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香港回归20年

2017-07-07      撰文 昝继芳

  • IMG_4779 (2) 副本.JPG

    由尖沙咀眺望香港岛。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31N647332950.JPG

    繁华的香港旺角夜景。 CFP 供图

  • 234287783_8.JPG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新华社 供图

  • 00-img_0618余明.JPG

    空中俯瞰“东方之珠”。 摄影 余明

  • 雨夜铜锣湾-刘剑平.JPG

    雨夜铜锣湾 摄影 刘剑平

  • 20160607_45886.JPG

    2016年6月6日,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董事兼全球形象大使姚明出席香港特殊奥运会40周年启动仪式。 东方IC 供图

  • 86804485_4.JPG

    2000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海军战士在昂船洲的海军军舰上为市民介绍舰艇武器设施。 新华社 供图

  • 12493093_8.JPG

    2003年11月1日,在香港各界欢迎杨利伟及航天团访港大汇演上,杨利伟和香港著名艺人成龙同声合唱《男儿当自强》。 新华社 供图

  • 07年香港20 摄影 人民画报王蕾.JPG

    迪士尼乐园的璀璨焰火。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VCG21gic15778595.JPG

    位于香港鲗鱼涌的巨厦,是由五栋大厦合体而成、形状为E形的建筑物,电影《变形金刚4》曾在这里取景,令这片独特的一线天空名声大噪。 CFP 供图

  • 20140404130410677722678750_p.JPG

    登太平山的轨道车。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734.JPG

    太平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中,参观者在李小龙蜡像前驻足。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龙舟竞渡-李敬伟.JPG

    龙舟竞渡。端午划龙舟、中秋舞火龙……回归祖国20年来,这些中华传统风俗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很多民俗还被打上了香港所特有的印记。 摄影 李敬伟

  • 赛马会-殷正观.JPG

    赛马会。在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 摄影 殷正观

  • VCG111116924137.JPG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CFP 供图

  • 20170629_05434.JPG

    香港中环的人流和车流。 东方IC 供图

  • pbu644563_05.JPG

    香港最后的水上人家—大澳渔村。 东方IC 供图

  • VCG111117073764.JPG

    2017年6月29日,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前夕,人们在维多利亚港乘凉消夏。 东方IC 供图

< >
  在香港的中心地带,摩天大楼林立。不远处,一座曲拱形的大型多层建筑正在施工中。这就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西九龙总站。通车后,香港与广州之间的车程将缩短至一小时以内。

  离火车站不远处,另一幢立方型建筑施工已经进入了尾声,预计将在2018年底向公众开放。届时,它将成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戏曲表演专用场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区将逐步成型。

  再往北,是不久前举行了2017中国国际养老宜居地产及智能化养老技术和设备展览会的新界区。这是香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地带。

  这些只是对当下香港的匆匆一瞥。这里生机勃勃,是创新和创业的宝地,这也打破了香港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这个大都市正在试图向世人宣告,香港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和美食的天堂。

  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香港为自己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的发展成果而自豪,并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期待着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经济繁荣

  19977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香港长达15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

  在正式交接之前,不少人对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能否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存活而感到担忧。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预言香港会走向衰落。当年,这种悲观的论调直接导致香港掀起移民潮。

  如今,二十多年后,香港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香港在过去20年中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香港的GDP达到32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81%。截至今年3月,香港财政储备达到约1万亿港元(约1282.7亿美元),而1997年这一数字仅为3707亿港元(475.5亿美元)。1997年,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截至今年2月底,该数字已增加至3905亿美元。

  在过去6年中,香港劳动力市场保持长期稳定,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准。2016年,香港就业人口总数为380万人,较20年前增加65万人。

  香港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7岁,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长期以来,香港的自由经济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瑞士IMD世界竞争力中心发布的年度排行榜显示,香港已经连续两年位居榜首。

  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库弗雷泽研究所于2016年宣布,香港位列世界最自由经济体首位,并连续数年对香港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美国智库机构传统基金会也连续22年将香港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

  优良的商业环境吸引了近80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其中包括约3800个地区总部。

  “一国两制”

  众所周知,香港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自由经济、开放贸易、法治社会、公平竞争、税收从简的基础上。与此同时,更多的人认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和稳定的基石。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新构想,被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赞为“天才的创造”。

  今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这一方针诞生的历程。

  “一国两制”是由当时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解决香港和澳门有关的问题的新构想。张晓明说:“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涵盖了中央政府关于香港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我们也可以称它为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国两制”全面付诸实施。张晓明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一国两制”是一种崭新的政治实践,也是中央管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一种崭新模式。

  “经过20年的时间跨度作试验和检验,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作出有说服力的评判的。”张晓明坚定地说,“‘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本身是“科学、务实的”。他说:“中央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香港的繁荣与发展,也全力支持香港发展。”

  曾经身为参与制定《基本法》团队的一员,梁振英说,高度自治是《香港基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忆起当年将港币定为香港回归祖国后通用货币的决定。“这是‘一国两制’方针下的政策之一。1997年以前,几乎无人能想象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流通两种货币。”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认为“一国两制”对香港至关重要。“自1997年以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它的成效。”

  2003年,“非典”(SARS)席卷香港,危及众多香港同胞的生命。当时香港医疗资源紧缺,中央政府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向香港运送急救品,解决了香港的燃眉之急。此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以及广东、北京和上海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香港旅游,如同雪中送炭,帮助香港经济摆脱低迷状态,有效地促进了香港的经济复苏。

  董建华说:“香港在实施‘一国两制’中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1771日正式宣誓就职。她说道:“香港也一直秉持其法治、自由、人权和独立司法制度及自由社会,这可以说是‘一国两制’原则的本意。”

  根据《基本法》,香港拥有独立的财政体系,中央政府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

  林郑月娥认为:“通过保持香港特有的制度,可以保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

  正如她所说,香港享受“一国”以及“两制”的优势,长期保持了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结构改革

  然而,尽管经济持续增长,香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香港的经济结构没有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它高度依赖于金融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而制造业刚刚起步。香港特区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后,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希望能优化香港经济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其中,文化、创新和科技是特区政府今后扶持的主要领域。

  在建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是一个世界级文化设施,毗邻著名的维多利亚港。这一项目是香港特区政府打造文化产业的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艺术区的官方网站显示,该项目旨在满足香港文化和艺术基础设施发展的长期需求,推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同时希望把艺术、文娱及休闲设施汇聚一起,吸引人流,汇聚艺术人才。

  该艺术区占地40公顷,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大部分场馆将在五年内开放。当该艺术区全面投入使用后,将成为一个汇集艺术、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场所,支持各式各样的表演艺术的制作、展示。

  艺术区首个里程碑式的艺术表演场所——西区中心——将在明年开放。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说:“我们将通过表演、新剧目、教育、研究及交流计划,维持和发展传统戏曲艺术。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重点培育新人才,联结大中华地区的戏曲团体。”

  除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香港也走上了创新发展和技术驱动的道路。2015年,特区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该领域的发展。

  香港科技园主席罗范椒芬认为,香港的科技创新产业起步于1999年。自2000年以来,特区政府增加了该产业的投资。现在,香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五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人才和研发能力是香港在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一大优势,罗范椒芬介绍说。

  随着日趋成熟的科技创新生态,香港已吸引了一批一流的科研机构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

  20152月,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医学院校之一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宣布将在香港设立研究中心。这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同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在香港设立创新中心,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个海外创新中心。

  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的香港科技园区现在入驻公司已经达到638家,雇员总数超过1.3万人。

  Carrie Ling是园区健康老龄化平台的技术总监,是两年前被科学园吸引的高级人才之一。在那之前,她曾在一所大学任教。

  “我选择在这里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我希望参与到生物医疗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因为这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在香港工作的机会。”她说,“科学园发展迅速,现在大约汇集了90家生物医药公司,涵盖了医药行业的多个领域。”

  新的机遇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香港已经着眼于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香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20168月,特区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一带一路”发展事务的办事处。梁振英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摆在香港面前的时代发展先机,香港应当好好把握机遇。为此,香港必须与内地进一步融合。

  他强调,香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香港和内地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同扬帆起航。”

  今年5月,梁振英率领由29名成员组成的香港代表团前往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促进资金融通”的平行主题会议中,梁振英发表讲话。他表示,香港是“超级联系人”,可以在帮助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吸引外资。“配合‘一带一路’时,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国家所需要的,香港的优势又在哪些方面。”

  除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包括广州在内的9个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形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企业和商人提供了机遇。

  梁振英也提到该项目对香港的重要性。“如果把内地的改革开放比作是香港发展的一只翅膀的话,粤港澳大湾区又让香港插上了另外一只翅膀。”

  香港中国企业和商务人士的非营利组织香港中华总商会终身名誉会长蔡冠深表示:“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长期以来,粤港合作是内地与香港融合的重中之重。”蔡冠深说道。而且,在大湾区所涵盖的9座广东城市如同一个‘世界工厂’,香港的参与对他们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进一步升级‘世界工厂’,培育新的发展模式?为此,香港应该与内地增进联系。”

  蔡冠深指出,在大湾区建设中,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定位,因此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而不是恶性竞争,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香港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金融、现代服务业。”他说道。

  蔡冠深表示:“香港一出门口就是广东,同文同语是一家人,所以大湾区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他的言论恰好呼应了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的主题“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

  当香港与内地人民携手向前,香港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将更加光明。  

   

   

上一页

下一页

同心创前路 再创新辉煌

香港回归20年

2017-07-07      撰文 昝继芳

  在香港的中心地带,摩天大楼林立。不远处,一座曲拱形的大型多层建筑正在施工中。这就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西九龙总站。通车后,香港与广州之间的车程将缩短至一小时以内。

  离火车站不远处,另一幢立方型建筑施工已经进入了尾声,预计将在2018年底向公众开放。届时,它将成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戏曲表演专用场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区将逐步成型。

  再往北,是不久前举行了2017中国国际养老宜居地产及智能化养老技术和设备展览会的新界区。这是香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地带。

  这些只是对当下香港的匆匆一瞥。这里生机勃勃,是创新和创业的宝地,这也打破了香港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固有印象。这个大都市正在试图向世人宣告,香港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和美食的天堂。

  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香港为自己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的发展成果而自豪,并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期待着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经济繁荣

  19977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香港长达15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

  在正式交接之前,不少人对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能否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存活而感到担忧。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预言香港会走向衰落。当年,这种悲观的论调直接导致香港掀起移民潮。

  如今,二十多年后,香港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香港在过去20年中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香港的GDP达到32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81%。截至今年3月,香港财政储备达到约1万亿港元(约1282.7亿美元),而1997年这一数字仅为3707亿港元(475.5亿美元)。1997年,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截至今年2月底,该数字已增加至3905亿美元。

  在过去6年中,香港劳动力市场保持长期稳定,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准。2016年,香港就业人口总数为380万人,较20年前增加65万人。

  香港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7岁,在发达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长期以来,香港的自由经济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瑞士IMD世界竞争力中心发布的年度排行榜显示,香港已经连续两年位居榜首。

  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库弗雷泽研究所于2016年宣布,香港位列世界最自由经济体首位,并连续数年对香港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美国智库机构传统基金会也连续22年将香港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

  优良的商业环境吸引了近80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其中包括约3800个地区总部。

  “一国两制”

  众所周知,香港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自由经济、开放贸易、法治社会、公平竞争、税收从简的基础上。与此同时,更多的人认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是香港回归后保持繁荣和稳定的基石。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新构想,被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赞为“天才的创造”。

  今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这一方针诞生的历程。

  “一国两制”是由当时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解决香港和澳门有关的问题的新构想。张晓明说:“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涵盖了中央政府关于香港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我们也可以称它为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国两制”全面付诸实施。张晓明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一国两制”是一种崭新的政治实践,也是中央管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一种崭新模式。

  “经过20年的时间跨度作试验和检验,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作出有说服力的评判的。”张晓明坚定地说,“‘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本身是“科学、务实的”。他说:“中央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香港的繁荣与发展,也全力支持香港发展。”

  曾经身为参与制定《基本法》团队的一员,梁振英说,高度自治是《香港基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回忆起当年将港币定为香港回归祖国后通用货币的决定。“这是‘一国两制’方针下的政策之一。1997年以前,几乎无人能想象一个国家可以同时流通两种货币。”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认为“一国两制”对香港至关重要。“自1997年以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它的成效。”

  2003年,“非典”(SARS)席卷香港,危及众多香港同胞的生命。当时香港医疗资源紧缺,中央政府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向香港运送急救品,解决了香港的燃眉之急。此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以及广东、北京和上海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香港旅游,如同雪中送炭,帮助香港经济摆脱低迷状态,有效地促进了香港的经济复苏。

  董建华说:“香港在实施‘一国两制’中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1771日正式宣誓就职。她说道:“香港也一直秉持其法治、自由、人权和独立司法制度及自由社会,这可以说是‘一国两制’原则的本意。”

  根据《基本法》,香港拥有独立的财政体系,中央政府不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征税。

  林郑月娥认为:“通过保持香港特有的制度,可以保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

  正如她所说,香港享受“一国”以及“两制”的优势,长期保持了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地位。

  结构改革

  然而,尽管经济持续增长,香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香港的经济结构没有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它高度依赖于金融和服务业等传统产业,而制造业刚刚起步。香港特区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后,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希望能优化香港经济结构、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其中,文化、创新和科技是特区政府今后扶持的主要领域。

  在建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是一个世界级文化设施,毗邻著名的维多利亚港。这一项目是香港特区政府打造文化产业的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艺术区的官方网站显示,该项目旨在满足香港文化和艺术基础设施发展的长期需求,推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同时希望把艺术、文娱及休闲设施汇聚一起,吸引人流,汇聚艺术人才。

  该艺术区占地40公顷,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大部分场馆将在五年内开放。当该艺术区全面投入使用后,将成为一个汇集艺术、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场所,支持各式各样的表演艺术的制作、展示。

  艺术区首个里程碑式的艺术表演场所——西区中心——将在明年开放。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说:“我们将通过表演、新剧目、教育、研究及交流计划,维持和发展传统戏曲艺术。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重点培育新人才,联结大中华地区的戏曲团体。”

  除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香港也走上了创新发展和技术驱动的道路。2015年,特区政府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该领域的发展。

  香港科技园主席罗范椒芬认为,香港的科技创新产业起步于1999年。自2000年以来,特区政府增加了该产业的投资。现在,香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五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人才和研发能力是香港在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一大优势,罗范椒芬介绍说。

  随着日趋成熟的科技创新生态,香港已吸引了一批一流的科研机构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

  20152月,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医学院校之一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宣布将在香港设立研究中心。这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第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同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在香港设立创新中心,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个海外创新中心。

  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的香港科技园区现在入驻公司已经达到638家,雇员总数超过1.3万人。

  Carrie Ling是园区健康老龄化平台的技术总监,是两年前被科学园吸引的高级人才之一。在那之前,她曾在一所大学任教。

  “我选择在这里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我希望参与到生物医疗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因为这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在香港工作的机会。”她说,“科学园发展迅速,现在大约汇集了90家生物医药公司,涵盖了医药行业的多个领域。”

  新的机遇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香港已经着眼于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香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20168月,特区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一带一路”发展事务的办事处。梁振英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摆在香港面前的时代发展先机,香港应当好好把握机遇。为此,香港必须与内地进一步融合。

  他强调,香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香港和内地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同扬帆起航。”

  今年5月,梁振英率领由29名成员组成的香港代表团前往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促进资金融通”的平行主题会议中,梁振英发表讲话。他表示,香港是“超级联系人”,可以在帮助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吸引外资。“配合‘一带一路’时,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国家所需要的,香港的优势又在哪些方面。”

  除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包括广州在内的9个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形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企业和商人提供了机遇。

  梁振英也提到该项目对香港的重要性。“如果把内地的改革开放比作是香港发展的一只翅膀的话,粤港澳大湾区又让香港插上了另外一只翅膀。”

  香港中国企业和商务人士的非营利组织香港中华总商会终身名誉会长蔡冠深表示:“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长期以来,粤港合作是内地与香港融合的重中之重。”蔡冠深说道。而且,在大湾区所涵盖的9座广东城市如同一个‘世界工厂’,香港的参与对他们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进一步升级‘世界工厂’,培育新的发展模式?为此,香港应该与内地增进联系。”

  蔡冠深指出,在大湾区建设中,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定位,因此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而不是恶性竞争,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香港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金融、现代服务业。”他说道。

  蔡冠深表示:“香港一出门口就是广东,同文同语是一家人,所以大湾区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他的言论恰好呼应了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的主题“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

  当香港与内地人民携手向前,香港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将更加光明。  

   

   

  • IMG_4779 (2) 副本.JPG

    由尖沙咀眺望香港岛。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 VCG31N647332950.JPG

    繁华的香港旺角夜景。 CFP 供图

  • 234287783_8.JPG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新华社 供图

  • 00-img_0618余明.JPG

    空中俯瞰“东方之珠”。 摄影 余明

  • 雨夜铜锣湾-刘剑平.JPG

    雨夜铜锣湾 摄影 刘剑平

  • 20160607_45886.JPG

    2016年6月6日,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董事兼全球形象大使姚明出席香港特殊奥运会40周年启动仪式。 东方IC 供图

  • 86804485_4.JPG

    2000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海军战士在昂船洲的海军军舰上为市民介绍舰艇武器设施。 新华社 供图

  • 12493093_8.JPG

    2003年11月1日,在香港各界欢迎杨利伟及航天团访港大汇演上,杨利伟和香港著名艺人成龙同声合唱《男儿当自强》。 新华社 供图

  • 07年香港20 摄影 人民画报王蕾.JPG

    迪士尼乐园的璀璨焰火。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VCG21gic15778595.JPG

    位于香港鲗鱼涌的巨厦,是由五栋大厦合体而成、形状为E形的建筑物,电影《变形金刚4》曾在这里取景,令这片独特的一线天空名声大噪。 CFP 供图

  • 20140404130410677722678750_p.JPG

    登太平山的轨道车。 摄影 王蕾/人民画报

  • DW__3734.JPG

    太平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中,参观者在李小龙蜡像前驻足。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 龙舟竞渡-李敬伟.JPG

    龙舟竞渡。端午划龙舟、中秋舞火龙……回归祖国20年来,这些中华传统风俗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很多民俗还被打上了香港所特有的印记。 摄影 李敬伟

  • 赛马会-殷正观.JPG

    赛马会。在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 摄影 殷正观

  • VCG111116924137.JPG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CFP 供图

  • 20170629_05434.JPG

    香港中环的人流和车流。 东方IC 供图

  • pbu644563_05.JPG

    香港最后的水上人家—大澳渔村。 东方IC 供图

  • VCG111117073764.JPG

    2017年6月29日,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前夕,人们在维多利亚港乘凉消夏。 东方IC 供图

同心创前路 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