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心联通”筑基连心路

2022-09-20      

撰文/王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同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心联通”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心联通”打开新局面

  顶层设计为“心联通”提供方向指引。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五通”之一,民心相通工作总体框架有着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5年3月,三部委联合推出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明确了“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市场运作、平衡和可持续”的合作原则,突出了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纽带等合作举措,是民心相通工作的指导原则。2019年4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指出,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上述种种专项合作规划和工作方案,为确保“心联通”工作的方向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支撑。

  务实活动和机制化平台为“心联通”提供持续动力。在机制方面,“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新闻合作联盟、高校战略联盟、工商协会联盟、世界旅游联盟、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剧院联盟等先后成立和投入运行,有力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认同。在平台方面,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连续举办系列活动。在品牌方面,“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建立,也涌现出了在多国实施解决当地民众实际困难的“光明行”“爱心行”“甘泉行”“幸福泉”“爱心包裹”“幸福家园”“太阳村”“绿色使者计划”等公益项目。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向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援助,为“心联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专业数据彰显“心联通”的稳步进展。“心联通”之“通”,从本质上说正是传播主体情感的相近、相亲与相通。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合作有了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提供了支撑。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全球主要国家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14年以来,海外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度、认可度均有稳步提升。特别是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受访者中获得22%的认知度,这一数据在2014年仅为8%。“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最受认可,认可度达43%,发展中国家对此意义的认可度更高,达55%。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36%)” 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36%)”是“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好评的主要原因。

  “心联通”面临新挑战

  国际形势的严峻性日益加剧。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趋势日渐显现,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中美战略博弈向多领域蔓延,俄乌冲突等地区紧张局势加剧,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缘政治风险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些都为“一带一路”的“心联通”带来了负面影响。

  国际舆论环境的复杂性明显上升。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发展进行话语围堵和软遏制。特别是近年来,煽动对华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在心理上,有些人总是试图从消极的角度看待中国,甚至抑制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在行动上,有些国家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分裂世界。受此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也一直伴随着各种“噪音”和“杂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长期性逐步显现。世卫组织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8月5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8亿,死亡病例超过640万,全球约1/10的人口可能已感染新冠病毒。疫情不仅给民众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带来了沉重打击,也影响了人们对“互联互通”的信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联通”的速度。

  “心联通”需要新动力

  “心联通”是具有根本性、富于挑战性、更高层次上的互联互通,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深远意义,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直面挑战的同时,找到更好的办法和思路。

  要把“心联通”做得更实。要以务实合作为基础,推动建设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帮助共建国家民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让相关国家的人们从切实感受中体会到“一带一路”于己有利。同时需要聚焦沿线支点、重大项目所在地、重要关键的合作对象,优先考虑民生援助项目,推进教育、文化、生态环保、卫生医疗等合作,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关键点,依托这些关键点带动一大片,持续把“心联通”的基础做得更硬、更实。

  要把“心联通”做得更巧。在与共建国家推进“心联通”时,要在对方需要的领域着手,以对方喜欢接受的方式实施,多用巧劲,展现“睿实力”。要多挖掘“心联通”的好故事、好案例,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在报道成效时,既要讲到位、讲充分,又要避免刻意拔高、过于夸大。要讲究方式方法、时机分寸,秉持建设性、负责任态度,有效减少和逐步消除国际社会有的国家、地区、组织、个人的误解曲解、猜忌疑虑,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要把“心联通”做得更细。“一带一路”的社会民意基础,涉及范围广、部门行业多、连带影响大,任何一个局部和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被传播扩散、放大歪曲,甚至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全局。因此,“心联通”工作既需要整体统筹、通盘考虑,更需要精心设计、精准施策,把握好原则规则、政策举措、步骤进度,具体执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避免举措失当、授人以柄。特别需要重视“心联通”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多关注舆论中的意见建议,以开放、包容、透明的态度,以持久和沁入人心的工作方式,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分歧,让各国民众接收到、听得清来自中国的“心里话”。

  要把“心联通”做得更专。在推进过程中,很可能存在障碍、出现纠纷、发生摩擦,需要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刻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深入研究对象国的差异化、精准化需求,持续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各领域的专业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的对口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的直接交流。同时,顺应新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健康、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王丹: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调查与评价中心副主任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