款办起了家具合作社。”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再加上解放思想、勤劳肯干,克松社区涌现出索朗多吉、边巴等多位致富带头人,自家富裕的同时还带领乡亲们通过加工制造、工程承包等途径提高收入。整个克松社区也成为了山南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克松社区从一个农奴制的庄园,成为了今天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7年,克松社区所有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克松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5.5元,是1978年的98.7倍。

  如今的索朗多吉再也不会有“还不完债的感受”。“我们知道惠从何来,也知道惠在何处。”

  西藏高原上的果蔬大棚

  藏族姑娘潘多这些日子高度紧张。

  再过几天,她负责的人参果大棚里的果子就要上市接受“市场的检验”了。潘多是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白朗当地雇用的员工,这是公司第一次种植人参果。作为人参果大棚负责人的潘多和工友们一直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些株苗与果实。

  “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曾经只是传统农业县的日喀则市白朗县,近几年因蔬菜大棚生产而远近闻名,当地藏族农牧民也因大棚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998年,白朗县政府和山东援藏干部动员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并免费提供了大棚、菜苗和技术支持。20多年来,白朗蔬菜产业不断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白朗县果蔬产业带动4071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向2765名贫困群众兑现分红资金276.5万元。”山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鞠正江说。

  白朗县是西藏自治区粮食主产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享有“西藏粮仓”和“高原果蔬之乡”的美誉。如今白朗县把发展万亩有机果蔬作为发展重点,2018年白朗县新建高效温室4200亩,“计划今年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预计产值达4亿元。”鞠正江说。

  白朗县果蔬大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县的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以白朗县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县城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实施流转土地为207亩,每亩2000元,每年支付给农户41.4万元,涉及农户5730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人。建设过程中吸纳务工2.6万人次,发放工资520万元,解决30人长期就业,其中建档立卡15人,年人均增收5.4万元。

  在白朗中农圣域农业生态园,一座座长300米、宽20米的阳光果蔬大棚里种植着黄瓜、草莓、人参果等不同蔬菜瓜果。潘多现在每月能挣5千元工资,而来这里工作之前,在家务农年收入仅有1万元。

  “我在这里工作不仅有不错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我还学到了现代农业技术,改变了务农的理念。”潘多的话语中流露出工作带给她的收获。

  “我们以往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方式是直接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民可以直接掌握技术,但问题是农民个体往往很难对市场和风险进行把握。”鞠正江说,“而这正是规模企业的优势。我们积极引入规模企业,鼓励并支持企业雇用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这样边工作边学习,既能让农民获得不错的收入,还能让他们掌握技术。”

  “这种‘以工代训’的方式,提高了贫困农民的蔬菜种植技术及风险防御技能,最终增强其自主致富的能力。”鞠正江进一步解释道,“未来企业能更加专注于规模和市场,而把生产环节交给掌握了技术的农民。这是一种企业和农民都受益的模式。”

  拉萨河畔的“三有村”

  “80后”强久脸上露出了藏族人特有的腼腆与羞涩。

  在搬到三有村之前,强久一家生活在拉萨曲水镇曲蒲村的山沟里,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牧民。初中没毕业,她就和父亲轮流在山上放牧。到了年底,卖两头牦牛— 一头换粮食,一头换钱。

  “如果生病了,先骑马走十几公里,从放牧的山上到村里,然后,再在村里拦一辆手扶拖拉机,才能去到镇上的医院。”交通极其不方便。

  20166月,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强久一家,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怀,和其他183户家庭,一起搬到了拉萨河畔的三有村。对强久来说,能从曲蒲村搬到三有村生活,是“最幸福的事之一”。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盖新房我们不需要出一分钱,房间里面还配上了家具,我们可以拎包入住。”强久说。

  搬到三有村后,强久经营起了一家中国移动营业厅,为周边的乡亲们办理手机卡、话费充值、宽带交费等业务,每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她的丈夫拉巴顿珠在外地跑运输,一年也能挣6万元。与搬迁之前比,家庭年收入翻了十几倍。

  强久有一个愿望,等孩子们再长大点儿,日子再过好一点儿,一定要带着一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七旬老人的愿望

  60年一甲子,西藏换了人间。数据显示,60年来,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由1959年内的1.74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477.6亿元,年均增长9.5%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7元和11450元;西藏在全国最早实行15年免费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52% ;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68.2岁。

  3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参加了集会。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庆祝大会上说:“民主改革运动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在世界屋脊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开启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开启了西藏人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的新征程。”

  “今天,我要说说那吃人的旧社会,说一说家乡60年来的沧桑巨变……”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维巴村村民、71岁的洛桑平措代表翻身农奴在大会上发言。“跟着共产党,我从农奴翻了身。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跟党奔小康,和乡亲们一起建设好美丽家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QIAO4836.JPG

    拉巴次仁和妻子尼玛卓嘎。拉巴次仁,1961年出生,其父母均为西藏江孜帕拉庄园的农奴。如今,他家5口人,住房面积300多平方米,另有牲畜牛8头、羊3只、马2匹,2018年人均收入1.6万余元。

  • QIAO4933.JPG

    白朗县果蔬大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增加收入、学习技术的机会。

  • QIAO4262.JPG

    西藏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是中国重要的边境乡镇之一,风景优美,旅游经济红火。勒村村民次仁拉姆在自家一楼开办起了茶室,通过农家乐等方式实现了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