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国士无双 精神永存

2022-07-14      编辑 袁梦

  王绶琯、沈忠厚、程镕时、周毓麟、周又元、彭士禄、沈善炯、谢毓元、李京文、闵桂荣、刘兴土、王元、吴孟超、袁隆平、陈清如、黄熙龄、姜景山、薛禹群、郭景坤、郑哲敏、许厚泽、黄宏嘉、张涵信、李正名、叶可明、陈文新、吴新智、陈念念。 

  2021年,先后有28位两院院士辞世,他们是毕生追求卓越的大家,为中国科研事业呕心沥血,功绩卓著。其中,谢毓元、袁隆平、郑哲敏、吴孟超、彭士禄以及李京文六位院士的事迹在《人民画报》多次刊登。

  1956年,谢毓元是上海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一位助理研究员,实验室内,他做血吸虫病药物实验的瞬间被《人民画报》记者定格;

  2012年,中国力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郑哲敏在接受《人民画报》记者采访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成就“都是机缘和运气”;

  同年,记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采访刚做完两台手术的吴孟超,这一年,吴院士已90岁高龄;

  2013年,在全国两会上,袁隆平说自己有两大梦想,一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

  同年,记者采访彭士禄,88岁的他幽默地说,曾经吃着最苦的苦,干着载入史册的事,他都用最本真的心去面对;

  2014年,《人民画报》记者在北京工业大学采访81岁的李京文。致力于中国技术经济研究半个多世纪,他始终以“把事做好”为人生信条。

1213490744150196244

2021年5月23日,重庆西南大学校园内的袁隆平塑像边被前来悼念的人们摆满鲜花。2021年,先后有28位两院院士辞世,人们以不同形式在线上、线下缅怀逝者。 摄影 陈超/中新社

  彭士禄
  (1925年11月18日—2021年3月22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著名核动力专家
1.彭士禄07-03的副本
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 新华社 供图
  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毕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中国核潜艇之父”,而他自己却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1951年,彭士禄留学苏联,学成归国就投入到核潜艇的研究论证中。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4.6万个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3年,彭士禄转入核电站建设领域,被任命为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开工,他又被任命为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负责建设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商用核电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彭士禄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引领中国核电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人民画报201307内页_小对页(拖移项目)

人民画报201307内页_小对页(拖移项目) 2

2013年7月刊《人民画报》对彭士禄的报道

      谢毓元

  (1924年4月19日—2021年3月27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药物化学家、有机化学家
20080618121436006673438080202_p的副本
1956年,上海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谢毓元在实验室内做血吸虫病药物实验。 摄影 邓永庆/人民画报
  谢毓元,中国著名药物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多次根据国家需求转换研究方向,完成莲心碱等天然产物的结果确定及全合成、实现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国产化。
  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初期,谢毓元主要跟随化学家赵承嘏先生从事中草药的提取和有机物合成,解决了阿托品、后马托品、普鲁卡因等药物的自给问题。1953年完成的普鲁卡因合成工艺,在1965年获中国科学院推广奖。同年,为解决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酒石酸锑钾毒性问题,他和合作团队成功研发了二巯基丁二酸,成为第一个被国外公司仿制的中国新药。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谢毓元曾总结几点经验勉励后学,“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干任何事情,缺少激情,缺少刻苦钻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李京文

  (1932年10月30日—2021年3月31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
00CJ6211的副本
2014年3月13日,李京文在位于北京工业大学的办公室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李京文,中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开拓者之一,他曾主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参与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主编中国近10多年来历年的“经济蓝皮书”,并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在莫斯科学习经济学的李京文,记下了当时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对中国青年寄予的嘱托。
  留学苦读五年,归国投身建设;中年转换身份,开拓学科领域,并培养了一批学生;年届九十,他依旧每天在家看书,关注最前沿的科技,思考着最新的问题。李京文用追求奋斗的一生,诠释了“一辈子都要做‘八九点钟的太阳’”。
912179a6-6f66-47e1-8e8f-293082e87d70
f75a3189-36a9-441e-96e1-a6586abe57a0
2014年5月刊《人民画报》对李京文的报道
      吴孟超
  (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
20130219130057189987472500_p的副本
2012年5月8日,吴孟超在即将建成的国家肝癌中心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安亭院区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摄影 董芳/人民画报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医生,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曾以1960年至1977年间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总手术成功率91.2%的经历,震惊国际医学界。
  97岁才退休的吴孟超,从医75年,主刀超过1.6万例手术,救治超过2万名患者。临退休前他每周至少完成三台手术,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做,有人说万一失败了对名誉不好,他却说:“我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2021年5月25日,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播放着他生前最爱的《国际歌》,他是一位医生、一名战士、一名共产党员,披肝沥胆,医者仁心。他曾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袁隆平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bacf3275-e7b7-4c70-ae99-fc44851cb42d的副本
2013年2月1日,袁隆平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袁隆平,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2019年,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颁奖会后第二天,他匆匆赶回湖南,回去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去看他的水稻。为了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的心愿,90岁时,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怀着“禾下乘凉梦”,为了实现“让所有中国人不再饿肚子”这个简单而又艰难的心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郑哲敏
  (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
CHEN4115的副本
2012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在他的办公室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郑哲敏出身名校、师从名师、游学西方再归国报效。他研究过地震、核爆,也参与了海洋、环境等工程力学科研。他的研究领域始终着眼于战略性的国家需求,致力于前瞻性、机理性的研究,主张“做科研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郑哲敏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他建立了中国爆炸力学学科。这个因“两弹一星”需求而诞生的学科,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从导弹、火箭所必需的喷管的制造,到地下核爆当量的预测;从潜艇钢板和铜板的焊接,到防波堤的构筑……几十年来,“爆炸力学”解决了很多工程难题,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
  2013年,郑哲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尽管在旁人看来,郑哲敏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但他总说自己还不够勤奋,没能做更多的事。他说:“我从旧社会走过来,强国富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郑哲敏人民画报201204内页_小对页(拖移项目) 2

郑哲敏人民画报201204内页_小对页(拖移项目)

2012年4月刊《人民画报》对郑哲敏的报道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