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数字看“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2022-12-21      

撰文/本刊记者 郑煦
  金融合作与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动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银行保险机构信贷支持

  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布局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近80家一级分支机构。3家中资保险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设有7家营业性机构,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的步伐日益扩大。

  中资银行在支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中国银行为例,2015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跟进境外重大项目逾600个,累计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类授信支持逾1914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成果落地生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底,共有来自23个“一带一路”国家的48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

  截至2022年5月,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7家外资保险机构、80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

  
多边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亚投行自2016年开业以来不断快速发展,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分布六大洲的105个成员,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6年多来,亚投行累计批准项目181个,融资额达357亿美元,惠及33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

  作为中国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专门设立的投融资平台,丝路基金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签约项目共47个,承诺投资金额达178亿美元,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充分展现了显著的金融投资杠杆作用。

  由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基金设立的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已在近20个国家开展投资,涉及80多家中小企业,为支持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欧市场的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基金正式成立,10家国际金融机构参与。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

  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资、交易、储备功能稳步提高,2019年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2.73万亿元,同比增长32%,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000亿元。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范围已覆盖98个国家和地区,吸引1046家金融机构参与。

  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累计与2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跨境监管合作持续深化

  2015年以来,中国银行保险监管部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深化合作。

  截至2020年末,已与84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122份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或监管合作协议,共涉及3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其中包括原保监会与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俄保险业合作发展行动计划、中俄保险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中美保险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