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历尽千难成伟业—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力量

2020-08-10      本刊记者 周晨亮

  • 27-嫦娥三号着陆器试验.jpg

    2011年11月9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在北京进行悬停避障试验。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立项后,为模拟月球重力环境,确保嫦娥三号软着陆,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建设了大型深空站、着陆悬停试验场等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 施,创新形成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保障研制工作顺利开展。 摄影 裴英

  • 11(1).jpg

    为表彰“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突出贡献,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23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21-两弹一星.jpg

    1999年9月18日,屠守锷、杨嘉墀、黄纬禄、任新民、王希季、孙家栋(从左至右)六位院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留念。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6-固体发动机进山.jpg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期,航天科研人员通过肩担人抬,趟过河水,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10-让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jpg

    工作人员正在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测控。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20061219117032571787538850491_p.jpg

    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被运回北京。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绕地球飞行14圈后,准确返回,神舟一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摄影 张桐胜

  • 20100318129133491476406250_p.jpg

    整装待发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长征”“神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的自主创新品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20130423130111742513650000_p.jpg

    2011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在北京指挥中心指导天宫一号发射任务;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本刊资料

  • 7d4a190a23086ade9de6cb0d7c177b1.jpg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中)、刘伯明(右)、景海鹏(左)在返回舱训练。摄影 秦宪安

  • WechatIMG22.jpg

    2012年6月16日,刘洋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成为神舟九号任务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摄影 邹毅/人民画报

  • 201704131116_1492053407736_p.jpg

    2010年9月20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星箭对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201903141101_1552532462010_p.jpg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前右)在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后,与设计师们欢庆胜利。 摄影 渠丽霞

  • 201704131116_1492053392738_p.jpg

    嫦娥三号“奔月”前测试:科技人员在试验场内进行月球车爬坡测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31-2-着陆器.jpg

    2013年12月22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月球车进行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30-图塔蒂斯.jpg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并成功获取清晰光学成像,最近相对距离达3.2公里,实现了国际首次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

  1970424日,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10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0710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从1958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巨大成就。

  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孕育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面对当时帝国主义核威胁、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孙家栋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他的奋斗历程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相联。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规定,每年各科考试成绩都获得5分的同学,毕业时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1958年,孙家栋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学了7年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孙家栋本以为会和飞机打一辈子交道,没想到1958420日,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中国培养的这批留苏学生,有1/3被调到这里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从事9年导弹研制的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当时已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8岁。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完成了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的任务。

  他从方方面面挑选出18位搞导弹的、搞卫星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有特长的技术骨干,承担卫星本体的研制任务。钱学森曾这样说过,研制第一颗卫星,是我们的初战,以后还要搞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请记住,是卫星,是国家的航天事业,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孙家栋带领十几个青年人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奥秘的创业之路。

  1969年底,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发射遭遇了挫折。但很快于1970130日再次发射取得成功。六个地面卫星测控站也建成了,陈芳允等科学家对外国卫星进行跟踪观测,证明中国测控网性能优良。那时,卫星发射所使用的通信线路全都是靠电线杆架起来的明线。为防止有人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从发射场到各个观测站,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保证每一根电线杆下面,日夜有人值守。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条件很苦。“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举例子说到,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地面试验方案,但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缺少的条件实在太多了。

  “东方红一号的43米长的短波天线发射时是需要收拢起来的,上天解锁后靠卫星自旋力量甩出来,动作挺复杂的,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因离心力太大而对天线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当年没有计算机仿真模拟,完全是靠地面试验。试验需要设备、场地,设备是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场地当时受限于条件,就用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个仓库。试验很危险,但是那时我们也没有任何专用的防护装置。做天线试验时,老同志每人拿个纸箱子盖挡着,从木板间的缝隙往外观察;年轻人就爬上(没有顶棚的)房梁,骑在上面往下看。”在当时的环境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戚发轫看来,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可以成功,靠的就是中国航天人的爱国心。

  “所以,东方红一号能成功,还要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事,就像饿了吃第一个馒头没饱,第二个也没饱,吃第三个馒头才饱了,我就是第三个馒头,还上了天安门,但前面的这么多人,这些历史都应该被铭记,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

  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终于发射成功,从此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1992921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汇集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新技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做支撑,还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

  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晚、基础薄,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航天发展道路十分关键。是按照美苏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要横空出世,一起步就要赶超到位。”

  赶超目标锁定为俄罗斯“联盟-TM”号。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载人航天飞船,性能优越、技术成熟,从最初的两舱到后来的三舱中间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改型升级。选定此型飞船作为目标,可以最大程度地借鉴人类文明最新成果。

  很快,中国的三舱航天飞船出现,并针对“联盟-TM”号飞船的缺点做了重大技术创新:在轨道舱上增加连接附件,变单一功能轨道舱为多功能轨道舱。通过这项技术,原先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只能废弃的轨道舱现在还可以继续留轨利用,其功能相当于一颗大型应用卫星,将来甚至还可以用于组建国际空间站。这项技术创新一次可以节约数以亿元计的发射资金,还能大大缩短飞船的发射周期,加快载人航天实验的进程。

  王永志对大家说:“第一艘飞船的乘员应该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经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堪称世界第一。

  大家都对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记忆犹新,但是,时任神舟系列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投入感情最深的却是神舟一号。因为,“神一”是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的深刻诠释。彼时,老百姓口中有句顺口溜:“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远低于经商做小买卖。戚发轫临危受命,下决心用实际行动打破社会上“向钱看”的风气和认知。

  一上任,他就做了四项重要决策:一是组织一支队伍,面对人才断层,大力培养年轻科学家;二是拿出一个方案,在保证航天员相对舒适的基础上,降低飞船返回的难度;三是组建一个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应运而生;四是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的飞船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通过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保障。

  戚发轫带领这支“老的老、小的小”的队伍,夜以继日地工作,逢年过节也不休息。经过连续7年的努力,199911206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不仅成功发射,而且回收地点离预定地点仅有十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航天精神,也证明了“钱不是万能”的。

  200311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对于载人航天精神,戚发轫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当然,我不希望每天都那么拼命、奉献、吃苦。但是,一个国家,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面对这种时刻,就需要我们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是人类最危险的职业之一。2003年,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飞天,火箭在上升段意外出现了8赫兹左右的低频振动,与人体的内脏产生了共振,杨利伟眼前一片漆黑,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那一次,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上发生了心惊的一幕,执行飞天任务的三位航天员正准备打开舱门开始太空行走,却发现舱门毫无反应,而此时轨道舱又发生火灾警报,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马上启动预案,成功开启舱门,翟志刚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刘伯明第一时间递上五星红旗。按计划,舱门开启后,翟志刚先要完成一项规定动作后再从舱内取出五星红旗,但紧急情况下两个人心领神会,临时调整了任务步骤。2016年,景海鹏和陈冬的33天神舟十一号任务,一天,连接天地的话音链路突然中断,二人一边进行在轨排查,一边以文字的形式安慰鼓励地面人员,最终与技术专家一起恢复了话音通信畅通……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每一次载人飞行,是3000余家单位、1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协作单位的十几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才换来了从每一个重要任务节点、每一处技术岗位传来的一声声拨动心弦的“正常”口令声。

  中国人就是凭着这股子硬气,一步步向太空挺进。它早已融入航天人的血脉,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探月精神

  200710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200811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31日,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树立了中国航天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1994年,中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11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1年,由原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

  20 04123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获批准立项。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绕月工程嫦娥一号基于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应用卫星研制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续获得了120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全月球上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取大量科学数据,验证并补充了国际其他国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曾开展“两个100%”工作:一是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二是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为了让有限的经费产出最大的效益,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处处精打细算。“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设计师饶炜说。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中国科研人员就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它对整个航天事业的推动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嫦娥’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面应用系统对嫦娥一号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研究,获得大量月球数据产品和科学成果。“嫦娥一号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说交出了比较完美的答卷。”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嫦娥一号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一位老华侨写给嫦娥团队一封信里的一句话:“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随后,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五战五捷,举世瞩目,在长期的科研攻关和工程实施过程中,逐步锤炼凝聚出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只要出现在公共场合,总要被热心的公众询问“嫦娥”的近况。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后,他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嫦娥”和“鹊桥”很健康,而且工作都很出色。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获得了月球背面长度近500米,深度为50米的第一幅地质剖面图,还有月球矿物组份、空间环境等宝贵数据。现在全人类都在携手并肩,抗击新冠病毒威胁。同样,为确保嫦娥四号能够持续健康工作,我们每天也都要给它们测体温,每个月都要让它们休眠隔离14天,安全度过月夜,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个月昼工作。此外,远在45万公里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表现很出色,正源源不断地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吴伟仁见证了中国人如何将“嫦娥奔月”这个诗情画意的“中国梦”呈现给世界。不久的将来,嫦娥五号将飞向月球并取样返回,完成嫦娥工程“绕--回”三步走的全部战略目标。他相信,弘扬探月精神,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中国航天人将把梦想写在更高远的天空。

上一页

下一页

【本刊专稿】“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
解码·“东方红一号”
航天让生活更美好
开放共享的“航天梦”
迈向深空——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侧记

历尽千难成伟业—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力量

2020-08-10      本刊记者 周晨亮

  1970424日,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10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0710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从1958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巨大成就。

  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孕育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面对当时帝国主义核威胁、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孙家栋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他的奋斗历程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相联。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规定,每年各科考试成绩都获得5分的同学,毕业时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1958年,孙家栋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学了7年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孙家栋本以为会和飞机打一辈子交道,没想到1958420日,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中国培养的这批留苏学生,有1/3被调到这里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从事9年导弹研制的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当时已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8岁。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完成了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的任务。

  他从方方面面挑选出18位搞导弹的、搞卫星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有特长的技术骨干,承担卫星本体的研制任务。钱学森曾这样说过,研制第一颗卫星,是我们的初战,以后还要搞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请记住,是卫星,是国家的航天事业,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孙家栋带领十几个青年人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奥秘的创业之路。

  1969年底,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发射遭遇了挫折。但很快于1970130日再次发射取得成功。六个地面卫星测控站也建成了,陈芳允等科学家对外国卫星进行跟踪观测,证明中国测控网性能优良。那时,卫星发射所使用的通信线路全都是靠电线杆架起来的明线。为防止有人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从发射场到各个观测站,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保证每一根电线杆下面,日夜有人值守。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条件很苦。“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举例子说到,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地面试验方案,但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缺少的条件实在太多了。

  “东方红一号的43米长的短波天线发射时是需要收拢起来的,上天解锁后靠卫星自旋力量甩出来,动作挺复杂的,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因离心力太大而对天线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当年没有计算机仿真模拟,完全是靠地面试验。试验需要设备、场地,设备是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场地当时受限于条件,就用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个仓库。试验很危险,但是那时我们也没有任何专用的防护装置。做天线试验时,老同志每人拿个纸箱子盖挡着,从木板间的缝隙往外观察;年轻人就爬上(没有顶棚的)房梁,骑在上面往下看。”在当时的环境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戚发轫看来,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可以成功,靠的就是中国航天人的爱国心。

  “所以,东方红一号能成功,还要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事,就像饿了吃第一个馒头没饱,第二个也没饱,吃第三个馒头才饱了,我就是第三个馒头,还上了天安门,但前面的这么多人,这些历史都应该被铭记,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

  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终于发射成功,从此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1992921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汇集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新技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做支撑,还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

  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晚、基础薄,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航天发展道路十分关键。是按照美苏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要横空出世,一起步就要赶超到位。”

  赶超目标锁定为俄罗斯“联盟-TM”号。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载人航天飞船,性能优越、技术成熟,从最初的两舱到后来的三舱中间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改型升级。选定此型飞船作为目标,可以最大程度地借鉴人类文明最新成果。

  很快,中国的三舱航天飞船出现,并针对“联盟-TM”号飞船的缺点做了重大技术创新:在轨道舱上增加连接附件,变单一功能轨道舱为多功能轨道舱。通过这项技术,原先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只能废弃的轨道舱现在还可以继续留轨利用,其功能相当于一颗大型应用卫星,将来甚至还可以用于组建国际空间站。这项技术创新一次可以节约数以亿元计的发射资金,还能大大缩短飞船的发射周期,加快载人航天实验的进程。

  王永志对大家说:“第一艘飞船的乘员应该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经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堪称世界第一。

  大家都对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记忆犹新,但是,时任神舟系列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投入感情最深的却是神舟一号。因为,“神一”是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的深刻诠释。彼时,老百姓口中有句顺口溜:“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远低于经商做小买卖。戚发轫临危受命,下决心用实际行动打破社会上“向钱看”的风气和认知。

  一上任,他就做了四项重要决策:一是组织一支队伍,面对人才断层,大力培养年轻科学家;二是拿出一个方案,在保证航天员相对舒适的基础上,降低飞船返回的难度;三是组建一个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应运而生;四是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的飞船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通过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保障。

  戚发轫带领这支“老的老、小的小”的队伍,夜以继日地工作,逢年过节也不休息。经过连续7年的努力,199911206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不仅成功发射,而且回收地点离预定地点仅有十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航天精神,也证明了“钱不是万能”的。

  200311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对于载人航天精神,戚发轫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当然,我不希望每天都那么拼命、奉献、吃苦。但是,一个国家,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面对这种时刻,就需要我们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是人类最危险的职业之一。2003年,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飞天,火箭在上升段意外出现了8赫兹左右的低频振动,与人体的内脏产生了共振,杨利伟眼前一片漆黑,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那一次,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上发生了心惊的一幕,执行飞天任务的三位航天员正准备打开舱门开始太空行走,却发现舱门毫无反应,而此时轨道舱又发生火灾警报,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马上启动预案,成功开启舱门,翟志刚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刘伯明第一时间递上五星红旗。按计划,舱门开启后,翟志刚先要完成一项规定动作后再从舱内取出五星红旗,但紧急情况下两个人心领神会,临时调整了任务步骤。2016年,景海鹏和陈冬的33天神舟十一号任务,一天,连接天地的话音链路突然中断,二人一边进行在轨排查,一边以文字的形式安慰鼓励地面人员,最终与技术专家一起恢复了话音通信畅通……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每一次载人飞行,是3000余家单位、1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协作单位的十几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才换来了从每一个重要任务节点、每一处技术岗位传来的一声声拨动心弦的“正常”口令声。

  中国人就是凭着这股子硬气,一步步向太空挺进。它早已融入航天人的血脉,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探月精神

  200710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200811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31日,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树立了中国航天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1994年,中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11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1年,由原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

  20 04123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获批准立项。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绕月工程嫦娥一号基于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应用卫星研制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续获得了120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全月球上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取大量科学数据,验证并补充了国际其他国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曾开展“两个100%”工作:一是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二是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为了让有限的经费产出最大的效益,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处处精打细算。“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设计师饶炜说。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中国科研人员就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它对整个航天事业的推动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嫦娥’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面应用系统对嫦娥一号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研究,获得大量月球数据产品和科学成果。“嫦娥一号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说交出了比较完美的答卷。”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嫦娥一号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一位老华侨写给嫦娥团队一封信里的一句话:“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随后,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五战五捷,举世瞩目,在长期的科研攻关和工程实施过程中,逐步锤炼凝聚出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只要出现在公共场合,总要被热心的公众询问“嫦娥”的近况。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后,他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嫦娥”和“鹊桥”很健康,而且工作都很出色。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获得了月球背面长度近500米,深度为50米的第一幅地质剖面图,还有月球矿物组份、空间环境等宝贵数据。现在全人类都在携手并肩,抗击新冠病毒威胁。同样,为确保嫦娥四号能够持续健康工作,我们每天也都要给它们测体温,每个月都要让它们休眠隔离14天,安全度过月夜,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个月昼工作。此外,远在45万公里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表现很出色,正源源不断地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吴伟仁见证了中国人如何将“嫦娥奔月”这个诗情画意的“中国梦”呈现给世界。不久的将来,嫦娥五号将飞向月球并取样返回,完成嫦娥工程“绕--回”三步走的全部战略目标。他相信,弘扬探月精神,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中国航天人将把梦想写在更高远的天空。

  • 27-嫦娥三号着陆器试验.jpg

    2011年11月9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在北京进行悬停避障试验。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立项后,为模拟月球重力环境,确保嫦娥三号软着陆,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建设了大型深空站、着陆悬停试验场等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 施,创新形成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保障研制工作顺利开展。 摄影 裴英

  • 11(1).jpg

    为表彰“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突出贡献,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23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 21-两弹一星.jpg

    1999年9月18日,屠守锷、杨嘉墀、黄纬禄、任新民、王希季、孙家栋(从左至右)六位院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留念。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6-固体发动机进山.jpg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期,航天科研人员通过肩担人抬,趟过河水,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10-让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jpg

    工作人员正在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测控。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20061219117032571787538850491_p.jpg

    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被运回北京。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绕地球飞行14圈后,准确返回,神舟一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摄影 张桐胜

  • 20100318129133491476406250_p.jpg

    整装待发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长征”“神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的自主创新品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20130423130111742513650000_p.jpg

    2011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在北京指挥中心指导天宫一号发射任务;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本刊资料

  • 7d4a190a23086ade9de6cb0d7c177b1.jpg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中)、刘伯明(右)、景海鹏(左)在返回舱训练。摄影 秦宪安

  • WechatIMG22.jpg

    2012年6月16日,刘洋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成为神舟九号任务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摄影 邹毅/人民画报

  • 201704131116_1492053407736_p.jpg

    2010年9月20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星箭对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201903141101_1552532462010_p.jpg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前右)在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后,与设计师们欢庆胜利。 摄影 渠丽霞

  • 201704131116_1492053392738_p.jpg

    嫦娥三号“奔月”前测试:科技人员在试验场内进行月球车爬坡测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 31-2-着陆器.jpg

    2013年12月22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月球车进行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国家航天局 供图

  • 30-图塔蒂斯.jpg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并成功获取清晰光学成像,最近相对距离达3.2公里,实现了国际首次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 国家航天局 供图

【本刊专稿】“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
解码·“东方红一号”
航天让生活更美好
开放共享的“航天梦”
迈向深空——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