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国家电网: 编织“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网

2022-10-25      

撰文/本刊记者 罗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是中国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电网以电网互联互通促进设施联通、以投资基础设施促进资金融通、以国际产能合作促进贸易畅通、以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心相通,实现了“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能源供应的互补互济,为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国家电网展区,电子沙盘、可触大屏、实物展示等一系列现场演示不仅展示了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绩与收获,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清单下唯一的输电项目,长度达886千米的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中国电力标准国际化新的契机。”在服贸会电网展台现场,工作人员向观众集中展示了包括默拉直流工程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成果落地情况。同时介绍展示了新能源云平台、“e-交易”平台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久将运用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一带一路”建设9年来,国家电网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成功投资运营了包括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13个能源网公司,境外资产达3200亿美元,与周边国家建成跨国输电线路10条,累计交易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建设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级重点骨干电网项目,累计合同额接近500亿美元。

  推进电力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其中电力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地区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电力缺乏是普遍现象,特别是非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电网薄弱、电力供应难以保障。构建能源互联网,成为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迫切需求。

  埃及的夏天极为炎热,首都开罗及以南地区能达到50度以上高温,使用空调、电风扇降温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日常,但老旧的电网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用电负荷。因此,每年夏天,除了迟迟不退的高温,埃及人总要面对另一个梦魇——停电。

  2018年,由国家电网建设的埃及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改造输电项目完工,这个困扰埃及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该项目包括15条总长1210公里、500千伏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是埃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如今,在EETC500千伏工程线路建成通电的地区,停电的次数、范围以及停电的时间大大减少。“即使在用电高峰期也能够十几天不停电,真是奇迹。” 许多埃及人感慨:“去咖啡馆看球也不一定需要柴油发电机了。”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部长谢克尔这样高度评价中国的电网技术:“双方合作的电网项目不但可以给埃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弥补了埃及电力不足的短板,为埃及工业和经济发展增添动能。”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达成了众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也促进国家电网参与了中巴、中蒙俄、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下的能源电力合作,有利实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推动和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以及其他跨国跨洲联网项目,不断推进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互利共赢模式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家电网根据自身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建立了“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装备、标准”两个“一体化走出去”新模式。“走出去”,不仅重在产品,更重要在标准。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前主席马西奥·塞茨特曼表示,标准不会自己产生,需要开路者引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国家电网一直以来就是重要的开路者。近年来,公司累计主导制订国际标准65项,正式发布国际标准30项,推广262项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建设中应用,推动了中国技术优势向国际竞争优势的转化。

  在埃塞俄比亚国家电网示意图上,自西向东标注的一条红色输电线路直指尼罗河。2015年12月22日,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交付。这项大型输变电工程全部按中国标准建设,其中主设备全部为中国制造,带动国内电工设备出口11.7亿美元。国家电网承建的巴西美丽山二期项目,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长约2539公里,途经巴西5个州、78个城市,输电能力400万千瓦。项目于2019年3月10日线路全线贯通。其中输电工程一半以上的设备材料从中国采购,带动国内电工设备出口约20亿元人民币。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见证了国家电网公司通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带动中国电力装备、控制保护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端电力电子设备等出口到103个国家和地区。

  注重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国家电网把树立企业形象与展示国家形象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文化融合工程,促进文化相融、民心相通,实现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老城区的一处码头遗址,略低于路面的保护区域内,可以看到一块块石砖。这是2011年重见天日的瓦隆古码头遗址。该码头建成于1811年,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国家电网与巴西国家文物局合作,启动瓦隆古码头考古遗址保护项目,通过在码头周围安装照明设备、标识牌,并开展一系列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普及历史知识,带动周边社区及城市对历史的了解。

  在缺乏电力的菲律宾吕宋岛三描礼士省许多偏僻地区,2019年,国家电网启动“光明乡村”公益项目,投资60万美元,为三描礼士省最偏远的两个村Baliwet和Old Baliwet建设两套光伏微网供电系统,光伏发电容量76千瓦,电池储能容量432千瓦时,通过集中供电的方式满足当地1000余名原住民家庭的用电需求,其中包含两所小学108名儿童。

  在巴西塞阿拉州风电场,为帮助附近社区的贫困家庭就业创收,2020年4月,国家电网项目团队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为社区群众提供缝纫裁剪培训,吸引近400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市场口罩价格上涨。项目团队结合先前已经开展的缝纫裁剪培训,购买布料提供给社区组织。利用这些布料,社区制作了近4000只口罩和2000个环保袋,并全部捐给当地群众,3个社区336户家庭约1000人因此受益。

  由于文化融合成效显著,国家电网先后获得了菲律宾、巴西、埃及等国家和地区颁发的多项奖励。2021年12月,由中宣部、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国际形象优秀案例评比中,国家电网公司案例《文化融合 民心相通 打造融通中外的国际化企业》获评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奖项。《授人以渔——国家电网海外中国式扶贫成功实践》还被评为海外社会责任类别优秀案例。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