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0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正文

英吉沙县土陶村:“泥巴艺术”助力脱贫

2020-10-15      撰文:曹梦玥/人民画报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848.jpg

    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人——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正在展示他刚制作完成的土陶作品。图片/马健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904.jpg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的儿子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正在土陶上雕刻花纹创作。在父亲的影响下,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也从事土陶制作,在继承父亲手艺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858.jpg

    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创新,于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马健

< >
  “一块平凡无奇的黄胶泥,经过拉胚塑形、晾晒、上釉、烧制等十多道工序,就可以成为一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的新疆土陶。”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土陶村里,一位导游正在向游客介绍新疆土陶的制作技艺,而维吾尔族传统模制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人——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则在一旁进行展示,在他熟练的手法下,一件陶器很快就制作成型。

  新疆土陶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并流传至今,被称为“泥巴艺术”。其中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创新,并于2006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所在的土陶村原名为恰克日库依村,位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是该县今年将整村退出贫困的深度贫困村。这里有着1000多年的土陶制作历史,生产的土陶在整个新疆地区都享有盛名。然而,过去恰克日库依村土陶产业未成规模,效益微薄,许多手艺人无法以此为生。

  为了将土陶产业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起来,2013年,当地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对恰克日库依村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土陶村”旅游品牌。“以前我们住的都是旧的土房,后来村里统一改造后,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而且没有花一分钱。”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的妻子这样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土陶村古香古色,家家户户的外墙都用泥巴涂抹装饰,处处彰显“泥巴艺术”的风情。

  9月份以来,土陶村来了很多游客,疆内疆外的游客都有,还有些是自驾过来的。”导游马依努尔·约麦尔告诉记者,当天早上她就接待了两批游客,每批都有十多个人。来参观的游客多了,土陶的销量也随之升高,不少游客会选择购买一两件独具特色的土陶留作纪念。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告诉记者,村里旅游业兴起后,他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太多,过去他一年卖土陶可以赚九千到一万元,现在可以赚到二十万元以上。“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亲自体验土陶的制作过程,我们会把顾客的地址记下,等土陶烧制好后寄给他们。”在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看来,从事了55年的土陶手艺在旅游业的滋养下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他以后会把这项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我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有义务把技术传承给后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也从事土陶制作,在继承父亲手艺同时不断地推陈出新。

  而土陶村在开发土陶旅游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土陶产品的同时,也通过土陶产业辐射带动了村里的餐饮、水产养殖、垂钓、农家乐等一系列产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据了解,土陶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6768人,目前已经脱贫110540人。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842元,旅游收入占到60%。“泥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土陶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良方。

上一页

下一页

英吉沙县土陶村:“泥巴艺术”助力脱贫

2020-10-15      撰文:曹梦玥/人民画报

  “一块平凡无奇的黄胶泥,经过拉胚塑形、晾晒、上釉、烧制等十多道工序,就可以成为一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的新疆土陶。”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土陶村里,一位导游正在向游客介绍新疆土陶的制作技艺,而维吾尔族传统模制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人——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则在一旁进行展示,在他熟练的手法下,一件陶器很快就制作成型。

  新疆土陶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并流传至今,被称为“泥巴艺术”。其中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创新,并于2006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所在的土陶村原名为恰克日库依村,位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是该县今年将整村退出贫困的深度贫困村。这里有着1000多年的土陶制作历史,生产的土陶在整个新疆地区都享有盛名。然而,过去恰克日库依村土陶产业未成规模,效益微薄,许多手艺人无法以此为生。

  为了将土陶产业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起来,2013年,当地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对恰克日库依村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土陶村”旅游品牌。“以前我们住的都是旧的土房,后来村里统一改造后,我们住上了新房子,而且没有花一分钱。”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的妻子这样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土陶村古香古色,家家户户的外墙都用泥巴涂抹装饰,处处彰显“泥巴艺术”的风情。

  9月份以来,土陶村来了很多游客,疆内疆外的游客都有,还有些是自驾过来的。”导游马依努尔·约麦尔告诉记者,当天早上她就接待了两批游客,每批都有十多个人。来参观的游客多了,土陶的销量也随之升高,不少游客会选择购买一两件独具特色的土陶留作纪念。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告诉记者,村里旅游业兴起后,他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太多,过去他一年卖土陶可以赚九千到一万元,现在可以赚到二十万元以上。“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亲自体验土陶的制作过程,我们会把顾客的地址记下,等土陶烧制好后寄给他们。”在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看来,从事了55年的土陶手艺在旅游业的滋养下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他以后会把这项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我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有义务把技术传承给后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也从事土陶制作,在继承父亲手艺同时不断地推陈出新。

  而土陶村在开发土陶旅游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土陶产品的同时,也通过土陶产业辐射带动了村里的餐饮、水产养殖、垂钓、农家乐等一系列产业,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据了解,土陶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6768人,目前已经脱贫110540人。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842元,旅游收入占到60%。“泥巴艺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土陶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良方。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848.jpg

    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人——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正在展示他刚制作完成的土陶作品。图片/马健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904.jpg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的儿子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正在土陶上雕刻花纹创作。在父亲的影响下,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热合曼也从事土陶制作,在继承父亲手艺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 微信图片_20201015165858.jpg

    维吾尔族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创新,于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