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资金融通护航民生建设

2022-12-21      

撰文/本刊记者 罗杰
  “一带一路”建设9年来,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行,注重风险管控,通过聚焦当地民生项目建设,给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助力民生建设

  塔乌公路建成使塔吉克斯坦南北通行时间缩短了5小时;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完工意味着巴基斯坦拥有了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中亚天然气管线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向中国输气超过4000亿立方米……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这些“一带一路”大型项目的背后,是来自金融的有力支撑。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金融领域支持力度大、支持方式多、支持结构全,逐渐为“一带一路”架起连接海和陆、东和西的资金融通桥梁。

  2018年9月,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项目顺利实现截流。该项目不仅将为巴基斯坦提供优质清洁能源,还有效缓解巴电力供应瓶颈,助力该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而这一项目的建设得到了丝路基金的融资支持。

  与卡洛特水电项目类似,许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在筹划之初就定位于惠民生,旨在改变当地人的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面貌。基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和发展需要,中国倡导的资金融通体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多地聚焦民生项目建设。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与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中,三分之二属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这促使中国倡导的资金融通更多地聚焦民生建设,以激发当地的发展动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慢等特点,需要通过开展多渠道的国际金融合作,化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而中国通过建立亚投行、丝路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公司等,提供了多样化、市场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正是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众多民生项目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融资安排,有力支持了项目所在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直接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面貌。

  差异化投融资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生项目涉及道路、机场、能源等众多领域。不同的地域和国情决定了不同的投融资方式。中国与沿线国家为此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采取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初步建立起一套多层次、可持续的金融保障体系。

  业内将“一带一路”民生项目分为重大战略类项目、开发合作类项目、商业合作类项目和人文科技交流类项目。重大战略类项目回报低、周期长、风险高、融资规模巨大。通常由两国或多国政府主导推动,并积极吸收国际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充分利用亚投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开发合作类项目是有一定回报,周期较长、风险较高、融资规模较大,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对于这类项目,中国与项目东道国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开发性金融资金及其相关建设运营经验。同时,鼓励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

  商业合作类项目通常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标,由企业自主决策实施,政府参与度较低。对于这类项目,中国和沿线国家以国际国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为主,通过银行授信、银团贷款、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方式,为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人文科技交流类项目的公共性质很强、回报率极低,一般由准公共机构实施。对于这类项目,中国与沿线国家以财政性资金和对外援助资金为主,积极推动双边或多边政府建立专项基金,增强对这类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少数有望实现商业化运作、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科技交流项目,则探索市场化融资。

  尊重市场规律

  由于金融体系的固有特点,在筹划和建设“一带一路”民生项目时,还必须考虑其风险水平和可持续性,尊重市场化为主的投融资原则。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居多,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愿望强烈。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投融资合作强调减让式资金支持,包括利率、期限、宽限期等方面条件的减让,优惠贷款即是其中的一种。减让式资金支持的条件优于商业资金,不可避免地需要财政补贴和政府支持。但一国财力资源毕竟有限,而且财政资金的使用通常受国内法律等方面的约束,因此,多数国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提供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减让式资金支持。长期来看,投融资合作不是单向的资金支持,需要各方共商共建,构建共同付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还需要借助市场力量,最大程度地调动各种资源,确保可持续性。

  2017年,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目前已有新加坡、苏丹、瑞士、泰国、土耳其、英国等29个核准方。其宗旨是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推动沿线国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多元化融资体系。2019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立足债务国的负债情况和偿还能力,坚持平等协商、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加大对项目经济、社会、民生效益的监督评估,引导主权债流向高效领域,确保项目的长远收益……这些都为投融资提供了指导,确保民生建设能够行稳致远。

  金融蓄力 聚焦重点

  聚焦民生建设,提高沿线民众生活水平,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显著标志。在“一带一路”民生建设合作中,共建国家金融部门首先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的作用,相互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而非政府金融组织具有灵活等优势,加紧培育壮大中国涉外金融组织,提高国际化运作水平,指导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或与政府、企业协作配合。

  现阶段通过金融体系推进民生建设,还应适当突出重点国家和地区,把有限的金融优势资源集中使用,尽快形成一批实打实的民生成果。例如,周边国家与中国山水相依、血缘相亲,对中国发展安定有直接影响,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物流成本相对较低,可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这也是服务于周边外交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开展数字信息技术国际合作同样必不可少,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民生建设。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搭建起电子商务平台和文化教育平台,使这些地方与外界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其短板弱项。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