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0年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正文
2021-01-04 本刊记者 徐讯 董芳 秦斌 郭莎莎
“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0年11月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3年在这一场合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第三届进博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展会总面积近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举办101场配套活动,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展现大国担当、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决心。
此次进博会,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国内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11.2万家注册单位以及40万“专业观众”参展;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达成合作意向861项。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注入新动能
各国企业携全球好物亮相进博会,看重的正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来自巴基斯坦、南非、智利、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西班牙、巴布亚新几内亚、匈牙利等8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4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线上发表视频致辞。145个国家和200多名国际组织的官员,以及110位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智库代表在线上出席开幕式,69个国家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线下参会。
“ 进博会是我们分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的平台”,正如一位跨国企业负责人所说,通过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不断放大,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生产全球好物到消费全球好物,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的中国正激发出澎湃力量。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未来10年预计累计商品进口额超过22万亿美元……有着巨大规模、魅力和潜力的中国市场意味着更具广度、深度的国际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政治与经济部门主任谢尔盖·卢科宁就高度评价中国为推进国际合作所做的努力,相信通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的开放政策将取得更大成功,中国树立的榜样也将推动其他国家保持开放。
创造机遇 破解难题
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到“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连续三届进博会,始终贯彻着相同的主旨。
经过三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进博会早已超越单纯的进口展会,发展成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这是开放合作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举办进博会的初心所在。
第三届进博会召开前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全会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利于满足中国自身发展需求、带给亿万人民更多获得感,也让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巨大机遇。
进博会,不仅是中国从世界进口商品的展会,更是世界观察中国开放的窗口。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姿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用实际行动诠释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闭幕之时,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
上一页
下一页
2021-01-04 本刊记者 徐讯 董芳 秦斌 郭莎莎
“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0年11月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3年在这一场合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第三届进博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中国举办的一场规模最大、参展国别最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际经贸盛会。展会总面积近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举办101场配套活动,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展现大国担当、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决心。
此次进博会,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国内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11.2万家注册单位以及40万“专业观众”参展;首次开启“边招展、边对接”模式,帮助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更好对接;达成合作意向861项。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注入新动能
各国企业携全球好物亮相进博会,看重的正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来自巴基斯坦、南非、智利、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西班牙、巴布亚新几内亚、匈牙利等8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4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线上发表视频致辞。145个国家和200多名国际组织的官员,以及110位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智库代表在线上出席开幕式,69个国家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线下参会。
“ 进博会是我们分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的平台”,正如一位跨国企业负责人所说,通过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不断放大,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生产全球好物到消费全球好物,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的中国正激发出澎湃力量。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未来10年预计累计商品进口额超过22万亿美元……有着巨大规模、魅力和潜力的中国市场意味着更具广度、深度的国际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政治与经济部门主任谢尔盖·卢科宁就高度评价中国为推进国际合作所做的努力,相信通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的开放政策将取得更大成功,中国树立的榜样也将推动其他国家保持开放。
创造机遇 破解难题
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到“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连续三届进博会,始终贯彻着相同的主旨。
经过三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进博会早已超越单纯的进口展会,发展成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这是开放合作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举办进博会的初心所在。
第三届进博会召开前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全会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利于满足中国自身发展需求、带给亿万人民更多获得感,也让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巨大机遇。
进博会,不仅是中国从世界进口商品的展会,更是世界观察中国开放的窗口。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姿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用实际行动诠释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的东方智慧,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闭幕之时,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